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选择题1.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可直接联系,消费者无关紧要〖答案〗A〖祥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蜣螂等。【详析】A、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但不一定是真核生物,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也是生产者,A正确;B、大多数的动物是消费者,极少数动物是分解者,如蜣螂、蚯蚓等,B错误;C、细菌不一定属于分解者,也可以是消费者(如结核杆菌)和生产者(如硝化细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C错误;D、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时候生产者和分解者需要经过消费者才能联系起来,D错误。故选A。2.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落叶树与该甲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B.该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C.不能在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中找到该甲虫D.应在落叶稀少的区域调查该甲虫种群密度〖答案〗C〖祥解〗生态系统的结构部分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以此类推.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分解者不属于营养结构的组成成分。【详析】AB、甲虫以落叶为食,属于分解者,不是次级消费者,而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是在捕食食物链的相邻营养级之间,AB错误;C、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生产者,而甲虫是分解者,所以不能在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中找到该甲虫,C正确;D、调查该甲虫的密度应该随机取样,D错误。故选C。3.某兴趣小组调查森林中动植物的营养关系,绘制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狐狸在食物网中占据3个营养级B.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C.若移走松鼠,狐狸获得的能量会增加D.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蜘蛛、灰喜鹊、狐狸〖答案〗C〖祥解〗图示食物网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树木→松毛虫→蜘蛛→灰喜鹊→狐狸、树木→松毛虫→灰喜鹊→狐狸、树木→松鼠→狐狸。【详析】A、在“树木→松毛虫→蜘蛛→灰喜鹊→狐狸”这条食物链中,狐狸处于第五营养级,在“树木→松毛虫→灰喜鹊→狐狸”这条食物链中,狐狸处于第四营养级,在“树木→松鼠→狐狸”这条食物链中,狐狸处于第三营养级,A正确;B、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B正确;C、若移走松鼠,狐狸获得的能量会减少,因为狐狸的食物来源减少了,C错误;D、由A选项的三条食物链可知,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蜘蛛、灰喜鹊、狐狸,D正确。故选C。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B.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C.生产者经光合作用等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大力提倡素食能够降低人类所处的营养级,从而使人类获得更多的能量〖答案〗A〖祥解〗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下一营养级同化量/这一营养级同化量.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详析】A、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A错误;B、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流动,B正确;C、生产者经光合作用等合成有机物,同时将太阳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C正确;D、大力提倡素食(第一营养级)能够降低人类所处的营养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从而使人类获得更多的能量,D正确。故选A。5.某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如图1.其中1、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某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如图2。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图1还可以表示为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B.图1中的IV为分解者,能够利用各营养级传递来的能量C.图2中B的同化量与A的同化量的比值,一般10%-20%D.图2中若猫头鹰的能量来源均等,其增重3kg至少消耗A为225kg〖答案〗D〖祥解〗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析】A、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是倒置的,生产者的数量比初级消费者少,A错误;B、能量金字塔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图1中的IV为消费者,B错误;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B没有包含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C错误;D、图2中若猫头鹰的能量来源均等,其增重3kg至少消耗A为1.5÷0.2÷0.2+1.5÷0.2÷0.2÷0.2=225kg,D正确;故选D。6.下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成分1、2、3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若成分1是生产者,则其一定是绿色植物C.能量只能通过成分2输出该生态系统D.在该生态系统中,成分1、成分2均不可缺少〖答案〗D〖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详析】A、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的组分1是生产者、组分2是消费者、组分3是分解者,除成分1、2、3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包括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B、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能是真核生物中的真核藻类及绿色植物,也可能是蓝藻及硝化细菌等,B错误;C、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可通过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输出该生态系统,C错误;D、生态系统中,组分1生产者、2消费者、3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D正确。故选D。7.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B.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C.生物群落中的碳都是通过①②③过程进入无机环境中的D.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CO2通过④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的量是相对稳定的〖答案〗D〖祥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气候、能源、无机物、有机物)。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藻等,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蚯蚓、蜣螂等)。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圈到植物和动物,再从动植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圈。【详析】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A错误;B、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B错误;C、生物群落中的碳是通过①②③过程及燃烧进入无机环境中的,C错误;D、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CO2通过④光合作用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的量是相对稳定的,D正确。故选D。8.图1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M是摄入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水稻和卷叶螟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B.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P,其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C.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以用图2中的M2表示D.