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_第1页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_第2页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_第3页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_第4页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实数2的平方根为()A.2 B. C. D.2.下列图形中,能将其中一个图形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A. B. C. D.3.若点在轴上,则点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4.下列命题中,假命题的数量为()①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②内错角相等;③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④如果直线a∥b,b∥c,那么a∥c.A.3 B.2 C.1 D.05.如图,AB∥CD,∠EBF=∠FBA,∠EDG=∠GDC,∠E=45°,则∠H为()A.22° B.22.5° C.30° D.45°6.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 B. C. D.7.如图,直线l∥m,等腰Rt△ABC中,∠ACB=90°,直线l分别与AC、BC边交于点D、E,另一个顶点B在直线m上,若∠1=28°,则∠2=()A.75° B.73° C.62° D.17°8.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一次从原点O运动到点P1(1,1),第二次运动到点P2(2,0),第三次运动到P3(3,﹣2),第四次运动到P4(4,0),第五次运动到P5(5,2),第六次运动到P6(6,0),…,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点P2021的纵坐标是()A.﹣2 B.0 C.1 D.2九、填空题9.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___十、填空题10.将点先关于x轴对称,再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十一、填空题11.如图,C在直线BE上,∠ABC与∠AC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A=m,若再作∠、∠的平分线,交于点;再作∠、∠的平分线,交于点;……;依次类推,则为_______.十二、填空题12.如图,,,,则∠CAD的度数为____________.十三、填空题13.如图,沿折痕折叠长方形,使C,D分别落在同一平面内的,处,若,则的大小是_______.十四、填空题14.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输入n=100,输出结果是501;若输入n=25,输出结果是631,若开始输入的n值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开始输入的n值可以是________.十五、填空题15.如图,点A(1,0),B(2,0),C是y轴上一点,且三角形ABC的面积为2,则点C的坐标为_____.十六、填空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轴,轴,点、、、在轴上,,,,,.把一条长为2018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处,并按的规律紧绕在图形“凸”的边上,则细线的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十七、解答题17.计算:(1)(2)十八、解答题18.求下列各式中的值:(1);(2).十九、解答题19.已知:如图,DB⊥AF于点G,EC⊥AF于点H,∠C=∠D.求证:∠A=∠F.证明:∵DB⊥AF于点G,EC⊥AF于点H(已知),∴∠DGH=∠EHF=90°().∴DB∥EC().∴∠C=().∵∠C=∠D(已知),∴∠D=().∴DF∥AC().∴∠A=∠F().二十、解答题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坐标为(0,4),线段MN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M的坐标为(﹣3,﹣1),点N的坐标为(3,﹣2).(1)将线段MN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M的对应点为A,点N的对应点为B.画出平移后的线段AB.①点M平移到点A的过程可以是:先向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向平移个单位长度;②点B的坐标为;(2)在(1)的条件下,若点C的坐标为(4,0),连接AC,BC,求△ABC的面积.二十一、解答题21.阅读下面的对话,解答问题:事实上:小慧的表示方法有道理,因为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即,∴的整数部分为2,小数部分为.请解答:(1)的整数部分_____,小数部分可表示为________.(2)已知:10-=x+y,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二十二、解答题22.(1)如图,分别把两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沿一条对角线裁成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则大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2)若一个圆的面积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设圆的周长为,正方形的周长为,则_____(填“”或“”或“”号);(3)如图,若正方形的面积为,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二十三、解答题23.综合与实践课上,同学们以“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两条平行线”为背景开展数学活动,如图,已知两直线,且是直角三角形,,操作发现:(1)如图1.若,求的度数;(2)如图2,若的度数不确定,同学们把直线向上平移,并把的位置改变,发现,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A=30°,平分,此时发现与又存在新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二十四、解答题24.已知,点为平面内一点,于.(1)如图1,点在两条平行线外,则与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2)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过点作于点.①如图2,说明成立的理由;②如图3,平分交于点平分交于点.若,求的度数.二十五、解答题25.已知ABCD,点E是平面内一点,∠CDE的角平分线与∠AB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1)若点E的位置如图1所示.①若∠ABE=60°,∠CDE=80°,则∠F=°;②探究∠F与∠BE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点E的位置如图2所示,∠F与∠BED满足的数量关系式是.(3)若点E的位置如图3所示,∠CDE为锐角,且,设∠F=α,则α的取值范围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2的平方根是.