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文北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测试题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文北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测试题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文北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测试题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文北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测试题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文北小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附答案1.六年级三个班学生共同植树,一班植树160棵,二班植树的棵树是一班的,三班植树的棵树是二班的,三班植树多少棵?2.李红爸爸每月工资约4500元,妈妈每月工资约3500元,每月家庭支出大约是他俩工资总数的。李红家每月大约能结余多少元?3.一片树林有梨树15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桃树有多少棵?4.水果店运来210筐水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第二天卖出余下的。水果店里还剩下多少筐水果?5.一堆煤60千克,第一天烧了它的千克,这堆煤比原来少了多少千克?6.一本故事书有360页,已经看了全书的。7.二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小华收集了42个,小强比小华多收集了。两人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8.珠海市长隆海洋王国2019年上半年接待游客为560万人,下半年游客量是上半年的。2019年长隆海洋王国下半年接待游客多少万人?9.上学期,李东每天完成作业一般用时80分钟。开展“双减”工作以来,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过重作业负担。李东现在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比上学期少了,李东现在每天完成作业用多少分钟?10.某企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为和平村修建一条公路。该工程如果由甲工程队单独修,需要15天,如果由乙工程队单独修,需要20天。现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8天可以修完这条公路吗?11.张老师到超市买了一套衣服,其中裤子12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衣多少钱?(根据线段图,将题中的信息补充完整,并列式解答。)12.某工程队修一条长600米长的公路,第一阶段修了全长的,第二阶段修了剩下的,那么还剩下多少米没有完成?13.学校在六年级390人中选出的学生去参加市运动会,其中男生占了全体运动员的。男生有多少人去参加市运动会?14.植树队准备种1200棵树,第一天种了总数的,第二天种的棵数是第一天的,第二天种了多少棵树?15.下图大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16.一副围棋39元,一副中国象棋的价格是围棋的,一副陆战棋的价格是中国象棋的,一副陆战棋多少元?17.三个同学踢毽子,玲玲踢了72个,小洋踢的个数是玲玲的,小梅踢的个数是小洋的,小梅踢了多少个?18.一本童话书有160页,胡兵第一周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周读了余下的,第二周读了多少页?19.某小学举行“我为小伙伴”捐书活动,四年级学生捐书1200本,六年级捐书数是四年级的,五年级的捐书数是六年级的,五年级捐书多少本?20.文具店运来300本数学练习本,运来的英语本是数学练习本的,运来的作文本是英语本的,文具店运来多少本作文本?21.有一个1公顷的土地,计划种植大豆,剩下的按2:3的比例种植玉米和花生,玉米和花生的种植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2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20天完成,乙队独做每天完成.如果甲先独做5天,然后两队合做,还需多少天才能完成?23.水果店运进一批桂园,第一天售出,第二天售出余下的,还剩36千克没有卖,这批桂园有多少千克?24.当你开车开到路程时,你油箱的油已由原来的满箱到只有箱。问:是否能用这些油到达终点?请你尝试说说理由。25.加工一批零件,由一个人单独做,甲要4小时,乙要5小时,丙要6小时,先由乙做2小时,剩下的由甲、丙两人合作,还要几分钟才能完成?26.操场上有108名同学在锻炼身体,其中女生占,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占,后来又来了几名女生?27.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需12天完成,乙丙两队合作需15天完成,甲丙两队合作需20天完成,如果由甲乙丙三队合作需几天完成?28.一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第一天它吃了这堆桃子的七分之一,第二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六分之一,第三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五分之一,第四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四分之一,第五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三分之一,第六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二分之一,这时还剩12个桃子。那么第一天和第二天所吃桃子的总数是多少个?29.一份稿件,甲单独打要15分钟完成,乙单独打要10分钟完成,现在甲、乙合打5分钟后,乙有事离开,余下的由甲单独完成,甲打完剩下的稿件需要几分钟?30.某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3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现在由甲、乙两队合作,中途甲队退出,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又做了5天才完成任务。如果做完这项工程共得工程款9000元,问甲队能得工程款多少元?31.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客车与货车所行路程比是7∶4。已知,客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需要8小时,货车每小时48km。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2.学校买来一批书,分给高年级后,剩下的按4∶3的比分给中年级和低年级。已知中年级分得240本,这批书一共有多少本?33.小红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36页。这时已读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5∶7,小红再读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34.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上午8:00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当行驶了全程的时与货车相遇。已知货车行驶完全程要8小时,两车相遇是什么时刻?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5.甲、乙两人合作制造完成了一批零件,甲乙两人制造零件个数比是4∶3,其中甲制造完成全部零件的还多6个,那么乙制造了多少个零件?36.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的中间向相反的方向行驶,3小时后,客车到达甲地,货车离乙地还有40千米。已知货车和客车的速度比是5∶7,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7.甲、乙两个仓库共同储存一批粮食,甲仓库储存的粮食比这批粮食的多10t,乙仓库储存的粮食比这批粮食的少2t,这批粮食一共有多少吨?38.如图,长方形的长AD与宽AB的比为5∶3,E、F为AB边上的三等分点,某时刻,甲从A点出发沿长方形逆时针运动,与此同时,乙、丙分别从E、F出发沿长方形顺时针运动。甲、乙、丙三人的速度比为4∶3∶5,他们出发后12分钟,三人所在位置的点的连线第一次构成长方形中最大的三角形,那么再过多少分钟,三人所在位置的点的连线第二次构成最大三角形?39.某口罩厂两个车间计划生产相同个数的防尘口罩和医用口罩,当医用口罩完成了时,防尘口罩刚好完成了。这时,为了提前完成医用口罩的生产任务,改进了生产工艺,效率提高了50%。这样,当医用口罩完成任务时,防尘口罩还有3500个没完成,原计划生产医用口罩多少个?40.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60天。若甲队先单独做18天,则剩余的甲、乙两队合作24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41.下图是朝阳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统计图:(1)参加特长班学习的同学和读书的同学占总数的百分之几?(2)如果参加户外活动的有44人,上网学习的有多少?42.紫薇花园各部分面积情况如图。(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2)草坪面积是18500平方米,紫薇花园的面积是(

