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_第1页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_第2页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_第3页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_第4页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一、概述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可行性近年来受到质疑。自1996年正式引入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以来,其在指标可控性、可测性和与最终目标关联度上的表现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实践中,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值鲜有实现,引发了学术界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的争议。新金融环境下的金融创新削弱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也影响了其与物价、就业增长等宏观目标的相关性。货币供应量是否仍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需要进行认真审视。1.简述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在那个时候,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采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可以有效影响实体经济活动,如投资、消费和就业等。在此背景下,货币供应量成为了货币政策的核心工具,各国央行纷纷将其设定为主要的中介目标。在理论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合理性主要基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根据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货币供应量的增减会直接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活动。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最终调控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相对易于量化和监测,为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提供了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深化,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适用性逐渐受到质疑。尤其是在我国,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在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中,货币供应量已不宜再作为唯一的中介目标,而应与其他金融指标相结合,共同构成货币政策的调控体系。2.提出当前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以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国内经济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变得更为困难。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可能无法充分考虑到不同经济部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导致货币政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全球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得中国货币政策需要更多地考虑外部因素。例如,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调整等都可能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关注货币供应量可能无法全面把握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但在现实中,货币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远比理论模型要复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不仅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增长、物价水平、金融市场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单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可能无法全面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当前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的挑战以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使得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方式。未来,中国货币政策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金融稳定等多重目标,并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这些目标。同时,也需要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是随着货币主义理论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的。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利率为关键环节,主张将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随着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现象的普遍出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遭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和反对。主张宏观干预政策无效的货币主义理论逐渐兴起,货币供应量目标开始受到货币政策制定者的青睐。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在分析了货币供给对利率和物价水平影响的全过程的基础上,认为利率不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他们认为,由于时滞的存在,正确的政策可能在错误的时间生效,加剧了经济波动的幅度而不是熨平经济的周期。同时,货币主义者认为凯恩斯主义者混淆了“货币数量”和“信用”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指出利率并非货币的价格,而是信用的价格。弗里德曼等货币主义者在研究了货币的重要性之后,进一步提出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并提出了货币供给量增长率规则。其理由主要有:货币供给量通过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和支出,并由此影响经济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对经济活动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只有稳定货币的供给,才能有力地消除通货膨胀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给量及其增减变化。1.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稳定的关系:解释货币供应量如何通过影响物价水平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主要通过影响物价水平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增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从而推动物价水平上涨。相反,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减少,货币购买力上升,物价水平会相应下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主要取决于基础货币的改变,包括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和其他非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如现金漏损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比率等。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水平和经济活动,从而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供求关系等。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2.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货币供应量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以及这种影响的传导机制。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货币供应量作为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体现,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适度的货币供应能够刺激经济活动,促进投资和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这种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发挥正面效应。在传导机制上,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首先会降低市场利率,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低利率环境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刺激总需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会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增加银行贷款的供给,进而促进投资项目的实施和企业扩张。