图1中的细菌、蚯蚓等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答案〗B〖祥解〗题图分析,图1表示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M表示卷叶螟的摄入量,M1表示卷叶螟的同化量,R表示呼吸散失的能量,M2表示卷叶螟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M3表示下一营养级的摄入量,P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详析】A、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传递,即碳在水稻和卷叶螟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A正确;B、P中能量包含卷叶螟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因此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为P的一部分,卷叶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B错误;C、图2中的M2指的是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即同化量M1-呼吸量R,C正确;D、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图1中的细菌、蚯蚓等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D正确。故选B。9.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高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减少了农药的用量C.正常情况下,该稻田水稻的同化量大于普通稻田D.鸭取食水稻衰老的黄叶,改变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答案〗D〖祥解〗分析题意,与普通稻田相比,稻田养鸭可以更好地利用耕地空间,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鸭取食害虫和杂草等,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详析】A、该稻田的鸭取食害虫和杂草等,使得水稻获得阳光更多和固定的能量更多以及更多能量能保存在水稻中,使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因此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高,A正确;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中的鸭取食害虫和杂草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B正确;C、该稻田的鸭取食杂草等,使得水稻获得阳光更多,固定的能量更多,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说明其同化量大于普通稻田,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鸭取食水稻衰老的黄叶,鸭取食水稻衰老的黄叶,并未改变该特点,D错误。故选D。10.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不一定都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循环原理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答案〗C〖祥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详析】A、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不一定都属于分解者,如硝化细菌为生产者,A正确;B、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体现了循环原理,B正确;C、植物获取的物质主要来自土壤和空气,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不循环流动的,植物的能量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而不能利用有机物所含有的能量,有机肥中的大部分能量在被分解者分解时以热能形式散失掉了,C错误;D、温度和含水量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所以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和含水量等,D正确。故选C。11.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对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来说至关重要。进行垃圾分类时,将有毒的和无毒的进行分类,将可快速降解的与难以降解的进行分类,将能再次利用的和不能再利用的进行分类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毒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进入农田,可通过食物链在人的体内富集B.将餐饮店收集的剩饭喂猪,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将可快速降解的垃圾进行高温堆肥,可杀死一些病原微生物及害虫D.收集树林中的落叶并运往垃圾站,可增加环境的美观及利于树木的生长〖答案〗D〖祥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详析】A、重金属可被植物吸收,且不易被生物体利用,由于人是人工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因此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A正确;B、猪吃残羹剩饭时,猪属于分解者,这样可加速物质循环,并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B正确;C、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采用高温堆肥的方法处理,能够杀死一些病原微生物及害虫,C正确;D、落叶在树林中自然分解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将落叶运走,使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导致经过微生物分解作用返还给土壤的无机盐减少,反而不利于树木的生长,D错误。故选D。【『点石成金』】12.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搭配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B.生态系统达到稳态后,即使不继续输入能量也能保持稳定C.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后,依然能够保持清澈属于恢复力稳定性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答案〗A〖祥解〗1、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详析】A、科学搭配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A正确;B、生态系统达到稳态后,需要不断输入能量(例如太阳能)才能达到稳定,B错误;C、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后,依然能够保持清澈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A。13.上世纪末以来,三江源地区部分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草地大面积退化,植被受到破坏。为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国启动了首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一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与温室效应无关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三江源地区的群落演替C.该地区中草地、湿地的直接价值远远超过其间接价值D.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答案〗D〖祥解〗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详析】A、温室效应会引发冰川和雪山融化,A错误;B、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故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C、由题意可知,为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国启动了首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一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故该地区中草地、湿地的间接价值远远超过其直接价值,C错误;D、人类处在一个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人类的生态足迹,D正确。故选D。14.下列对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指的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B.发酵所用菌种都是天然存在的微生物C.可以进行发酵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细胞D.自然界中生成乳酸的过程一定是发酵〖答案〗B〖祥解〗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详析】A、发酵包括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如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果酒),A错误;B、传统发酵产品需要利用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发酵所用菌种都是天然存在的微生物,B正确;C、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都可以进行发酵,如酒精发酵的菌种是酵母菌,是一种真核生物,C错误;D、高等动物和人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生成乳酸,此过程不能称为发酵,D错误。故选B。15.在制作发酵食品的学生实践中,控制发酵条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泡菜发酵后期,尽管乳酸菌占优势,但仍有产气菌繁殖,需开盖放气B.