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第三册备课全_第1页
北京版数学第三册备课全_第2页
北京版数学第三册备课全_第3页
北京版数学第三册备课全_第4页
北京版数学第三册备课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第三册总备课

一、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认识厘米和米.................................4课时

二、实践活动(一)................................1课时

三、表内乘法和除法(一)...........................28课时

四、观察物体........................................1课时

五、平移与旋转......................................2课时

六、表内乘法和除法(二)...........................23课时

七、统计和可能性....................................4课时

八、实践活动(二)..................................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1厘、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测量和画一定长度的线段。

5、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会读和会写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6、使学生熟记2—5的乘法口诀,初步了解和除法的互逆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5的乘法口

诀求积、求商,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重要性。

7、能运用所学的乘法、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8、理解平移与旋转,能够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

9、使学生明确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并能用6的乘

法口诀正确地求积。

10、使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绘制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八11、进一步体

会不确定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数学思考

1、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能比较熟练地运用2—5的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并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5、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6、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进一步认识形象统计图,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用图

表示,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

1、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2、能运用所学的乘法、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观察与操作活动中,使学生体会物体经过平移、旋转后,物体本身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

位置发生了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观察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5、通过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调查,收集并整理有关数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积

极参与数学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与态度

1、引导学生运用初步的空间概念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意识。

2、初步渗透“运动”、“联系”的辨证观点。

3、培养学生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相互协作的精神。

4、通过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调查,收集并整理有关数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5、培养学生能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认识厘米和米,学习运用它们作单位测量物体的方法。

2、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熟记1—9的乘法口诀,以及用1一9的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3,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

4、使学生初步感受物体平移、旋转的特点。

5、体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依靠表内乘除法计算。

6、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除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7、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进一步认识形象统计图,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用图

表示,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并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四、教学难点

1、能够准确判断不同物体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理解乘除法的含义,以及解答用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3、正确判断一幅物体的侧面图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4、使学生初步感受物体平移、旋转的特点,能够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

5、理解有关“倍”的概念,正确区别有关“倍”的乘除法应用。

6、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第一单元

一、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认识厘米和米.......................................4课时

二、知识网络图

cm(单位)

厘米测量(用直尺)

认识线段,会画线段

1米=100厘米

m(单位)

米用米测量长度

区分:cm和m

三、知识要点

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和米、会测量、1米=100厘米、认识线段、会量和画线

四、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

知道长短一一认识厘米和米一一应用于实际

五、教学重点

1、认识厘米和米的单位,知道其之间的关系。

2、会测量长度。

3、认识线段,会量、画线段。

六、教学难点

1、理解1米=100厘米。

2、测量线段。

3、用正确的长度单位估测实际物体长度。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P3一例1

二、生长点:物体的长短

三、教学目标:

1、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知遒它是长度单位,字母表示为cm。

3、联系实际估测物体。

四、教学重点:认识厘米

五、教学难点:知道1厘米的长度,能在尺子上找到。

六、课前准备:尺子、数学书、胶棒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P2)讲故事,质疑。(谁能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呢?)看来准确的长度真的很重要呀,那

就让我们快来学习学习吧。

二、新授

1、请你拿出自己的数学书和课前我们准备的用具,试一试,量一量。

2、汇报测量结果。

3、怎样才能准确测量出数学书一个边的长度呢?(用直尺)

4,认识直尺。

5、0—1就是一厘米(板书),可以用字母cm表示。还有哪到哪是一厘米?

6、用你的手比划比划一厘米有多长?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说一说你的身边有什么东西是一厘米的?(指名)用尺子去量一量。

2、模仿练习

3个一厘米是()。

8厘米里有()个一厘米。

八、板书设计厘米

1厘米字母表示:cm

课后小记:

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P4一例2

二、生长点:认识一厘米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用厘米作单位的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能看懂直尺所量的长度。

3、能自己动手测量实物的长度。

四、教学重点:学会测量

五、教学难点:准确测量

六、课前准备:直尺、皮尺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谁来说说是什么?它的字母表示是什么?我们我们身边有哪

些大约一厘米的东西呢?