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超出经济的实际需要,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不仅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还可能影响消费者的预期,导致投资和消费减少,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调控需要精准把握,既要避免过紧导致经济衰退,也要防止过松引发通货膨胀。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更应注重质量和效益,而非单纯追求数量增长。通过优化货币结构,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3.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国际经验:比较不同国家在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时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在使用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国际经验中,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成功和失败案例。中国:自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以来,中国的金融调控开始从以直接手段为主向间接手段为主的转变。1998年以后,央行在以货币供应量在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框架下,依靠市场化手段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成效显著。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遭遇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美元贬值剧烈。美联储的公开市场委员会开始有选择地按周对M1进行调控,但结果并不理想。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减弱,以及货币流通速度的不稳定,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放弃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德国:尽管德国在其他国家都相继放弃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情况下,仍坚持这一目标,但其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受到了质疑。金融创新对德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和可测性减弱。这些案例表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特定经济和金融环境,以及金融创新的影响。随着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和可测性可能会减弱,从而影响其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三、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挑战与货币供应量的局限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货币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疫情影响下,我国经济恢复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对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局限性日益凸显。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货币供应量增加并不一定能够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为货币流通速度、货币结构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实际效果。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都在下降。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和监测难度加大,同时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也变得不那么明确和稳定。为了应对当前货币政策的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保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货币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强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同时,也需要积极探索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以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1.经济结构转型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讨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及货币供应量在此过程中的局限性。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对货币供应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第一产业加大货币供应量,可能会带动经济快速增长而在第三产业增加货币供应量,效率可能不会很高,反而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需要合理调整货币供应量,以适应不同产业的发展需求。尽管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货币供应量仅反映了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而没有考虑货币的流动速度和交易频率,因此无法准确反映货币的使用效率。货币供应量的计算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市场和金融体系存在差异。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可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货币供应量不宜再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我们需要更加综合、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并克服货币供应量的局限性。2.金融市场发展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分析金融市场创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影响,包括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发展。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创新层出不穷,尤其是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崛起,对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念提出了挑战。这些新兴金融业态的出现,不仅改变了金融市场的结构,也深刻影响了货币供应量的形成和传导机制。影子银行,作为一种非传统的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提供融资服务等方式,绕过了传统的银行体系,实现了资金的直接对接。这种去中介化的趋势,使得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和监测变得更加困难,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受到质疑。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便捷性,使得资金的流动更加快速和灵活。这种新型的金融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金融边界,也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和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金融市场的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活力,但也使得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和调控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传统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很难准确反映金融市场的真实情况,也难以有效调控经济运行。面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用性。在继续完善货币供应量统计和监测的同时,也需要关注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探索更加符合市场实际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这既是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复杂性:探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复杂性,以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在应对这些复杂性时的不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复杂性在于其涉及多个经济变量和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难以预测和控制。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经济主体的预期和反应,如企业投资决策、消费者消费决策等,这些预期和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环境、政策信号、市场预期等。