)公顷。(3)花圃与草坪的面积比是(

)。如果花圃和草坪配置同一种除虫剂,按桶购买,花圃需要20桶,那么草坪需(

)桶。43.下图是小东家一月份的各种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1)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可知小东家这个月(

)支出的最多。(2)请将图补充完整。如果小东家这个月的支出是3600元,那么赡养老人的支出是(

)元,教育支出是(

)元。44.张阿姨得到一笔20000元的奖金。她打算拿出这笔奖金的20%还房贷,拿出6000元作家庭备用金,剩余的全部存入银行,作为女儿三年后上大学的学费。(1)张阿姨用于还房贷的钱是多少元?(2)请把下边的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张阿姨存入银行的钱,存期三年,年利率2.75%,到期时,张阿姨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钱?45.汽车盲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它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有一种汽车盲区叫做内轮差盲区,内轮差是车辆在转弯时前内轮转弯半径与后内轮转弯半径之差;由于内轮差的存在而形成的这个区域(下图所示)是司机视线的盲区。卡车,货车等车身较长的大型车在转弯时都会产生这种盲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许多路口都开始设置“右转危险区”标线。下图是我区某一路口“右转危险区”的示意图,经过测址后内轮转弯半径米,前内轮转弯半径米,圆心角,求此“右转危险区”的面积和周长。46.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其形状为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因而被称为“阴阳鱼太极图”。(1)请你照样子画一个太极图。(大小自己定)(2)这样的阴阳鱼是有大小不同的三种圆组成的。若最大的圆的直径是20厘米,最大圆的直径是最小圆直径的10倍,求阴鱼(阴影部分)的面积和周长。47.如下图,底面的半径为0.5米的油桶在两面墙之间滚动,两面墙之间的距离为26.12米,那么油桶从一面墙滚到另一面墙要滚多少圈?48.李叔叔家用篱笆靠墙围了一个半圆形小院,小院的直径是12m.(1)围这个小院需要多长的篱笆?(2)如果要扩建这个小院,把它的直径增加2m,这个小院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49.共享单车代表了创新的绿色出行理念,解决了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种共享单车的车轮半径是40cm,每分钟转100圈。刘老师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000m,如果刘老师骑这种单车早上7:30从家出发,会不会耽误上午8:00到学校上课?(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50.如图,一个半径为10厘米的圆沿图中“凸”字形的内壁滚动“凸”字形的一圈又回到原地。圆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单位:厘米)51.某公司计划进一批原材料,原来每吨的价格是200元,现在每吨的价格上涨了25%。原计划进100吨原材料的钱,现在只能进多少吨?52.仔细观察下面的点子图,看看有什么规律。(1)根据上面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2)探索填空:按照上面的规律,第6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第10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53.探究题。正方形个数摆成的图形小棒根数123………n…(1)把表格填完整。(2)如果摆100个正方形,那么需要多少根小棒?54.按照下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照这样摆下去,要坐34位客人需要多少张餐桌?(用方程解)55.如图4×4方格纸片内,两面都写着1,2,3,4,…,16(同一位置的格子正反面数字相同),现依下列顺序逐步折叠:(1)上半部往下折叠盖在下半部上;(2)右半部往左折叠盖在左半部上;(3)左半部往右折叠盖在右半部上;(4)下半部往上折叠盖在上半部上。经过上述操作,纸片在最上面的数字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56.如图,堆三角形积木。①如果下层放6个,一共需要多少个三角形?②如果有169个三角形积木块,下层应放几个?57.笑笑用水果卡片摆成下面的“T”字,照这样摆下去,第10个“T”字要用多少张水果卡片?58.探究题。正方形个数摆成的图形小棒根数123………………(1)完成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2)如果摆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59.观察下面点阵中的规律,回答下面的问题:①方框内的点阵包含了(

