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徐圩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环评报告上传版_第1页
连云港徐圩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环评报告上传版_第2页
连云港徐圩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环评报告上传版_第3页
连云港徐圩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环评报告上传版_第4页
连云港徐圩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环评报告上传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概述

1.1.项目由来

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化工材料,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原油供应安全和

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将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稳定的石油供给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

发展以及国防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连云港港位于我国沿海中部,黄海海州湾西南岸、云台山北麓,具有海域宽

敞,掩护条件良好、终年不冻、淤积少的优良条件。既是我国铁路、公路及内河

航运等多种运输通道的结合部,为我国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又是我国苏、鲁、

皖、豫及中西部地区能源外运及外贸运输的重要口岸,在江苏省沿海港口群体中

占有重要地位。经过长期以来的建设,连云港港已形成运输组织管理、中转换装、

装卸储存、多式联运、通信信息及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港口。

2021年连云港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77亿吨。

徐圩港区是连云港港规划发展的重点港区之一,将依托临港工业起步,逐步

发展成为腹地经济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江苏省政府提出要在更高

的平台上加快推进连云港港建设与发展,其中要以建设徐圩港区为重点,实现培

育大产业的新突破。2017年5月,《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修订)》获

得交通运输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的联合批复。目前,徐圩港区东、西环抱防波堤

已形成,连云港港30万吨航道一期工程已完工,连云港港30万吨航道二期工程

正在施工中。港区整体布局已基本形成,部分码头已建成并投产。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优化炼化企业布局,推动炼化企业

高质量发展,对华东、华中及中原部分炼化企业进行扩能升级改造。目前,中国

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南京及沿江炼化企业主要有金陵、扬子、安庆、九江、武汉、

荆门、长岭等7家企业,原油加工能力6800万吨/年,2020年以后规划能力7800

万吨/年。原油通过甬沪宁、日仪线等管道进厂,其中甬沪宁管道由于册镇海底

管道存在两处较大变形,整治难度较大,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治。目前通过降低运

行压力、加强运行监控等措施,保证运行安全和各炼化企业原油需求,供应南京

方向按1400万吨/年安排;日照码头在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道投产后,为日照-

濮阳-洛阳原油管道配套1800万吨/年,为日仪线配套3600万吨/年;鲁宁线考虑

1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已运行40余年,为保障运行安全,安排输油800万吨/年。一次管道实际输油能

力5800万吨/年,资源缺口2000万吨/年。

为满足沿江炼化企业发展对原油资源的需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拟建设

连云港至仪征原油管道,并拟对原油接卸和管网运输进行优化调整。

基于以上背景,连云港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拟开展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

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同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将配套建设油库等设施,并依

托连仪管线,原油码头上岸的进口原油可输送至南京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炼化企

业,以满足该地区对原油快速增长的需求。

1.2.项目特点

根据《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徐圩港区东防波堤口门段内侧规划布

置4个30万吨原油码头,本工程选址为规划六港池四个原油泊位中最外侧的一

个。工程建设内容为30万吨码头一座,泊位长度412m,输油管线连接码头与

后方连云港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总长度约为14.6km(考虑补偿),依托

连云港原油商储库工程内同步建设的10万立方事故水池。徐圩港区防波堤

过水通道项目主要为徐圩港区西防波堤考虑以明渠形式实施开口,开口宽度

60m。工程总投资104502万元(含连云港原油商储库工程事故池10000万元),

设计吞吐能力为1850万吨/年。本工程码头建设工期约为14个月,考虑管廊工

程、其他附属设施安装以及以及竣工验收等,总工期19个月。

本项目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为运行过程中船舶作业对海洋环境潜在的风

险影响,以及运营期原油管线泄露对大气环境及海洋环境的潜在风险。

1.3.评价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2021年12月,连云港实华原油

码头有限公司委托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进行对本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立即成立了本项目环评小组。项目组仔细研究了国家和

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相关规划、相关技术文件等,进行

了初步工程分析,组织项目成员赴本项目拟建厂址及周边进行了实地踏勘,同时

2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收集了区域自然概况、区域污染源、环境现状监测等资料。在环评报告编制的过

程中,建设单位进行了二次网络、报纸以及现场公示。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

程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在编制过程中,与设计

单位紧密配合,切实体现环评对工程设计的指导作用。

1.4.相关情况判定

经分析,项目建设内容以及采用工艺、设备中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无限制类和淘汰类的工艺设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

求。

同时,项目的选址和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发布的各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