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宜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制作泡菜的盐水要淹没全部菜料C.葡萄果皮上有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好葡萄酒后,可直接通入无菌空气制作葡萄醋D.果酒与果醋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18-25℃,泡菜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30-35℃〖答案〗B〖祥解〗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详析】A、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开盖放气会影响乳酸菌发酵,因此不能开盖放气,A错误;B、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宜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是为了发酵初期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同时为了防止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溢出,制作泡菜的盐水要淹没全部菜料,以保证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B正确;C、醋酸菌为需氧菌,且发酵温度高于果酒的发酵温度,因此制作好葡萄酒后,除通入无菌空气,还需要适当提高发酵装置的温度,C错误;D、果酒与果醋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30-35℃,泡菜的制作温度低于30-35℃,D错误。故选B。16.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在长期使用尿素肥料的农田土壤中采集土样B.分离菌种所采用的培养基需添加尿素为唯一氮源C.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菌种时常用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D.实施本实验时所用平板和试管的数目不多而且耗时也较短〖答案〗D〖祥解〗筛选目的菌株的原理:在寻找目的菌株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实验室中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也应用了同样的原理,即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而在筛选菌株的时候,常用到选择培养基。【详析】A、在寻找目的菌株时,要根据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要得到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长期使用尿素肥料的农田土壤中采集土样,A正确;B、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加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这种加入尿素的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选择培养基,B正确;C、菌落是由单个微生物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的群落,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菌种时常用菌落数作为统计结果,C正确;D、本实验使用的平板和试管较多,为避免混淆,应在使用前就做好标记,标记时要注明培养基种类、培养日期以及平板上培养样品的稀释度等,D错误。故选D。17.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酿酒酵母产酒精能力强,但没有合成淀粉酶的能力;糖化酵母能合成淀粉酶,但酒精发酵能力弱。为了实现以谷物为原料高效生产酒精的目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图所示改良酵母菌种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以谷物为原料用酿酒酵母酿酒时,不需对原料进行糖化处理B.在酿酒酵母纯培养时,可以加入适量的青霉素C.用PEG诱导之前需用纤维素酶去除两种酵母的细胞壁D.以淀粉转化为还原糖的效率作为最终鉴定目的菌的指标〖答案〗B〖祥解〗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详析】A、酿酒酵母没有合成淀粉酶的能力,因此以谷物为原料用酿酒酵母酿酒时,需对原料进行糖化处理,即将淀粉转变为葡萄糖,A错误;B、青霉素抑制细菌生长,酵母菌属于真菌,加入适量的青霉素作为选择培养基可以抑制细菌繁殖,更容易获得酿酒酵母纯培养物,B正确;C、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几丁质,需要用几丁质酶处理,C错误;D、为了实现以谷物为原料高效生产酒精的目的,目的菌最终的鉴定指标应该是产生酒精的能力,D错误。故选B。18.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B.在实验室中,切记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被微生物感染C.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不充分燃烧层灼烧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答案〗C〖祥解〗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操作分为消毒和灭菌,其中消毒只是杀死物体表面的微生物,而杀菌是杀死所有微生物,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灼烧灭菌。【详析】A、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紫外线消毒等,实验室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A正确;B、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在实验室中切记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B正确;C、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位(充分燃烧层)灼烧灭菌,而不是不充分燃烧层,C错误;D、为了防止环境污染或感染操作者,使用过的培养基在丢弃之前要进行灭菌处理,D正确。故选C。19.图l为谷氨酸发酵装置示意图,所用培养基中有豆饼水解液、玉米浆等,图2为谷氨酸产生机理图。下列有关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A.4为充气口,发酵过程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说明谷氨酸发酵的菌体为异养需氧型微生物B.培养基中包含多种天然物质,化学成分不确定C.谷氨酸的发酵生产中,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D.提高产物产量的关键是抑制菌体膜的通透性〖答案〗D〖祥解〗分析图1,图示装置中,4为充气口,发酵过程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说明谷氨酸发酵的菌体为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分析图2,图示是谷氨酸棒状杆菌合成谷氨酸的途径,由该图可知,当谷氨酸过量时,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导致谷氨酸的合成量减少。【详析】A、4为充气口,发酵过程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说明谷氨酸发酵的菌体需要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发酵,是异养需氧型微生物,A正确;B、分析题意可知,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有豆饼水解液等,该培养基中包含多种天然物质,化学成分不确定,B正确;C、谷氨酸棒状杆菌在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发酵液的pH: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在酸性条件下则容易形成谷氨酰胺和N-乙酰谷氨酰胺,C正确;D、当谷氨酸过量时,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导致谷氨酸的合成量减少,若细胞膜的通透性好,有利于代谢产物分泌出来,避免了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抑制,从而提高产物产量,故不能抑制菌体膜的通透性,D错误。故选D。2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纤维素酶消化细胞中的胶原纤维可将细胞分散开B.贴壁生长的细胞发生接触抑制后会大量死亡C.合成培养基中需加入高压蒸汽灭菌后的血清才能进行细胞培养D.贴壁的原代细胞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可分装到多个培养瓶中进行传代培养〖答案〗D〖祥解〗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传代培养。【详析】A、动物细胞培养时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将细胞分散开来,A错误;B、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不会出现大量死亡,B错误;C、目前血清的一些成分还没被完全研究清楚,而这些成分对于动物胚胎细胞的生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合成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加入血清,血清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C错误;D、贴壁的原代细胞经胰蛋白酶处理后使细胞分散开来,可分装到多个培养瓶中进行传代培养,D正确。故选D。21.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培养的比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培养基的成分有所不同,但都能得到优良个体B.为了得到单细胞悬液,两者所用的材料和方法有所不同C.均可能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D.为获得杂交细胞,两者使用的诱导方法有所不同〖答案〗A〖祥解〗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癌变。