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探究性学习十年改革与实践_第1页
针灸学探究性学习十年改革与实践_第2页
针灸学探究性学习十年改革与实践_第3页
针灸学探究性学习十年改革与实践_第4页
针灸学探究性学习十年改革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成果名称《针灸学》探究性学习十年改革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徐平褚立希何金森孙平龙

成果完成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申请等级一等奖

申报学校(盖章)上海中医药大学

申请时间2008年12月150

成果科类大类:医学小类:中医学

代码□□□□□□

序号□□□□□□

编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

、成果简介

获奖

获奖金数额授奖

种类

(元)部门

1997优秀视听软件三等国家卫生部

1997优秀教学软件三等国家教育部

国际多媒体大奖赛

1998簸斯光盘奖中国杯

中国组委会

1999科技进步奖二—­等空上海市科委

:八六

1999优秀教材奖TJ3上海市教委

成果曾

2002教学成果:等上海中医药大学

获奖励

2004优秀教材二等国家教育部

情况2004精品课程国家级国家教育部

2005精品课程校级上海中医药大学

2005优秀教材上海中医药大学

2006教学成果■等上海中医药大学

2007优秀教材二等上海市教委

2007PBL教学成果一等上海中医药大学

2007优秀论文:等上海中医药大学

成果起

起始:1997年1月完成:2008年11月

止时间

主题词针灸学,信息化教学,探究性学习

1.成果主要内容

一、研究背景及主要观点

针灸学是一门具有独特思维方法和隐性知识传承特点的学科,由于针灸学术以个人经

验为主,内隐知识丰富,长期以来以口授心传为主。随着我国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的

建立,中医药学术的教育传承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院化模式.学院化这种主要沿袭

了大工业教学模式的现代中医教育,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隔离、缺乏衔接,再加上以教师

为主导取向的灌输接受式教学和以书本知识为主体的陈述性知识教学,不仅使学生缺乏主

动学习意识与能力,而且知识的临证应用迁移和知识重组相当困难,学生习惯于循规蹈矩,

按部就班,学得多,悟得少;只注意单个疾病的纵向的局部推理,不会把握疾病间横向的

联系;找不到古代经典理论与现代临床应用之间的关系,不能理解现代针灸实验研究在医

学中的意义,更谈不上理论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

探究性学习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

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注重主体的参

与性,在培养批判思维、重组知识能力和创造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20世纪

9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又为探究式教学提供了丰厚的技术支撑基础,教育信息

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多媒体信息的交互性,信息加工处理的高效性等,使学习者获得

知识的同时更容易获得高层次的思维技巧和能力,为探究式学习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应用前

景。

探究性学习的发展主要基于“全新知识观”有关知识和学习的最新研究I新知识观

指出,知识具有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默会性五大特点。这是人类首次参照

人脑的机制构建学习模型,是真正意义上对人的学习研究的开端。

二、研究主要内容

我们经历了四个主要的研究发展阶段,螺旋上升、逐步走向深入:

成果提要:“以学为中心”的多媒体络课程

第一阶段:

课程内容体系及教学策略。

成果提要:针灸学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自

第二阶段:主学习的模式、方法及策略,情境意义建

构为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基础。

成果提要:针灸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的

第三阶段: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维重构。

成果提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应用、

第四阶段:自主设计、自主实验为目标,探索针灸从

经典-临床-实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1.针灸学教学资源媒体化、网络化的理论研究及软件开发

本阶段主要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策略的设计和应用,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率先应

用多媒体网络新技术和教学理念,以WEB页表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

完成针灸学系列课程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在“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

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作了重大变革。研究集中在教学层面的基于网络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探

索,以及技术层面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和针灸教学网站建设。在教学内容上,通过主干

课程学习及辅助拓展学习全面实现教学目标;在学习方法上,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

作业练习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阶段成果:完成课题3项;出版多媒体网络教材8种;获教育部、卫生部、上海市教

委优秀教材奖9项;发表论文9篇;培养研究生2名。

2.针灸学网络化教学试验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本阶段研究针灸学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方法及策略。首次提出了《针

灸学》网络化教学的解决方案,应用标准教育试验和自然教学试脸等研究方法组织教学活

动,设计了情境评价方法,从职业素质、针刺治疗过程等多项指标建立了《刺法灸法学》

3

网络化教学的评价体系,在情境意义建构和评价方面为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采用

前、后测标准教育实验法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实验,采用预设情境法,从职业素质、针刺

