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我的作用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我的作用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我的作用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我的作用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我的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我”的作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遗产

金狐

梁燕是我固定的“麻友”,她是个有钱的主儿,从头到脚都花钱倒饬过,这是别人说

的,她自己从不承认这回事。她老公常年在江浙沪一带做生意,聚少离多,只要梁燕换了

包包或者手指上又多出一枚亮闪闪的钻戒,我们就都知道他回来了。这样的女人,如果不

吃点苦头,别人心里是很难平衡的。

没想到第一个让梁燕吃足苦头的是她父亲。那天,她牌运特别差,连输了几把,任凭

手机铃音响个不停。她瞄了一眼说“我老爸,特烦人,瞎操心,不让打麻将,要我出去找

工作。”哪知,这几个电话都是保姆打来的,她父亲病危了。等到打完麻将赶到医院时,

人已经没了。令梁燕万万没想到的是,老人的遗嘱里,十几万的存款和老屋全部留给了保

姆。

简直是晴天霹雳。

梁燕曾经的家,怎么舍得拱手让人?院子里的桂花树,那是父亲在她十岁生日的时候

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枝繁叶茂,有一侧的枝条一直伸展到房间的窗子跟前,每到秋天,

金黄的花瓣时时掉落下来,阵阵清香弥漫着整个庭院。梁燕无法想象,伴随着青春记忆的

这座房子、这棵树会不再属于她。梁燕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怕她受委屈没再续弦,独自把

她拉扯大,尽自己所能供她衣食住行,哪样都不比周围孩子差。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慈

父,竟然剥夺了她的继承权。

我们几个“麻友”陪着梁燕去把保姆的东西一样一样扔在地上,用脚踩着、踢着。我

们教她在网上发帖子“缺德保姆骗光老人所有家产”。她老公倒好,老人一下葬他就溜之

大吉了,不但不帮她,还怒冲冲打来电话责问她“发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保姆上网吗?有

本事你打官司去。”

我拍拍梁燕的肩膀安抚她“不怕,有我们呢。”可是,不久我就为自己说了这样的大

话而羞愧了。打官司需要钱,梁燕找我借钱,我推说手头紧,一分都没借给她。俗话说人

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她真走了霉运,继承权的问题还没解决,老公又和她闹起了离

婚。

“麻友”小芳消息灵通,有一天在路上遇见我,非把我拖到附近的咖啡厅里去,神神

秘秘地告诉我说,律师看了梁燕提供的安装在她家老房子的监控,不帮她了。

奇怪,我之前听说那个律师对这个官司很感兴趣,主动找上门来要帮梁燕。小芳看我

满脸疑惑,说“律师本来是想从监控里找出点证据对付保姆,结果发现保姆很尽责,梁燕

很不孝。”“再怎么不孝也是他女儿呀?总该留一点儿给梁燕吧?”“是有一个信封留给

梁燕的,但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肯定是一封信,也可能是一张存折。”我猜测。小芳摇摇头说“绝对不会这么简

单。”我的好奇心被勾起来,很想跟梁燕问个究竟,可是许久不联系了,不好意思问。

十年后,再次见到梁燕。久别重逢。难免,旧事重提。梁燕感慨地说,那时候她难过

得差点儿自杀,亲情、爱情、友情相继失去。犯罪学有个理论叫破窗效应,当你弱的时

候,像一面破窗,坏人闻风而至,随意朝你扔石头。

梁燕的话使我感到不安,脸蛋莫名发烧。我开玩笑说:“我可没朝你扔过石头。“她

点点头,嘴角分明闪过一抹嘲讽的微笑,说“我并不埋怨任何人。上帝是公平的,他在关

闭一扇门的同时,打开了一扇窗。我从贩菜、贩卖服装开始,依靠自己的努力积累了资

本。今天是我夕阳红养老院的开业典礼,你们几个都能赶来捧场,我很高兴。今晚我请

客,一醉方休。”她的话使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看她眉飞色舞的样子,从前的亲切感在我

们心头复苏。我趁机问:“听说你父亲当年还给你留下一个信封?”

“是呀。”梁燕说,“正是信封里的东西使我放弃了那场官司。”

梁燕把我们引进大厅,停在一处玻璃展柜跟前。展柜内,金黄的绸缎:托着精致的相

框,里面镶嵌着一枚亮闪闪的一元硬币,下面还有一行钢笔字:我留给你一块钱,因为你

的孝心只值一块钱。

难怪梁燕要创办这样一所养老院。“真想不到,”我说,“你老爹也怪狠的。”

梁燕却坦然一笑“我相信这是父亲的良苦用心,还有你们更想不到的。”她指着远处

大厅的一角说:“那是我的贵人!”

