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开放教育视域下茶文化通识课程创新路径_第1页
远程开放教育视域下茶文化通识课程创新路径_第2页
远程开放教育视域下茶文化通识课程创新路径_第3页
远程开放教育视域下茶文化通识课程创新路径_第4页
远程开放教育视域下茶文化通识课程创新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兴起,远程开放教育等教学模式日渐发展。如何在远程开放教育视域下办好开放大學的通识课程,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聚焦茶文化通识课程,从必要性、价值内涵与创新路径出发,着力通过积极搭建“互联网+”背景下的茶文化通识课程资源库、创新茶文化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实茶文化通识课程的社会实践三个方面,探索构建富有开放大学教育特色的茶文化通识课程,进而得以深化开放大学远程开放教育设计及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词]茶文化;通识教育;开放教育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通识教育课程,是大学教育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积极应对,不仅有助于推动大学课程体系的多样发展,而且有助于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尤其是传统文化类型的通识课程,更是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和树立人生价值观的使命。开放教育是国家开放大学针对社会在职人员开设的学历教育,远程教育主张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等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和互动,这都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部分,被誉为高等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新时期以来,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相较于研究专业课程的热潮,对远程开放教育视域下的通识教育的研究还显得较为薄弱,具体到开放大学中的通识教育则显得更为薄弱。在新的政策要求下,为更好地适应开放大学转型需要,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理念优化调整通识课程,对于夯实、开拓与深化开放大学的教育教学至关重要,也是当代教育一项不可忽视的课题。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茶文化通识课程在远程开放教育背景下的创新路径,赋予其开放特色和文化内涵,以期为茶文化普及以及开放大学通识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一、茶文化通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茶,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符号,融合了众多思想精华,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教育的重要源泉,茶文化教育也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都必须接受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1],可以无差别地提升各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这与开放大学“敬学广惠,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和实现“人人、处处、可学可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相契合。因此,有必要积极推动其借助远程开放教育模式走向更广泛的人群。同时,茶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对于远程开放教育的长远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一是有利于推动与深化开放大学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更新教学形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二是有助于培育与提升开放大学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文化教育、知识启蒙与实践体悟的完美结合,最终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让学生得以实现通过课程“学知识、学技艺、学做人”,以茶明理、以茶修德,提升自我综合素养和能力的目的。[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4]对于远程开放教育来说,既要做实专业课,服务于国家的职业需求,又要强调“文化属性”,助推素质人才培育,做好历史文化传承。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专门开设茶文化通识类课程,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要将茶文化通识课程放置于中华历史长河中建设,树立大历史观,建构茶文化的宏观历史视野,从“茶”这一物质发展的脉络中梳理其中蕴含的文化逻辑,挖掘背后的价值意涵。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发现茶树和饮用茶的历史,有文献可资查考的,已在3000年以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00年的周代”[5]。中华历史五千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文化价值丰富多元,譬如陆羽与茶经,茶与儒家、道家、佛教之间的思想勾勒、不胜枚举的茶诗茶词以及茶道礼仪等,都为我们提供了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渠道。总体来看,虽然茶叶发展的历史曲折反复,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逐渐柳暗花明,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茶叶的技术探索、改良、复兴与走出国门的历史经验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华茶文化在世界领域的流布等,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教育内容。对此,应充分运用大视野观念,建立新时代的茶文化通识课程,连接过去和现实,引导学生更好地总结茶文化的发展规律,认识茶文化背后的文化价值,从而真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当然,在远程开放教育视域下开展茶文化通识课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突破传统时空和地域局限,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大格局,尤其是要注重对茶艺这一实操的情境化教学。从教师层面来讲,不仅包括校内教师,还包括家庭、社会人士等多方力量,要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最终形成育人合力。[6]从教学形式上来讲,茶文化通识课程并不局限于课堂内,还应走向社会,改变与突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衔接。如可结合具体教学目标,邀请茶艺人现场教学,学生模仿学习茶道礼仪,开展师生互动;带领学生走进各种“茶馆”,亲身感知茶文化现场,组织品鉴活动,呈现一堂鲜活、生动的茶文化通识教育课。从教学内容上来讲,不仅仅讲“茶”,还要注重融入文化内容与元素,挖掘线上线下各类资源,联系古今中外,尤其是突出建党百年来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密切关联,让学生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二、茶文化通识课程的价值意蕴相较于其他课程,茶文化通识课程以茶为核心,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内涵,尤其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学生文化思想教育、涵养学生人文情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7]通识教育也是承担着高校立德树人职能的关键课程,它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时代大背景下,对于通识课程的实践教学不是简单地开设一门新的课程或是组织一项实践活动,而是要立足战略发展全局,定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这两个大主题,凸显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诉求。对此,通过引入全球文明史视域下的茶文化教育课程,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充分发挥通识课程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阵地的作用。第一,作为一门讲授茶文化历史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众所周知,“茶的发现和利用,不但推进了中国的文明进程,而且极大地丰富了全世界的物质、精神和道德生活”[8],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同时也是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的一大贡献,这一物质虽小,却与中国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授课中,该门课程可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思想,分析其发展逻辑,总结历史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加强其情感认同,增强新时代青年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另外,也可将“理”与“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将思想与行为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实现茶文化影响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功能。