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2024年九年级一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漯河市2024年九年级一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漯河市2024年九年级一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漯河市2024年九年级一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南省漯河市2024年九年级一模六校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一)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考古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近2万平方米的青铜铸造作坊,其中浇铸工场、陶范烘烤工房、陶窑等一应俱全。这一发现反映了()A.青铜制造技术成熟 B.青铜器种类繁多 C.原始彩陶工艺领先 D.手工业规模宏大2.“衣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对士族门阀的代称。但到了唐朝中期,朝廷规定只有科举出身尤其是进士出身者,才可以称“衣冠户”,并且此类户口可“免一门差徭”。这一现象反映了唐朝时期()A.士族势力已经消亡 B.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C.科举制的影响巨大 D.传统选官模式的废除3.元朝版图辽阔,针对西南地区的特点,在西南边疆设置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等机构进行管理,并实行“土司制度”,大量任用当地土官,因俗而治。这一做法()A.消除了边疆与内地的差距 B.阻碍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使元朝疆域不断向外扩展4.鸦片战争结束不久,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魏源、徐继畲、梁廷枏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以赞赏的态度介绍过西方的民主制度,说它有中国传说中的“三代(指尧、舜、禹时期)之遗意”。这反映出他们()A.过于推崇西方的政治制度 B.意识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C.超越了主流政治思想认识 D.为戊戌亦决奠定了理论基础5.某校历史社团推出了主题展览,分为“尼罗河的赠礼”“众神传说”“复活的密码”“生活在尼罗河与绿洲之中”“永生传说”五部分。这次展览的主题最可能是()A.法老的国度 B.雅典的辉煌 C.罗马的荣耀 D.欧洲的起源6.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很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是其中之一。下面饰板中既有西布莉(小亚细亚女神)、尼姬(希腊胜利女神),也有穿着东方服饰的人物,狮子战车又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样式。这反映了()A.世界经济贸易的联系加强 B.亚历山大东征具有破坏性C.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D.中东地区加速希腊化进程8.大化改新之前,天皇及皇亲都没有姓。大化改新以后,天武天皇改订全国氏姓,制定了“八色醒姓”,把皇亲血统的氏姓列为八姓之首,和其他氏族加以严格区别。这一举措旨在()A.维护贵族统治秩序 B.打击地方割据势力C.强化天皇专制统治 D.完善官僚政治制度8.中世纪西欧法律中保存了许多古代日耳曼的自由传统,司法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法庭也不是完全掌握在领主个人手里,裁决要由包括农奴在内的农民组成的陪审团进行。由此可见,庄园法庭()A.避免了领主对农民的剥削 B.对领主的司法特权有所约束C.以习惯法为依据进行审理 D.解决了庄园内部的民事纠纷9.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艺术家们示范了如何从观察和实验入手去发现自然现象的奥秘,还通过所收集的经验证据去挑战当时的语词权威。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A.确立了近代科学研究方法 B.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理性精神C.与近代科学革命同步展开 D.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10.下面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讨论。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小明:相对宽松的社会制度环境,是法国爆发革命的前提条件小红:第三等级与国王和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政权之间的矛盾小历:启蒙思想的传播给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A.宽松政治环境所致 B.第三等级不懈斗争的产物C.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1.历史学家奇波拉认为:“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材料表明()A.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促进工业革命兴起 B.工人增多为工业革命提供阶级基础C.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奠定政治基础 D.牛顿力学为工业革命提供理论基础12.恩格斯在1892年版《共产党宣言》中写道:“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楚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反映了《共产党宣言》()A.有利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C.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 D.实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联合13.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之后,农民虽然摆脱了农奴主的枷锁,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要以高出市场数倍的价格来赎买,森林、草场、河流也不再归村社农民无偿使用。农民得到的土地“用以墓场则略大,用以生存则太小”。材料能够佐证()A.亚历山大二世的伟大成就 B.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C.沙皇无法领导俄国的改革 D.专制权力成为改革的障碍14.他实现了自己作为“社会秘书”的梦想,同时也用笔完成了拿破仑当年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在他的作品里,成功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人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成为社会的“起诉书”,在今天也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材料中的“他”是()A.但丁 B.巴尔扎克 C.贝多芬 D.