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高二历史(选必2)_第1页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高二历史(选必2)_第2页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高二历史(选必2)_第3页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高二历史(选必2)_第4页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高二历史(选必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48分)1.(2023·河南天一高二下阶段测试·11)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篚织贝……锡贡。”“织贝”是南海诸岛的一种特殊棉纺织品,早期广泛流行于海南岛与东南亚各国。“锡贡”即命而贡,是一种非常固定的朝贡关系。这反映了当时()A.南海与大陆已有往来B.海上丝绸之路畅通C.海南岛棉纺织业发达D.海上朝贡贸易频繁【答案】A【解析】据材料“岛夷卉服,厥篚织贝……锡贡”可知,岛夷指的是沿海小岛上的居民,他们穿着草编的衣服,向夏王朝供奉的物品有织贝,说明中原政权在夏朝时就已能够辐射到一些海岛上,即南海与大陆已有往来,故选A项;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排除B项;此项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反映材料,排除C项;“频繁”说法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朝贡的次数,排除D项。2.(2023·湖南宁乡高二下期末·2)据考证,公元前四世纪,相当于中国西汉年间,就已有南丝绸之路,蜀地的商队,赶着马队,驮着货物,翻蜀道,踏出四川盆地,过西昌,又越岭,来到云贵高原,经大理,腾冲,出国门,经缅甸或西藏来到印度。由以上材料可知()A.地缘政治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必然条件B.古代印度拥有较强大的对外贸易能力C.印度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D.中印外交关系有着较复杂的历史渊源【答案】C【解析】据材料“公元前四世纪……就已有南丝绸之路”“……经缅甸或西藏来到印度”等可知,蜀地商队跋山涉水到达印度进行贸易,可见印度在古代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选C项;地缘政治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材料并不涉及地缘政治,另外地缘政治对古代东西方交流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必然条件”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蜀地商队通过南丝绸之路到印度进行贸易,并没有体现印度对外贸易的情况,据材料无法判断其对外贸易能力,排除B项;材料属于经贸往来,不属于外交关系,排除D项。3.(2024·山西运城高三上期中·7)宋人爱食羊肉,在《清明上河图》中有家羊肉店叫“孙羊店”,店外挂着每斤六十足的牌价,据现代学者推测,该店一斤净羊肉价格应该在一百二十文以上,而北宋英宗年间的羊肉不过才三十余文,到了北宋末年,羊肉价格已涨到每斤三百八十五文。这种情况可以说明北宋()A.商业发展导致财政危机严重B.政府缺乏控制通货膨胀机制C.商业发展导致通货膨胀出现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逐渐瓦解【答案】B【解析】据材料“羊肉价格已涨到每斤三百八十五文”可知,在封建专制统治和小农经济占主导的前提下,政府很难调控货币总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导致物价上涨难以得到抑制,容易引发通货膨胀,故选B项;商业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不会导致财政危机严重,排除A项;商业发展会增加货币的需求量,但是也会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商业发展和通货膨胀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排除C项;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在晚清时期才逐渐瓦解,排除D项。4.(2024·江苏无锡高三上期中·5)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陇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上米贸银,别以中下者抵租”。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农村租佃经营成为主流C.农民所交地租有所下降D.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加强【答案】D【解析】据材料“朝登陇亩,夕贸市廛”“上米贸银”可知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使农业与市场交易的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材料中频繁参与集市贸易的现象,故选D项;白银货币化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但对自给自足的佃农的交易行为影响很小,佃农之所以买卖农产品是因为赋税征收的是白银,白银货币化不是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佃农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卖,中间会受到商人盘剥,农民所交地租不会下降,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佃农通过市场交易换取银钱用于缴纳地租,并未对地租具体数额进行说明,也无法确定前后所缴纳地租的增减情况,排除C项。5.(2023·广东华南师大附中5月测试·2)考古工作者在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等秦汉简牍中发现了大量的券书。这些券书内容不仅涉及买卖交易、借贷职务、抵押典当、罚款赔偿等经济活动,还出现了关于租税徭役的内容。这些券书签订流程极为严格。据此可知()A.政府严格控制社会B.商品经济非常繁荣C.契约观念逐渐流行D.经济立法程序严格【答案】C【解析】据材料主干信息可知,秦汉简牍中发现了大量的涉及买卖交易、借贷职务、抵押典当、罚款赔偿等经济活动以及关于租税徭役的内容,这些券书签订流程极为严格,说明这一时期不仅经济活动种类多,并且签订严格的契约,可见这一时期契约观念逐渐流行,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社会契约观念,和政府的“严格控制”无关,排除A项;此时是重农抑商政策,并且生产力水平低,所以“商品经济非常繁荣”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内容是订立经济契约而不是经济立法,没有体现经济立法程序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6.(2023·江苏连云港2月调研·3)表1为考古发掘的隋唐五代部分文书。这些文书表明,该时期()表1类别数量内容买卖文书动产买卖约32件卖牛契、买车具契、买奴契、买布券、买毯券等不动产买卖约43件地契、卖宅舍地基契、卖田契借贷文书约163件贯银钱、贷粮食、贷布匹笔一二我中名以“××举钱契”等形式出现A.土地兼并空前严重B.商业契约应用广泛C.资产转让程序繁杂D.