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2个,它们互为相反数.2.A【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B、图形由轴对称得到,不属于平移得到,不属于平移解析:A【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B、图形由轴对称得到,不属于平移得到,不属于平移得到;C、图形由旋转变换得到,不符合平移的性质,不属于平移得到;D、图形的大小发生变化,不属于平移得到;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的基本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点在轴上,求得,从而求得点的坐标,进而判断所在的象限.【详解】在轴上,,,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和象限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和象限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4.B【分析】根据平角和补角的性质判断①;内错角不一定相等判断②;根据锐角的定义:小于90°的角,判断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判断④.【详解】根据平角和补角的性质可以判断①是真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②是假命题;两锐角的和可能是钝角也可能是直角,故③是假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④是真命题,因此假命题有两个②和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角、补角、内错角、平行线和锐角,熟练掌握相关定义和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B【分析】过作,过作,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过作,过作,,,,,,,,,,,.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作出辅助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解答.6.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立方根的定义以及平方根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正确;C.,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熟记相关定义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如图标注字母M,首先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2的度数.【详解】解:如图标注字母M,∵△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l∥m,∴,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8.D【分析】观察图象,结合动点P第一次从原点O运动到点P1(1,1),第二次运动到点P2(2,0),第三次运动到P3(3,-2),第四次运动到P4(4,0),第五运动到P5(5,2),第六次运动到解析:D【分析】观察图象,结合动点P第一次从原点O运动到点P1(1,1),第二次运动到点P2(2,0),第三次运动到P3(3,-2),第四次运动到P4(4,0),第五运动到P5(5,2),第六次运动到P6(6,0),…,结合运动后的点的坐标特点,分别得出点P运动的纵坐标的规律,再根据循环规律可得答案.【详解】解:观察图象,结合动点P第一次从原点O运动到点P1(1,1),第二次运动到点P2(2,0),第三次运动到P3(3,-2),第四次运动到P4(4,0),第五运动到P5(5,2),第六次运动到P6(6,0),…,结合运动后的点的坐标特点,可知由图象可得纵坐标每6次运动组成一个循环:1,0,-2,0,2,0;∵2021÷6=336…5,∴经过第2021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是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数形结合并从图象中发现循环规律是解题的关键.九、填空题9.4【分析】先利用平方的意义求出值,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16,16的算术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难度低,属于基础题,注意算术平方根与解析:4【分析】先利用平方的意义求出值,再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16,16的算术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难度低,属于基础题,注意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十、填空题10.(1,-4)【分析】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设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则点的坐标为解析:(1,-4)【分析】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即可求解.【详解】设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则点的坐标为(-1,-4)设点和点关于y轴对称则的坐标为(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十一、填空题11.【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与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两个内角和求出规律,利用规律解题即可【详解】当∠A=m时,∠=,以此类推,∠=,∠=,∠=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与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其不相邻两个内角和求出规律,利用规律解题即可【详解】当∠A=m时,∠=,以此类推,∠=,∠=,∠=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与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根据题意以及相关性质找到规律解题是关键十二、填空题12.【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的度数.【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熟练运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的度数.【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相关知识,熟练运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十三、填空题13.70【分析】由题意易图可得,由折叠的性质可得,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长方形可得:,∵,∴,由折叠可得,∴;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熟解析:70【分析】由题意易图可得,由折叠的性质可得,然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解:由长方形可得:,∵,∴,由折叠可得,∴;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十四、填空题14.