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细胞群或细胞产物。【详析】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营养成分不同,动物细胞培养基中含血清和血浆、植物组织培养基中含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培养目的都是为了得到大量细胞或细胞产物,而不是个体,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将细胞分散开,从而得到单细胞悬液,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将细胞分散开不需要用酶处理,B正确;C、动物细胞培养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可能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植物细胞培养也可能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C正确;D、为获得杂交细胞,两者使用的诱导方法有所不同,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方法是灭活病毒促融,D正确。故选A。22.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尽管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但由于其繁殖能力及幼仔成活率均较低,数量仍然非常少。有科学家尝试采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来克隆大熊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大熊猫,体现了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梯度离心法C.由于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因而体细胞核移植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D.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有望增加濒危物种的存活数量〖答案〗B〖祥解〗1、动物细胞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用核移植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2、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①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良畜群繁育;②保护濒危物种,增大存活数量;③生产珍贵的医用蛋白;④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⑤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等。【详析】A、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大熊猫,体现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正确;B、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法,B错误;C、动物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其全能性相对容易,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因此体细胞核移植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C正确;D、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增加濒危动物的存活数量,可以保护濒危物种,D正确。故选B。23.北方白犀牛目前仅剩两头雌性个体,科研人员尝试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利用实验室冷冻保藏的少量北方白犀牛精子拯救该物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研人员可以使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繁育北方白犀牛B.若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北方白犀牛的克隆动物,该动物一定是雌性C.为了繁育更多子代,可以选择人工繁育技术得到的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分割D.进行胚胎移植时,经同期发情处理过的雌性北方白犀牛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答案〗C〖祥解〗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它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它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受体”。【详析】A、因为有两头雌性个体和少量北方白犀牛精子,故科研人员可以使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繁育北方白犀牛的试管动物,拯救北方白犀牛物种,A正确;B、目前只有雌性个体,即体细胞只有雌性动物的体细胞,若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出北方白犀牛的克隆动物,该动物一定是雌性,B正确;C、为了繁育更多子代,可以选择人工繁育技术得到的桑椹胚(桑葚胚)或囊胚时期的胚胎进行分割,C错误;D、在进行胚胎移植时,要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为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经同期发情处理过的雌性北方白犀牛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故选C。24.甘薯由于能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越来越被人们喜爱。但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同时又是同源六倍体,具有自交不育和杂交不亲和性,这使甘薯生产和育种存在诸多常规方法难于解决的问题。下列相关操作不合理的是()A.利用组织培养形成的胚状体制作人工种子,解决种苗用量大、成本高的问题B.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使植株具备抗病毒的能力,产品质量得到提高C.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实现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杂交不亲和,充分利用遗传资源D.利用培养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育种,可以显著提高变异频率,大大缩短育种年限〖答案〗B〖祥解〗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植物体细胞杂交依据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析】A、植物细胞工程应用之一是利用胚状体包囊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成本,A正确;B、茎尖等分裂旺盛部位病毒极少或无病毒感染,所以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出无病毒且保持优良性状的幼苗,脱毒苗不等于抗毒苗,通过基因工程将抗病毒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从而培育出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B错误;C、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实现两个植物物种间的体细胞杂交,得到同时具有两种遗传物质的植物,可以实现种间的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正确;D、愈伤组织具有分裂旺盛的优点,适于诱变育种的取材,能提高突变频率,D正确。故选B。25.为研究多种血糖调节因子的作用,我国科学家开发出胰岛素抵抗模型鼠。为扩增模型鼠数量,科学家通过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获得诱导胚胎干细胞(iPS细胞),继而利用iPS细胞培育出与模型鼠遗传特性相同的克隆鼠,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诱导优良模型鼠体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B.胚胎移植后,重构胚进一步扩大导致囊胚腔破裂的过程称为孵化C.为确定克隆鼠培育是否成功,须对黑色鼠3进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检测D.为获得更多的双细胞胚,可对白色鼠1注射性激素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答案〗BD〖祥解〗动物细胞培养是指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干细胞的培养成功是动物细胞培养领域重大的成就之一。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骨髓和脐带血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详析】A、模型鼠体细胞与植物体细胞类似,本身不能够分裂分化,诱导转化为iPS细胞以后具备了分裂和分化能力,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类似,A正确;B、囊胚进一步扩大,导致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作孵化,B错误;C、为确定克隆鼠培育是否成功,须对黑色鼠3进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检测,C正确;D、为获得更多的双细胞胚,一般注射的是促性激素,以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D错误。故选BD。第Ⅱ卷非选择题26.