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_第1页
高考政治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_第2页
高考政治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_第3页
高考政治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_第4页
高考政治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我们民族精神1/63考点考纲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关键;民族精神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路径和意义[高考考纲]2/63精神支柱精神动力综合素质国际竞争力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爱国主义时代性精神纽带主心骨优良传统外来思想时代精神3/63对比项含义作用爱国主义在千百年来社会实践中形成一个对祖国最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关键,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精神支柱团结统一认识到个体必须结成整体,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这种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各个时期都迸发出强大力量考点1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特征1.基本内涵。4/63对比项含义作用兴趣和平一个民族同其它民族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精神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一直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勤劳勇敢一个民族在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表现出来不惧艰难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立业根基自强不息一个民族所含有独立、奋发向上、不停进取精神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停开拓进取永恒精神力量(续表)5/63

提醒:不能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等同于其全部内涵。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思想体系,除了这五个基本内涵外,实事求是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牺牲精神、敬老尊贤伦理精神、与时俱进创新精神、艰辛奋斗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合作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内涵。6/632.关键——爱国主义。(1)地位和作用。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关键,它贯通民族精神各个方面。②不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精神支柱。(2)特点。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而是详细。②在不一样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现有共同要求,也有不一样详细内涵。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3)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主题。7/633.基本特征。(1)中华民族精神含有深厚民族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久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优异传统文化结晶,是一个民族理想信念,有着中华民族优异传统文化深深烙印。(2)中华民族精神含有鲜明时代性。

①民族精神伴随时代改变而不停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久历史积淀过程,也是伴随时代改变而不停丰富过程。8/63②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主体,含有深厚民族性、鲜明时代性和先进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突出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突出表现。9/63对比项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区分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表示。以爱国主义为关键团结统一、兴趣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精神是一个时代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表示出来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以改革创新为关键联络①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②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继承和发展。两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通与个别关系。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3)中华民族精神先进性。提醒:正确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关系10/63

【考点过关】

1.年7月,电影《战狼2》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影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祖国!”这一台词引发了无数华人共鸣。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好评如潮是因为()①激发观众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观众精神力量②影片蕴含了强大以改革创新为关键时代精神③经济与④表达了民族精文化相互交融,影片取得了巨大商业价值神,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63[解析]B“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祖国!”这一台词引发了无数华人共鸣。这部电影之所以如此好评如潮是因为激发了观众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观众精神力量,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①④符合题意。该影片蕴含了以爱国主义为关键民族精神,②不符合题意。③不是本题原因,排除。故选B。12/63

2.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取得冠军后,郎平在主要场所屡次表示:“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但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摆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尘土,依然眼中坚定。”以下与郎平诠释女排精神直接一致是()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3/63[解析]B“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但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摆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尘土,依然眼中坚定。”这表达了自强不息民族精神,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表达了爱国主义这一关键,不符合题意。故选B。14/63

3.新时代民族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人类社会和人生观一个主动态度彰显。我们相信,民族精神所蕴含强大力量,定能让“中国梦”在神州大地上绚烂绽放!民族精神)助力“中国梦”绽放原因是( ①能直接增强我国经济实力②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古代中华文化之中③是在长久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④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15/63[解析]B本题考查民族精神作用和时代特征。民族精神是一个精神力量,不能直接增强经济实力,①错误。②强调民族精神与古代中华文化关系,与材料无关。③从实践角度、④从精神领域说明了民族精神助力“中国梦”绽放原因。故选B。16/63考点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为何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主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优异传统文化之中,一直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精神支柱,推进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17/63(2)必要性。

①是文化建设主要任务。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一直保持昂扬向上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火炬。②是提升全民族综合素质必定要求。③是不停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要求。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需要。⑤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需要。18/63路径内容源泉角度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本身角度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主要是发挥“主心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结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各种思想文化“主心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优异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久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优良传统2.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9/63路径内容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主动吸收借鉴国外优异文化结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危害,警觉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图谋结合时代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关键时代精神相结合主体角度人人应该成为民族精神传输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续表)20/63

【考点过关】

4.伟大时代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当今时代发展时尚不停地赋予其新时代内涵;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需要有与此相适应民族精神作支撑。这告诉我们()①当前全国人民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精神②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丰富发展民族 ③当今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应继承以开拓创新为关键民④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立足于世界族精神民族之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63

[解析]D材料强调伟大时代需要伟大民族精神,要不断地赋予民族精神新时代内涵。告诉我们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丰富发展民族精神。②符合题意。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需要有与此相适应民族精神作支撑。说明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关键,③说法错误。故选D。22/63