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解析:131或26或5.【解析】试题解析:由题意得,5n+1=656,解得n=131,5n+1=131,解得n=26,5n+1=26,解得n=5.十五、填空题15.(0,4)或(0,-4).【分析】设△ABC边AB上的高为h,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求出h,再分点C在y轴正半轴与负半轴两种情况解答.【详解】解:设△ABC边AB上的高为h,∵A(1,0),解析:(0,4)或(0,-4).【分析】设△ABC边AB上的高为h,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列式求出h,再分点C在y轴正半轴与负半轴两种情况解答.【详解】解:设△ABC边AB上的高为h,∵A(1,0),B(2,0),∴AB=2-1=1,∴△ABC的面积=×1•h=2,解得h=4,点C在y轴正半轴时,点C为(0,4),点C在y轴负半轴时,点C为(0,-4),所以,点C的坐标为(0,4)或(0,-4).故答案为:(0,4)或(0,-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性质,求出AB边上的高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十六、填空题16.(1,0)【分析】先求出凸形ABCDEFGHP的周长为20,得到2018÷20的余数为18,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1,2),B(-1,2),D(-3,0),E(-3,-2),G解析:(1,0)【分析】先求出凸形ABCDEFGHP的周长为20,得到2018÷20的余数为18,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A(1,2),B(-1,2),D(-3,0),E(-3,-2),G(3,-2),∴“凸”形ABCDEFGHP的周长为20,2018÷20的余数为18,∴细线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在P处,坐标为(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求出“凸”形的周长,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十七、解答题17.(1)-5;(2)【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乘方的意义和立方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2)先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化简各数,进而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原式=;(2)原式=解析:(1)-5;(2)【解析】【分析】(1)根据绝对值、乘方的意义和立方根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2)先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化简各数,进而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原式=;(2)原式=-6+2+1+=.故答案为:(1)-5;(2).【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十八、解答题18.(1);(2)【分析】(1)先移项,然后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可求出的值;(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然后计算立方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解析:(1);(2)【分析】(1)先移项,然后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可求出的值;(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8,然后计算立方根,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点睛】本题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开立方根法求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接开平方法、开立方根法进行解题.十九、解答题19.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BA;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先证DB∥EC,得∠C=∠DBA,再证∠D=∠DB解析: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BA;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先证DB∥EC,得∠C=∠DBA,再证∠D=∠DBA,得DF∥AC,然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DB⊥AF于点G,EC⊥AF于点H(已知),∴∠DGH=∠EHF=90°(垂直的定义),∴DB∥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DB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D(已知),∴∠D=∠DBA(等量代换),∴DF∥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BA,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十、解答题20.(1)①右,3,上,5(答案不唯一);②(6,3);(2)10【分析】(1)由点M及其对应点的A的坐标可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据此可得点N的对应点B的坐标;(2)利用割补法,得到即可求解.【详解析:(1)①右,3,上,5(答案不唯一);②(6,3);(2)10【分析】(1)由点M及其对应点的A的坐标可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据此可得点N的对应点B的坐标;(2)利用割补法,得到即可求解.【详解】解:(1)将段MN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M的对应点为A,点N的对称点为B,①点M平移到点A的过程可以是: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N(3,-2),∴将N(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坐标是(6,3)∴②点B的坐标为(6,3);(2)如图,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过点A作AD⊥y轴交EB的延长线于点D,则四边形AOED是矩形,∵A(0,4),B(6,3),C(4,0)∴E(6,0),D(6,4)∴AO=4,CO=4,EO=6,∴CE=EO-CO=6-4=2,BE=3,DE=4,AD=6,BD=DE-BE=4-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平移变换,熟练掌握平移变换的定义及其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十一、解答题21.