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复习: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解析版_第1页
章末复习: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解析版_第2页
章末复习: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解析版_第3页
章末复习: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解析版_第4页
章末复习: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知识梳理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内容要点内能分子动能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它们的动能也就越大。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分子势能。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改变方式热传递做功实质内能的转移。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示例煮饭、热水袋取暖钻木取火、搓手取暖说明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规律: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做功改变内能的两种情况: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联系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是等效的,没有看到改变内能的具体过程,就无法判断物体内能改变的原因。热量概念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用Q表示。单位焦耳(符号:J)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关系1.温度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是”“物体的”等词描述。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不一定是吸了热;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离开热传递,通常用“吸收”“放出”等词修饰,不能用“有”“含有”“物体的”等词修饰。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过程;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物体的”“物体有”等词修饰.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理意义描述物质吸热本领的物理量。定义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或降低)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公式c=eq\f(Q,mΔt)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水的比热容及意义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水的比热容的应用制冷剂、散热剂、调节气候。补充(1)吸热公式:Q吸=cm(t-t0);(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0表示初温,t表示变化后的温度即末温。(3)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的高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热值知识点三热值知识点三定义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质量m的比值,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焦每千克,符号是J/kg或J/m3。公式q=eq\f(Q,m)或q=eq\f(Q,V)理解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表示:1kg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热机知识点四热机知识点四热机定义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原理种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内燃机定义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分类汽油机和柴油机。热机工作过程每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只有做功冲程是靠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机效率定义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公式η=eq\f(Q有用,Q总)×100%能量流向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E的流向有:废气带走的能量E1、机械损失的能量E2、散热损失的能量E3、做有用功的能量E4。提高热机效率途径(1)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如:将煤粒磨成煤粉、加大送风量等;(2)利用废气的能量;(3)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0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011.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水、食用油、秒表(或停表)、温度计、酒精灯、搅拌器等。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3.实验现象:(1)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升高的温度不同。(2)质量相同的水,加热不同的时间,升高的温度不同。4.实验结论:(1)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2)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5.问题探究:(1)怎样得到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①先确定好适当的质量,再查找两种不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它们的体积,用量筒分别量取;②也可以用天平称出相同质量的液体;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中放上质量相等的烧杯,向左盘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向右盘中缓慢倒入另一种液体,直到天平再次平衡。(2)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①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的大小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②也可以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通电相同时间。相比之下,第二种方式更好,因为酒精灯是外部加热,加热的位置、火焰的大小、散热情况等均不好控制。(3)为什么要让烧杯、温度计、搅拌器的规格都相同?加热水和食用油的过程中,烧杯、温度计、搅拌器也要吸收热量,为了减小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采用相同的规格。(4)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什么?使液体受热均匀。(5)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可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加热的时间,加热时间长,说明吸热能力强。真题练真题练一、单选题1.(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砖的制作工艺流传数千年,从晒制到烧制,从青砖到红砖,小小的砖块见证了人类迈向文明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砖块的内能C.烧制红砖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D.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密度变小【答案】B【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高温烧制时,砖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即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砖块的内能,故B正确;C.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燃烧程度、质量都无关,故C错误;D.若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质量变小,体积也减小,由于组成砖的材料没有发生变化,则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故D错误。故选B。2.(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在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B.筒内气体温度降低C.筒内气体的内能不变 D.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答案】D【解析】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棉花燃烧起来,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3.(2023·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端午节煮粽子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习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为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打开锅盖上面的白雾是水蒸气C.加热粽子是利用做功增加内能 D.闻到粽子的香味是因为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热量,所以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B.打开锅盖上面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C.加热粽子时,开水放出热量,粽子吸收热量,所以是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故C错误;D.闻到粽子的香味是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故选D。4.(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以下对厨房里一些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碗沿上磕鸡蛋,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将刀刃磨的很薄,是为了减小压强C.水烧开后,壶盖被顶起,其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同D.用天然气做饭,利用了天然气具有较大的热值【答案】B【解析】A.在碗沿上磕鸡蛋,鸡蛋对碗沿有力的作用,碗沿对鸡蛋也有力的作用,故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将刀刃磨的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符合题意;C.水烧开后,具有较大的内能,将壶盖被顶起,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天然气做饭,天然气与其它燃料相比较,输送的是天然气,这是利用了天然气热值大的特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5.(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湖中的荷花清香四溢,这属于______现象。立于荷尖上的蜻蜓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若蜻蜓距水面。则它与其倒影之间相距_______m。广阔的湖水可以调节周边的气温,这是由于水具有较大的________。