二、新授

1、老师有一支铅笔,你们猜猜它有多长呢?我们应该怎么去测量呢?(直尺)

2、那现在请你们大家也拿出一支笔,来测测它有多长吧,两人一组,用直尺测量。

3、老师巡视,发现不同方法,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测的。

4、肯定对的,指名测量。

5、跟着老师一起测量,学习方法。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P4-1,独立读尺子上的数据,巩固测量方法。

2、模仿练习

P8-2,量一量。(正确使用直尺测量,说说使用的方法)

P4-2,动手测量。(说说你测量的时候你都注意了什么)

3、拓展练习

口答:比10厘米多2厘米的长度是多少?

比10厘米少5厘米的长度是多少?

口算:3cm+4cm=()cm

32cm-24cm=()cm

八、板书设计(画图:略)

课后小记:

第3课时

一、教学内容:P5一例3

二、生长点:厘米

三、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它的字母表示是明

2、会用米测量长度。

3、知道1米=100厘米。

四、教学重点:认识米,会用米测量,知道1米=100厘米。

五、教学难点:知道1米=100厘米。

六、课前准备:小练习题、米尺、绳子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练习题)

()cm

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指名)

二、新授

1、现在你们能帮我一个忙完成一下这个内容吗?

(投)请你测量一下班里黑板下面的边的长度吗?

2、遇到了什么困难吗?(用厘米测量太麻烦了)

我们以后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可以用“米”作单位进行度量。

3、介绍“米尺”

米也是长度单位,用字母表示就是“m”。

感受一米的长度,每四人小组发一根一米长的绳子,自己比划比划有多长。

4、拿出自己手中的直尺,自己量一量,1米=()厘米合作完成并填空。

汇报结论。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P6—1,独立完成。(感受厘米和米的不同)

2、模仿练习

P6-2,量一量。(带学生外出测量)

P6-3,看图估计一下大树的一圈的长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板书设计

认识“米”

长度单位:米(m)

1米=100厘米

课后小记:

第4课时

一、教学内容:P7一例4

二、生长点:厘米、测量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

2、会画、测量线段。

四、教学重点:认识线段。会画、测量线段。

五、教学难点:画线段。

六、课前准备:直尺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投)图略:数学书、图片、橡皮

这些东西有哪些是我们可以直接测量的。

二、新授

1、(投)图片抽象出一条线段。

这叫做“线段”,让我们看看怎么画出一条线段。(板书)

2、谁来说说你会怎么测量这条线段?(指名测量)

3、练习:P7一练一练

测量时注意什么?

4、那你们自己会画线段吗?

请你自己试试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指名说说方法)

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量线段的长度。

2、模仿练习

画一条4厘米的线段。

3、拓展练习

画一条比4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八、板书设计

)厘米

课后小记:

第5课时复习单元课

一、网络图

cm(单位)

厘米测量(用直尺)

认识线段,会画线段

1米=100厘米

m(单位)

米用米测量长度

区分:cm和m

二、教学目标

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巩固测量方法。

3、复习画线段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测量、画线段

四、教学难点:P9—6

五、课前准备:直尺、小白纸、剪刀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复习第一单元一一厘米和米(板书)。

二、复习

1、P8—1,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你用什么方法判断括号里的单位的?

2、P8—3,画一画。

拿出小白纸,画一画,指名投影,说说方法。

3、P8—4,量一量,比一比。

比较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4,P9—5,填一填。

在进行加减之中你注意了什么?

5、P9—6,填一填。

看完图,你知道了什么?那下面图形的高矮你又是怎么确定的呢?

6、P9—7,动手题。

小组合作,完成头饰。

三、板书设计

(画图:略)

课后小记:

第二单元

一、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实践活动(一).....................................1课时

二、生长点:米和厘米

三、教学目标:

1、巩固米和厘米知识。

2、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重点:巩固米和厘米的知识。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相结合。

六、课前准备:皮尺、直尺、表格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给自己定一身校服,有信心把这件事做好吗?