5.面对风起云涌新技术浪潮,素有“枪打出头鸟”中国怎样培植“创客文化”成为一个重大时代课题。从上一辈“言必称希腊”到改革开放时代“口必曰西方”,20世纪中国“挨打”“挨饿”,21世纪当下变成了“挨骂”……归根结底,缺乏了中国气派,中国风骨。只有立足于伟大时代,培育民族精神积淀,呵护民族精神家园,以海纳百川之胸襟,大浪淘沙,践行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增强精神定力,勇敢地在世界舞台上说“中国话”,传递“中国声音”。

依据材料,利用“弘扬民族精神”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国人在培植“创客文化”过程中怎样才能彰显中国气派。23/63

[解析]本题要求利用“弘扬民族精神”知识分析说明国人在培植“创客文化”过程中怎样才能彰显中国气派。解答本题,需要依据材料反应问题有针对性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办法回答;材料提到“要立足于伟大时代,培育民族精神积淀,呵护民族精神家园”,所以,应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答案]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②提升文化判别力,奏响主旋律,发挥“主心骨”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打牢精神支柱。③继承优异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做民族精神传输者、弘扬者、建设者。④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吸收借鉴优异外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传输。做传输中国文化使者。⑤践行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树立高度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24/63热点考向一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三年高考】

1.(年北京卷)“我最亲爱孩子啊,母亲不能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施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打开尘封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思念与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25/63赵一曼烈士家书①激发了人们爱国情感,是一个巨大物质力量②蕴含着深厚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精神世界③凝聚着不屈④根源于多元化大众民族精神,反应了民族价值追求文化,反应了人们文化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解答此题用排错法。①错,英雄家书是一个精神力量。④错,英雄家书精神根源于伟大抗日救亡运动。②③本身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26/632.(年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27/63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必胜信念。抗战精神一直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结合材料,利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28/63

[答案]以爱国主义为关键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不竭精神动力。抗战精神集中表达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

[解析]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联络材料,可从民族精神关键是爱国主义精神,抗战精神集中表达爱国主义精神等。29/63分析角度内容阐释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①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关键,它贯通民族精神各个方面。②弘扬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精神支柱文化与人关系①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给人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影响。②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丰富人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促进人全方面发展。③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导向和示范作用,提升人们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能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难点突破】弘扬爱国主义现实意义。30/63分析角度内容阐释文化与社会关系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动员全体人民主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②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友好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思想道德建设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行为选择提供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续表)31/63

【考题预测】

1.年10月15日,在邯郸市永年区超级水稻百亩示范田,袁隆平院士成功见证了亩产1149.02千克新世界纪录。取得这么成就是因为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超越。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下说法错误是()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B.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C.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D.民族精神含有传统性,时代精神则含有与时俱进品质32/63

[解析]D我国在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关键,团结统一、兴趣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民族精神。我国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会伴随时代发展而发展,所以,民族精神也含有与时俱进品质。D说法错误,但与题意要求相符。A、B、C均说法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故选D。33/63

2.划龙舟、吃粽子、浴兰汤,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影响最为广泛。《九歌·国殇》中“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精神写照。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以下诗句与此蕴含道理一致是()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②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③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4/63[解析]B《九歌·国殇》表达了一个爱国主义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能祸福趋避之”均表达了爱国主义精神,①④与材料中诗句观点一致,B正确。“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表达并不是爱国主义精神,②③不选。故选B。35/63热点考向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路径和意义【三年高考】3.(年天津卷)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活动,经过大量宝贵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辛卓绝光芒历程,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强烈反响。以下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是(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气氛,促进文化创新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进文艺繁荣36/63

[解析]本题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为背景材料,注意关键词“艰言卓绝光芒历程”,所以,符合该展览主题是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而其它三项说法,比较起来,都不贴切。故选A。37/634.(年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一个有希望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栋梁。

近年来,有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高尚。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反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同是非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输,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谣传引发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38/63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高尚,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屡次负伤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一直一动不动”。董存瑞生前战友郑顺义屡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掩护之下……(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怎样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班级召开“我为英雄点个赞”主题班会,请你就怎样学习英雄列出讲话关键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39/63

[答案](1)尊重历史事实,增强区分信息真伪、抵抗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输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知道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2)树立高尚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社会、为人民作贡献本事;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加才能。40/63

[解析]本题第(1)问要求考生探究怎样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解答本问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认真解读,依据材料表述,从中提取出关键性信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故考生主要能够从尊重历史事实,增强区分信息真伪、抵抗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能力角度说明,我们要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言行;其次,从大力宣传英雄精神角度,说明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突出表现,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本题第(2)问要求考生就怎样学习英雄列出讲话关键点。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答案往往是融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自主性、价值性等为一体,突出考查学生理论联络实际、学以致用能力。比如:树立高尚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勤奋学习,掌握为国家、社会、为人民作贡献本事;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加才能等。41/63