(1)3,;(2)【分析】(1)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的整数部分,则小数部分可求;(2)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确定的整数部分,得出10-的整数部分,即x值,则其小数部分可求,即y值,则x-解析:(1)3,;(2)【分析】(1)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的整数部分,则小数部分可求;(2)先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确定的整数部分,得出10-的整数部分,即x值,则其小数部分可求,即y值,则x-y值可求.【详解】解:(1)∵,∴,∴整数部分是3,小数部分为:-3.故答案为:3,-3.(2)解:∵∴810-∵x是整数,且0<y<1,∴x=8,y=10--8=,∴x-y=.∵的相反数为:,∴x-y的相反数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二十二、解答题22.(1);(2);(3)不能裁剪出,详见解析【分析】(1)根据所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即可求得大正方形的边长;(2)由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分别求的圆的半径及正方形的边长,进而可求得圆和正方形解析:(1);(2);(3)不能裁剪出,详见解析【分析】(1)根据所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即可求得大正方形的边长;(2)由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分别求的圆的半径及正方形的边长,进而可求得圆和正方形的周长,利用作商法比较这两数大小即可;(3)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cm2,∴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2cm2,即所拼成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cm2,∴大正方形的边长为cm,(2)∵,∴,∴,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故答案为:<;(3)解:不能裁剪出,理由如下:∵长方形纸片的长和宽之比为,∴设长方形纸片的长为,宽为,则,整理得:,∴,∵450>400,∴,∴,∴长方形纸片的长大于正方形的边长,∴不能裁出这样的长方形纸片.【点睛】本题通过圆和正方形的面积考查了对算术平方根的应用,主要是对学生无理数运算及比较大小进行了考查.二十三、解答题23.(1)42°;(2)见解析;(3)∠1=∠2,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D∥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180°解析:(1)42°;(2)见解析;(3)∠1=∠2,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平角定义求出∠3=42°,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D∥a.由平行线的性质得∠2+∠ABD=180°,∠1=∠DBC,则∠ABD=∠ABC-∠DBC=60°-∠1,进而得出结论;(3)过点C

作CP∥a,由角平分线定义得∠CAM=∠BAC=30°,∠BAM=2∠BAC=60°,由平行线的性质得∠1=∠BAM=60°,∠PCA=∠CAM=30°,∠2=∠BCP=6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1=48°,∠BCA=90°,∴∠3=180°-∠BCA-∠1=180°-90°-48°=42°,∵a∥b,∴∠2=∠3=42°;(2)理由如下:过点B作BD∥a.如图2所示:则∠2+∠ABD=180°,∵a∥b,∴b∥BD,∴∠1=∠DBC,∴∠ABD=∠ABC-∠DBC=60°-∠1,∴∠2+60°-∠1=180°,∴∠2-∠1=120°;(3)∠1=∠2,理由如下:过点C

作CP∥a,如图3所示:∵AC平分∠BAM∴∠CAM=∠BAC=30°,∠BAM=2∠BAC=60°,又∵a∥b,∴CP∥b,∠1=∠BAM=60°,∴∠PCA=∠CAM=30°,∴∠BCP=∠BCA-∠PCA=90°-30°=60°,又∵CP∥a,∴∠2=∠BCP=60°,∴∠1=∠2.【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平移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平角的定义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十四、解答题24.(1)∠A+∠C=90°;(2)①见解析;②105°【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即可;(2)①过点B作BG∥DM,根据平行线找角的联系即可求解;②先过点B作BG∥解析:(1)∠A+∠C=90°;(2)①见解析;②105°【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即可;(2)①过点B作BG∥DM,根据平行线找角的联系即可求解;②先过点B作BG∥DM,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F=∠GBF,再设∠DBE=α,∠ABF=β,根据∠CBF+∠BFC+∠BCF=180°,可得2α+β+3α+3α+β=180°,根据AB⊥BC,可得β+β+2α=90°,最后解方程组即可得到∠ABE=15°,进而得出∠EBC=∠ABE+∠ABC=15°+90°=105°.【详解】解:(1)如图1,AM与BC的交点记作点O,∵AM∥CN,∴∠C=∠AOB,∵AB⊥BC,∴∠A+∠AOB=90°,∴∠A+∠C=90°;(2)①如图2,过点B作BG∥DM,∵BD⊥AM,∴DB⊥BG,∴∠DBG=90°,∴∠ABD+∠ABG=90°,∵AB⊥BC,∴∠CBG+∠ABG=90°,∴∠ABD=∠CBG,∵AM∥CN,BG∥DM,∴∠C=∠CBG,∠ABD=∠C;②如图3,过点B作BG∥DM,∵BF平分∠DBC,BE平分∠ABD,∴∠DBF=∠CBF,∠DBE=∠ABE,由(2)知∠ABD=∠CBG,∴∠ABF=∠GBF,设∠DBE=α,∠ABF=β,则∠ABE=α,∠ABD=2α=∠CBG,∠GBF=∠AFB=β,∠BFC=3∠DBE=3α,∴∠AFC=3α+β,∵∠AFC+∠NCF=180°,∠FCB+∠NCF=180°,∴∠FCB=∠AFC=3α+β,△BCF中,由∠CBF+∠BFC+∠BCF=180°得:2α+β+3α+3α+β=180°,∵AB⊥BC,∴β+β+2α=90°,∴α=15°,∴∠ABE=15°,∴∠EBC=∠ABE+∠ABC=15°+90°=10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构造内错角,运用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进行推导.余角和补角计算的应用,常常与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相关联.解题时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二十五、解答题25.(1)①70;②∠F=∠BED,证明见解析;(2)2∠F+∠BED=360°;(3)【分析】(1)①过F作FG//AB,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得到∠DFB=∠DFG+∠BFG=∠CDF+∠A解析:(1)①70;②∠F=∠BED,证明见解析;(2)2∠F+∠BED=360°;(3)【分析】(1)①过F作F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