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农业模式生物组分(类)取样深度(cm)食物网复杂程度(相对值)常规农业150-101.06有机农业191.23无公害农业171.10常规农业1310-201.00有机农业181.11无公害农业161.07(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缺少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根据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土壤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2)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3)植食性线虫主要危害植物根系,研究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植食性线虫的数量减少,依据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果—菌—肥”生态农业是以废弃果木果枝为基料,粉碎制成菌棒菌袋来培养香菇,再利用“废菌包或细小果木枝条+畜禽粪便+微生物菌剂”的轻简化堆肥技术,制成生物有机肥进行还田,这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__________________。(5)下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图中B₁表示生产者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答案〗(1)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土壤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属于生态系统。(2)①.有机农业②.有机农业的土壤中,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3)长期施用有机肥后腐生细菌增加使食细菌线虫增加,引起捕食性线虫增加,植食性线虫因被大量捕食而减少,减少量多于其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量(4)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5)①.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②.C1+D1+E1##A1-B1〖祥解〗1、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以有机物形式储存起来)=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被同化)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会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2、分析表格:表中是三种农业模式土壤生物情况,其中有机农业模式的土壤中生物组分最多,食物网的复杂程度相对值最大,说明该模的农业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小问1详析】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图1中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土壤是由各类土壤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与土壤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属于生态系统。【小问2详析】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越复杂,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有机农业的土壤中,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程度高,因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有机农业。【小问3详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腐生细菌数量增加,导致食细菌线虫数量增加,在食物网中引起捕食性线虫数量的增加,这使得植食性线中由于被大量捕食而数量减少,且减少量多与因植物根系增长而增加的数量。【小问4详析】结合分析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表现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果一菌一肥”生态农业是以废弃果木果枝为基料,粉碎制成菌棒菌袋来培养香菇,再利用“废菌包或细小果木枝条+畜禽粪便+微生物菌剂”的轻简化堆肥技术,制成生物有机肥还田。该生态农业的设计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小问5详析】图中B1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1+流入分解者的能量E1+未利用的能量C1。或=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A1-B1。27.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被称为“地球之肾”。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1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图2是该人工湿地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的模式图,其中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的A、B、C、D生物分别属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用甲、乙、丙回答)。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是________,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答出1点)。(2)湿地中河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信息,“关关”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湿地中的鱼类在觅食过程中的游动引来了鸟类,鸟类捕食行为逼迫鱼类躲避捕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3)流经图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般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分析图2可知,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主要是同化的能量被自身呼吸消耗和______________。(4)某鱼塘水体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人们在鱼塘中种植了一些本地的水生植物,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得到控制。塘主治理水体富营养化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答案〗(1)①.乙、丙、丙、甲②.乙

③.加快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2)①.物理②.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③.调节种间关系(3)①.大于②.流向分解者(4)自生和协调〖祥解〗1、分析图1:根据碳循环过程可以判断,图中乙表示生产者;丙表示消费者;甲表示分解者;城市污水流经人工湿地,使得水质净化。2、根据能量流动过程可以判断,图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初级消费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D表示分解者。【小问1详析】图1中乙可以利用大气中的CO2,所以乙是生产者,丙中碳的来源是是乙,且还能流向甲,所以丙是消费者,则甲是分解者;图2中A吸收光能,则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所以图2中的A、B、C、D生物分别属于图1中的乙、丙、丙、甲。丙是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加快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小问2详析】叫声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故“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该现象表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湿地中的鱼类在觅食过程中的游动引来了鸟类,鸟类捕食行为逼迫鱼类躲避捕食,捕食关系属于种间关系,因此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还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小问3详析】流经图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城市污水中带入的能量,所以流经图1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同化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因此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主要是同化的能量被自身呼吸消耗和流向分解者。【小问4详析】自生是指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协调是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塘主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种植了一些本地的水生植物,遵循了自生和协调的生态学原理。28.在新冠大流行席卷全球后,人们对口罩的巨大需求导致大量生产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是塑料制品,无法轻易被生物降解,而是可能会分裂成较小的塑料颗粒。如得不到恰当的回收处理,可能最终就会进入自然环境、淡水系统和海洋中,从而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研究人员欲从合适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主要成分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聚丙烯纤维)的细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该培养基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四大营养物质,分别是碳源、_____________。