二、新授

1、给男女生分组并发表格。

2、明确表格的填法。

3、合作互相量一量衣服的尺寸,并将自己所定的尺码填入表格。

4、说一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5、统计班里衣服尺码的数据,填表。

6、回答问题。

全班订()号校服的人最多。

订()号校服的比订()号的多()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板书设计:(统计表:略)

课后小记:

第三单元

一、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表内乘法和除法(一):28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2------5的乘法口诀.....................................12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二、知识网络图

求几个几相加

乘法因数X因数=积

2——5的乘法口诀

表内乘法和除法(一)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

除法被除数+除数=商

(平均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知识要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会计算乘除法、理解平均分、知道公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

四、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

加法乘除法---应用于实际

五、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熟记2——5的乘法口诀,以及用2——5的乘法口诀求积、

求商。

六、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以及解答用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问题。

第一部分: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P14一例1

二、生长点:加法

三、教学目标

1、理解乘法含义。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加强观察能力、巩固分析图意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会读写算式。

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含义。

六、课前准备: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察图,并说一说图意。

同学们,暑假玩得高兴吗?你们都到哪玩去了?我去了一趟游乐场,看到好多小朋友玩

得可高兴了。你们想看看吗?课件演示准备题图。

1、试着说出算式

(1)求一共有多少个灯笼?4+2+3+3+2=14

(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2+2+2+2+2=10

(3)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4+4+4=12

2、分组讨论算式特点,得出结论。小组汇报。

板书:加数不相同的算式4+2+3+3+2=14

加数相同的算式2+2+2+2+2=104+4+4=12

说一说: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请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这三道算式有什么特点?给它们分分类.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加数完全相同的算式。

二、新授

1,出示主体图

问:每只船上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只船?划船的一共有多少人?

板书:列算式。5+5+5+5=20

加法相同的连加题,除了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4个5相加等于20可写成:

5X4=20或4X5=20

5X4读作5乘44X5读作4乘5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1)2+2+2+2+2=10这是()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计算

()X()=10或()X()=10

(2)4+4+4=12这是()个4相加。用乘法算式计算:

()X()=12或()X()=12

2、模仿练习

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9+9+9+9

1+1+1+1+1+1

5+4+3+3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想法请你谈一谈。

八、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数不相同的算式加数完全相同的算式

4+2+3+3+2=142+2+2+2+2=10

4+4+4=12

5+5+5+5=20

5X4=20或4X5=20

乘号

5X4读作:5乘4

4X5读作;4乘5

课后小记:

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P16一例2

二、生长点:乘法的含义

三、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乘法与现实的联系。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提供算法多样化,为学生个体发展创造空间。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五、教学难点:解决同一个问题,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列的加法算式也不同。

六、课前准备:笔、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算式:3X2=65X4=206X2=12

2、写算式:7+7+7+7+7+7=42乘法算式:

3、请同学们观察,教室里的书包柜。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求一共有多少个书包可以用什么方法计

算?把算式写在纸上。(小组活动)

二、新授

1、以组为单位说一说。出现多种情况,如:

横着看:每行6个书包,有3行

用加法算:6+6+6=18

用乘法算:6X3=18或3X6=18

竖着看:每列3个书包,有6行

用加法算:3+3+3+3+3+3=18

用乘法算:6X3=18或3X6=18

2、观察、讨论:

发现:6X3=183X6=18结果相同。乘法也是一个算式。

3、比较:3+3+3+3+3+3=18

6X3=183X6=18

(1)哪相同,哪不同?你有什么想法?

(2)既然加法能解决问题,为什么还学乘法?