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难以全面反映这些复杂的经济变量和因素,在应对这些复杂性时显得力不从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还受到金融市场结构、金融机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例如,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可能导致货币政策传导出现梗阻,使得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调控效果受到限制。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信贷政策等也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难以通过简单的货币供应量调控来全面把握。货币供应量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面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复杂性时显得捉襟见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复杂性,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可以通过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等方式来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利率、汇率等,来丰富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四、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探讨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和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减弱,探讨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得尤为重要。在新的形势下,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提出了重新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建议。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西方国家,货币当局主要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利率的变动可以直接反映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可测性。利率目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经济受到实质性冲击时,利率目标可能不利于货币当局识别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有观点提出将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作为新的中介目标。这种锚定方式可以更好地匹配名义经济增速,有利于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来支持经济发展。还有学者从货币创造机制、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等多个维度出发,探讨了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和金融环境。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金融环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等因素。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将继续推动这一领域的深入发展。1.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并重:提出在货币政策制定中应兼顾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以及如何将这种理念融入到中介目标的选择中。在货币政策制定中,应将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并重。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综合考虑通货膨胀率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程度,以确保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将这种理念融入到中介目标的选择中,我们需要寻找一个能够同时反映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指标。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通货膨胀率过高,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影响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稳定。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能够准确反映通货膨胀率的指标,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金融稳定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金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或系统性风险,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能够反映金融市场稳定程度的指标,如股票市场指数、债券市场收益率或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将通货膨胀率和金融市场稳定程度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合理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区间,并定期监测金融市场的稳定程度。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目标区间或金融市场出现不稳定迹象,货币政策应及时做出调整,以确保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在货币政策制定中应兼顾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并将这种理念融入到中介目标的选择中。通过综合考虑通货膨胀率和金融市场稳定程度,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2.利率和汇率的作用:分析利率和汇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将它们纳入新的中介目标体系。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利率和汇率两大经济变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反映了国内外资金供求的对比关系,同时也是货币政策实现其最终目标的重要工具。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直接影响着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当央行调整基准利率时,市场的借贷成本会随之变化,从而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决策。在经济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时,央行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过度的投资和消费,减缓经济增长速度,进而稳定物价。反之,当经济增长放缓、通货紧缩压力增大时,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汇率作为国内外货币的相对价格,对于调节国际收支、稳定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的变动不仅反映了国内外经济的基本面差异,也反映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当本国货币升值时,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这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缓解国际收支压力。同时,汇率的变动也会影响跨境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密切关注汇率的变动,并在必要时通过调整利率、干预外汇市场等手段来维持汇率的基本稳定。在新的中介目标体系下,利率和汇率应当被纳入并赋予其相应的权重。具体来说,可以根据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要求,以及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动态调整利率和汇率在中介目标体系中的权重。这样既可以更好地反映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也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利率和汇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市场机制和政策工具。例如,可以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市场利率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可以加强外汇市场建设,丰富外汇市场产品和交易主体,提高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为利率和汇率在货币政策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条件。3.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强调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新的中介目标体系中体现其重要性。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货币政策需要寻找新的中介目标的背景下。宏观审慎政策能够从整体上评估和防范系统性风险,通过逆周期调节和跨市场监管,有效应对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风险传染。宏观审慎政策可以弥补货币政策在金融稳定方面的不足,货币政策主要关注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而宏观审慎政策则更加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在新的中介目标体系中,应充分体现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可以将宏观审慎政策目标纳入货币政策框架,使其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协调,共同维护金融稳定。