(2)先将一次性口罩埋入不同环境的土壤中,一段时间后选择什么土壤样品最合适时,最好的判断指标是____________。(3)为增大菌体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从物理性质看,“甲”使用的培养基是___________培养基;从目的用途看,“甲”使用的是_________培养基;为了筛选出目的菌体,该培养基的成分中应以_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4)将分离纯化得到的不同菌种分别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鉴别培养基中加入了能与聚丙烯纤维结合的显色染色剂。设不同菌种的菌落面积为s,菌落周围透明圈的面积为S,选择S/s的比值_____________的菌落,就是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目的菌群。(5)欲估算某土壤样品中有多少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目的菌,接种平板时应用_____法。根据下图操作能计算出1g该土壤中约有______________个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目的菌。〖答案〗(1)氮源、水和无机盐(2)一次性口罩的腐烂程度(3)①.液体②.选择③.聚丙烯纤维(4)大(5)①.稀释涂布平板②.6.8×107〖祥解〗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和无机盐。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小问1详析】培养基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基本营养物质分别是碳源、氟源、水和无机盐,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也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这些营养物质。【小问2详析】据题可知,研究人员欲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细菌,故通过实验选择较合适的土壤样品时,一次性口罩的腐烂程度是最好的判断指标。【小问3详析】从物理性质看,甲培养基可增大菌体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是液体培养基,以增加目的菌的数量;从目的用途看,图中“甲”能培养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的细菌,为选择培养基;结合题干“研究人员欲从合适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一次性口罩(主要成分是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聚丙烯纤维)的细菌”可知,以聚丙烯纤维为唯一碳源。【小问4详析】结合题干“鉴别培养基中加入了能与聚丙烯纤维结合的显色染色剂”,意味着菌落周围透明圈越大,说明降解聚丙烯纤维的效果越好,故要选择S/s的比值大的菌落。【小问5详析】微生物的接种方法主要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若还需对菌种进行计数,则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微生物计数时,应选择菌落数处于30~300的培养皿计数,分析题意,土壤浸出液已是1g土壤稀释了10倍,再稀释1×104倍,取0.1ml样液涂布平板培养后得到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62、68、74(平均值为68),故lg该土壤中的目的菌数量为:68/0.1×105=6.8×107个。29.[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甲、乙两名同学分别以某种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该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以该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作为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试管苗,其原理是__________。(2)甲、乙同学在诱导愈伤组织所用的培养基中,均加入一定量的蔗糖,蔗糖水解后可得到________。若要用细胞作为材料进行培养获得幼苗,该细胞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填“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具有叶绿体”或“已转入抗性基因”)。(3)图中A、B、C所示的是不同的培养结果,该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用量的不同造成的,这两种激素是________。A中的愈伤组织是叶肉细胞经_______形成的。(4)若该种植物是一种杂合体的名贵花卉,要快速获得与原植株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的该种花卉,可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在培养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采用经减数分裂得到的花粉粒作为外植体,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①.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②.葡萄糖、果糖③.具有完整的细胞核④.细胞分裂素、生长素⑤.脱分化⑥.不能⑦.对杂合体的植株来说,其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而花粉粒的基因型与体细胞的基因型不同。用花粉粒进行组织培养得到花卉基因型不同于原植株【详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蔗糖水解后可得到葡萄糖、果糖。用细胞作为材料进行培养获得幼苗,细胞必须具有完整细胞核,才具有发育为个体的一整套完整遗传信息。(3)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两种主要激素是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愈伤组织是叶肉细胞经脱分化形成的。(4)由于花粉粒的基因型与体细胞的基因型不同,组织培养得到花卉基因型不同于原植株,导致不能保留亲本性状。30.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如图是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______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______,使小鼠产生能分泌相应抗体的浆细胞。(2)步骤③需对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进行______,该过程一般在多孔细胞培养板上进行。先将细胞悬浮液稀释到7~10个细胞/mL,再在每个培养孔中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其目的是______。(3)在细胞内DNA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主要途径是在细胞内由糖和氨基酸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而氨基蝶呤可以阻断此途径。另一辅助途径是在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经酶催化合成DNA,而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此辅助途径。根据此原理,向经诱导后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液中添加氨基蝶呤______(填“能”或“不能”)筛选杂交瘤细胞,原因是______。(4)用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做成的“早早孕诊断试剂盒”,在妊娠第8天就可以做出诊断,而且检测的准确率在90%以上,主要是因为该抗体具有______和______的优点。〖答案〗(1)①.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②.抗原(2)①.克隆化培养及抗体检测②.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3)①.能②.浆细胞不能增殖,骨髓瘤细胞中的DNA合成途径被阻断不能增殖,杂交瘤细胞可通过辅助途径合成DNA,能够增殖(4)①.灵敏度高②.特异性强〖祥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小问1详析】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先将抗原物质注入小鼠体内,引发免疫反应,使小鼠产生能分泌相应抗体的浆细胞。所以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抗原。【小问2详析】由图可知,步骤③需对选择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在多孔细胞培养板上进行克隆化培养及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为了使每个孔内不多于一个细胞,达到单克隆培养的目的,需先稀释细胞悬液,再在每个培养孔中滴入0.1mL细胞稀释液。【小问3详析】氨基蝶呤可以阻断细胞内由糖和氨基酸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的途径,又因为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辅助途径。若向经诱导后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液中添加氨基蝶呤能筛选杂交瘤细胞,因为浆细胞不能增殖,骨髓瘤细胞中的DNA合成途径被阻断不能增殖,杂交瘤细胞可通过辅助途径合成DNA,能够增殖。【小问4详析】单克隆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选择题1.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D.