准备、针刺过程、针刺异常情况4大部分含15项指标进行测评,既考察了学生的实际操

作能力,又促进了学生对针刺全过程的意义建构。

阶段成果:完成课题1项;开展教学试验2期,发表论文5篇(国际会议2篇),培

养研究生1名。

3.探究性学习三维模式重构

本阶段从针灸学网络教学应用走向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探索走向深入。研究引入探究性学习和PBL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了针灸学探究性学习三

维模式:将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引入《针灸学》教学设计,从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

和态度性目标三方面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为学习搭建活动平台,

如概念图工具,学习夹,学习网站,学习论坛,学习日志,创建的学习夹是教学策略运用

及教学活动组织的载体,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并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载体;将

思维工具概念图法引入针灸教学和考评,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理解分析古文

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率先综合应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模式,采用多元评价、多

主体评价等综合评分模式,建立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符合针灸探究性学习内核,可操作性

强。

阶段成果:完成课题2项,课程建设3项,开展教学实践4期,获得精品课程建设1

项;发表论文4篇;培养研究生1名。

4.针灸经典T临床-实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

本阶段改革整合了针灸经典、针灸临床和针灸实脸三门各自分离的专业课程,培养学

生善于综合运用针灸经典、针灸临床和针灸实验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较好地帮助

学生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去,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

中主动探求知识,开拓思路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综合查

找经典文献、设计临床课题和开展实验研究的综合能力。使针灸学探究性学习在理论上和

应用层面都掀开全新的一页。

阶段成果:完成课题2项,课程建设1项,开展教学试验2期,完成自主性设计实验

8项同、发表论文2篇,培养研究生1名。

4

2.创新点

1.开创了高等针灸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先河,以WEB页表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

策略,组织教学活动,完成针灸学系列课程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在“以学为

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作了重大变革。首次提出了《针灸学》网络

化教学的解决方案,在情境意义建构和评价方面为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中医教育领域最早引入探究性学习和PBL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了针灸学探究

性学习三维模式,依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开展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

价。引入思维工具概念图法开展针灸教学和考评,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理解

分析古文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首创针灸经典、针灸临床和针灸实验三一体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善于综合运用

针灸经典、临床和实验知识,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学生

主动探求知识,锻炼了查找经典文献、设计临床课题和开展实验研究的综合能力。

3.应用情况

1997-2002年:

经络学网络教学1期(上海中医药大学);

刺法灸法学网络教学2期(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卫生技术学院);

针灸学网络教学1期(上海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多媒体课件应用21期(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中西结合医院);

外校针灸学多媒体课件应用(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

2003-2006年:

针灸理论探究性教学5期(上海中医药大学);

2006-2008年:

针灸经典-临床-实验探索性教学2期,自主设计性实脸8项(上海中医药大学)。

4.成果描述

1)开创了高等针灸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先河:率先应用多媒体网络新技术和教学

理念,以WEB页表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策略,组织教学活动,完成针灸学系列课程多媒

体网络教学软件《针灸学》、《经络肺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实验针灸学》

等的研制开发,在“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策略方法手段上作了重大变革。

2)首次提出了《针灸学》网络化教学的解决方案,应用标准教育试验和自然教学试

验等研究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设计了情境评价方法,从职业素质、针刺治疗过程等多项指

标建立了《刺法灸法学》网络化教学的评价体系,对比评价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差异,

总结不同教学模式对认知、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等教学效果的影响,在情境意义建构和评

价方面为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引入探究性学习和PBL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了针灸学探究性学习三维模式:将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引入《针灸学》教学设计,从知识性9标、技能性目标和态度性目

标三方面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评价。将思维工具概念图法引入针灸教

学和考评,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理解分析古文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率先

综合应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模式,采用多元评价、多主体评价等综合评分模式,建

5

立的针灸学探究性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符合探究性学习内核,具有可操作性。

4)改革整合了针灸经典、针灸临床和针灸实脸三门各自分离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

善于综合运用针灸经典、针灸临床和针灸实验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较好地帮助学

生实现知识迁移。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去,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