4、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X”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都叫做因数;两数相乘所得的的数叫积。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P17-2,一共有几张画?(独立完成)

2、模仿练习

写出下面的算式。(P19-6)

(1)5个6相加是30

(2)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8,积是16。

(3)练一练

注:练习中先要让学生找到相同的加数是多少,再看有几个这样相同的加数。

3、拓展练习

积是20,乘法算式:(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

6+6+6=184+4+4+4+4+4=18

6X3=184X618

因数因数积因数因数积

课后小记:

第3课时

一、教学内容:乘法的相应练习

二、生长点:乘法含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前准备:图

七、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以组为单位进行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一共有多少个笑脸?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说一说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正确地读出乘法算式并说出每部分的名称。

二、模仿练习

1、看图先填空在列式计算。(P18-1)

(1)先让学生看清各题的要求,然后按要求做题。

(2)提问:每堆有()个橘子,有这样的()堆,一共有多少个橘子?

(3)列式计算,先列加法算式,再列乘法算式。

2、买4个杯子要用多少钱元?(P18—2)

7元7元7元7元

这是()个()()X()

3、哪些加法算式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写在横线上?(P18-4)

9+9+9+91+1+1+1+1+1

5+4+3+34+4+4+44-4

5+4+3+3__________

学生如能改写成乘加算式或乘法算式,要给与鼓励。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拓展练习

先说图意,再列式。(P19-5)

一共有多少人?()X()

如果有较慢的学生让他先写出加法算式再写乘法算式。

八、板书设计

(圈图:略)

课后小记

第4课时

一、教学内容:完成P18一练习二

二、生长点:乘法含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练掌握乘法算式的写

法、读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审题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

五、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算式画出相应的图。

六、课前准备:图

七、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读一读,并说说每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7X3=21

2、每个人写一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让同桌写出乘法算式。

(指名两组同桌说说)

二、模仿练习

1、写出算式。巩固乘法含义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个8相加是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9,积是36。

2、P19—7,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根据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订正答案。

3、连一连,再回答问题。

使学生直观的看到,6个2和2个6都可以写成6X2或2X6;反过来,6X2或2X6任何一

个算式都可以表示两个意思:6个2连加和2个6想加。

三、拓展练习

1、P20—9

(1)说一说<

2X3..9999

共(

2乘以成是看成是2个3。

(2)画一画

3X4()共()个

()共()个

一定要先确定每一份是几是几份。

2、P20—10,说图意,写算式。

学生可以从人、书、椅子等角度说出用乘法和加法计算的问题。

四、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板书设计

共6个

2X:

共()个

课后小记

第二部分:2—5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P21一例1,2的乘法口诀

二、生长点:乘法含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

2、初步熟记2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教学重点:理解口诀含义,乘法口诀的结构,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难点:理解口诀含义,并能将口诀用于相应的计算。

六、课前准备:小棒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骑过游乐园里的空中自行车吗?每车可以乘坐几个人?(2个)

好,下面我们就到游乐园去看看,那里的小朋友们玩的可高兴啦!(21页)

二、新授

1、那么现在我们就要算一算了,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啊?首先我们一辆一辆的算起。在算的

时候我会偷偷传授给大家一个秘诀,有了这个秘诀,以后遇到有2作因数的乘法时,就能迅速

的得出答案,不用一个一个的去数了。我不提示大家,看谁能最先发现,并且能最先背下来,

还能最先会用这个秘诀!

好,我们下面就开始啦,大家要集中精神啊。

1辆自行车有2人,是几个2的和呢?上几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

示吗?谁来说说怎样表示?得数是几?

生:1个2的和,可以,1X2或2X1,得数是2。

师:非常好(板书2X1=2,1X2=2),我们可以简便的来念(板书):一二得二(边指边念)。

2、师:好,继续往下数,两辆车的时候,数一数有几人?是几个2的和?乘法如何表示?

(板书2+2=4,2X2=4)我们可以简便的来念(二二得四)边指边念。

师:好,三辆车的时候,共有几人?是几个2的和?乘法如何表示?