【考题预测】

3.有分析人士指出,“颜色革命”给相关国家、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颜色革命”发生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而西方文化入侵在“颜色革命”中发挥了不可替换作用。抵抗西方“颜色革命”需要我们(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

)②坚持“以我为主”,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国境内传输③加强中华文④发挥“主心骨”作化对外输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2/63[解析]C②说法错误,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应该吸收其它民族优异文化,我们要抵制西方腐朽、落后文化,而不是全部西方文化,故排除。③说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43/63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必须激活红色基因,弘扬红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高尚敬意,我们永远思念他们、切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红色基因。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辛奋斗强大精神支柱。红船精神昭示我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我们基本国情和我们党历史使命,没有坚定理想和必胜信念,没有不畏艰辛、励精图治精神状态和艰辛奋斗、顽强拼搏作风,就难以克服前进道路上重重困难,难以战胜前进道路上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盛虑衰,以共产党人胸襟和眼界观察世界、判断形势,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不怕艰难、坚韧不拔,矢志拼搏、艰辛创业,努力谱写全方面建成小康社会、加紧推进社会主义当代化新篇章。44/63培养和践行关键价值观,需要激活红色基因,弘扬红船精神。利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主要性和民族精神主要性,属于外延式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整合能力和迁移能力。分析本题设问,应该抓住红船精神与关键价值观内在关系,对红船精神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上述知识组织答案。注意本题落脚点是建设关键价值观,分层次答题。45/63

[答案]①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与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相承接。红色基因是传统文化精华,是形成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主要源泉。②红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主要表现形式,是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结晶,成为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丰富滋养。③激活红色基因、弘扬红船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提供了主要路径和丰厚历史文化养料。46/63内涵名言警句团结统一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②同胞共气,家国所凭。③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兴趣和平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之用,和为贵。③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勤劳勇敢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②天道酬勤。③不畏强御。④勇者不惧易错知识1不能正确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知识点拨1:经惯用来分析一些历史事实、名言警句,辨别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47/63内涵名言警句自强不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不怨天,不尤人。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主义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续表)48/63

矫正训练1:自强不息精神反应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精神活力,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停开拓进取永恒精神力量。以下选项能够表达自强不息精神有()①孜孜不倦、持之以恒②上善若水、厚德载物③明公灭私、天下为公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C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含有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停进取精神,故①④符合题意。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表达是兴趣和平,排除②。明公灭私、天下为公表达是团结统一,排除③。故选C。49/63易错知识2爱国主义是抽象

知识点拨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而是详细。在不一样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要求,也有不一样详细内涵。

矫正训练2:战争年代驰骋沙场,奋勇抗敌是爱国;和平时期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力量也是爱国。这表明()

A.爱国主义不是详细,而是抽象 B.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对祖国最深厚感情 C.在不一样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一样详细内涵 D.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解析]C“战争年代……和平时期……”这告诉我们,在不一样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一样详细内涵。故选C。50/63易错知识3不能正确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作用

知识点拨3:在民族精神作用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民族精神作用,比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基础”;二是忽略民族精神作用,比如“经济建设是国家一切工作中心,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51/63

矫正训练3:有些人说,经济建设是全部工作中心,所以应该培育中小学生经济意识而不是民族精神。这种观点(

)A.必定了经济建设主要性,正确B.揭示了当前教育中存在弊端,正确C.忽略了培育民族精神必要性,错误D.抹杀了民族精神在教育中作用,错误[解析]C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培育民族精神就不主要。故选C。52/63易错知识4不能准确把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路径

知识点拨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处理好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关系:①传统文化有精华、糟粕之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②外来文化亦有精华、糟粕之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53/63

矫正训练4:在某班一次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讨论中,小王同学在讲话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讲话()①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用②忽略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糟粕③认可了弘扬和④正确地回答了弘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作用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办法、路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A该讲话只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中主动一面,而忽略了其消极一面,①②入选。该讲话并未从其它角度说明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排除③④。故选A。54/63习近平就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出主要指示[新闻点击]

年9月27日,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号角。①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益求精、潜心磨砺,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不断创作生产优异作品,书写和统计人民伟大实践、时代进步要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③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55/63[知识链接]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主体。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文艺创造,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在坚持继承基础上发展,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作生产优异作品。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精神支柱,推进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所以要弘扬中国精神,坚定人民信心、振奋人民精神。56/63[发散思维]1.什么是中国精神?

提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关键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关键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通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当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尤其是在中国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含有很强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主要显示。57/632.怎样弘扬中国精神?

提醒: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实践,反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实需要,反应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②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要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火热生活为源泉。

③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道德,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和道德主动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