民间借贷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买卖文书、借贷文书皆是商业契约,据表格信息可知文书的类别分为买卖文书和借贷文书,其中买卖文书的类别分为动产买卖和不动产买卖,内容涉及农业、商业、土地和生活领域,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土地兼并的主要表现是土地买卖,据材料“不动产买卖”中的“数量”仅有“约43”件可知此数据不足以证明土地兼并空前严重,排除A项;据材料“考古发掘的隋唐五代部分文书”可知发掘的是买卖双方订立的契约,资产转让程序在契约内容中无法佐证,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周礼》中已经有了借贷纠纷的记载,隋唐五代时期民间借贷开始出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7.(2024·广东调研一·5)明末清初,大量出现的货币商人先后创造了账局、印局、票号等金融机构。凭帖、兑帖、上票等金融工具,信汇、票汇、委托代理等金融业务,股份融资、两权分离、行会制度等金融制度先后出现。这反映了当时()A.官方金融机构逐步建立B.功能完备的银行开始产生C.政权更迭催生制度创新D.近代金融的雏形已经出现【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汇、票汇、委托代理等金融业务”及“股份融资、两权分离、行会制度等金融制度先后出现”可知,相比于所有权与管理权相结合的传统金融制度,这种股份融资、两权分离等方式具有一定的近代金融雏形,故选D项;据材料“大量出现的货币商人先后创造了……”可知,这是民间商人所创造,而非官方金融机构,排除A项;据材料“信汇、票汇、委托代理等金融业务”可知,当时的金融机构业务与银行的功能仍然有一定的区别,排除B项;虽然出现这些金融机构的时间是“明末清初”,但材料并没有强调金融制度的出现与明清朝代更迭的关系,排除C项。8.(2023·湖北恩施高二下期末·11)公元前1000年的一份纸草文献上写道:男奴隶西姆,从善良的织布匠哈甫家逃走了……西姆身高5英尺2英寸,红脸,茶色眼珠……如果谁能把他带回哈甫的店铺来,赏一个金币。技艺高超的织布匠哈甫总是应诸君的要求织出最好的布匹来。对此最为合理的推断是()A.古埃及具有商业契约精神B.古巴比伦以黄金为流通货币C.古希腊手工业发展水平高D.罗马帝国奴隶制正走向崩溃【答案】A【解析】据材料“公元前1000年的一份纸草文献上写道”可知纸草文献是古代埃及的代表文献,而公元前3000年在古埃及的契约广泛使用,因此这个记载体现了古埃及的契约精神,故选A项;古巴比伦生存在公元前19世纪——公元前16世纪,且纸草是古埃及的文明,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古埃及纸草文献的记录,而非描述手工业水平,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古埃及,而非古罗马,排除D项。9.(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下期末·11)图1为距今4000年前的苏美尔人圆简印章,印章周身刻有图案、文字,使用时只需在泥板上反复滚动,如今在一些遗存的法律合同、条约和信件上都已发现此类印痕。该印章可以用来研究苏美尔人()图1A.世界领先的雕刻技术B.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C.人际交往的契约意识D.记录算法的象形文字【答案】C【解析】据材料“法律合同、条约和信件上都已发现此类印痕”可知,一些遗存的法律合同、条约和信件上发现苏美尔人圆简印章,说明两河流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广泛订立契约,即苏美尔人际交往中的契约意识,故选C项;没有比较,得不出“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A项;苏美尔王国是奴隶制,不是封建制,排除B项;埃及使用象形文字,苏美尔人使用楔形文字,排除D项。10.(2024·广东韶关一模·6)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成为中国土货与洋货的转运之地,它们内引外联是国外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国内经济的标杆,海外土货市场之行情、洋货在中国市场行销之状况,都能通过通商口岸表现出来。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主要属于外向型经济B.经济具有较强依附性C.传统贸易已彻底解体D.新型转口贸易已形成【答案】B【解析】据材料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成为中国土货与洋货的转运之地”“是国外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国内经济的标杆”可知,近代中国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联系密切,这与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关,故选B项;“主要属于外向型经济”不合史实,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外向型经济仅占次要地位,排除A项;“已彻底解体”说法绝对,排除C项;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品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11.(2021·江苏苏锡常镇二模·7)下表是近代某一时期江苏省种植业结构变化表,据表格,可以得出()江苏省种植业结构变化表(节选)(单位:千市亩)品种1914—19181924—19291931—1936水稻248842917326636油菜—5853782A.市场需求推动经济作物比重提高B.经济危机导致地方经济结构调整C.民国时期江苏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油科作物取代粮食作物成为主体【答案】A【解析】表格反映1914—1936年江苏地区的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说明当时油料作物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经济作物比重提高,故选A项;表格只反映了种植业结构的变化,不代表地方经济机构的调整,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情况,而不是民族工业的情况,排除C项;表格反映出水稻种植面积远远超过油菜种植面积,无法说明油科作物取代粮食作物成为主体,排除D项。12.(2024·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三·14)下图为英国《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节选。这折射出英国()1651年版本凡进入英国的商品必须用英国的或生产国的船只运输英国籍船员数量不得少于船员总数的75%禁止外国商人染指英国与其殖民地之间的贸易A.与荷兰贸易争夺激烈B.航运能力已称霸世界C.已成为世界殖民霸主D.对外贸实行严格管控【答案】A【解析】据材料“必须用英国的或生产国的船只运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航海条例》通过限制船只的来源、船员人数和航线来限制荷兰的殖民扩张,反映了英国积极对外扩张,与荷兰争夺海上霸主的贸易政策,故选A项;当时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航运能力称霸世界,排除B项;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排除C项;对外贸实行严格管控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而且材料中英国只是限制针对荷兰的贸易运输,排除D项。13.(2023·山东临沂高二下期末·14)1884年国际子午线大会在华盛顿召开,有27个国家派代表参加。