你们发现老师传授的秘诀了吗?(一二得二……)

师:对,你们真棒!今天我们学的就是2的乘法口诀。(板书)

3、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有四辆车时共有几人?是几个2的和?乘法如何表示?如

何用口诀简便的来念。(口算解决不了的可以借助小棒来摆一摆)

4、师:好,下面有五辆车时请同学们仿照前面的自己来编。你们说我来板书。

那口诀应该怎么说啊?请你们试一试!(二五得十或……)

大家说得都很对,但是我们的秘诀要统一又要最简便,这样我们记起来又快又准,所以这

句秘诀应该说成:二五一十(板书一字加红),这里的一字是汉字的一,不是阿拉伯数字1。

好,大家跟我念一遍。

5、好,下面我们又会遇到一个问题,2个6的时候,得数是几?算式怎样列?我们的口诀又会是

怎样的呢?请你们说一说。

(6辆车12人,6个2的和,2X6=12,6X2=12,二六一~|■二)

我们又遇到统一和最简便这两个问题了,为了又对又快地说出和记忆口诀,我们就要将口诀

最简,所以这句口诀应该是:二六十二,去掉了一字,这样读起来顺口又简便。

好了,我已经传授给大家六句2的乘法口诀了,下面还有三句,就请同学们你们自己编了,看

谁编的又对又快!请把书上21页的最后三个算式和口诀完成。

6,订正,请大家齐读这九句口诀。

下面大家来互相讨论我们如何更快更准确更牢固的记住这几句口诀呢?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做游戏)

大家两个人一组,一起玩对口令的游戏,如我说二三,另一位同学说得六。

我来看看大家背得怎么样,二五?二三?二九?二七?二四?二六?二二?

2、模仿练习:P22—2,涂色

涂完后,看一看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刚才发现的有什么相同?

3、我们学习了口诀后,再也不用去一个个数,而是用口诀直接就得出了答案。那么下面大家就去

试一试口诀的妙处吧!!!好,我来问你们答,必须说出你用的口诀:4X2=?……

四、小结:今天你有何收获?

八、板书设计2的乘法口诀

2X1=21X2=2一二得二

2X2=4二二得四

2X3=63X2=6二三得六

2X4=84X2=8二四得八

2X5=105X2=10二五一十

2X6=126X2=12二六十二

(略)

课后小记

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2的乘法练习

二、生长点:2的乘法

三、教学目标

1、熟悉口诀,能够用它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审题能力,看图能力。

四、教学重点:应用2的乘法口诀做题。

五、教学难点:准确理解题意。

六、课前准备:图

七、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开火车口算。

2、笔答口算。(P23—1)

独立完成,再订正。

二、模仿练习

1、P23—2,看图填空。

家里来了客人吃坂,小红要去摆桌子。一双筷子有几根?好,书上第23页,请你们迅速用口

诀算出5双、7双、9双分别有多少根,填在书上。订正。

2、P24—3,看图列式。

冬天快到了,妈妈织了许多副手套。看书23页,这么多手套,一只只的数多麻烦啊!你们谁

能利用我们的口诀来数,并且列出算式。

3、P23—4,连线。

秋天到了,小松鼠们忙着拣果子留着过冬了,但是每个松鼠有一句口诀,他们只允许拣口诀对

应的果子,你们快来帮帮他们吧!

4、P24—5,看图列式。

运动场里好热闹啊!看看书上24页,这么多小朋友啊!下面看谁能又快又对的用学过的知识

列出算式,最快的同学,我们为他鼓鼓掌!

5、P24—6,口算比赛。

三、拓展练习

P24—7,看图分析。

饲养员说每只小兔子吃2个萝卜,他带来15个萝卜,你们开动脑筋算一算,饲养员这15个萝

卜够不够他们吃啊?请你们自由结组讨论。

八、板书设计:2X8=16或8X2=16

2X5=10或5X2=10

二八十六,二五—

课后小记

第3课时

一、教学内容:P25一例2,5的乘法口诀

二、生长点:2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目标

1、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

2、初步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教学重点: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自编口诀,运用口诀计算有关的乘法。

六、课前准备: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到了,农民伯伯们丰收了,地里堆了好多的萝卜,一个个的捡起来很费劲,于是伯伯们将

萝卜捆在一起,这样一下就可以拎起5个了多省力啊!可是这么多的萝卜,到底有多少个啊?

