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历史与文明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1页
基督教历史与文明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2页
基督教历史与文明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3页
基督教历史与文明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4页
基督教历史与文明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督教

历史与文明1080900025王鸿雁1/23

基督教历史大事记

基督教对文明影响2/23保罗传教——主光芒洒向世界保罗第二次传教线路四使徒像:约翰彼得马克保罗耶路撒冷会议(公元50年)决定:外邦人只要恪守“禁戒偶像崇敬、奸淫、吃被勒死牲畜血”禁律,就可不接收割礼而皈依基督教。

保罗三次传教路线,足迹遍布小亚细亚、希腊、意大利各地,在外邦人中建立了许多教会。3/23罗马帝国对早期基督教徒迫害

教会建立最初200年,基督教一直在罗马帝国血腥铁蹄下遭受迫害。自公元64年开始,曾先后经历了十次严重镇压和屠杀。殉教人员遭受各种严刑。如被猛兽吞噬、钉十字架、断指、挖眼、吞铅、绞刑火刑等。时间次数迫害者公元64第一次迫害尼禄公元94第二次迫害多米提安公元98第三次迫害图拉真公元168第四次迫害马克奥勒公元200第五次迫害塞维鲁公元235第六次迫害马克西敏公元249第七次迫害戴修斯公元257第八次迫害瓦勒里安公元275第九次迫害奥里良公元303-313第十次迫害戴克里先4/23君士坦丁与《米兰赦令》君士坦丁是罗马第一位保护基督教皇帝,是基督教得以在欧洲广泛传输,所以基督教把它视为教内圣人之一。

公元306君士坦丁称帝,于312统一罗马,公元330迁都君士坦丁堡。公元313年颁布《米兰赦令》,由此结束了罗马帝国对基督教迫害政策,恢复宗教和平。基督教由此在罗马站稳脚跟,并在公元392正式成为罗马国教。君士坦丁堡5/23东西教会大分裂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末分裂之后,东西两部分在社会、政治、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差异,促成了基督教说拉丁语西部派别和说希腊语东部派别之间分化。西部罗马教会自认为是耶稣门徒彼得继承者,坚持认为其在各宗主教区中拥有首席地位;东部君士坦丁堡教会则在东罗马皇帝支持下与罗马教廷争夺势力范围;再加上教义方面分歧,终于在1054年相互开除教籍,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东正教天主教6/23十字军东征公元7世纪,穆斯林势力扩张,拜占庭帝国屡遭亚洲骑兵侵略,11世纪耶路撒冷圣城沦陷。天主教为了解放圣地,遂于1095—1291年先后发起了8次“十字军东征”。7/23迫害女巫运动

黑暗中世纪,饥荒、瘟疫给这个时代蒙上了灰色阴影。教会无法解释庄稼歉收、人畜患病原因,使得愚昧民众开始怀疑上帝主宰,有象征着魔鬼撒旦左右着世间万物。14-15世纪各种异端邪说开始盛行,各类巫术大行其道,而教会为这些异端想象虚构了各种罪名,更把女巫描绘成撒旦情人,邪恶且淫乱。在天主教势力强大地域,举报和追捕女巫成了乡民到军队主要活动。连续到17世纪末,成千上万无知妇女被烧死或绞杀。8/23文艺复兴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关键:提倡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本。文艺复兴在艺术文化领域结果尤为突出,曾在文学、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方面发展到西方艺术史顶峰。科学与艺术发展减弱了传统教义神圣光环,冲破宗教精神束缚,逐步觉醒。中世纪圣母拉斐尔《椅中圣母》9/23宗教改革