大会确立本初子午线和建议采用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基准的“世界月”,为建立世界时区体系打下了基础。该会议的召开()A.得益于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B.反映了世界联系的加强C.标志着美国开始参与瓜分世界D.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融合【答案】B【解析】据材料“1884年……27个国家派代表”“……为建立世界时区体系打下了基础”等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为了方便各国之间的沟通、联系与交流,召开了国际子午线大会,确立了本初子午线和建议采用“世界月”,故选B项;地理大发现是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侧重表达基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国际子午线大会召开,材料只涉及这次会议召开的地点是在美国的华盛顿,并没有涉及美国瓜分世界的行为,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开始参与瓜分世界,排除C项;材料反映世界各国联系加强,并没有涉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排除D项。14.(2023·河南驻马店高二下期中·2)1815年英国议会颁布《谷物法》,严格限制外国谷物进口。但是到了1841年,英国取消和降低了1000多种商品的进口税,全部废除出口税,自由贸易占据了上风。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放弃贸易保护主义,公开宣布“所有民族之间的贸易必须享受完全的自由”。据此可知当时()A.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出现新变化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英国开始工业革命D.世界贸易呈现多中心新格局【答案】A【解析】据材料“严格限制外国谷物进口”“自由贸易占据了上风”可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寻找广阔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重商主义政策转变为自由主义政策,故选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18世纪60年代,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端,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劳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排除D项。15.(2023·河南新乡高二下4月月考·7)到1800年,欧洲人使用和仿制了大量中国瓷器,穿着印度棉织品,食用来自东南亚的香料、中国的茶叶、墨西哥的巧克力、也门的咖啡,并用来自加勒比地区的砂糖给咖啡增加甜味。这反映出当时()A.全球贸易网络逐渐形成B.殖民扩张以商品输出为主C.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增速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据材料并结合选必二第8课所学可知,欧洲人的衣食等生活用品来自世界各地,与1800年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紧密相关,故选A项;“商品输出”概念混淆,与材料中——欧洲人消费着世界商品相悖,排除B项;“资本原始积累”不合时空,资本原始积累发生在工业革命前,而1800年欧洲已开始工业革命,排除C项;“最终形成”不合时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16.(2023·江苏徐州高二上期末·14)图3、4、5为西方经济发展组图。这反映出()A.资本扩张的途径B.经营方式的变化C.工业革命的成果D.世界市场的拓展【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推动了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交易所、银行、百货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的出现,材料中百货公司、超市、便利店等的出现体现了经营方式的转变,故选B项;资本扩张以对外贷款、在外国成立银行等方式进行,图片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结束于20世纪初,与材料中便利店的出现时间不符,排除C项;世界市场拓展发生在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7.(2023·河南洛阳高二下联考·1)下表所示是1929年、1931年美国部分经济指标的统计情况(单位:美元)。由此可见,此时期美国()

国民生产总值农业收入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1929年1031亿130亿878亿6811931年876亿77亿586亿524A.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罗斯福新政效果有限C.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D.经济大危机不断加深【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与1929年相比,1931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农业收入、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均有所下降,这反映了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加深,导致美国部分经济指标下行,故选D项;当时美国虽然遭受经济危机,但仍为世界经济霸主,排除A项;1931年,罗斯福还未上台执政,排除B项;贫富差距指一个群体里面每个人之间的经济资产(财富)及收入的分配不均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18.(2023·河南创新联盟高二下9月调研·14)从1924至1926年,苏联通过了关于合作社的决议、农村工作的决议、单一农业税的决议等一系列决议,指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提高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赋税及发展合作社的重要性,并加以落实。这表明当时苏联()A.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B.苏联模式的弊端已开始显现C.经济发展仍贯彻新经济政策精神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显著【答案】C【解析】据材料“展农村商品经济、提高农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赋税”可知当时苏联政府依然重视农村商品化的发展,说明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依然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运用,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精神相吻合,故选C项;新经济政策是在公有化占主导的前提下借用了部分市场化的手段来发展经济,不能等同于市场经济体制,排除A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决议说明当时苏联依然在贯彻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做法,排除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已经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排除D项。