第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茶文化的通识教育。茶文化历史悠久,贯穿古今,是中国通史的重要一部分,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阶段具有较强的现实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茶文化通识教育课要发挥好历史鉴往知来的作用,推动教学内容的延展,可以与近代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等内容相互勾连,理论联系实际,观照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科学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开展实践活动,从实践中更好地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实现知、情、信、意、行的有机统一,實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譬如,一方面要回溯过去,梳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提炼其中的思想精髓和礼仪之道,凸显中国优秀的茶文化基因;另一方面要连接现实,注重勾勒近代以来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后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曲折之路,讲述近代国人对茶叶技术改良所做的有益思考和积极探索,以此为切口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以茶运分析国运,同时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以来茶文化复兴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而打通时空壁垒,为当代青年学生解疑释惑,使其明辨是非,打破观念束缚,深刻地认知茶文化,不断增强其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第三,茶文化通识课以茶文化为载体,作为一门课程,具有一定的“跨界性”。它并不是单纯的某一类学科,而是涉及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艺术学乃至生物学等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虽讲茶叶,但也延伸串联了各类知识,可以说,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一定程度上充实学生的综合知识,提高知、情、信、意、行的品质与境界,同时通过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将学习内容向实际生活转化,推动课程的改革创新,实现课程质量的扎实提高,进而夯实通识教育与远程教育的融合与互动,推动开放大学文化类教育课程改革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在茶文化通识课程课上,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讲述中国的茶文化历史,而要放眼全球,主动了解世界形势,对比同一时期的中国和其他各国,穿插世界茶文化历史,归纳发展规律,深入挖掘近代以来中国茶业发展落后的根源,辩证分析历史事实,全面总结经验教训。最终,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标现实,认清当前茶文化的发展情况及其所处的世界形势,理解当下中国茶文化所面对的各项新挑战和新问题,在深入领会体悟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三、茶文化通识课程远程开放教育的创新路径开放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茶文化教育进校园、进社区的重要媒介,办好、用好开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提升茶文化、普及茶文化、研究茶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与此同时,开放大学积极遵循终身教育的理念,提倡教育公平,对茶文化通识课程等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从本质上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而是对单纯的学校教育的否定,是一种跳跃、突变,这种突变首先要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完成”[9],其要更具开放性、灵活性、针对性以及适应性,搭建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企业与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各层次需求。(一)搭建“互联网+”背景下的茶文化通识课程资源库开放大学的茶文化通识课程,不仅要构建“大课程”,而且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用好用活“互联网+”和大数据,丰富各类教学资源,构建远程教育数据库,并针对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和心理特点以及实际需要,不断更新与完善教学内容,编制教学讲义,搭建“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通识课程专门资源库。之所以要注重这一数据库的建设,是因为当下虽然开放大学教育体系内部学习网络资源已经比较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多存在形式单一、利用率不高、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对此,就需要相关教师群体深入优化整合相关资源,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的设置与调整。对于茶文化通识教育课程而言,一是可以搜集大量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将其按照时间线的叙事方式,结合党史、“四史”、文化史等主题构建教学专题,实现内容的整合升级,提升教学效果。二是可以走向地方社会,通过课外实践,带领学生调研地方茶文化,采访茶文化专门从业人员,搜集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素材,拍摄制作各类视频,寓教于乐,实现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三是结合时代特点和文化元素,购买互联网中茶文化的相关资源,引入茶文化内容的相关链接,诸如各类茶文化纪录片、茶道礼仪讲解、茶艺讲解、有关茶的诗词讲解等,提供全面多样的学习资源,强化课程资源整体与专题之间的有效链接,提升资源库的利用率。(二)创新茶文化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勇于打破开放大学现有的体制局限,从制度构建、实施策略方面积极尝试。相较于其他高等教育,开放大学的教育更多面向成人和社区,其对课堂的依赖性低,也更鼓励走出课堂。所以,推进开放大学教育的创新与改革,就要转变教学思路,革新教育观念[10],在课程教学模式方面寻求变革,最为关键的是要积极面向成人学生完善“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形式,摸索出一种符合开放大学教育模式的教学方法。对于茶文化通识教育而言,一是要夯实线上教育形式,将上文所谈及的茶文化通识教育资源库链接推送到学校的网站平台与手机端上,鼓励学生平时通过网上视频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要注意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更新教学课程资源,通过富有创意的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形式,精心制作课件,讲解茶文化故事,丰富学生课堂体验,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会放松生活方式,从而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利用线上形成的课堂社区,引导学生开展交流研讨,教师及时回答学生疑问,督促与鼓励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并及时收集学生的教学反馈与评价,探索师生互动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成效。三是加强线下教学环节。线下课堂作为开放大学的重要一环和线上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开放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茶文化通识教育课程要用好线下面授形式,一方面应实时帮助学生全面梳理茶文化的历史脉络,明确重要事件和重要节点,串联起线上视频资源所讲的内容,为学生搭建起茶文化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树立学生的茶文化问题意识,增强学生不断探索的思想动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疑难困惑,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三)做实茶文化通识课程的社会实践实践教学不但是文化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茶文化通识教育课的“题中之义”。一方面,通识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学生了解时代、走进时代和融入时代,帮助学生学会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