【答案】扩散1.6比热容【解析】[1]湖中的荷花清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2]蜻蜓距水面0.8m,则蜻蜓的像距水面也是0.8m,则它与其倒影之间相距l=0.8m+0.8m=1.6m[3]潮水对周边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同等条件下,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其他物质多。6.(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某一冲程工作示意图,该冲程是___________冲程。若该汽油机1s对外做功15次,则汽油机的飞轮速度为___________。

【答案】压缩1800【解析】[1]图中的进气门和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是压缩冲程。[2]四冲程汽油机在1s内对外做功15次,则汽油机1min做功900次,由于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完成4个冲程,飞轮和曲轴转2圈,对外做功1次,所以汽油机的飞轮1min内飞轮转1800次,即该汽油机工作时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7.(2023·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淡水资源的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大试管中加入的食盐水,组装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看到小试管内出现淡化后的水。则加入的食盐水质量为______g;当食盐水从升高到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约为______J(不考虑食盐水质量的改变)。在淡化过程中,水蒸气变成水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食盐水比热容近似为,食盐水的密度取]

【答案】10.32163液化【解析】[1]食盐水的密度为食盐水质量为[2]吸收的热量约为[3]水蒸气变成水,即从气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液化。8.(2023·湖北荆州·统考中考真题)某燃气热水器将20L的水从20℃加热到70℃,完全燃烧了0.21m3的煤气,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该燃气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______。[已知水的比热容为,水的密度为,煤气的热值为]【答案】50%【解析】[1]水的质量为水吸收的热量是[2]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该燃气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三、实验题9.(2023·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学习了比热容知识后,想比较A、B两种未知液体的比热容大小,进行如下实验:

(1)找来两个带保温层的相同电热杯,不计与外界发生的热传递,如图甲所示;(2)将_______相等的A、B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电热杯中,然后将两种液体均加热到60℃;(3)将长时间处于室温的两个完全相同的铜块,分别浸没在两种液体中,盖好盖子;(4)经过一段时间,温度计示数稳定后,A液体中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A液体温度降为_________℃,B液体温度降为53.0℃;(5)分析可知,_____液体放出的热量多,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答案】质量56AA【解析】(2)[1]比较A、B两种未知液体的比热容大小,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需要控制两液体的质量相等。(4)[2]由乙图可知,A液体温度降为56℃,则A液体则铜块的末温为56℃。(5)[3][4]B液体温度降为53℃,则B液体中铜块的末温为53℃,铜块的初温相同,根据Q=cmΔt可知,A液体中铜块吸收的热量较多,则A液体放出的热量多;即cAmΔtA>cBmΔtB代入数据可得cAm(60℃-56℃)>cBm(60℃-53℃)整理可得cA>cB,所以A液体的比热容较大。10.(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取质量为200g的水,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1)此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______能;(2)分析图像,回答下列问题。①AB段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②BC段表示水的______过程,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3)实验结束后,取下烧杯上的硬纸板,发现纸板上有小水珠,这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答案】内10080沸腾不变液化【解析】(1)[1]此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酒精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所以是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2)①[2]如图乙所示,AB段水吸收的热量为②[3][4]如图乙所示,BC段水的温度没变,说明温度达到了水的沸点,这段表示是水的沸腾过程,特点是水要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3)[5]实验结束后,取下烧杯上的硬纸板,发现纸板上有小水珠,这是从烧杯中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硬纸板液化成的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四、计算题11.(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2023年5月28日上午,我国首架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客机C919,如图甲,历时2h从上海到北京,开启了首次商业载客飞行。(1)已知上海到北京航程为1178km,求C919由上海飞往北京的平均速度;(2)C919在高空水平定速巡航时,若受到的阻力为,飞机发动机的效率为25%,则飞行4km需要消耗多少升汽油?已知汽油密度为,汽油热值为:(3)如图乙是飞机单侧机翼与周围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的模型。图中机翼的下表面可视为平面,面积为。飞机起飞前在水平跑道上快速滑行时,机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飞机对地面的压强为p。飞机总重为G,近似地认为飞机受到的升力来自于飞机双侧机翼。请推导出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用字母表示)。