可以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体系,包括逆周期资本缓冲、流动性要求、杠杆率限制等,以应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的金融风险。还可以加强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通过信息共享、政策协调和联合行动,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应充分体现其在新的中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性,并与货币政策相协调,共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五、结论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较差。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受汇率制度和金融风险化解力度的影响,存在较大的波动性。货币乘数的不稳定也使得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与物价、就业增长等宏观目标的相关性不太理想,甚至出现了货币供应量增长和物价下跌并存的矛盾局面。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的关联度较弱。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在指标可控性、可测性和与最终目标关联度上的表现,与当初的预期相去甚远。为了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建议重新审视并选择更合适的中介目标,以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稳定性。1.总结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以及新的中介目标选择的重要性。货币供应量作为传统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过去的经济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其局限性逐渐显现。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和测量存在一定的难度,难以准确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疏离,其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受到质疑。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往往存在时滞,难以迅速响应经济变化。探索新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显得尤为重要。新的中介目标应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更好地预测和调控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同时,新的中介目标应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观测性,以便货币当局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地制定货币政策。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选择适当的中介目标对于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提出政策建议:针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挑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等。完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应进一步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以适应不同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例如,可以探索实施更加灵活的公开市场操作,优化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使用,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引导,确保货币政策能够真正惠及实体经济。还应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宏观审慎政策。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国应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各类宏观审慎工具,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管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针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挑战,我们应从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等方面入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展望未来:展望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发展趋势,以及货币政策在应对未来经济挑战中的作用。在探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发展趋势时,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包括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和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化,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在受到质疑。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可能会更加多元化,包括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价格型指标,以及社会融资规模等数量型指标。货币政策在应对未来经济挑战中的作用也将更加重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货币政策需要更加灵活和精准,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量等工具,影响投资、消费和就业等经济活动,从而实现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等目标。货币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政策效果的滞后性、政策工具的局限性等。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政策协调配合,以实现最佳的政策效果。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将更加多元化,货币政策在应对经济挑战中的作用也将更加重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与其他政策协调配合,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参考资料:货币供应量(moneysupply;supplyofmoney)亦称货币存量、货币供应,指某一时点流通中的现金量和存款量之和。货币供应量是各国中央银行编制和公布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现在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是以天为基本单位,所谓的某年某月某日的货币量实际上是吞吐货币的银行每日营业结束之际那个时点上的数量。在这个基础上,月货币量如果指的是月平均量,计算的细一些,可以是全月每天货币量的平均。粗一些,可以是月初、月末两个货币存量数的平均。同样,年的平均货币量计算亦是如此。对有些问题的分析,也可用月末、季末、年末货币余额这样的数字。货币供应量的现实水平是一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预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变动情况则是一国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由于各国经济、金融发展和现实情况不同,以及经济学家对货币定义解释不同,各国中央银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也不尽相同。有狭义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再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之分。货币供应量指一个国家内工商企业和个人所拥有的可供支付之用的货币总额。它包括流通中的银行券、硬通货和活期存款,但不包括金融主管当局的库存现金。货币供应量是金融当局通过金融市场干预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经济日报》1989年9月7日)。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国经济中,一定时期内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存量。货币供应量可以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MMMM4等。货币供应量的初始供给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这种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无数次的存入和支取,派生出许多存款货币,使其出现多倍数的货币扩张。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与社会最终总需求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中央银行通常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的基本平衡,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本任务。货币供应量(moneysupply)是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凡是在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外的各经济部门和个人可用于交易的货币都是货币供应量的组成部分。