《灵魂运输车》讽刺画16世纪

这幅画含有德国或荷兰格调,用夸大手法将教皇制度比喻为魔鬼向地狱运输灵魂运输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身体,车轮辐条分别有主教、区机主教和修士组成。序幕: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大教堂为由在德国兜售“赎罪券”来募集现款。这引发德国神学家马丁.路德强烈不满,同年十月,他在教堂门前贴出反对销售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德国宗教改革以马丁.路德为首,公开与罗马教廷决裂,基本主张是反对罗马教皇对各国教会控制,强调《圣经》才是信仰最高标准。德国改革大潮快速传遍欧洲,各新教教派建立:瑞士加尔文宗英国安立甘宗(英国国教会)荷兰荷兰共和国北欧路德宗10/23清教运动

五月花号:英国第一艘载运清教徒移民驶往北美殖民地船只。1620年9月离开英国,12月抵达普利茅斯。

在加尔文宗影响下,英国国教会内暴发了一次著名改革运动。主张清洗国教会中残留天主教旧制,取消教堂中华丽装饰,反对王公贵族奢侈作风。清教运动发动者为卡特赖特。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取消主教制,采取长老制,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标,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后者主张教区独立,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偶像崇敬,在政治上提倡共和制。温和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贵族利益,激进派观点因为太过于强硬而遭受种种迫害。为逃避英国险恶环境,寻找“信仰自由”之路。一批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来到美洲,也使基督教在美洲传输开来。11/23基督教对慈善影响创办人:亨利杜南——诺贝尔第一届和平奖得主。1910年亨利杜南逝世葬于苏黎世,墓碑上写着「一位单纯基督门徒」。以亨利·杜南生日——5月8日定为国际红十字日。红十字运动一百多年来,因为在战时及承平时机对人类社会都有卓著贡献,所以共取得3次诺贝尔和平奖。12/23基督教对教育影响博洛尼亚大学哈佛大学13/23基督教对政治影响

创建于公元1世纪基督教,在其两千年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类社会整体变革,并开始饰演着主导者地位:早期基督教在5世纪被封为罗马国教后,便开始饰演起封建制国家权力机构角色,天主教教廷更以其至高宗教地位成为“国中之国”。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以其特殊政治地位辅佐甚至凌驾于不一样国家政权之上,所以史学家将当初命名为“教大于国”时代。查理大帝跪在教皇利奥三世面前接收加冕14/23地下教堂“巴西里卡”建筑格调“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基督教建筑艺术——教堂15/23地下教堂

.6.16约旦考古学家在一个地下巨洞中发觉了一座距今约年地下教堂。研究人员认为,这个教堂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基督教教堂

最初,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遭受了200多年迫害,他们没有公开礼拜场所,只能利用教徒家宽大房间甚至是地下墓穴作为秘密集会,举行宗教仪式场所。这就是基督教堂雏形。16/23造型完美“巴西里卡”格调早在4世纪上半叶基督教开始了正规教堂建筑。其艺术格调多呈长方形大会堂建筑形式,这是早期基督教教堂。结构:◆主体建筑为一长方形大厅◆通常入口在西◆主体大厅被两排柱子分割成中殿和侧廊.◆中殿末端为教堂圣所,祭坛在圣所前沿内景拉特兰圣约翰教堂17/23凝重威严“罗马式”建筑格调比萨大教堂◆主体采取巴西利卡式长方形布局◆两侧加上两翼,横厅宽敞、中殿纵深◆外观呈十字架

“罗马式”教堂产生于中世纪早期,墙壁厚实沉重,半圆形拱门、窗孔和圆形穹窿型屋顶。这种格调深受古罗马建筑影响。结构:18/23至高无上“哥特式”建筑格调第一阶段,从12世纪开始连续到13世纪50年代,强调零碎结构递增和高度增加,如著名巴黎圣母院。第二阶段,十分重视装饰性处理,并开始追求丰富多彩整体视觉效果,如德国科隆大教堂第三阶段,除仍保持本身基本特点外,装饰效果改变已脱离了视觉上应有结构整体性,后期哥特式艺术显得更多强调个性,而且所采取艺术题材已朝着更多世俗生活方向转变。如英国剑桥皇家学院礼拜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