【答案】(1);(2)50L;(3)【解析】解:(1)C919由上海飞往北京的平均速度(2)C919在高空水平定速巡航时,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为,飞机牵引力做的功汽油燃烧产生的热量飞行4km需要消耗的汽油质量飞行4km需要消耗的汽油的体积(3)飞机起飞前在水平跑道上快速滑行时,机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飞机对地面的压强为p,此时飞机对地面的压力为飞机的重力为G,此时飞机的升力的大小为图乙是飞机单侧机翼与周围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的模型,且图中机翼的下表面可视为平面,面积为S1,则两侧机翼下表面的总面积为2S1,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答:(1)C919由上海飞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2)飞行4km需要消耗50L汽油(3)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12.(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正午,小明对水面获取太阳的能量情况进行研究,他将装有400g水的盘子放在室外平台上,经阳光照射10min,水温升高了2.5℃,不计水的蒸发(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1)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2)若照射到盘中水面上太阳能的功率为25W,水获取太阳能的效率是多大?

【答案】(1)4.2×103J;(2)28%【解析】解:(1)由Q=cmΔt可得,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为(2)由W=Pt可得,照射到水面上的太阳能为故水获取太阳能的效率为答:(1)该过程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3J;(2)水获取太阳能的效率是28%。模拟练模拟练一、单选题1.(2023·黑龙江佳木斯·校联考模拟预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机场工作人员经常以电动平衡车(如图甲所示)代步。某次工作人员骑着平衡车(其铭牌如图乙所示)在水平地面上以额定功率且以最高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一段距离,行驶时平衡车受到的阻力为120N。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牵引力的大小为600NB.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480WC.电动平衡车的重力为600ND.电动平衡车的效率为80%【答案】D【解析】A.由题意知,工作人员骑着平衡车在水平地面上以最高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平衡车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平衡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牵引力F=f=120N故A错误;B.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故B错误;C.电动平衡车的重力G=mg=10.3kg×10N/kg=103N故C错误;D.由题表可知,该平衡车的额定功率P总=600W,故该电动平街车的效率故D正确。故选D。2.(2023·广东·广东实验中学校考二模)对如图所示实验的物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A.酒精灯中的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余酒精的热值、比热容、密度均不变B.试管中的水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的途径是通过热传递C.此实验的原理等效内燃机压缩冲程,此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答案】C【解析】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密度、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特性,都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酒精灯中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余酒精的热值、比热容、密度均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中试管中水温度升高,是因酒精灯对试管加热,内能增大的途径是通过热传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此实验的原理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等效内燃机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3·广东佛山·统考模拟预测)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热量可以自动地从内能低的物体转移到内能高的物体【答案】C【解析】A.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错误;B.物体的温度为0℃时,物体内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其内能不为零,故B错误;C.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C正确;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温度相同,所以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故D错误。故选C。4.(2023·湖北·统考模拟预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通过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纸板上的小孔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相等B.沸腾前,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C.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温度不变D.由图乙可知第一次实验用水质量较大【答案】D【解析】A.实验中若在烧杯上加盖密闭,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会升高,所以设计一个小孔是为了使杯内外气压平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沸腾前,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水在沸腾前,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上升,沸腾过程中,水不断吸热,水的温度不变,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图乙可知,两次水的初温和末温相同,第一次实验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较短,第一次水吸收的热量较少,由Q=cmΔt可知知第一次实验用水质量较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5.(2023·山东菏泽·统考模拟预测)《三国演义》有“青梅煮酒”的典故,芒种节气正是青梅煮酒季,煮酒可利用水浴法对酒加热。质量为0.5kg的酒从20℃升高到4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J[c酒=3.4×103J/(kg•℃)]。【答案】3.4×104【解析】由知道,酒吸收的热量为6.(2023·河北邯郸·统考三模)如图是同一天内某森林公园的气温及园内人工湖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那么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公园人工湖的水温变化图线。质量为10kg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温度升高了2℃,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答案】乙8.4×104热传递【解析】[1]陆地与水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变化较小,因此乙是公园人工湖的水温变化图线。[2]水吸收的热量为[3]水通过吸收热量增加内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7.(2023·河北石家庄·校考三模)便携燃料罐(图)给户外活动带来了方便,罐内填充液化的丁烷(C4H10),打开气罐时液态丁烷先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点燃丁烷,丁烷完全燃烧的产物为__________。丁烷热值为4.57×107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一罐120g的丁烷完全燃烧可以将__________kg水从20℃加热到沸腾(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汽化二氧化碳和水16.3【解析】[1]打开气罐时,罐里的液体丁烷变成气体喷出来,这发生的是汽化现象。[2]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燃烧然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3]120g丁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水从20℃到沸腾吸收的热量,根据得8.(2023·河北石家庄·校考一模)小强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通过控制加热时间相同,来保证A、B两种物质__________(选填“吸收热量”或“升高温度”)相同,所测数据绘制成如图乙所示图像,分析图像可知,__________(选填“A”或“B”)物质的吸热能力更强。若A物质的质量为0.5kg,则在时间t内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cA=2.6×103J/(kg·℃)】。