我们快来帮伯伯数一数吧!

二、新授

1、那我们怎么来数啊?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再一起研究一个新口诀。(板

书:5的乘法口诀)

2、一捆有5个萝卜,可以怎样列式?(5X1=51X5=5)

我们学过了2的乘法口诀,谁能仿照来试着说一说?(一五得五一一板书)

3、看来大家真是太聪明了!下面请大家自愿结组,将书上25页的空填好,自编口诀,遇到问题

举手提问,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

4、你们在填写口诀时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你们对5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来。

(一个数比一个数多五;读的时候,一五得五……四五二十都是五在后面,从五六三十开始,

五都到后面去了;……)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①齐念口诀两遍。指名念,同桌试着背一背。

②P26—2,口算并说出用的哪句口诀。

2、模仿练习

①P26—3,口答。

冬天我们都爱吃冰糖葫芦,一根有5个红果,注意啦,快速抢答开始啦!2根冰糖葫芦有多

少个红果?9根?7根?4根?

②P26—4,填空。

先填空,然后仔细观察,互相讨论一下,结果有什么特点?看谁火眼金睛!想一想你怎样利

用这特点来背口诀?

八、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

5X1=51X5=5一五得五

5X2=102X5=10二五一~h(学过)

(略)

课后小记

第4课时

一、教学内容:5的乘法练习

二、生长点:5的乘法

三、教学目标

1、巩固5的乘法口诀,利用它解决计算问题。

2、会看图,能够根据所给内容准确分析后答题。

3、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

四、教学重点:巩固5的乘法口诀。

五、教学难点:审清题意,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前准备:图,小木块

七、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5的口算:3X5=7X5=5X2=

2、P27—1,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国庆节,大街小巷都喜气洋洋,看,这里有好多五彩的气球,下面请你们来数一数,有多少个

气球?列出你所计算的算式。

3、P27—2,一共有多少贷方便面?

过节放假大家都去旅游,路上要买些方便食品,书上有许多方便面,谁能迅速的说出一共有几

袋方便面?说一说你怎样算的?用了什么方法?

4、P27—3、4

学习了这么多的乘法口诀,你们自己先背一背。

下面我们就来个小测验,考考大家。(独立完成两道题)

二、模仿练习

1、P28—5,连一连。

抓住口诀的规律,方便我们记忆。下面我们来做连连看的游戏!

2、P28—6,一共有多少盆花?

国庆佳节你们发现没有,街上的花多了,一排排五颜六色的!下面大家快来帮帮小红,数一数

这里摆了多少盆花?你怎样列式?

3、P28—7,看图填空。

下面是你们最感兴趣的啦,过节的时候你们都喜欢吃什么好吃的啊?好,过节了妈妈让你们去

买好吃的,我们在学校学习了口诀,到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啦!下面快来算一算吧,看谁算得

又快又对!到时妈妈都要佩服我们啦!

三、拓展练习

P28—思考题。

请同学们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木块?你怎样算的?到前面来说一说,摆一摆,可以先

与同桌讨论一下。

八、板书设计

(5的口诀:略)

课后小记

第5课时

一、教学内容:P29一例3(口诀应用)

二、生长点:2,5的口诀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笔答(不丢单位名称,题目答案)

3、使学生近一步体会学习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

四、教学重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前准备:图,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件)P29—2,P30—5,独立完成。

二、新授

1、大家把口诀都熟练的掌握了,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两组口诀到实际的生活中走一走,看看它们有

多大的用处。

(图)体育老师正在给每个班发跳绳,仔细观察图中有多少个班代表?每个人领几根跳绳?一

共要发多少根?写一写。

2、同学们发现这道题和以前的算式题有什么不同?