一位大妈蹲在地上,细心而又娴熟地擦拭着花盆里沁出的水渍。

哦,是那个保姆!窗外,桂香正浓。

(选自2020年8月上半月《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燕老公做生意,梁燕与其聚少离多,生活富足又迷上打麻将,很少关心父亲。

B.梁燕要打官司,向“我”借钱,“我”推脱了,作为麻友的“我”应该被强烈谴责。

C.律师是一个有良知的人,查过录像后,认为梁燕不孝,不帮她打官司了。

D.父亲用“一元钱”为女儿的孝心估价,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无奈、悲哀、绝望,但弥留之

际仍在用自己的方式教育梁燕。

2,简要概括“我”在文中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棵老树

冯至

我们搬到这里来时,所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个放牛的老人。他坐在门前的一块石墩

上,两眼模糊,望着一条水牛在山坡上吃草。从他毫无表情的面上看来,对于我们,他是

不会有什么感想的。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

了,化为泥土,只剩下这根秃树干,没有感觉地蹲在那里,在继续受着风雨的折磨;从远

方望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绝不会使人想到,它从前也曾生过嫩绿的枝叶。他

听话也听不清楚,人类复杂的言语,到他耳里,都化为很简单的几个单音。

据林场的主人说,三十年前这个老人就来到这里了。我想,当时他还是一个三四十岁

的壮年,他必定也曾经背起斧头,参加过披荆斩棘的工作。但是从什么时候起他的筋力渐

渐衰减,感官渐渐迟钝,把那些需要强壮的筋力或灵敏的感官的工作一件件地放下来,归

终只是从早到晚眼前守着一只笨拙的水牛呢?

时间对于他已经没有意义。气候的转变他也感觉不到,我只看见他春、夏、秋、冬,

无论早晚,只是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裳。他步履所到的地方,只限于四周围的山坡,好像这

山林外并没有世界;他搀杂在林场里的鸡、犬、马、牛的中间,早已失却人的骄做和夸

张。他“生”在这里,他没有营谋,没有积蓄,使人想到耶稣所说的“天上的飞鸟”和

“野地里的百合花”。

水牛,好像不是属于这个生物纪的。庞大的身躯,缓缓地在草地上走着,像是古代的

生物;原始的力还存留在它的身上。当它仰着头,卧在浅浅的泥水池子里,半个身子都没

不下去,它那焦渴的样子使我们觉得这个水渐渐少了的世界,真有点对不住它。把它交在

这个老人的手里,是十分和谐的。山坡上,树林间,老人无言,水牛也没有声音,蹒蹒跚

跚,是一幅忧郁的画图。因为他们同样有一个忘却的久远在过去,同样拖着一个迟钝在这

灵巧的时代。

老人的生活从未有过变动。若有,就算是水牛生小牛的那一天了。这天,他抱着一只

小牛进来了。他的面貌仍然是那样呆滞,但是举动里略微露出来了几分敏捷。他把小牛放

在棚外,在短的时间内把那许久不曾打扫过的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铺上焦黄的干草,把

小牛放在干草上。这番工作无形中泄露出一些他久已消逝了的过去。此后老牛的身后又多

了一只小牛。他呢,经过一番所谓兴奋后,好像眼前并没有增加了什么。

一天下午,老牛不知为什么忽然不爱走动了,老人举起鞭子,它略微走几步,又停住

了,旁的工人都说牛是病了,到处找万金油,他却一人坐在一边,把上衣脱下来晒太阳。

两盒万金油给牛舔下去后,牛显出来一度的活泼,随后更没有精神了。山上的人赶快把它

抬到山下的村庄里去。老人目送几个人想尽方法把这病牛牵走,并不带一点悲伤。他抽完

了一袋烟,又赶着小牛出去了,他看这小牛和那只老牛一样。因为他已经更换过好几只

牛,但在他看来,仿佛从头到了,只是一只。

可是这老人面前的不变终于起了变化。初夏的雨水分外少,继续了好些天,已经呈露

出几分旱象。一天上午,太阳照焦一切,这是在昆明少有的热天气,老人和平素一样,吃

完午饭,就赶着牛出去了,大家正在热得疲惫的时候,寂静的林场的院子里吹来一阵凉

风,转瞬间烟云布遍天空,大雨如注。人们尽在雨声里乱谈乱讲,准备着雨一止了便赶快

去插秧,却没有人想起外边的大雨里还有两个生命。

雨止了,院子里明亮起来,这时那老人也牵着小牛回来了。人和牛都是一样湿淋淋

的,神情沮丧,好像飓风掠过的海滨的渔村,全身都是零乱。老人把牛放在雨后的阳光

里,自己走到厨房里去烘干他那只有一身的衣裤。人们乱忙忙的,仍然是没有人理会他

们。等到老人再走出来时,小牛伏在地上已经不能动转。这只有几个月的小生命被骤雨激

死了。

当晚工人们在林边掘了一个坑,把小牛埋在里边。埋葬后,老人还在漆黑的灰色里坑

旁边坐了许久。最后,一步步地挪回来。第二天,我看见他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里仍然