【答案】吸热热量A26000【解析】[1]实验中通过控制加热时间,让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2]由图乙知,在相同的时间内,A、B两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B升温更快,说明B的吸热能力弱,A升温更慢,说明A的吸热能力强。[3]由图乙知,在t时间内,A的温度由20摄氏度升至40摄氏度,A吸收的热量三、实验题9.(2023·内蒙古包头·包头市第二十九中学校考三模)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和___________相同的a、b两种液体,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2)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可知___________(选填a、b)的吸热能力强,a、b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之比是___________;(3)下列选项中与本实验所研究特性无关的是:___________。A.用热水袋取暖;

B.汽车的水箱;C.夏天在地面喷水降温;

D.利用空调降温【答案】质量吸热相同a2∶1CD【解析】(1)[1]根据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方法可知,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相同和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2]由于相同的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因此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热相同。(2)[3][4]根据如图乙a、b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升高30°C-10°C=20℃时,b用时3分钟,a用时6分钟,可判断出a的吸热能力强,a、b升高相同温度时,由转换法可知,吸收热量之比等于用时之比,即6min∶3min=2∶1(3)[5]AB.根据可得,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越大吸或放热越多,故汽车的水箱、用热水袋取暖均与本实验研究物质特性(比热容)有关;故AB不符合题意;C.夏天在地面喷水降温,是利用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与比热容无关;故C符合题意;D.制冷剂在空调内部的蒸发器里面汽化,汽化要吸热,使空调蒸发器的温度降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冷凝器会发生液化现象,空调压缩机是利用制冷剂发生物态变化方法降温的,利用空调降温与比热容无关,故与本实验研究物质特性(比热容)无关,故D符合题意。故选CD。10.(2023·河南新乡·校联考二模)小组同学比较沙子和水的比热容,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1)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内分别装入初温、_______相同的沙子和水;(2)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沙子和水,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它们受热均匀。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加热时间/min012345温度/℃沙子182229374552水181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