货币供应量的初始供给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这种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无数次的存入和支取,派生出许多可以用于交易的存款货币和支付工具,出现多倍数的货币扩张。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与社会最终总需求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最终可以影响到社会总的经济目标。货币供应量可以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MMMM4……等等。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的基本平衡,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本任务。货币供应量作为内生变量,同经济本身的循环是成正比例的,当经济处于活跃时期,银行系统会减少自身的货币储备,扩大信贷,随着经济的扩张而增大货币供应量;当经济处于低潮时期,银行系统会增加货币储备,减缩信贷,引起流通中货币量的减少。所以中央银行能够接收到正确的信号,来坚定地实施货币政策。但是由于政策的和非政策的因素,即外生的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所以中央银行要防止接受非经济信号的误导而错误地调整自己的政策。一般说来,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货币性,随时都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进入流通过程,从而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由于可以随时支取、随时签发支票而进入流通,因此其流动性也很强,也是影响市场供求变化的重要因素。有些资产,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虽然也是购买力的组成部分,但必须转换为现金,或活期存款,或提前支取才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因此其流动性相对较差,它们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和活期存款来得迅速。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按流动性标准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对中央银行而言,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提供货币供应结构图,这种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分析经济的动态变化,这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通过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观察,中央银行可以掌握经济活动的状况,并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我国从1994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是国家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M2是广义货币量,M2与M1的差额是准货币,流动性较弱;M3是考虑到金融创新的现状而设立的,暂未测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日益明显。作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这一转变意味着,中央银行分析和判断经济、金融运行趋势,调整及实施货币政策的分析指标体系将发生明显转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要从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并重转向以总量控制为主。所谓控制总量,就是要控制整个银行系统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分析某一阶段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是否合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增长幅度相联系,与货币流通速度相联系。通常来讲,衡量货币供应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变动较大,则说明货币供求不均衡,反之则说明供求正常。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供应量亦是一个与普通百姓有关联的经济指数,它的多与少、量与度,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速度,决定手中货币的币值。美国自70年代以后,面对各种信用流通工具不断增加和金融状况不断变化的现实,先后多次修改货币供应量不同层次指标。到80年代,公布的情况是:M=M+可转让存单+自动转帐服务存单+信贷协会股票+互助储蓄银行活期存款M2=M1B+商业银行隔夜回购协议+欧洲美元隔夜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股票+所有存款的储蓄存款和小额定期存款M3=M2+大额定期存单(10万元以上)+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存款而日本的货币量层次划分又不同于美国,中央银行控制重心也有很大差异。其划分方法为:M3=M2+CD+邮局、农协、渔协、信用组合、劳动金库的存款+信托存款以上美国和日本对货币量层次的划分,既考虑了货币的流动程度,同时也充分顾及本国金融体制、金融结构、金融业务的状况。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也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机制,它是指中央银行为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其他宏观金融变数而掌握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然后再通过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达到其政策目标和各种重任的完整体系。无论哪一个国家采取何种社会制度和何种经济管理体制,尽管各国中央银行调控力度和广度有异,但就其调控体系的一般模式而言,有其明显的共性,可用图示。但必须指出,就这个一般模式而言,还不能区分不同类型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模式的具体内容和不同特点,甚至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也不一定采用相同模式。从大类上划分,可分为直接型、间接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当一个国家对宏观经济采取直接管理体制时,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就只能是运用指标管理和行政命令的调控形式,通过强制性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直接控制现金流通量和银行系统的贷款总量,以此来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前苏联、东欧一些国家以及我国在1979年以前均采用过计划指标控制这种模式。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都采取过这种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与高度集中型经济模式下以实物管理为主的直接控制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这种体制下,中央银行在全国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由此各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对中央银行有很强的依附性。在此情况下运用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可以收到预期效果的。因为指令性计划一旦制定,中央银行就运用行政手段来强制地贯彻执行。所以,只要中央银行不突破计划,不增拨信贷资金,不迫加货币发行,那么,全国的货币供应量就不会突破预定的指标。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型向市场型转轨的当今世界,这种直接型调控模式暴露的缺点越来越明显,它不利于充分维护广大基层银行的自主权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充分发挥信贷、利率杠杆有效调节经济的作用;因为管理办法僵死,时而会造成经济的波动和决策的失误,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容易出现“一刀切”、“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等弊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多采用这种模式。依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经济运行主要由直接控制向间接控制过渡已是历史的必然。间接型调控的特点是:它所依存的经济体制是一种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一个相当规模和发育健全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在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并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利用行政手段进行直接控制的可能性;比较好地尊重微观金融主体的自主权;较好地起到抑制经济波动的缓冲作用。过渡型调控模式一般指由直接型向间接型过渡的模式。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这种模式。有些虽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但因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金融市场不发达,加上财政、外汇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等,还有必要对经济采取一些直接控制手段。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已从传统的直接管理体制过渡到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双重管理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国家既运用经济手段,也运用计划行政手段。