)个点。②照这样的规律,第12个点阵中应包含多少个点?我是这样想的:60.有一袋大米,第一周吃去了这袋大米的30%,第二周吃去了这袋大米的还剩15kg,这袋大米原有多少千克?61.某影剧院能容纳600名观众,该剧院有2个大门和4个小门。经测试,1个大门每分钟能安全通过120人,1个小门每分钟能安全通过80人。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拥挤,大、小门通过的人数各下降30%。(1)在正常情况下,开启所有的门,每分钟能安全通过多少人?(2)在紧急情况下,如果要在3分钟内安全疏散全部观众,影剧院门的设计符合要求吗?62.李老师要从网络上下载一个容量为54G的文件包,他查了一下电脑D盘和E盘,得到以下信息:D盘总容量300G已用85%E盘总容量200G已用∶未用=7∶3根据这些信息,你认为应将文件包存在哪个盘中,为什么?(请用数据说明)6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0%,第二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30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64.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到西天取经,途中八戒摘了一些桃子。他把总数的30%送给了师父,总数的给了悟空和沙僧;最后他数了数剩下的桃子,比给师父的还多7个。贪吃的八戒全留给了自己。请问八戒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65.一瓶洗衣液,第一周用了总量的,第二周用了总量的20%,还剩2.2升,这瓶洗衣液原有多少升?66.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80千米时,是一架喷气式飞机的。一辆小汽车的速度是这架喷气式飞机的。这辆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67.小敏坚持每天阅读。有一本书共120页,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余下的,还剩多少页没读?68.学龄儿童11~15岁标准体重的估算方法是:年龄×3-2。(单位:kg)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轻(重)百分比轻20%以上轻11%-20%轻10%-重10%重11%-20%重20%以上等级营养不良偏瘦正常偏胖肥胖小东今年12岁,实际体重41千克。(1)根据上面的估算方法,小东的标准体重应该是多少千克?(2)小东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轻或重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3)小东的等级是什么?请你给他提一些建议。69.张叔叔去年参加医疗保险。今年1月,张叔叔生病住院15天,共需医疗费8500元。按照规定,张叔叔本人需要支付多少元医药费?70.请根据下图中的规律,按要求回答问题。(1)在下表中完整地填写③、④号图的相关数据。图号①②③④白色三角形个数01黑色三角形个数13总个数(2)根据以上的信息,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当黑色三角形个数比白色三角形个数多10个时,白色三角形和黑色三角形的总个数是多少个?黑色的多少个?【参考答案】1.120棵【解析】将一班植树棵数看作单位“1”,用一班植树棵数×二班对应分率,求出二班植树棵数,再将二班植树棵数看作单位“1”,用二班植树棵数×三班对应分率,就是三班植树棵数,据此列出综合算式解答解析:120棵【解析】将一班植树棵数看作单位“1”,用一班植树棵数×二班对应分率,求出二班植树棵数,再将二班植树棵数看作单位“1”,用二班植树棵数×三班对应分率,就是三班植树棵数,据此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即可。160××=120(棵)答:三班植树120棵。【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2.3200元【解析】先利用乘法求出爸爸妈妈的工资和,再将其乘(1-),求出李红家每月大约能结余多少元。(4500+3500)×(1-)=8000×=3200(元)答:李红家每月大约能结余3解析:3200元【解析】先利用乘法求出爸爸妈妈的工资和,再将其乘(1-),求出李红家每月大约能结余多少元。(4500+3500)×(1-)=8000×=3200(元)答:李红家每月大约能结余32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3.225棵【解析】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把梨树的棵数代入计算即可。150×=225(棵)答:桃树有225棵。【点睛】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解析:225棵【解析】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把梨树的棵数代入计算即可。150×=225(棵)答:桃树有225棵。【点睛】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4.40筐【解析】用1减去,再将差乘,求出第二天卖出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再利用减法求出剩下的水果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将其乘210,求出水果店里还剩下多少筐水果。(1-)×=×=(1-解析:40筐【解析】用1减去,再将差乘,求出第二天卖出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再利用减法求出剩下的水果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将其乘210,求出水果店里还剩下多少筐水果。(1-)×=×=(1--)×210=×210=40(筐)答:水果店里还剩下40筐水果。【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5.5千克【解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60×=5(千克)答:这堆煤比原来少了5千克。【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解析:5千克【解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60×=5(千克)答:这堆煤比原来少了5千克。【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6.144页【解析】把这本故事书看作单位“1”,已经看了全书的,则还有全书的1-=没有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进行解答即可。360×(1-)=360×=144(页)答:还剩下144页没解析:144页【解析】把这本故事书看作单位“1”,已经看了全书的,则还有全书的1-=没有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进行解答即可。360×(1-)=360×=144(页)答:还剩下144页没有看。【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7.90个【解析】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问题,可把小华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乘以多的可计算出多收集的个数,小华收集的个数加多收集的个数就是小强收集的个数,再把两人收集的相加即解析:90个【解析】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问题,可把小华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乘以多的可计算出多收集的个数,小华收集的个数加多收集的个数就是小强收集的个数,再把两人收集的相加即可。(个)答:两人共收集90个矿泉水瓶。【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在理解情景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整体”也就是常说的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计算完成题目。8.490万人【解析】先把上半年接待的游客量看作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就是下半年游客量。560×=490(万人)答:2019年长隆海洋王国下半年接待游客490万人。【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490万人【解析】先把上半年接待的游客量看作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就是下半年游客量。560×=490(万人)答:2019年长隆海洋王国下半年接待游客490万人。【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到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9.60分钟【解析】把上学期每天完成作业时间80分钟看作单位“1”,现在用时为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可解答。80×(1-)=80×=60(分钟)答:李东现在每天完成作业解析:60分钟【解析】把上学期每天完成作业时间80分钟看作单位“1”,现在用时为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可解答。80×(1-)=80×=60(分钟)答:李东现在每天完成作业用60分钟。【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是解题关键。10.不可以修完【解析】根据题意,把这段公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甲每天完成,乙每天完成,那么甲、乙两工程队合修的工作效率是,根据工作效率时间工作量,得出8天的工作量,再与单位“1”比较即可。解析:不可以修完【解析】根据题意,把这段公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甲每天完成,乙每天完成,那么甲、乙两工程队合修的工作效率是,根据工作效率时间工作量,得出8天的工作量,再与单位“1”比较即可。答:8天不可以修完这条公路。【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解决问题。11.上衣价格比裤子贵;15元【解析】看图,上衣价格比裤子贵,据此利用乘法求出上衣多少钱即可。张老师到超市买了一套衣服,其中裤子12元,上衣价格比裤子贵,上衣多少钱?12×(1+)=12×=1解析:上衣价格比裤子贵;15元【解析】看图,上衣价格比裤子贵,据此利用乘法求出上衣多少钱即可。张老师到超市买了一套衣服,其中裤子12元,上衣价格比裤子贵,上衣多少钱?12×(1+)=12×=15(元)答:上衣15元。【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12.240米【解析】第一阶段修了全长的,还剩全长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600×(1-)=400(米),第二阶段修了剩下的,还剩1-=,求400的即是还没有完成的,用400×(1-)解析:240米【解析】第一阶段修了全长的,还剩全长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600×(1-)=400(米),第二阶段修了剩下的,还剩1-=,求400的即是还没有完成的,用400×(1-)。据此解答。方法一:(米)答:还剩下240米没有完成。方法二:

(米)(米)(米)答:还剩下240米没有完成。【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第一阶段修了后还剩的长度,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13.27人【解析】通过题意可知六年级390人,选出其中的的学生去参加运动会,这里单位“1”是六年级学生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90×,求出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人数;因为男生占了全体运动员的,这解析:27人【解析】通过题意可知六年级390人,选出其中的的学生去参加运动会,这里单位“1”是六年级学生人数,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90×,求出参加运动会的学生人数;因为男生占了全体运动员的,这里单位“1”是全体运动员,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90××求解即可。390××=45×=27(人)答:男生有27人去参加市运动会。【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单位“1”的判断,同时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14.600棵【解析】将总棵数看作单位“1”,总棵数×第一天种的对应分率×第二天种的对应分率=第二天种的棵数。1200××=600(棵)答:第二天种了600棵树。【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解析:600棵【解析】将总棵数看作单位“1”,总棵数×第一天种的对应分率×第二天种的对应分率=第二天种的棵数。1200××=600(棵)答:第二天种了600棵树。【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15.平方分米【解析】把大长方形面积平方分米看作单位“1”,先求出它的是多少,因为阴影部分面积占它的,再乘即可。由分析得,××=×=(平方分米)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点睛】解析:平方分米【解析】把大长方形面积平方分米看作单位“1”,先求出它的是多少,因为阴影部分面积占它的,再乘即可。由分析得,××=×=(平方分米)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准单位“1”,明确单位“1”已知用乘法是解题关键。16.9元【解析】39××=9(元)答:一副陆战棋9元。解析:9元【解析】39××=9(元)答:一副陆战棋9元。17.45个【解析】小梅踢的个数=玲玲踢的个数××。==45(个)答:小梅踢了45个。【点睛】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连乘计算。解析:45个【解析】小梅踢的个数=玲玲踢的个数××。==45(个)答:小梅踢了45个。【点睛】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连乘计算。18.48页【解析】根据题意先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是单位“1”,则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就还剩下全书的(1-)用乘法可求出剩下的页数,再把剩下的页数看是单位“1”,第二天读了余下的,用乘法可求出第二天读的页解析:48页【解析】根据题意先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是单位“1”,则第一天读了全书的,就还剩下全书的(1-)用乘法可求出剩下的页数,再把剩下的页数看是单位“1”,第二天读了余下的,用乘法可求出第二天读的页数,据此解答。160×(1-)×=160××=48(页)答:第二周读了48页。【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注意两次单位“1”的不同。19.720本【解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计算即可。1200××=900×=720(本)答:五年级捐书720本。【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解析:720本【解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计算即可。1200××=900×=720(本)答:五年级捐书720本。【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明确用乘法是解题的关键。20.200本【解析】先把数学练习本的数量看作单位“1”,用300×求得英语本的数量,再把的英语本数量看作单位“1”,用240×求得作文本的数量。300×=240(本)240×=200(本)答:解析:200本【解析】先把数学练习本的数量看作单位“1”,用300×求得英语本的数量,再把的英语本数量看作单位“1”,用240×求得作文本的数量。300×=240(本)240×=200(本)答:文具店运来200本作文本。【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1.玉米:2400平方米

花生:3600平方米【解析】1公顷=10000(平方米)玉米:10000×(1-)×=2400(平方米)

花生:10000×(1-)×解析:玉米:2400平方米

花生:3600平方米【解析】1公顷=10000(平方米)玉米:10000×(1-)×=2400(平方米)

花生:10000×(1-)×=3600(平方米)22.9天【解析】(1﹣×5)÷()=÷=×=9(天)答:如果甲先独做5天,然后两队合做,还需9天才能完成.解析:9天【解析】(1﹣×5)÷()=÷=×=9(天)答:如果甲先独做5天,然后两队合做,还需9天才能完成.23.180千克【解析】36÷(1--×)=180(千克)解析:180千克【解析】36÷(1--×)=180(千克)24.不能【解析】(箱)

(箱)答:不能用这些油到达终点解析:不能【解析】(箱)