19.(2023·广东名校联盟8月开学联考·16)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分工出现了新变化,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地理变迁。首先是消费类电子产业从美国向日本转移,然后由日本向韩国和东南亚国家与地区转移,形成了雁阵结构,其中日本是头雁,亚洲四小龙紧随其后。上述变化()A.推动了国际经济重心的转移B.说明发达国家丧失了经济优势C.体现出世界经济新秩序形成D.显示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国际分工出现了新变化,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亚洲经济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推动了国际经济重心的转移,故选A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依然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经济优势,排除B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一直持续至今也正处于形成过程中,排除C项;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表现,双方之间也并未建立正式的区域合作组织,排除D项。20.(2023·江苏扬州高二下期初·15)世界贸易组织有关食品、动植物、人类健康与安全的规定都要其成员的一致通过方能实施,有关标准必须建立在科学性和具有国际性的基础上。这说明该组织()A.以维护世界食品安全为核心B.降低成本从而刺激有效需求C.构建绿色壁垒实施歧视待遇D.完善商业规范维护人类健康【答案】D【解析】据材料“世界贸易组织有关食品、动植物、人类健康与安全的规定……建立在科学性和具有国际性的基础上”可知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建立科学性和国际性的商业规范维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故选D项;世界贸易组织以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为核心,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商业规范必须以科学性、安全性为基本前提,而不是成本高低为基本出发点,排除B项;在经济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贸易自由化是必然的客观要求,绿色壁垒不应该成为贸易歧视的理由,排除C项。21.(2022·江苏苏州高二下期末·15)图2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图2A.发达国家削减了贸易壁垒B.贸易失衡激化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C.经济全球化需要深入发展D.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阻碍了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题干提及1965、1975、1985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出口百分比不断增加,但份额很小,1995年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出口百分比大幅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后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发展中国家获得机遇而发展迅速,也正好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需要公正、公平的规则的推动,故选C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设立的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近5000亿美元”,排除A项;题干饼状图显示发展中国家间出口贸易不断增加,联系日益密切,排除B项;题干显示的是世界出口贸易的发展,而非存在的问题,排除D项。22.(2024·河南联考评测三·23)目前,以美元为主的结算和储备体系正在逐渐结束其历史使命,“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初,至少有28个国家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这反映出()A.国际金融体系不断重构B.经济全球化出现重大挫折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体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初,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走向瓦解,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人民币的影响也在上升,据材料可知,“‘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家“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把人民币纳入了国家货币储备体系”,反映了对美元霸权的冲击,体现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不断重构,故选A项;经济全球化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各经济体之间联系不断加强,最终形成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材料反映的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变化,有利于打破美元霸权,并非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挫折,排除B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至今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没有解体,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多极化格局并未形成,排除D项。23.(2023·河北保定高二上期末·8)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之初的协定,重大决议的通过需获得85%以上的多数同意。表1所示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部分国家份额与投票权比重(截至2010年10月1日)(单位:%)据此可知,当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1国家/地区份额比重投票权