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可直接联系,消费者无关紧要〖答案〗A〖祥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蜣螂等。【详析】A、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但不一定是真核生物,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也是生产者,A正确;B、大多数的动物是消费者,极少数动物是分解者,如蜣螂、蚯蚓等,B错误;C、细菌不一定属于分解者,也可以是消费者(如结核杆菌)和生产者(如硝化细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C错误;D、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时候生产者和分解者需要经过消费者才能联系起来,D错误。故选A。2.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落叶树与该甲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B.该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C.不能在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中找到该甲虫D.应在落叶稀少的区域调查该甲虫种群密度〖答案〗C〖祥解〗生态系统的结构部分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以此类推.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分解者不属于营养结构的组成成分。【详析】AB、甲虫以落叶为食,属于分解者,不是次级消费者,而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是在捕食食物链的相邻营养级之间,AB错误;C、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生产者,而甲虫是分解者,所以不能在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中找到该甲虫,C正确;D、调查该甲虫的密度应该随机取样,D错误。故选C。3.某兴趣小组调查森林中动植物的营养关系,绘制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狐狸在食物网中占据3个营养级B.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C.若移走松鼠,狐狸获得的能量会增加D.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蜘蛛、灰喜鹊、狐狸〖答案〗C〖祥解〗图示食物网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树木→松毛虫→蜘蛛→灰喜鹊→狐狸、树木→松毛虫→灰喜鹊→狐狸、树木→松鼠→狐狸。【详析】A、在“树木→松毛虫→蜘蛛→灰喜鹊→狐狸”这条食物链中,狐狸处于第五营养级,在“树木→松毛虫→灰喜鹊→狐狸”这条食物链中,狐狸处于第四营养级,在“树木→松鼠→狐狸”这条食物链中,狐狸处于第三营养级,A正确;B、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B正确;C、若移走松鼠,狐狸获得的能量会减少,因为狐狸的食物来源减少了,C错误;D、由A选项的三条食物链可知,处于第三营养级的有蜘蛛、灰喜鹊、狐狸,D正确。故选C。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B.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C.生产者经光合作用等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大力提倡素食能够降低人类所处的营养级,从而使人类获得更多的能量〖答案〗A〖祥解〗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下一营养级同化量/这一营养级同化量.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途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详析】A、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A错误;B、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形式流动,B正确;C、生产者经光合作用等合成有机物,同时将太阳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C正确;D、大力提倡素食(第一营养级)能够降低人类所处的营养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从而使人类获得更多的能量,D正确。故选A。5.某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如图1.其中1、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某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如图2。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图1还可以表示为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B.图1中的IV为分解者,能够利用各营养级传递来的能量C.图2中B的同化量与A的同化量的比值,一般10%-20%D.图2中若猫头鹰的能量来源均等,其增重3kg至少消耗A为225kg〖答案〗D〖祥解〗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析】A、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是倒置的,生产者的数量比初级消费者少,A错误;B、能量金字塔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图1中的IV为消费者,B错误;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B没有包含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C错误;D、图2中若猫头鹰的能量来源均等,其增重3kg至少消耗A为1.5÷0.2÷0.2+1.5÷0.2÷0.2÷0.2=225kg,D正确;故选D。6.下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成分1、2、3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若成分1是生产者,则其一定是绿色植物C.能量只能通过成分2输出该生态系统D.在该生态系统中,成分1、成分2均不可缺少〖答案〗D〖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组分1、2、3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详析】A、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的组分1是生产者、组分2是消费者、组分3是分解者,除成分1、2、3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包括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B、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能是真核生物中的真核藻类及绿色植物,也可能是蓝藻及硝化细菌等,B错误;C、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可通过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输出该生态系统,C错误;D、生态系统中,组分1生产者、2消费者、3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D正确。故选D。7.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B.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C.生物群落中的碳都是通过①②③过程进入无机环境中的D.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CO2通过④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的量是相对稳定的〖答案〗D〖祥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气候、能源、无机物、有机物)。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藻等,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为食物和能量来源的生物,主要指动物,也包括某些寄生的菌类等。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蚯蚓、蜣螂等)。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圈到植物和动物,再从动植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圈。【详析】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A错误;B、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B错误;C、生物群落中的碳是通过①②③过程及燃烧进入无机环境中的,C错误;D、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CO2通过④光合作用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的量是相对稳定的,D正确。故选D。8.图1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M是摄入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水稻和卷叶螟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B.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P,其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C.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以用图2中的M2表示D.