(箱)答:不能用这些油到达终点25.4分钟【解析】解析:4分钟【解析】26.12名【解析】原来108名同学看作单位”1”,根据乘法求出原来男生的人数,再把后来一共的同学看作单位“1“,则原来男生人数占现在人数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现在的学解析:12名【解析】原来108名同学看作单位”1”,根据乘法求出原来男生的人数,再把后来一共的同学看作单位“1“,则原来男生人数占现在人数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出现在的学生数,再进一步得出结论。原来男生人数:(名)后来学生总数:(名)(名)答:后来又来了12名女生。【点评】明确这一过程中男生人数没有变,根据前后男生占总人数的分率列出等量关系式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7.10天【解析】我们通常把工作总量“一项工程”看成单位“1”.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1÷工作时间,即工作时间的倒数.设这项工程为单位“1”,则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是,乙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甲丙解析:10天【解析】我们通常把工作总量“一项工程”看成单位“1”.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1÷工作时间,即工作时间的倒数.设这项工程为单位“1”,则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是,乙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甲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因此甲乙丙三队合作的工作效率的两倍为++,所以甲乙丙三队合作的工作效率为(++)÷2=.因此三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的时间为1÷=10(天).1÷[(++)÷2]=1÷[÷2]=1÷=10(天)答:甲乙丙三队合作需10天完成.28.24个【解析】根据部分数量÷部分对应分率=整体数量,从剩下的12个桃子开始,依次÷对应分率,求出总数量,总数量×第一天吃的对应分率=第一天吃的个数,(总数量-第一天吃的个数)×第二天吃的对应分率解析:24个【解析】根据部分数量÷部分对应分率=整体数量,从剩下的12个桃子开始,依次÷对应分率,求出总数量,总数量×第一天吃的对应分率=第一天吃的个数,(总数量-第一天吃的个数)×第二天吃的对应分率=第二天吃的个数,第一天吃的个数+第二天吃的个数即可。12÷(1-)÷(1-)÷(1-)÷(1-)÷(1-)÷(1-)=12÷÷÷÷÷÷=84(个)84×=12(个)(84-12)×=72×=12(个)12+12=24(个)答:第一天和第二天所吃桃子的总数是24个。【点睛】关键是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求整体用除法,求部分用乘法。29.分钟【解析】解析:分钟【解析】30.2700元【解析】由题意可知,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甲单独做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乙单独做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乙队单独做了5天,完成了这项工程的×5=,由甲、乙两队合作完成的占总工程的1-=,解析:2700元【解析】由题意可知,把这项工程看作单位“1”,甲单独做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乙单独做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乙队单独做了5天,完成了这项工程的×5=,由甲、乙两队合作完成的占总工程的1-=,合作的天数=÷(+)=9(天);甲队完成的工作量是:×9=,则甲也应得工程款的,用9000×;据此解答。甲乙合作的天数:(1-×5)÷(+)=(1-)÷=×12=9(天)甲队完成的工作量:×9=甲应得工程款:9000×=2700(元)答:甲队能得工程款2700元。【点睛】本题体现了数量关系式:工效之和×合作时间=工作总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甲队完成了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他应得的工程款也是总工程款的几分之几。31.672千米【解析】由题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客车与货车所行路程比等于两车的速度比,已知货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那么客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是货车速度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客车的速度,解析:672千米【解析】由题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客车与货车所行路程比等于两车的速度比,已知货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那么客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是货车速度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客车的速度,据此可解答。48×=84(千米∕时)84×8=672(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672千米。【点睛】本题考查路程问题和比的关系,掌握比的意义时解题的关键。32.700本【解析】用算出的是分给高年级后剩下的书的本数,420本对应的分率是,所以用可求出这批书一共有多少本。240÷=420(本)420÷=420÷=700(本)答:这批书一共有7解析:700本【解析】用算出的是分给高年级后剩下的书的本数,420本对应的分率是,所以用可求出这批书一共有多少本。240÷=420(本)420÷=420÷=700(本)答:这批书一共有700本。【点睛】本题考查按比例分配、分数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按比例分配解题的方法。33.84页【解析】设这本书有x页,通过已读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可知,已读页数占总页数的,未读页数占总页数的,根据总页数×第一天读的对应分率+第二天读的页数=总页数×已读页数的对应分率,列出方程求出全书解析:84页【解析】设这本书有x页,通过已读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可知,已读页数占总页数的,未读页数占总页数的,根据总页数×第一天读的对应分率+第二天读的页数=总页数×已读页数的对应分率,列出方程求出全书总页数,用全书总页数×未读页数的对应分率即可。解:设这本书有x页。(页)答:小红再读84页就能读完这本书。【点睛】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理解分数乘法和比的意义。34.11时20分;千米【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客车行驶了全程的,货车行驶了全程的,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为7∶5;当时间一定是,路程比和速度比相同,则两车的速度比也为7∶5,用60÷7×5即解析:11时20分;千米【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相同的时间内,客车行驶了全程的,货车行驶了全程的,则两车行驶的路程比为7∶5;当时间一定是,路程比和速度比相同,则两车的速度比也为7∶5,用60÷7×5即可求出货车的速度,用货车的速度乘时间即可求出全程;用总路程除以它们的速度和即可求出相遇的时间,再加上开始的时间,即可求出相遇的时刻。根据题意可知,两车的速度比为7∶5;60÷7×5=×5=(千米);×8=(千米);÷(60+)=÷=3(小时);8时+3小时=11时,即11时20分;答:两车相遇是11时20分,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千米。【点睛】根据题意,先求出两车的速度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进而求出货车的速度和全程,从而解答。35.99个【解析】将全部零件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甲乙两人制造零件个数比是4∶3,确定两人制造个数占总个数的对应分率,用已知的6个÷对应分率,求出总个数,总个数×乙的对应分率即可。6÷(-)×解析:99个【解析】将全部零件个数看作单位“1”,根据甲乙两人制造零件个数比是4∶3,确定两人制造个数占总个数的对应分率,用已知的6个÷对应分率,求出总个数,总个数×乙的对应分率即可。6÷(-)×=6÷(-)×=6÷×=231×=99(个)答:乙制造了99个零件。【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比的意义,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整体数量。36.280千米【解析】根据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5∶7,那么相同时间内货车与客车所行路程的比也是5∶7,即货车行驶的路程是客车的,把客车行的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40千米所对应分率是1-,用除法即可求解析:280千米【解析】根据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5∶7,那么相同时间内货车与客车所行路程的比也是5∶7,即货车行驶的路程是客车的,把客车行的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40千米所对应分率是1-,用除法即可求出全程的一半,再求出全程即可。40÷(1-)=40÷=140(千米)140×2=28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280千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的理解与实际应用。37.112吨【解析】解:设这批粮食一共有吨=112解析:112吨【解析】解:设这批粮食一共有吨=11238.28分【解析】长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的三角形一定有一条边与长方形的某条边重合,且另一个顶点恰好在该长方形的对边上。所以只要讨论三人中有两个人在长方形的顶点上的情况,因为长解析:28分【解析】长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的三角形一定有一条边与长方形的某条边重合,且另一个顶点恰好在该长方形的对边上。所以只要讨论三人中有两个人在长方形的顶点上的情况,因为长方形的长AD与宽AB的比为5∶3,所以将长方形的长5等份,宽3等份,将其周长分为16段,又因为甲、乙、丙三人的速度比为4∶3∶5,所以他们所行的路程比也是4∶3∶5,设甲走4段用1个单位时间,那么一个单位时间内乙、丙分别走3段、5段,由于4、3、5两两互质,所以在非整数单位时间内甲、乙、丙三人最多有一人走了整数段,所以只考虑整数单位时间。然后对到达顶点的情况一一列举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单位时间点,再根据第一次构成长方形中最大的三角形的时间是12分钟,从而求出一个单位时间相当于多少分钟,根据列表知道第二次构成最大三角形需要几个时间单位,求出再过多少分钟,三人所在位置的点的连线第二次构成最大三角形,据此解答。根据分析将长方形的长为5等份,宽为3等份,那么长方形的周长为16段,设甲走4段用1个单位时间,那么一个单位时间内乙、丙分别走3段、5段,根据分析又知道只有整数单位时间才符合题意,所以只考虑整数单位时间,所以三人到达顶点的情况列表如下:甲单位时间246810121416……地点CACACACC……乙单位时间23101118192627……地点DCBADCBA……丙单位时间23101118192627……地点CBADCBAD……通过列表可知2个单位时间时,甲和丙重合,不满足条件,3个单位时间时,甲在AD上,三人第一次构成最大的三角形,所以一个单位时间为12÷3=4(分);10个单位时间的时候甲、乙、丙分别在C、B、A点上,第二次构成最大的三角形,4×10-12=40-12=28(分)答:再过28分钟,三人所在位置的点的连线第二次构成最大三角形。