拿着放牛的鞭子,但是没有牛了。有如一个钟面上没有指针。

牛死了,主人有些凄然。考虑结果,暂时不买新牛,所成问题的,是这老人如何安

插。主人经过长时的踌躇,又感念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只好给他一些养老费,送他回

家去。

家?老人自己也会觉得惊奇。他在这里有几十年,像是生了根,至于家,早已变成一

个遥远、生疏、再也难以想象的处所了。人们叫他走,说是回家,在他看来,好比一个远

征。他一天挪过一天,怎样催他,他也不动,事实上他也不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去。最后

主人派了两个工人,替他夹着那条仅有的破被送他——他在后边没精打采,像个小孩子学

步一般,一步一颠地离开了这座山,和这山上的鸡、犬、木、石。

人们仍旧在这山上度他们的长昼,谁也没有感到短少了什么。

又过了几天,门外的狗在叫,门前呆呆地站着一个年轻的农夫,他说:“祖父回到家

里,不知为什么,也不说,也不笑,夜里也不睡,只是睁着眼坐着。前晚糊里糊涂地死去

了。”这如同一棵老树,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带,水土不宜,死了。

我想,假如小牛不被冷雨淋死,他会还继续在这山上生长着,一年一年地下去,忘却

了死亡。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把老人比作“一棵折断了的老树”,突出表现了他的衰老麻木。

B.林场主人的介绍既交代了老人的身份,又为后文牛死后老人被送回家做铺垫。

C.引用“天上的飞鸟”和“野地里的百合花”是为了证明人的渺小无依。

D.对水牛的描写是为了衬托老人的无言、蹒跚和迟钝,以及与这灵巧时代的疏离。

2.小说中的“我”出场不多,但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概括“我”的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鲤鱼巷

任箫啥

鲤鱼巷是旧城的一条老巷子,没改造的时候,巷南头是龙门高中,北头是龙门书市。

这儿从古代就是出进士举人的地方。到现在,这片儿还是本城的文化中心,城里文化圈里

的人都爱来这里聚聚,不管哪个学校的学生,考试前也都来溜一圈,说是沾点文气,也图

个吉利,毕竟“鲤鱼跳龙门”嘛。

十年前,我被家里人送到龙门高中读高三,预备着跳龙门。下午放学后常去龙门书市

走走转转,看书,看人,也看热闹。书市上出过俩疯子,一老一少。

老疯子好认。书市上的人,数他最老。有个卖碑帖的说他至少九十岁了。他说他自己

六十八,没人信。

“六十八你就老得和这榆树似的了?哈哈,哈哈……”闲人们总拿书市上那棵弯脖子老

榆树揶揄他。老疯子把眼一瞪,从榆树下站了起来,之乎者也一通,又倚到榆树下看他的

书去了。这是他的地儿,榆树上一大片树皮已经被他倚出了光,贼亮贼亮的。闲人们并不

消停,“老头儿,老头儿,又快高考了,你还不去报名?哈哈,哈哈……”

老疯子是江浙一带的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来到了本城,这一呆就是近十年。

后来,同来的知青返城的返城,成家的成家,老疯子却原地没动。他说,家乡已经没

什么亲近的亲属了,回去也是孤身一个,不如就在这里等机会。等国家恢复高考,鲤鱼跳

龙门。这是他家祖上的遗训,凡读书的男丁,必须参加考试,龙门一跃,光宗耀祖。1978

年高考刚恢复,老疯子踌躇满志地上了考场,可熬到八月成绩一来,离录取线还差了一半

儿。老疯子倒不气馁,第二年接着考,差了三分之一;再考,又差一半儿……年复一年考

下来,老疯子离龙门总差那么一截,就是跳不过去。

考着考着,老疯子从二十来岁的青年人,一晃又一晃,变成了和那老榆树一样老的老

头子。闲人私下里议论,说他有病,是高考疯子。老疯子说他没疯,也没病。挡他考试的

人才有病,不是疯子就是傻子。还有那些不好好上学,参加高考的学生,也是疯子,傻

子!特别是书市那个“摇滚小疯子”,他才是真疯!