国家/地区份额比重投票权美国17.0916.74加拿大2.932.88日本6.216.01俄罗斯2.732.69德国5.985.87荷兰2.372.34法国4.944.85比利时2.122.08英国4.944.85印度1.911.88中国3.743.65瑞士1.591.57意大利3.243.19西班牙1.401.38沙特3.213.16巴西1.401.38A.仍受到美国单边利益的牵制B.能够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C.严格按照民主原则进行决策D.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便利【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美国及其盟友的份额与投票权比重占多数,反映了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支配地位,说明当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受到美国单边利益的牵制,故选A项;材料中发达国家的份额与投票权比重多,不能够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强调重大决议的通过需获得85%以上的多数同意,但不能说明“严格按照民主原则进行决策”,排除C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排除D项。24.(2023·广东湛江一模·16)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当中的外资银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着明显的上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墨西哥、赞比亚,外资银行的资本总量甚至能够占到本国银行部门资本总量80%以上。由此推知,当今()A.金融开放制约了第三世界发展B.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加大C.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家利益失衡D.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答案】B【解析】据材料“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当中的外资银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着明显的上升”可知当前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所占比重明显上升,有的国家远远超过本国银行资本总量,结合所学可知外资银行的增多可能会带来监管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故材料所述现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故选B项;金融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不能说金融开放制约第三世界的发展,说法错误,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且“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家利益失衡”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为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实力此消彼长,此衰彼荣,经济发展的中心不断转移,材料未涉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的信息,无法得出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25.(2023·福建福州六校高二下期末·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清代在广州等口岸城市,有一大批运用西方画技进行模仿或创作的中国民间画家,被称为所谓外销画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通草水彩画广州博物馆藏材料二1757年至1842年间,清政府规定西方航海国家只能在广州开展贸易活动,史称“一口通商”时期。广州成为18世纪重要的世界贸易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的重要口岸。许多西方人通过广州了解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中国。于是在清代广州口岸,外销画应运而生。清代外销画题材丰富多样,从风景名胜、生活习俗,到家具陈设乃至各行各业的生产情况无不涉及。这些画作当年主要为了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内容大多围绕着广州贸易为中心而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如今,我们可以在这些画作中看到一个色彩明亮、商业繁荣、市井气息浓厚并且与西方交流紧密的广州。时至今日,外销画留存了18、19世纪中国社会的丰富图像,因此被研究者定义为“历史绘画”,具有一般艺术绘画无法比拟的历史研究价值。——摘编自《18、19世纪广州十三行外销画的现代意义探讨》等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就表现形式而言,指出材料一所示画作的史料类型。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清代外销画的史料价值?(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清代广州外销画畅销的原因。(4分)【答案】(10分)(1)史料类型:实物史料(或图像史料)。(2分)史料价值:外销画是研究清代广州作为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整体上纪实性较高,弥补了文字文献记载的不足;但是由于受其制作目的和制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须与其它史料相互印证。(6分)(2)原因: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实行广州一口通商;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工业革命的推动;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4分,任答2点给4分)【解析】(1)第一小问史料类型,结合所学可得,材料一所示画作为实物史料或图像史料。第二小问史料价值,据材料二“从风景名胜、生活习俗,到家具陈设乃至各行各业的生产情况无不涉及”“内容大多围绕着广州贸易为中心而延伸到社会各个方面”“具有一般艺术绘画无法比拟的历史研究价值”可得外销画是研究清代广州作为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整体上纪实性较高;从与其他史料互证的角度可得弥补了文字文献记载的不足;据所学知识可得外销画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须与其它史料相互印证。(2)据材料二“清政府规定西方航海国家只能在广州开展贸易活动”可得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实行广州一口通商;据材料二“广州成为18世纪重要的世界贸易中心之一”“是中国与世界接触的重要口岸”并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知识,可得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据材料二“这些画作当年主要为了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可得满足西方人了解中国的需要;据所学知识,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加强了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使得清代广州外销画畅销。