【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行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长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等于长方形面积的一半。39.24500个【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当医用口罩完成了时,防尘口罩刚好完成了,此时两种口罩生产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效率比等于完成的量的比,即生产医用口罩的效率∶生产防尘口罩的效率=∶=14∶15,即解析:24500个【解析】根据题目可知,当医用口罩完成了时,防尘口罩刚好完成了,此时两种口罩生产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效率比等于完成的量的比,即生产医用口罩的效率∶生产防尘口罩的效率=∶=14∶15,即医用口罩的效率∶防尘口罩的效率=,由此可知防尘口罩的生产效率是医用口罩生产效率的,假设医用口罩生产效率为1,防尘口罩生产效率:;由于提高效率50%,即此时医用口罩的生产效率:1×(1+50%)=,则此时防尘口罩的生产效率为医用口罩的÷=,提高生产效率后生产的防尘口罩量是提高效率后生产医用口罩的,即口罩总量×(1-)×,设:口罩总量为x个,列方程:x-x-x×(1-)×=3500,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原计划生产口罩x个,由题意分析可列出方程:答:原计划生产医用口罩24500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比的应用以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提高效率之后医用口罩生产效率和防尘口罩之间的关系,再列方程计算。40.80天【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工作总量为单位“1”,甲队的工作效率为,则甲队单独做18天后,剩下总量的1-×18,再除以甲、乙两队合作的工作时间即可求出工作效率之和,再减去甲队的工作效率即可求出乙解析:80天【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工作总量为单位“1”,甲队的工作效率为,则甲队单独做18天后,剩下总量的1-×18,再除以甲、乙两队合作的工作时间即可求出工作效率之和,再减去甲队的工作效率即可求出乙队的工作效率,进而解答即可。(1-×18)÷24-=÷24-=-=;1÷=80(天);答: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80天。【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甲队的工作效率,进而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求出乙队的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解答。41.(1)57%;(2)24人【解析】(1)把六年级的学生参加周末活动的人数看作单位“1”,参加特长班学习的同学占总数的42%,参加读书的同学占总数的15%,两个百分比相加即可得解;(2)参加户外解析:(1)57%;(2)24人【解析】(1)把六年级的学生参加周末活动的人数看作单位“1”,参加特长班学习的同学占总数的42%,参加读书的同学占总数的15%,两个百分比相加即可得解;(2)参加户外活动的有44人,参加户外活动的人数占总数的22%,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可求出参加周末活动的总人数,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总人数乘上网学习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即可计算出上网学习的人数。(1)42%+15%=57%答:参加特长班学习的同学和读书的同学占总数的57%。(2)44÷22%=200(人)200×12%=24(人)答:上网学习的有24人。【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从中获取信息,根据百分数的应用相关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2.(1)见解析(2)5(3)30∶37;25【解析】(1)把花园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草坪的面积占花园面积的百分之几,据此完成统计图。(2)把花园的总面积看作单位解析:(1)见解析(2)5(3)30∶37;25【解析】(1)把花园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求出草坪的面积占花园面积的百分之几,据此完成统计图。(2)把花园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草坪面积占花园面积的37%,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注意单位的换算:1公顷=10000平方米。(3)先根据比的意义,求出花圃与草坪的面积比,然后用花圃需要的桶数除以花圃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再乘草坪的份数,即可求出草坪需要的桶数。(1)1-(30%+15%+18%)=1-63%=37%作图如下:(2)18500÷37%=18500÷0.37=50000(平方米)50000平方米=5公顷(3)花圃与草坪的面积比是(50000×30%)∶18500=30∶3720÷30×37=×37≈25(桶)【点睛】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43.(1)扇形;日用品(2)见详解;576元;720元【解析】(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服装、日用品、赡养老人、家电气、其他等支出所占百分比,而整个圆相当于是100%,可以求出教育支出占20%,解析:(1)扇形;日用品(2)见详解;576元;720元【解析】(1)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服装、日用品、赡养老人、家电气、其他等支出所占百分比,而整个圆相当于是100%,可以求出教育支出占20%,相比之下,日用品支出最多;(2)这个月的支出是3600元,其中赡养老人的支出占16%,教育支出占20%,求一个量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这是扇形统计图;小东家这个月日用品支出的最多。(2)如图所示:(元)(元)【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在于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44.(1)4000元(2)见详解(3)10825元【解析】(1)把这笔奖金看作单位“1”,拿出这笔奖金的20%还房贷,用这笔奖金乘20%,即是还房贷的钱数。(2)已知家庭备用金是6000元,用解析:(1)4000元(2)见详解(3)10825元【解析】(1)把这笔奖金看作单位“1”,拿出这笔奖金的20%还房贷,用这笔奖金乘20%,即是还房贷的钱数。(2)已知家庭备用金是6000元,用6000元除以这笔奖金的总钱数,即是家庭备用金占这笔奖金的百分比;这笔奖金是单位“1”,用1减去房贷、家庭备用金占这笔奖金的百分比,就是储蓄占这笔奖金的百分比;据此将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由上一题可知,储蓄占这笔奖金的50%,用这笔奖金乘50%,求出储蓄的钱数;再根据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求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就是到期时取回的钱数。(1)20000×20%=4000(元)答:张阿姨用于还房贷的钱是4000元。(2)备用金:6000÷20000×100%=30%储蓄:1-20%-30%=80%-30%=50%(3)20000×50%=10000(元)10000×2.75%×3+10000=825+10000=10825(元)答:张阿姨一共可以取回10825元。【点睛】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45.面积18.06平方米,周长33.98米【解析】观察图形可知,“右转危险区”的面积=六边形O1DCO2BA的面积+扇形O2BC的面积-扇形O1AD的面积;“右转危险区”的周长=弧AD长度+AB+解析:面积18.06平方米,周长33.98米【解析】观察图形可知,“右转危险区”的面积=六边形O1DCO2BA的面积+扇形O2BC的面积-扇形O1AD的面积;“右转危险区”的周长=弧AD长度+AB+CD+弧BC的长度,据此解答。10×10-4×4+3.14×42×-3.14×102×=100-16+12.56-78.5=18.06(平方米);3.14×10×2×+(10-4)×2+3.14×4×2×=3.14×5+12+3.14×2=21.98+12=33.98(米)答:“右转危险区”的面积是18.06平方米,周长是33.98米。【点睛】此题考查了有关扇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找出面积和周长都包含哪些部分,认真计算即可。46.(1)见详解(2)周长:75.36厘米;面积:157平方厘米【解析】(1)根据题意得出“太极”的组成即为两小半圆组成,进而得出即可。(2)先求出小圆的直径是20÷2=10(厘米),最小圆的直解析:(1)见详解(2)周长:75.36厘米;面积:157平方厘米【解析】(1)根据题意得出“太极”的组成即为两小半圆组成,进而得出即可。(2)先求出小圆的直径是20÷2=10(厘米),最小圆的直径是20÷10=2(厘米),然后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求出小圆和最小圆的周长,阴影部分的周长=大圆周长的一半+小圆的周长+2个最小圆的周长;阴影部分的面积正好是大圆面积的一半,据此解答。(1)如图所示:(2)小圆的直径:20÷2=10(厘米)最小圆的直径:20÷10=2(厘米)周长:3.14×20÷2+3.14×10+3.14×2×2=31.4+31.4+12.56=75.36(厘米)面积:3.14×10×10÷2=314÷2=157(平方厘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圆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熟记圆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47.8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油桶滚动的距离=两面墙之间的距离-油桶的半径×2,滚动的圈数=油桶滚动的距离÷油桶的底面周长,据此解答。(26.12-0.5×2)÷(3.14×2×0.5)=25.解析:8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油桶滚动的距离=两面墙之间的距离-油桶的半径×2,滚动的圈数=油桶滚动的距离÷油桶的底面周长,据此解答。(26.12-0.5×2)÷(3.14×2×0.5)=25.12÷3.14=8(圈)答:油桶从一面墙滚到另一面墙要滚8圈。【点睛】此题考查了有关圆周长的实际应用,明确油桶滚动的距离是解题关键。即开始到结束圆心之间的距离。48.(1)18.84m(2)20.41m2【解析】(1)3.14×12÷2=18.84(m)答:需要18.84m长的篱笆.(2)3.14×{[(12+2)÷2]2-(12÷2)2}÷2=2解析:(1)18.84m(2)20.41m2【解析】(1)3.14×12÷2=18.84(m)答:需要18.84m长的篱笆.(2)3.14×{[(12+2)÷2]2-(12÷2)2}÷2=20.41(m2)答:面积增加了20.41m2.49.不会耽误上课。【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车轮转一周所行的路程,再乘100,得出单车每分钟行的路程;刘老师早上7:30从家出发,到上午8:00共经历30分钟,用单车每分钟行的路程乘3解析:不会耽误上课。【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车轮转一周所行的路程,再乘100,得出单车每分钟行的路程;刘老师早上7:30从家出发,到上午8:00共经历30分钟,用单车每分钟行的路程乘30,求出30分钟所行的路程,最后与6000m作比较,得出结论。注意单位的换算:1m=100cm。2×3.14×40×100=6.28×40×100=251.2×100=25120(cm)25120cm=251.2m8时-7时30分=30分251.2×30=7536(m)7536>6000

