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上杭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暑期托管成果测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福建省上杭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暑期托管成果测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福建省上杭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暑期托管成果测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福建省上杭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暑期托管成果测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福建省上杭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暑期托管成果测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杭三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暑期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的是()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C.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2.胡夫以后,古埃及的金字塔越修越小,第五和第六王朝的法老们甚至不再建造巨大的金字塔。这反映了()A.古埃及王权逐渐衰落 B.金字塔建造工艺失传C.法老具有无上的权威 D.古埃及文明进程中断3.亚非文明源远流长,令人如痴如醉,古代埃及和古巴比伦王国都曾创造出举世瞩目文明成就。下面可为这一结论提供的证据有()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即可;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志者处死。这些规定反映出该法典()A.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体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C.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是较为系统完备的法典5.“瓦尔纳”一词最初指代通过肤色来辨别白皮肤的征服者雅利安人与黑皮肤的被征服者,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等级制度。这种社会等级制度被称为()A.种姓制度 B.封君封臣制 C.元首制 D.家庭奴隶制6.印度电影《流者》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追根溯源,这种观念产生的历史原因是()A.阿拉伯数字的创立 B.佛教的广泛传播C.孔雀王朝基本统一印度 D.种姓制度的影响7.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对我国的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起源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B.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C.产生背景是受苦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D.它主要传播地区是西亚、北非和欧洲8.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有8000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这表明古代希腊城邦()A.古典文化繁荣 B.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C.海外贸易发达 D.奴隶制民主政治盛行9.如下图是一幅“古代政治机构”示意图。请依据图例信息,判断该图内容展现的是()A.印度种姓制度 B.罗马共和制C.雅典民主政治 D.西欧封建等级制10.伯里克利强调: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这里的人民不仅对他自己的私事感兴趣,也对整个社稷的大事感兴趣,并且深度参与。他所说的“人民”是指()A.所有城邦居民 B.城邦所有贵族 C.全体成年公民 D.成年男性公民11.伯里克利曾经说:“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塔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这反映了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A.全体人民拥有民主政治权利 B.实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开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12.“王政时代结束后,国家由执政官、元老院及公民大会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利不受贵族侵犯。”由此判断这个“国家”是()A.希腊城邦 B.罗马共和国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13.罗马执政官凯撒命人以古埃及人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了新的历法,这一历法后来成为今天我们所使用的公历的基础。这一历法是()A.古埃及太阳历 B.罗马人的儒略历 C.中国人的农历 D.苏美尔人的阴历14.有人说,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阶层的胜利,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法典的制定,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B.法典规定债务法规,被迫改善奴隶处境C.内容广泛,仅仅维护广大平民的利益 D.成文法典,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15.伴随亚历山大东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等地,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据此可知,亚历山大东征()A.加速了地中海地区统一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C.打通了亚欧的商贸通道 D.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16.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马史诗》()A.包含着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 B.是古埃及宝贵文学遗产C.奠定了欧洲民主政治的基础 D.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17.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近代西方文学、艺术、史学等无不发端于此。以下建筑,属于古希腊的是()A. B. C. D.18.他是古希腊的伟大的哲学家,终生在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认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材料描述的“他”是()A.释迦摩尼 B.孔子 C.苏格拉底 D.穆罕默德19.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骑士是作战的人,农民是劳作的人,其中“僧侣”来自于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20.“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现象表明()A.国王是最大的封建领主 B.封君与封臣之间等级森严C.封君封臣制度下权力分散 D.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独立的权力21.“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蔬菜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材料体现此时欧洲的经济特征是()A.实行土地公有 B.都是自由农民 C.经济自给自足 D.政治高度集权22.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该材料反映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度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大学的自治地位23.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成果24.《查士丁尼法典》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武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和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的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C.利用法律维护其统治 D.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25.观察如下政治体制示意图,它体现了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古中国的中央集权制C.日本大化改新内容 D.西欧的封君和封臣制26.大化改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统治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新”学习的对象是()A.中国隋唐制度 B.印度种姓制度 C.西欧封建制度 D.美国黑奴制度27.《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材料主要表明阿拉伯帝国A.疆域横跨亚、非两洲 B.文化兼容并蓄C.沟通亚、非两洲的商贸 D.文明独具特色28.由于践行伊斯兰教所倡导的真主之下人人平等的思想,因此帝国的阿拉伯人及其他民族在科学文化上持宽容与兼收并蓄的态度,从而大大推动了()A.伊斯兰教的传播 B.科学进步和发展C.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29.“这一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国运延续千年,并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材料描述的帝国是()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30.“《查士丁尼法典》无疑是罗马法集大成的集中表现,也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就”。材料叙述了《查士丁尼法典》的()A.编纂背景 B.适用范围 C.具体内容 D.历史地位31.《罗马民法大全》中规定“释放奴隶也列入列国通法”“被释放,便是从管辖下得到释放”。这一记载,说明拜占庭帝国()A.专制统治日益巩固 B.奴隶处境有所改善C.法制时代全面开启 D.废除封建领主特权32.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A.发明与创新 B.冒险与挑战 C.贸易与交流 D.统一与扩张二、非选择题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材料二、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由上至下刻有同一段诏书的多种语言版本,包括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希腊文字等。1822年法国人通过碑文上的希腊文字,破解了石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自此,人们便能阅读古埃及文物上的文字。罗塞塔石碑——摘编自【英】尼尔麦格雷格《大英博物馆简史》(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两件文物有哪些共同的历史研究价值。(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步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请再举出一例,并谈谈文字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三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3)依据材料三,概括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34.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多样的人类文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长城、麦加大清真寺、泰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各种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诗。材料二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材料三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充满希望。同时,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需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共同应对。——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1)材料一中“阿拉伯数字”是由什么人创造发明的?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是由什么人传到欧洲?(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文明因“长期自我封闭,走向衰落”的典型事例。请你概括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多样的人类文明?(3)材料三中“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主要有哪些?我们应如何应对?35.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过程。阅读材料,探究下列探究。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为保障“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伯里克利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这个文法因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和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