主动探求知识,开拓思路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综合查找

经典文献、设计临床课题和开展实验研究的综合能力。

5)通过探究性学习强调了团队协作共同提高,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既注重合作,

又注重个体提高,较好处理了团队和个人学习的关系。

6)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的三维立体的教学环境,建立了基于信息技

术教学环境的针灸理论学习交流网站。引入WEBLOG(网络日志)作为记录学习交流的工

具,参照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经验而设立的协作交流的Wiki新工具平台,建立了针灸研究

和教学Wiki系统。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医院临床以及综合实险室,提供了基于信息技术

的从经典学习一临床实践一动物实脸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

7)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评价指标、学生问卷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映该教学

模式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文献资料,自学,表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协作交流,创

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成果幅射主要情况:

《针灸学》国家及上海市级精品课程(2004);

《针灸经典原著选读》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2005);

主办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中医PBL教师培训”(2007,2008);

中国针灸学会教育分会理事长单位(1997-2008);

主办世界针联大会针灸教育论坛(2006);

发起并主持上海中医药大学“PBL教师团队建设”及教师培训(2007-2008)

参加GCCCE(美国、港澳台等)、亚太地区PBL等国际学术会议(1998-2008)

成果负责人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教学名师奖(2004);

成果负责人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平名师研究室”导师(2005-2008)«

成果负责人任国家高等医药院校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2002-2006),上海市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专家顾问组专家(2004-工

6

二、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

徐平性另U女

姓名

出生年月1952年4月最后学历研究生

参加工

1969年2月高校教龄21年

作时间

专业技术现任党

研究员,教授教研室主任

职称政职务

工作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联系电/p>

教授,博导

现从事工

针灸文献,中医教育电子信箱xp99@163.com

作及专长

脑与认知

通讯地址上海蔡伦路1200号邮政编码201203

何时何地上海市高校优秀教学名师奖(2004);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2005);国

家精品课程“针灸学”(2004)负责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徐平名师研究

受何奖励

室”导师(2005-2008)等。

1.研究项目背景及其理论基础,撰写相关项目申请书,获得国家教

育部及上海市教委多项资助(9项);

2.总体主持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及总结:

3.主持针灸学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设计网络教学策略,

主组织网络学习活动,主编出版网络多媒体课件7种;组织开展针灸学网络

教学实验;

4.主持针灸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设计针灸学探究性学习

要策略、学习平台,考评指标及方法等;组织针灸探究性学习及小组学习讨

论;

5.主持针灸经典-临床-实验的理论研究及教学设计,协调各教研室

-I-*.教学环节,组织针灸经典学习、针灸临床教学和实践活动,参与针灸实验

设计,组织参与讨论及考评;

6.主持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中医PBL教师培训”,主持“中医PBL

教师团队建设”,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带教培养;

7.主持项目总结,成果申报。

本人签名:

年月日

7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2)完成人

褚立希性另男

姓名U

出生年月1953年1月最后学历本科

参加工

1978年7月高校教龄30

作时间

专业技术现任党

教授院长

职称政职务

上海中医药大学

工作单位联系电话51322177

针推学院

院长、教授、主任医师

现从事工

硕士研究生导师电子信箱Chulixi2@126.com

作及专长

中医骨伤科学

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201203

9号楼9404室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1.项目设计;

2.项目组织及监督;

3.课程安排及协调;

主4.教学活动考评;

5.项目总结,成果申报。

本人签名:

年月日

8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3)完成人

何金森性另U男

姓名

出生年月1952年1月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

参加工

1986年7月高校教龄22

作时间

专业技术现任党

教授教研室主任

职称政职务

上海中医药大学

工作单位联系电话51322171

针推学院

教授、主任医师、

现从事工博士生导师

电子信箱hejinsen@citiz.net

作及专长针刺治疗内分泌疾病

临床研究

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201203

9号楼9412室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1.设计针灸临床教学大纲;

2.组织针灸临床教学和实践活动;

3.开设针灸临床课堂讲座、组织讨论及点评;

4.教学活动考评;

主5.带教青年教师。

-F".

本人签名:

年月日

9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4)完成人

孙平龙性另U男

姓名

出生年月1952年10月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

参加工

1976年12月高校教龄32

作时间

专业技术现任党

教授教研室主任

职称政职务

上海中医药大学

工作单位联系电话51322358

针推学院

现从事工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sunpinglong@yahoo.c

电子信箱

作及专长实验针推学n

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通讯地址邮政编码201203

3号楼3528室

何时何地

受何奖励

1.设计针灸实验教学大纲;

2.组织针灸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