答:不会耽误上课。【点睛】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50.7871平方厘米【解析】如图所示,圆扫过的面积等于“凸”字型的面积减去6个角的面积,依据题目所给数据即可求解。160×40+40×(160-60×2)-(10×10-×3.14×102)×6解析:7871平方厘米【解析】如图所示,圆扫过的面积等于“凸”字型的面积减去6个角的面积,依据题目所给数据即可求解。160×40+40×(160-60×2)-(10×10-×3.14×102)×6=6400+40×40-(100-×3.14×100)×6=6400+1600-(100-3.14×25)×6=8000-(100-78.5)×6=8000-21.5×6=8000-129=7871(平方厘米)答:圆扫过的面积是7871平方厘米。【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圆没扫过的面积,即可据题意求解。51.80吨【解析】把原来每吨原材料的价格看作单位“1”,现在每吨原材料的价格=原来每吨原材料的价格×(1+25%),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原来进100吨原材料需要的钱数,现在可以进的吨数=原来解析:80吨【解析】把原来每吨原材料的价格看作单位“1”,现在每吨原材料的价格=原来每吨原材料的价格×(1+25%),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原来进100吨原材料需要的钱数,现在可以进的吨数=原来进100吨原材料需要的钱数÷现在每吨原材料的价格,据此解答。100×200÷[200×(1+25%)]=100×200÷[200×1.25]=100×200÷250=20000÷250=80(吨)答:现在只能进80吨。【点睛】掌握单价、总价、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题目的关键。52.(1)见详解(2)27;65【解析】(1)如图:(2)第6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2+3+4+5+6+7=2+5+(3+7+4+6)=2+5+20=27(个)第10个点子图中的点子解析:(1)见详解(2)27;65【解析】(1)如图:(2)第6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2+3+4+5+6+7=2+5+(3+7+4+6)=2+5+20=27(个)第10个点子图中的点子数是:2+3+4+5+6+7+8+9+10+11=13×5=65(个)53.(1)正方形个数