3、指名。(引导:有“(根)”,解释这是单位名称,9个人,每人2根跳绳,结果是共有18根跳

绳,单位是“根”;有“答:”解释说话要完整,算式只是计算过程,问题问的是“共有多少

根跳绳?”所以要回答有…根,这样才是完整的解题过程。)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①P29—1,看图列式。

周末了,小红和家人一起出游,到了中午他们要在外面吃饭,现在就让我们来帮他们算一算要

花多少钱吧。(图)

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②P30—3,看图列式解答。

他们一家来到动物园,看到小猴子吃桃子,真可爱!请你们自己思考,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吧,

然后与同桌一起讨论讨论,看看自己的结果对不对。

2、模仿练习

①P30—4,看图答题。

大家都会做应用题了,你们真棒!下面小明遇到了个难题,你们来帮帮他!我们先怎样算?(求

有多少钱),然后比比够吗?(不够),那不够又想买,你会怎么办?说一说。

②P30—6,看图答题。

小狗逗逗发了愁你们快来帮帮它,可以自由结组讨论,能有多少种办法?(自己摆一摆)

在算的过程中有谁找到了简单一些的方法?

四、小结:今天你有何收获?谁来说说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用口诀能解决的问题呢?举例说说。

八、板书设计8X5=2义4=5X3=7X2=

5义2=5X9=2X6=5X5=

3X5=5X5=7X5=9X5=

4X2=6义2=8义2=7X2=

课后小记

第6课时

一、教学内容:P31一例4,3的乘法口诀

二、生长点:乘法意义

三、教学目标

1、学会自己编写3的乘法口诀,并且找到规律记口诀。

2、让学生掌握3的乘法口诀,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正确应用3的乘法口诀。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合作,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学习3的乘法口诀

五、教学难点:口诀的应用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课前准备: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集体背诵5、2的乘法口诀。

2、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背的也真好。这个学期学校继续开展“六小”争章活动,评选了“环保

小卫士”,今天学校给获奖学生发奖章和奖品。

二、新授

1、提问:每个小朋友获得几本书?是几个3?1个3是几?

2个小朋友获得几本书?是几个3?2个3是几?

2,看图完成书上表格。

3、汇报:

(1)3个3是多少?4个3是多少?...9个3是多少?

(2)6个3是18,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4、根据上面的表,你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几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

(1)1个小朋友获得3本书,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3X1=31X3=3

乘数3和积的3在这个乘法算式里各表示什么?

根据算式的意思,你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板书:一三得三

(2)小朋友获得几本书?是几个几?怎样列乘法算式?

2、3、6分别表示什么?

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二三得六)

(3)3个小朋友、4个……9个小朋友获得几本书,你能不能分别列出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诀?

自学,在书上填空。

(4)小组学习:小朋友们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每一句口诀分别表示什么?

(5)汇报,教师板书算式和口诀。

(6)哪一句口诀是我们前面学过的?(3X2=63X5=15)新口诀有几句?

5、记忆口诀:

师:光编出口诀还不行,要想把乘法算式做得又对又快,还必须把口诀记在脑子里,你能做

到吗?你认为怎样记口诀最快?让学生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记口诀。

(1)自己记一遍口诀,边记边想,你认为哪句最难记?

(2)你能说说你有什么记口诀的好办法吗?(3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用你们的方法,全班一起背一遍口诀,背不下来的同学看黑板。

(4)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5)对口令:a、师生b、生生

三、练习

考考大家,试试大家会不会运用这些口诀,有没有信心闯过关?

1、基础练习

①出示卡片,用口诀算。

②把口诀补充完整。

2、模仿练习

1、P32—2,把1、2、3……分别乘3的积涂上红色,看一看是什么图形。(房子)

2、P32—3,小狗回家。

四、总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习得非常认真,相信你们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和本领。谁说一说,通过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八、板书设计:

3的乘法口诀

3的口诀表

课后小记:

第7课时

一、教学内容:3的乘法练习

二、生长点:3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目标

1、巩固乘法的意义及利用3的乘法口诀求积。

2、能够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解题能力。

四、教学重点:巩固乘法的意义及利用3的乘法口诀求积。

五、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六、课前准备:口算卡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2、小竞赛: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3X2=1X3=

5X3=3X9=

8X3=3X6=

3X3=7X3=

把得数写在书上,两人交换订正并说说你怎么做得这么快?