我高三那年,书市上确实来了一个“小疯子”,和我同校同级,姓姚,自称艺名姚一

滚,英文名是“polo”,大家叫他“破锣”。“小疯子”在书市上出名,是因为被一向无毒无害

的“老疯子”给打了。

姚一滚是个狂热的摇滚迷,他爱摇滚爱到走了火,入了魔:买唱片,烧耳机,写谱

子,造歌词,不吃饭,不睡觉,不学习。刚上高三的时候,姚一滚和人折腾起来一个“鱼

龙乐队我不懂摇滚,倒听过一次鱼龙乐队的演唱。几个花花绿绿的青年,在书市门口

水泥台子上或站或趴或躺,砸着一堆破铜烂铁,发出些类似驴、马或者猪的声音,觉得就

是一群铁匠刚改行去杀猪。但有人觉得挺好听,可惜,不到一周就被片儿警取缔了,理由

也充分:扰民。

小疯子姚一滚读到高三,觉得考学无望,打算退学,把心思全放到他的乐队上。他把

高中课本资料收拾了收拾,蛇皮袋一装,背到书市上,想换两个钱儿,再添几根吉他弦

——最近弹的太狠,弦不够用了。赶的也巧,第一个来买他书的主儿就是老疯子。老疯子

本就看不惯小疯子的德行,俩人一碰面,就擦出了耀眼的火花,我赶到的时候,国观的人

都过百了。我在外面看不真切,只是大概知道,老疯子要教育小疯子好好读书,回去准备

高考,小疯子要教育老疯子早点放弃,回家养老。小疯子嗓门大,说话带着rap味儿,老

疯子自然说不过他,心火一上来,抬手就打了小疯子一个大嘴巴。

小疯子怔住,摸摸自己的嘴巴,嗷得一声,哭了。

小疯子一哭,众人也就散了,只留下老疯子呆立在那里,搓着手,眉头紧皱。

书市里的闲人嚼舌头,添油加醋地议论这事儿,一直议论到快高考的时候。这时候人

们才想起来,这一老一小俩疯子,已经好久不在书市上出现了。

老疯子那天打完小疯子回去,就病了。一开始他老觉得打人的那只手疼,后来是胳膊

疼,再后来半边身子不听使唤,挨了十几天就爬不动了。躺在床上哼哼唧唧地念叨些胡

话,什么高考时间到了没有;小疯子怎么样了之类。小疯子回去也病了,说是嗓子疼,唱

歌就疼。他妈带他看了医生,医生说他嗓子好的很,多半是装的。夏天已经到了,我忙着

去跳龙门,没再打听这二位的消息。直到回学校拿通知书,才从同学们的闲谈里听到些信

儿。

老疯子死了,高考开考前一天死的。临死的时候托付一个大妈给小疯子送了一万块

钱,说这是他平生的积蓄,拿出来支持小疯子玩摇滚。小疯子拿了钱,却没再玩摇滚,去

邻市报名复读去了。

现在,每年高考的时候,一些鲤鱼巷的老户,龙门书市的老玩家,碰了面还会提起俩

疯子的疯事儿。我想,再过几年,大家就都淡忘了吧。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疯子痴迷高考,小疯子拒绝高考,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老疯子和小疯子放在

一起比较,人物特色鲜明

B.一向无毒无害的老疯子打了小疯子,情节设计的反差效果,使故事情节骤起波澜,引

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老疯子打完小疯子之后,呆立在那里,搓着手,眉头紧皱,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

人物显得更真实、深刻。

D.两个人都病了,这个故事结局的设置对情节中矛盾冲突做了合情合理的收束,突出了

人物形象,加深了作品的主题。

2.故事以“老疯子”“小疯子”为主,但“我”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试做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的红玫瑰

【澳大利亚】莎拉•埃文斯

①我们在清理外公的房子。他前一天去世了,妈妈想要对这栋破败不堪的房子来一次

大扫除。房子年久失修,墙上的油漆斑驳脱落,地板也腐烂得不成样子了。

②“这样做不好吧。”我有点不安地冲着后门说。

③“没什么不好的。”妈妈大步流星地从我旁边走过去,手里拎着两个装满清洁工具

的塑料桶。

④“外公会不高兴的,他最讨厌别人乱闯他的私人空间了。”我走进房间,记忆如潮

水般涌上来。记不清有多少个折磨人的星期天,我们围坐在外公一碰就吱呀作响的木桌

边,不耐烦地听着他喋喋不休的抱怨。在他眼里,战争过后,道德败坏,整个社会简直就

是一个污秽堕落的泥沼。但因为外婆,我们从不跟他计较。

⑤外公慷慨陈词的时候,妈妈总会溜出房间,去看外婆的玫瑰。在整个平淡无奇的农

场,外婆的花园独居一隅,那些香甜稷郁的深红色玫瑰构成了农场唯一一道美丽的风景。

⑥“他才不会关心这个呢,”妈妈打断了我的回忆,“一直都没关心过。当然了,我

们不该说死者的坏话。”