摆成的图形

小棒根数

1

4

2

7

3

10

n

3n+1

(2)3×100+1=301(根)【解析】解析:(1)正方形个数摆成的图形小棒根数1427310………n…3n+1(2)3×100+1=301(根)【解析】54.8张【解析】设有n张桌子,根据桌子数量×4+2=能坐的人数,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设有n张桌子。4n+2=344n=32n=8答:要坐34位客人需要8张餐桌。【点睛】关键是看懂图示解析:8张【解析】设有n张桌子,根据桌子数量×4+2=能坐的人数,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设有n张桌子。4n+2=344n=32n=8答:要坐34位客人需要8张餐桌。【点睛】关键是看懂图示,找到等量关系。55.14【解析】(1)上半部往下折叠盖在下半部上,这时上面的数字是1、2、3、4、5、6、7、8;(2)右半部往左折叠盖在左半部上,这时上面的数字是11、12、15、16;(3)左半部往右折叠盖在右解析:14【解析】(1)上半部往下折叠盖在下半部上,这时上面的数字是1、2、3、4、5、6、7、8;(2)右半部往左折叠盖在左半部上,这时上面的数字是11、12、15、16;(3)左半部往右折叠盖在右半部上,这时上面的数字是9、13;(4)下半部往上折叠盖在上半部上,这时上面的数字是14,据此解答即可。纸片在最上面的数字是14;【点睛】解答本题时可以进行实践,得出结果。56.①36个②13个【解析】①根据题图可知,第一个图形下层放2个,有4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下层放3个,有9个三角形,第三个图形下层放4个,有16个三角形,据此可知,三角形的个数是下层放的个数的平方解析:①36个②13个【解析】①根据题图可知,第一个图形下层放2个,有4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下层放3个,有9个三角形,第三个图形下层放4个,有16个三角形,据此可知,三角形的个数是下层放的个数的平方,当下层放6个时,则有6×6=36个小三角形;②因为13×13=169,所以如果有169个三角形积木块,下层应放了13个,据此解答即可。①6×6=36个;答:如果下层放6个,一共需要36个三角形。②13×13=169;答:如果有169个三角形积木块,下层应放了13个。【点睛】根据已知图形找到底层个数与三角形总个数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7.32张【解析】由图可知,第1个图形有(2+3)张水果卡片,第2个图形有(2+3+3)张水果卡片,第3个图形有(2+3+3+3)张水果卡片……相邻的图片中后面一个图形比前面一个图形多3张水果卡片,解析:32张【解析】由图可知,第1个图形有(2+3)张水果卡片,第2个图形有(2+3+3)张水果卡片,第3个图形有(2+3+3+3)张水果卡片……相邻的图片中后面一个图形比前面一个图形多3张水果卡片,第n个图形有(2+3n)张水果卡片,据此解答。第1个图形水果卡片的张数:2+3=5(张)第2个图形水果卡片的张数:2+3+3=8(张)第3个图形水果卡片的张数:2+3+3+3=11(张)……第n个图形水果卡片的张数:(2+3n)张当n=10时2+3n=2+3×10=2+30=32(张)答:第10个“T”字要用32张水果卡片。【点睛】分析图形找出水果卡片数量变化的规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58.(1)4;8;12;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与图形的序数相等,小棒的根数等于正方形个数的4倍;第n个图形有4n根小棒;(2)400根【解析】(1)由图可知,第1个图形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第2个解析:(1)4;8;12;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与图形的序数相等,小棒的根数等于正方形个数的4倍;第n个图形有4n根小棒;(2)400根【解析】(1)由图可知,第1个图形摆1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第2个图形摆2个正方形需要(2×4)根小棒;第3个图形摆3个正方形需要(3×4)根小棒……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和图形的序数相同,每增加一个小正方形就增加4根小棒,那么第n个图形有n个正方形需要4n根小棒;(2)第100个图形有100个正方形,把n=100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计算出结果即可。(1)正方形个数摆成的图形小棒根数1428312………………规律: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与图形的序数相等,小棒的根数等于正方形个数的4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第n个图形有n个小正方形,小棒根数为4n根。(2)摆100个正方形需要小棒的根数:4n=4×100=400(根)答:需要400根小棒。【点睛】找出小正方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的变化规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59.①13;②34个;我是这样想的:竖直方向的点与序列号相同,两个斜线上的点数比序列号少1,所以第12个点阵中应包含12+11+11=34(个)。【解析】①第(1)个点阵有1个点,第(2)点阵有4解析:①13;②34个;我是这样想的:竖直方向的点与序列号相同,两个斜线上的点数比序列号少1,所以第12个点阵中应包含12+11+11=34(个)。【解析】①第(1)个点阵有1个点,第(2)点阵有4个点,第(3)个点阵有7个点,第(4)个点阵有10个点,从第(2)开始,每一个点阵比前一个多3个点,则第(5)有10+3=13个点。②竖直方向的点与序列号相同,两个斜线上的点数比序列号少1,所以第12个点阵中应包含12+11+11=34(个)。①方框内的点阵包含了13个点。②12+11+11=34(个);我是这样想的:竖直方向的点与序列号相同,两个斜线上的点数比序列号少1,所以第12个点阵中应包含12+11+11=34(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60.50千克【解析】将这袋大米原来的质量看作单位“1”,剩下的质量÷对应分率/百分率=原有质量,据此列式解答。15÷(1-30%-)=15÷0.3=50(千克)答:这袋大米原有50千克。【解析:50千克【解析】将这袋大米原来的质量看作单位“1”,剩下的质量÷对应分率/百分率=原有质量,据此列式解答。15÷(1-30%-)=15÷0.3=50(千克)答:这袋大米原有50千克。【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部分数量÷对应百分率=整体数量。61.(1)560人;(2)符合要求【解析】(1)每分钟通过的人数=大门每分钟通过的人数×大门的数量+小门每分钟通过的人数×小门的数量;(2)紧急情况下大、小门每分钟通过的人数占正常情况下通过人数解析:(1)560人;(2)符合要求【解析】(1)每分钟通过的人数=大门每分钟通过的人数×大门的数量+小门每分钟通过的人数×小门的数量;(2)紧急情况下大、小门每分钟通过的人数占正常情况下通过人数的(1-30%),据此计算出大、小门紧急情况下通过的人数,再计算3分钟大、小门一共通过的人数,最后和600比较大小,据此解答。(1)120×2+80×4=240+320=560(人)答:每分钟能安全通过560人。(2)大门紧急情况下通过的人数:120×(1-30%)=120×0.7=84(人)小门紧急情况下通过的人数:80×(1-30%)=80×0.7=56(人)(84×2+56×4)×3=(168+224)×3=392×3=1176(人)因为1176人>600人,所以3分钟内可以安全疏散全部观众,影剧院门的设计符合要求。答:影剧院门的设计符合要求。【点睛】已知一个数,求比这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1±百分率)。62.E盘;过程见详解【解析】把D盘总容量看作单位“1”,未用容量占总容量的(1-85%),求出未用容量;E盘中未用容量占总容量的,根据比的应用求出未用容量;最后未用容量和54G比较大小,文件包应存在解析:E盘;过程见详解【解析】把D盘总容量看作单位“1”,未用容量占总容量的(1-85%),求出未用容量;E盘中未用容量占总容量的,根据比的应用求出未用容量;最后未用容量和54G比较大小,文件包应存在未用容量大于54G的盘中,据此解答。D盘:300×(1-85%)=300×0.15=45G因为45G<54G,所以文件包存在D盘不合适。E盘:200×=200×=60G因为60G>54G,所以文件包应存在E盘中。答:文件包应存在E盘中。【点睛】分析表格求出两个盘的未用容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63.300千米【解析】用减去40%,得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根据除法的意义,用30千米除以其占全长的分率,即可得到全长是多少千米。30÷(-40%)=30÷10%=300(千米解析:300千米【解析】用减去40%,得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根据除法的意义,用30千米除以其占全长的分率,即可得到全长是多少千米。30÷(-40%)=30÷10%=300(千米)答:这条公路全长300千米。【点睛】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64.80个【解析】假设八戒一共摘了x个桃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或几分之几用乘法,用30%x表示给师父的桃子数,用x表示给悟空和沙僧的桃子数,用总数减去师父、悟空和沙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