幼儿教师普通话训练-音变_第1页
幼儿教师普通话训练-音变_第2页
幼儿教师普通话训练-音变_第3页
幼儿教师普通话训练-音变_第4页
幼儿教师普通话训练-音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变调概念由于邻近音节声调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往往要发生变化。这种声调变化现象叫变调。二、上声变调(一)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变成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1。(二)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调值由214变为35。(三)多个上声相连三、“一”和“不”的变调1.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如:第一,不管三七二十一。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变为去声。如:一头、一端、一早。不曾、不等、不消。3.在去声前面变为阳平。如:一道、一半、一切。不对、不幸、不论。4.夹在词语中间念轻声。如:试一试,对不对。四、本课小结正确使用变调,能够使我们的普通话既标准又自然,有利于体现音韵美,很多方音区没有变调或变调不规范,这些方言区的同学应该掌握变调的规则,把变调的技巧运用到普通话语流中。一、儿化的性质卷舌韵母儿化卷舌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发韵母的同时加上卷舌二是儿化后,原韵母发生了变化二、儿化发音的基本规则(一)便于卷舌的,儿化时原韵母不变,直接卷舌。(二)不便于卷舌的,儿化时,原韵母需要发生变化之后再卷舌。三、儿化的作用确定词性区别词义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表示细小、轻微的意思四、课堂小结儿化的发音规则虽然比较复杂,但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取决于韵母的末尾音素是否便于卷舌。正确使用儿化,不仅使我们的普通话既标准自然,又体现音韵美,同时使我们在表达上更加精确。请同学们认真训练,把儿化的技巧运用到普通话语流中。一、轻声概念及特点在一连串音节组成的词或句子里,某一些音节失去它原有的声调,读得比较轻、比较短,这种现象叫做“轻声”。音强弱、音长短二、轻声的作用区别词义区别词性习惯读法三、轻声音节的出现范围

1.助词“的、得、着、了、过”

。如:我的慢慢的好得很说着饱了来过2.语气助词“啊、吧、呢、吗”等。如:行吗好吧怎么说呢行不行啊

3.名词的后缀“子、儿、头”。如:桌子罐头石头孩子

4.方位词。如:天上、家里、地下、里边

5.趋向动词。如:过来、过去、干起来、去不去。

6.叠音词的后一个音节。如:

姐姐

婷婷

看看

劝劝

等等

四、本课小结正确使用轻声,能够使我们的普通话既标准又自然,同时体现音韵美,请各位同学掌握习惯上读作轻声的规律,养成使用轻声的习惯。一、导入

语气词“啊”在单独念时发ɑ,用在句子末尾的时候,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因素的影响,读音发生种种变化。本次课学习语气词“啊”的音变。二、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一)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ao、iao除外)、e、i、ü、ê时,读作ya,汉字写作“呀”。(二)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包括ao、iao,因为在这两个复韵母里o实际上是稍紧的u)的,读作wa,汉字写作“哇”。(三)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na,汉字写作“哪”。(四)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nga,汉字仍写作“啊”。(五)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i(前)的,读作za,汉字仍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