26.(2023·江西上饶高二下期末·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地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且足够了解、把握和垄断世界市场,往往可以获得最丰厚的利润。海外市场的征服和开拓对英国工业至关重要,英国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2008年以来,全球性粮食问题愈演愈烈,受地球自身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量下降。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强调工业化,忽视了农业发展。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安全因素考虑对本国农业实行保护补贴政策,农产品生产过剩,因而实施鼓励出口政策,摧毁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后影响了全球粮食的正常生产。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粮食需求量增加;由于能源的紧张,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来转化成新型生物能源……中国必须立足自我,加强粮食安全建设,解决好自身的基本粮食需求;在全球性粮食危机中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加强与各国的粮食合作,推动危机的解决,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摘编自华凌志《全球性粮食危机与中国的应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叶的英国对外贸易的影响。(6分)(2)据材料二说明全球粮食危机出现的时代背景,并根据材料,简析当代中国政府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创新之处。(8分)【答案】(1)影响:增加了英国的外贸收入;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继续发展;将中国等传统国家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工业文明成果和西方近代文化的传播;加剧了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间接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技术革新动力不足。(每点2分,任答3点6分)(2)时代背景: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各国农业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带动需求量的增加;能源价格上涨带来能源结构的调整。(每点2分,任答3点6分)创新:立足自身的同时加强全球合作。(2分)【解析】(1)据材料一“往往可以获得最丰厚的利润”得出增加了英国的外贸收入,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继续发展;据材料一““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地为英国的商品敞开大门””得出将中国等传统国家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据材料一“海外市场的征服和开拓对英国工业至关重要”得出客观上促进了工业文明成果和西方近代文化的传播;据材料一“英国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得出加剧了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间接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技术革新动力不足。(2)第一小问时代背景,据材料二“受地球自身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量下降”得出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粮食产量下降;据材料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实行保护补贴政策”得出各国农业政策的调整;据材料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使粮食需求量增加”得出经济发展带动需求量的增加;据材料二“由于能源的紧张,越来越多的粮食被用来转化成新型生物能源”得出能源价格上涨带来能源结构的调整。第二小问创新,据材料二“中国必须立足自我……加强与各国的粮食合作”得出立足自身的同时加强全球合作。27.(2023·河南焦作高二下期末·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早在1680年,英国议会中就有人提出反对印度棉织物输入的议案,1700年,英国议会宣布了禁止输入、贩卖和使用印度、波斯和中国染色棉织物的命令。进入19世纪后,英国工业资本提出自由贸易的要求,英国对印度的贸易有所改变,1813年后,英国的棉纱和棉织品充塞了印度市场,1814—1835年,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纺品,从不到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印度还成为英国工业生产的原料产地。——摘编自苏黎《印度近代后期对外贸易浅析》材料二如图是1800—2000年美国进口产品平均关税和应课税产品平均关税变化。(备注:为保护国内产业,美国对国内不生产的产品免征进口关税,导致了总平均税率和应课税产品平均关税有较大差别)——据余淼杰等《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印度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对印度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25—1950年美国进口关税税率发生的变化及原因。(8分)【答案】(1)变化:由禁止印度棉织物输入英国到英国的棉纺织品大量输入印度。影响: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变化:1925年到1935年左右,进口关税税率上升;1935年左右到1950年,进口关税税率下降。原因:1929年,美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蔓延到世界范围,为了转嫁危机,美国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后推行新政,使得进口关税开始下降,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进口关税税率大幅下降。【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英国议会宣布了禁止输入、贩卖和使用印度、波斯和中国染色棉织物的命令”“英国的棉纱和棉织品充塞了印度市场”可知由禁止印度棉织物输入英国到英国的棉纺织品大量输入印度。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积极上,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消极方面,据材料一“印度还成为英国工业生产的原料产地”可知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第一小问变化,据图示可知1925年到1935年左右,进口关税税率上升与1935年左右到1950年,进口关税税率下降。第二小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