⑦外公是一个牧民,养着一群羊。外婆在战时与一名军人私奔后,外公独自养大了三

个孩子。那时候,妈妈10岁,舅舅瓦尔13岁,小姨西尔维娅只有6岁。

⑧外婆的离去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免费劳力的丧失。妈妈也似乎在一

夜之间就长大成人。她要打扫房子,洗衣做饭,还要照顾年幼的妹妹西尔维娅。不过刚一

成年,姐妹俩就从家里搬了出去。

⑨责任,妈妈说,是她跟外公保持联系的唯一理由。

⑩我负责收拾厨房。外公活到了90岁,在那么多个10年里,除了厨灶换了新的之

外,厨房的样子竟然一点都没有变。我拉开橱柜的抽屉,里面乱七八糟塞满了旧信封、生

锈的图钉、断了的橡皮筋、褪色的羊羔奶嘴等物品。

⑪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扔进了垃圾桶,只留下一个破旧的烟丝盒,里面似乎装着什么东

西,一晃就叮当作响。盒盖上写着三个名字:梅、伊夫琳和西尔维娅。是外婆、妈妈和小

姨的名字。外婆的名字上有一道深深的划痕,多年没人动过的盒盖早就锈住了,怎么都打

不开。

⑫“你知道这盒里装着什么吗?“我问妈妈。

⑬“子弹。”妈妈说着,伸手拿过烟丝盒。

须瞬间失去了兴趣。刚才在那些覆满灰尘的抽屉里我早就见过散落的弹药了,再发

现几颗子弹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⑮妈妈轻轻抚摸着盒盖上的划痕。“这些子弹是给我们准备的,每个人一颗。”她喝

喝私语。

⑯''你说什么?”

⑰“战争期间,你外公在家里挂了一幅地图,随时关注着盟军和敌军之间的战况。”

她指了指墙壁,“当日本军队离澳大利亚越来越近时,他把几颗子弹放进了烟丝盒,并告

诉瓦尔,要是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农场,他就把这几颗子弹分别喂给妈妈、西尔维娅和

我。”

⑱“他想枪杀你们?”

⑲“他认为那样做比让我们被敌人抓走要好。”

⑳“幸亏他没失去理智,这些子弹还在。”

㉑妈妈盯着我。难道我说错了?

㉒“他一直想让我们相信是你外婆背叛了我们,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她抛弃

了我们。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我们只是怕他,所以什么都不敢说。但一直以来,我们都

尽心照料着妈妈的玫瑰。我们也只能做那么多了。”

㉓“妈妈?”

㉔“把盒子打开。”费了好大的劲,我才把盒盖撬开。

㉕“为什么只有两颗子弹?”我不解地问。

㉖妈妈没有答话。她看向窗外,怔怔地盯着外婆种下的那些血红色的玫瑰。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到的“战争时期”应该是指二战时期,通过写外公挂地图,写盟军和日军的战

争,展示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暗示了外婆的遭遇和结局。

B.文章花大量笔墨写到的装子弹的盒子,既是战争年代的象征,也是解开外婆“离去”之

谜的重要物证,它的出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C.外婆种下的玫瑰花“香甜馥郁”“深红色”,给作品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消

解了战争的残酷与丑恶。

D.小说末尾以“我”之口提出了一个疑惑,而作者并没有作出解答,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想

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可谓卒章显志,耐人寻味。

2.简要分析“我”这个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

一、1.B“作为麻友的,我,应该被强烈谴责”说法错误。“我”只是梁燕打麻将的牌友,不借钱

给她,只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不应被强烈谴责。

2.(1)“我”是文中线索。(2)“我”既是讲述者,又是参与者,使作品更具真实性。(3)

用“我”的所见所闻所历来推动情节的发展。(4)“我”具有广泛群众代表性,拓宽了小说的

主题。

二、1.C"是为了证明人的渺小无依”说法有误。根据前文“他步履所到的地方,只限于四

周围的山坡,好像这山林外并没有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