图1中的细菌、蚯蚓等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答案〗B〖祥解〗题图分析,图1表示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M表示卷叶螟的摄入量,M1表示卷叶螟的同化量,R表示呼吸散失的能量,M2表示卷叶螟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M3表示下一营养级的摄入量,P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详析】A、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传递,即碳在水稻和卷叶螟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A正确;B、P中能量包含卷叶螟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因此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为P的一部分,卷叶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B错误;C、图2中的M2指的是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即同化量M1-呼吸量R,C正确;D、分解者能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图1中的细菌、蚯蚓等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为无机物,D正确。故选B。9.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高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减少了农药的用量C.正常情况下,该稻田水稻的同化量大于普通稻田D.鸭取食水稻衰老的黄叶,改变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答案〗D〖祥解〗分析题意,与普通稻田相比,稻田养鸭可以更好地利用耕地空间,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鸭取食害虫和杂草等,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详析】A、该稻田的鸭取食害虫和杂草等,使得水稻获得阳光更多和固定的能量更多以及更多能量能保存在水稻中,使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因此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高,A正确;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中的鸭取食害虫和杂草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B正确;C、该稻田的鸭取食杂草等,使得水稻获得阳光更多,固定的能量更多,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说明其同化量大于普通稻田,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鸭取食水稻衰老的黄叶,鸭取食水稻衰老的黄叶,并未改变该特点,D错误。故选D。10.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不一定都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循环原理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答案〗C〖祥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详析】A、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微生物不一定都属于分解者,如硝化细菌为生产者,A正确;B、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体现了循环原理,B正确;C、植物获取的物质主要来自土壤和空气,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不循环流动的,植物的能量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而不能利用有机物所含有的能量,有机肥中的大部分能量在被分解者分解时以热能形式散失掉了,C错误;D、温度和含水量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所以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和含水量等,D正确。故选C。11.人们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对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来说至关重要。进行垃圾分类时,将有毒的和无毒的进行分类,将可快速降解的与难以降解的进行分类,将能再次利用的和不能再利用的进行分类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毒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进入农田,可通过食物链在人的体内富集B.将餐饮店收集的剩饭喂猪,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将可快速降解的垃圾进行高温堆肥,可杀死一些病原微生物及害虫D.收集树林中的落叶并运往垃圾站,可增加环境的美观及利于树木的生长〖答案〗D〖祥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详析】A、重金属可被植物吸收,且不易被生物体利用,由于人是人工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因此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集,A正确;B、猪吃残羹剩饭时,猪属于分解者,这样可加速物质循环,并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B正确;C、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采用高温堆肥的方法处理,能够杀死一些病原微生物及害虫,C正确;D、落叶在树林中自然分解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将落叶运走,使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导致经过微生物分解作用返还给土壤的无机盐减少,反而不利于树木的生长,D错误。故选D。【『点石成金』】12.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搭配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B.生态系统达到稳态后,即使不继续输入能量也能保持稳定C.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后,依然能够保持清澈属于恢复力稳定性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答案〗A〖祥解〗1、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详析】A、科学搭配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A正确;B、生态系统达到稳态后,需要不断输入能量(例如太阳能)才能达到稳定,B错误;C、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后,依然能够保持清澈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A。13.上世纪末以来,三江源地区部分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草地大面积退化,植被受到破坏。为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国启动了首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一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与温室效应无关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三江源地区的群落演替C.该地区中草地、湿地的直接价值远远超过其间接价值D.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生态足迹〖答案〗D〖祥解〗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详析】A、温室效应会引发冰川和雪山融化,A错误;B、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故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C、由题意可知,为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国启动了首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一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故该地区中草地、湿地的间接价值远远超过其直接价值,C错误;D、人类处在一个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等,换算为相应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积就是人类的生态足迹,D正确。故选D。14.下列对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指的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B.发酵所用菌种都是天然存在的微生物C.可以进行发酵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细胞D.自然界中生成乳酸的过程一定是发酵〖答案〗B〖祥解〗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详析】A、发酵包括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如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果酒),A错误;B、传统发酵产品需要利用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发酵所用菌种都是天然存在的微生物,B正确;C、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都可以进行发酵,如酒精发酵的菌种是酵母菌,是一种真核生物,C错误;D、高等动物和人的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生成乳酸,此过程不能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