二、分层练习

1、基础练习

①P33—2,看图解答。

谁能看着图,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你能根据图意列个算式吗?为什么这样做?

②P33—3,比大小。

要求:先计算得数,再比较。

2、模仿练习

①P34—5,找帽子。

(1)看看帽子上的算式等于几,与小朋友手中的数连起来。

(2)6X3和2X5这两个帽子没有小朋友认领,怎么办?

②P34—6,看图答题。

(1)条件和问题都是什么?

(2)求某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

(3)解答,订正。

3、拓展练习

P34—7,看图答题。

你知道什么?求什么?

要想求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什么?(处理多余条件)

八、板书设计

一共多少个梨?(图略)

3X4=12(盘)

答:一共有12个梨。

课后小记

第8课时

一、教学内容:P35一例5,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二、生长点:乘法意义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2、体会因观察、思考角度的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解题策略是多样的。

3、会用乘加、乘减的式子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五、教学难点:会用乘加、乘减的式子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六、课前准备: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班的同学的图片,让我们一起帮他们班的班长算一算教室

里坐了多少个同学吧。

二、新授

1、看图: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解题的方法。

5+5+5+5+5+4=29(名)

5X6-1=29(名)

5X5+4=29(名)

3、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4、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用乘法更加简便。)

小结:同样一幅图,同样的问题,由于我们观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口算练习(1)口答。(2)同桌出题。

2、模仿练习

①P35—1,看图列式

停车场上有多少辆汽车?

3X3+2=11(辆)3义4-1=11(辆)....

②P36—2,看图列式

一共有多少朵花?

5X3+2=17(朵)...

③P36—3,看图列式

一共有多少人?

2X6+1+1=14(人)2X8-2=14(人)2X7=14(人)

3、拓展练习P36—思考题

5X4=5X3+口

2X2+13=2X3=2X4一口

3X6—n=3X5=3X4+a

(1)学生自己填写。

(2)观察前后算式,说说相邻口诀间的关系。

八、板书设计:5+5+5+5+5+4=29(名)

5X6—1=29(名)

5X5+4=29(名)

课后小记

第9课时

一、教学内容:P37一例6,4的乘法口诀

二、生长点:乘法意义

三、教学目标

1、学会自己编写4的乘法口诀,并且找到规律记口诀。

2、让学生掌握4的乘法口诀,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正确应用4的乘法口诀。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合作,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4的乘法口诀。

五、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实际应用。

六、课前准备:图、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经常在学习时进行小组讨论,你们知道我们一个小组有多少人吗?(一个小组有4人)2

个小组呢,3个小组呢

(投)填写表格:

组数123456789

人数4

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

()个()是几?怎么用乘法表示?口诀是什么?

二、新授

1、1、小组讨论学习,试着编口诀

2、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教师板书算式和口诀。

3、观察,哪一句口诀是我们前面学过的?新口诀有几句?

4、记忆口诀:

(1)自己记一遍口诀,边记边想,你认为哪句最难记?

(2)你能说说你有什么记口诀的好办法吗?4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用你们的方法,全班一起背一遍口诀,背不下来的同学看黑板。

(4)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5)对口令:a、师生b、生生

三、练习

1、基础练习

口算题。

2、模仿练习

①P38—1,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条腿

3只……扑通扑通跳下水

自己先试着想一想,然后填一填,全班说。

②P38—2,把口诀补充完整。再连一连。

(1)老师给出口诀的前半句,学生把口诀补充完整。

(2)连线,并说出算式的积。

③P38—3,游戏。

和同桌玩一玩,然后全班玩。

八、板书设计:4的乘法口诀

(略)

课后小记

第10课时

一、教学内容:4的乘法练习

二、生长点:4的乘法口诀

三、教学目标

1、练习用4的口诀求积;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2、弄懂题意,找到有关的条件,再列式计算;着图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