特别在宏观失控的情况下,采用一些直接控制手段会收到较快的成效。但从长远观点看,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中央银行采用间接型金融宏观调控模式已是必然趋势。由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在宏观经济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愈来愈明显。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是一个由内在诸因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为说明问题,它的组成可用以下三个层次剖析:整个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主体有三个:一是中央银行,二是商业银行,三是非银行经济部门。依据各主体的不同功能,我们不妨把中央银行称之为发动主体,因为由中央银行供应给商业银行基础货币(也称始初货币)的多少,决定整个调控机制运转的规模。这里,它是以最后贷款者的身份出现的。把商业银行称之为放大主体,因为中央银行将基础货币贷入商业银行后,通过商业银行系统内的倍数放大效应,会创造出多倍于始初货币的存款货币,以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这里,它是以直接贷款者的身份出现的。把非银行经济部门称之为目标主体,因为由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始初货币随即在商业银行系统内产生倍数放大效应的整个过程,最终目的是为了向非银行经济部门供应适量的货币,当然不能否认非银行经济部门的行为对整个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运转的影响作用。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基本因素也有三个:一是基础货币,二是超额准备金,三是货币供应量。在中央银行体制下,中央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为商业银行所持倍数放大效应商业银行扣除规定的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后,形成了超额准备金,通过其在整个商业银行系统中的反复使用便产生倍数放大效应,使1元的中央银行负债,经过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业务运用后,变成了几元的商业银行负债。在商业银行系统内放大了的银行负债,与中央银行向公众提供的部分现金一起,构成了整个货币供应量,提供给非银行经济部门。以上分析看出,基础货币是货币供应量的前提条件。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把基础货币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超额准备金的大小又是商业银行系统内信贷扩张能力的制约条件。而整个货币供应量又是基础货币与信贷扩张能力(即货币乘数)的乘积。可见,在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中,“基础货币——超额准备及它的倍数放大效应——货币供应量”这三个基本因素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具体指:法定存款准备比率、超额准备比率、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比率等,这些因素共作用于倍数放大效应。如图1-7所示。这里:(1)法定存款准备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按规定缴存中央银行的那部分存款同所吸收存款之比;(2)超额准备比率是指商业银行保有的不运用于其资产业务的准备金与活期存款之比;(3)定期存款比率是指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之比;(4)现金比率是指非银行经济部门所持有的现金与活期存款之比。以上诸金融变量中,受制于中央银行行为钠是(1);受制于商业银行行为的是(2);受制于非银行经济部门行为的是(3)和(4)。综合上述三个层次的剖析,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各组成部分合一,图示如下:必须说明,以上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的组成,只是从静态角度加以考虑,如果将时间变量和利润因素引入,其实际运转过程就更为复杂。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扩大货币供给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1)从货币当局资产方着手,加大国内资产的运用,即加大再贷款、再贴现规模,特别是对那些急需资金的中小金融机构,这样可以从资产方影响基础货币的增加。(2)扩大货币发行。在基础货币中,货币发行占到了近50%,因此加大货币发行是扩张基础货币,进而增加货币供应量(MM2)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经济过剩,绝非是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的过剩,远未达到东西多得用不了的程度。实际上,建设资金缺口极大,潜在消费与投资需求空间还很大,完全可以用发钞票的办法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同时,为扩大货币发行,还可以核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帮助金融机构化解金融风险;尽快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消除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款的后顾之忧,从而扩大贷款规模,使资金配置更加优化、有效。(3)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央行购入债券,吐出基础货币,这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公开市场操作有一个好的着力点。(1)通过降低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率的办法,迫使金融机构更积极放款,加速降低备付金率水平,从而提高货币乘数。(2)改变认购资金冻结数日的做法,消除新股认购对基础货币和银行准备金管理的不利影响。理论上讲,新股认购资金的验资既不需要资金的异地划拨,也不需要冻结数日,只要验资的某一时点上新股认购帐户中有真实资金就可以了。应改进集中验资的方式,让所有证券结算银行或分行都在当地人民银行营业部开户,利用人民银行营业部联网系统实行证券认购资金的当地验资,资金信息集中到交易所进行认购。同时,为了不影响金融系统的基础货币量和准备金状况,冻结认购资金的时间应尽可能短,甚至可以缩短到几乎一个时点上。全国统一验资结束以后,认购资金重复认购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资金可在验资结束后立即解冻。中了新股以后的资金交割可另行制定交割日。银行准备金管理的压力将大大减轻,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扩大,基础货币也不会受到影响。扩大货币供给量的途径(3)改进金融系统的服务,增加有益于流通和交易的金融工具,从而充分发挥金融系统的中介功能,这样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减少货币沉淀;也有助于降低现金漏损率,从而提高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给量。(4)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续下猛药,调低法定准备金率,从而有效提高货币乘数。不可否认,无论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还是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在市场化国家都被视为“猛药”,其结果都会导致商业银行授信能力的增强,然而这只是为扩大货币供应量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前的问题是金融机构并不缺资金,金融机构存贷差逐步扩大就是一个佐证。因此如果金融机构仍然惜贷、慎贷,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初衷就不可能成为现实。为此,在采取货币政策手段外,尚需在体制改革上迈出更大步伐,具讲说: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决定其还没有完全实现自主经营,还存在各级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因而使商业银行不能充分发挥其中介功能,同时也使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缺乏创新和追求效益的动力。近几年来,由于银行风险意识和内控制度的加强,以及建立了较强的约束机制,使贷款人必须为其行为的结果负责,放款多,责任大;而相应的激励机制并未形成,不放款没责任,也不影响收入,“经济人”的理智使银行人“宁肯闲置资金,也不敢、不愿放款”,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一方面在商业银行内部,对银行人的考核不仅要着眼于贷款的安全性,同时也要看重其创造效益的能力,二者应相辅相成;另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对商业银行不仅要有风险防范的要求,同时也要有效益指标的要求。货币市场的主要职能是高效配置社会资金,这个职能的实现至少取决于三个前提:一是市场覆盖面。市场包容的供求主体越多,交易成交率就越高,资金才能实现最佳配置。统一公开的货币市场交易必须成为货币交易的主渠道,其交易规模应达到足以反映全社会货币供求的趋势和水平。为实现这点,所有经营货币产品的金融机构都应尽可能纳入有组织的市场交易网络,即市场要兼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二是资产融通性。货币市场要改变交易工具单一的状况,提供多种交易方式和足够的交易品种,为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和期限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便利条件。三是运用安全性。货币交易也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交易成员之间资信要可知可靠,信用链条要稳定持续,市场资金流向和交易情况应完全置于监管当局的视野之内,市场要建立健全交易规范制度。货币市场的实质是信用交易,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市场发展的根本。因此在发展货币市场时要注意信用观念的培育,比如,建立信息公开和定期披露制度,加大交易透明度,建立一系列市场规范等等。