托尔斯泰15.1925年,苏联的国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财政预算抹去了赤字,工人的实际工资已达到了战前水平的134%,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这说明当时苏联()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受到欢迎C.逐步消灭了贫富分化 D.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6.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说:“(马歇尔计划)在很多程度上也是美国的生存问题”,“美国从它面对的世界共产主义安全考虑就必须关注欧洲的复兴”。这一论断反映出马歇尔计划()A.缘于西欧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局面 B.对所有欧洲国家展开经济类援助C.直接针对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D.目的是遏制苏联不断西扩的势力17.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生效后,在欧盟成员国,汽车过境不必办税务手续,人们可自由越境采购、旅游、工作。外国人只要获得一国签证即可在所有协约国自由通行。这说明欧盟()A.推动欧洲成为影响世界局势的力量 B.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C.完全消除了欧洲内部各国贸易壁垒 D.对外用同一种声音说话18.有历史学家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三十年间,西方世界在全球的殖民体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削弱。他们宣称“殖民时代的优越感一去不复返了”。下列能够印证此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印度民族大起义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苏联解体 D.纳米比亚独立19.目前,世界地区性组织数量已达4100个。其中,无论是国际政府组织或者非政府组织,职能均呈现强化的势头,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深入到反恐、环保、人权、扶贫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A.打破了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 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推动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瓦解 D.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20.下图为漫画《想要一个家》,这反映了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关注()A.人口问题 B.住房问题 C.环境危机 D.社会保障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家训节选大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良,不可斯须离也。——唐·刘禹锡《名子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明·周怡《勉谕儿辈》人家富贵二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清·张英《恒产锁言》材料二俗语云:“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训家规的首要功能是“齐家”,即对家庭实行有序管理,重视其规范的功能。在古代儒家传统中,修身是齐家的基础,齐家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摘编自陈来《中华传统文化的家训家规及其现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训体现的思想。(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原因。(3分)(3)综上所述,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家训?(1分)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深信目前的处境尽管艰难,但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辛亥革命与此前的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革命的风暴在推动政权更替的同时,南京临时政府为推动社会改良采取了不少政策与措施,“……无数头颅所换得来的,除推翻封建帝制以外,广大民众的体格、品格相当提高了”。“所有卑贱、颓废、放荡行为,有些减少,有些被完全消灭了”。民国初年,社会上一时出现了朝气蓬勃的新气象。——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理想和目标”与“新的社会力量”的具体内涵。(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3分)(3)综上所述,你获取了关于民主革命的什么认识?(1分)23.(6分)请依据下列材料所反映的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运用相关世界史的知识予以论述,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材料恩格斯指出: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又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他们“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独立战争后,英国就对美国进行全方位遏制和实行贸易封锁的外交政策。对此,美国在选择忍耐的同时,把西进作为打破英国战略遏制的重点。19世纪50年代,美国得到了俄勒冈、加利福尼亚等地,实现了建国领袖“跨两大洋国家”的宏伟梦想。19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对美外交政策发生调整,正式承认了美国在美洲的优势地位,并与美国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展开亲密无间的合作。——摘编自黄正柏、梁军《从冲突到和解:近代英美关系考察》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以后,英国的战略重心转向全球市场争夺,开始逐渐放弃遏制美国战略。19世纪60年代,美国通过内战解决国内矛盾,经济发展迅速。借助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美国最终确立全球经济大国地位,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者。——摘编自顾云深等《大国进退中的神话与现实——十九世纪英美关系转型历程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前英美关系的变化。(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英美关系变化的原因。(3分)(3)综上所述,谈谈你在英美关系演变过程中得到的认识。(1分)2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全球化主要指各国经济高度开放并与国际市场连为一体,具体包括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自19世纪世界市场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