在有了比较完善的货币市场后,货币政策的功效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作为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变得模糊,许多国家选择利率作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是可测性强,二是可控性强,三是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高。自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来,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的总体关联度在增强,中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也有部分学者不这样看,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应以其他金融变量作为中介目标。其理由,一是认为基础货币投放难以控制和货币乘数不稳定,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较差并且下降。二是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短期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货币量与物价和产出的相关性被削弱,因而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实,货币乘数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由于基础货币基本上是可控的,因而完全可以认为我国货币供应量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即在预测货币乘数的基础上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控货币供应量。就可控性而言,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也是有效的。中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货币供应量也具有可控性,因此有理由认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现阶段仍然是有效的。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几何式的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货币流通量也逐渐加大。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使得中国的货币供应量M2超额的增长,截止到2012年6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2为5万亿。我们以中国经济境况比较成熟的1990年为基期,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的货币供应。从建国到1990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3万亿;截止到2012年6月末,中国的M2为5万亿,短短22年间增长了近60倍,折合成约5万亿美元。而1990年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为28万亿,截止到2012年6月末M2余额为99万亿,增长了2倍多一点。通过对比发现,22年间,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比美国多出了46%,但经济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一半,说明中国的货币供应远远大于实体经济的需要。从名义上讲,中国的人民币币值不是被低估了,而是被高估了。下面我们就重点的分析一下是什么引起中国M2这么大规模的增长。货币理论告诉我们,货币是银行创造出来的:首先是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可以来自商业银行上缴的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也可以来自央行购买政府债券、外汇等。央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等货币工具,对基础货币进行调控;其次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比如,当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R)时,企业A把10万元(D)钱存入银行,银行必须把2万元存入央行,8万元可以贷款给企业B,企业B向企业C支付货款8万,企业C又把这8万存入银行,银行到央行存入6万元,又可以将4万元放贷……如此循环往复,理论上,银行共创造D/R即50万元货币。货币创造乘数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存款准备金率越高,货币创造乘数就越小。用这套模式来解释中国如此之大货币供应量,显然很难令人信服。我分析认为中国M2大规模的增长,是分阶段的完成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出口导向的产业政策,对外贸易顺差导致了大量的外汇存底,并且外汇管理还是最初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导致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并通过银行的创作功能使M2余额急剧增加。虽然央行采用提高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进行对冲操作,但是由于对冲的时效性,还有5万亿的货币没有对冲掉,这5万亿的基础货币通过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是中国M2扩张的本质原因之一。2008年全球经历了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国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导致地方政府纷纷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以土地等资产做抵押,向银行大肆借贷,从而使2009年中国M2增长率从2008年的8%跳升至7%,加速推升了广义货币余额M2的大幅增长。中国的城镇化和土地的招拍挂,使土地资本化率越来越高。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到4万亿元,2010年则达到9万亿元,而2011更达到了惊人的3万亿,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70%以上。在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M2如此大的今天,居民的实际财富其实处在一个不断缩水的通道中,财富不断被稀释,通货膨胀不断。如何跑赢膨胀并且跑赢M2,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货币的购买力是时下民众关注的热点。要实现这一目标,选择好的投资标的是关键。东方财富网有完整的最新信息,以上是网站链接,有需要的可查看,还有其他多个宏观口径数据。央行2013年3月10日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新增贷款6200亿元。2月末,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86万亿,逼近100万亿,居世界第一。央行初步统计,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07万亿元,比2012年同期多228亿元。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200亿元,同比少增907亿元,较2013年1月份环比下降42%。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2月新增贷款回落主要是由于当月实际工作天数减少和去年底积压项目在1月基本释放完毕;部分银行存款压力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贷投放。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持续较多,表明经济继续温和回升,企业盈利预期有所改善,当前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为平稳,3月信贷增量将明显回升。亚里士多德三段论(Aristoteliansyllogism)是一种逻辑学理论,它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基础,描述了论证的三个基本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这种三段论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哲学、法律和政治领域。本文将比较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和其他传统三段论之间的区别。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传统三段论。传统三段论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由三个命题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大前提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小前提提供了具体的情况或条件,而结论则根据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关系得出。例如:“所有动物都会呼吸”(大前提),“狗是动物”(小前提),“所以狗会呼吸”(结论)。那么,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和传统三段论有什么不同呢?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是一种更加复杂的逻辑推理形式,它不仅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基本部分,还包括了修饰语、定语、状语等其他语言成分。这些修饰语可以用来描述大前提和小前提之间的关系,例如“必然地”、“可能地”等等。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论证方式更加灵活。传统三段论的论证方式通常是演绎推理,即从一般性原则推导出具体的情况或条件,然后得出结论。而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则可以通过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方式进行论证。例如,通过归纳推理,可以从具体的事例中得出一般性原则;通过类比推理,可以比较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得出结论。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传统三段论的结论通常是基于一般性原则和具体的情况或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