划、法律法规及行动计划;项目的最终平面布局充分考虑了所在地自然条件,吸

收了国内同类项目的成功经验,符合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要求。

相关情况的判定结果见下表。

表1.4-1项目相关情况判定结果一览表

序号类别判定依据判定结果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符合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

2产业政策符合

本)》(2013年修订)

3《连云港市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5年本)》符合

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苏政发

4符合

[2020]49号)

三线一单

5《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符合

6《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符合

7江苏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符合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8符合

的意见》

9各级环境保护《“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符合

10法律法规及行《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符合

11动计划《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符合

12《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符合

13《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符合

14《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符合

15《江苏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

16功能区划及规《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符合

17划符合性《江苏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符合

18《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符合

3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9《连云港总体规划》符合

20《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修订)》符合

1.5.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评价工作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项目建设阶段、运行阶段产生的废气、

废水、噪声以及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运行阶段环境风险影响等。

在项目施工期本次评价关注的重点为施工作业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对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项目营运期,本次评价关注的重点为项目卸船作业产生过程中的潜在环境

风险及其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等。

针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因本项目周边环境现状为海域,不涉及陆域,因此,

不再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深入评价。

1.6.评价的主要结论

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项目符合连云港港总体规划,符合徐

圩港区规划,符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和环境功能区划;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

将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减少因本工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污染物

排放可达到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程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

保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严格落实“三同时”管理,杜绝船舶污

染事故、火灾爆炸伴生污染事故等环境污染风险事故。在此基础上,该项目对周

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该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4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总论

2.1.编制依据

2.1.1.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订)》,2018年12月29

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2018年10月26

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修订)》,2018年12

月29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三次修正)》,2018年12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年修订)》,2017年11月4

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年1月1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修订)》,2013年12月28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2021年修订)》,2021年4月29

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

2.1.2.法规和政策依据

1.《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1日);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

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6号,2020年11月30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018年修订),国务院,2018年3月1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2018年修订),国务院,2018年4月4日起施行;

5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5.《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98号令修改后,2018

年3月19日;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国办

发[2016]88号);

7.《关于加强水上污染应急工作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2010年7月

30日颁布);

8.《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交

通运输部,2019年11月28日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15号,2017年5月23日);

10.《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77号,2012年7月3日;

11.《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

号,2012年8月7日;

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8年7月16

日;

13.《关于印发机场、港口、水利(河湖整治与防洪除涝工程)三个行业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的通知》(环办环评[2018]2号);

14.关于发布《船舶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8

年第8号,2018年1月11日);

15.《关于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环环评

[2018]11号);

16.《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中共中

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9月20日;

17.《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9月21日);

18.《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

[2016]150号);

19.《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环发[2013]37号文;

6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年修正)》(国务院令第645号,2013

年12月7日);

2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的意见》(2018年6月16日);

23.《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

号);

24.《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环评

[2016]95号);

25.《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交海发[2007]165号);

2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19年10月30日)。

2.1.3.技术依据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

3.《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10.《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

11.《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1~7-2007);

12.《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1~11-2007);

13.《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国家海洋局,2002年);

1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2018年版));

15.《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MARPOL73/78)》,国际海事组织,1978;

16.《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JTT1143-2017);

7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7.《港口码头水上污染事故应急防备能力要求》(JTT451-2017)。

2.1.4.规划、文件资料

1.《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2.《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号);

3.《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号);

4.《江苏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方案》(2001.4);

5.《关于原则同意连云港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函》(苏环委

[2010]2号)

6.《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函[2021]128号);

7.《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修订)》(2017年5月);

8.《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0年6月)

9.关于《连云港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示范区

环审[2022]2号)

10.《连云港港徐圩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2019年7月)

2.2.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2.2.1.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根据工程主要污染源污染因子及区域环境特征,按照环评技术导则的主要环

境影响要素进行识别,结果见表2.2-1。

表2.2-1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一览表

环境要素

类别

环境空气海水环境声环境海洋生态固废

水上施工-2D-1D-2D

施工期建筑施工-1D-1D-1D

设备安装-1D-1D

营运期运行过程-1C-1C-1C-1C-1C

注:1、表中“+”表示正效益,“-”表示负效益;

2、表中数字表示影响的相对程度,“1”表示影响较小,“2”表示影响中等,“3”表示影响

较大;

3、表中“D”表示短期影响,“C”表示长期影响。

由表2.2-1分析可知,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存在短期、

局部及可恢复的影响,也存在长期的影响。施工期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要素产

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海洋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但

8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施工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营运期对环境的不利

影响是长期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空气、水环境等产生不同程度负

面影响;本项目对环境的正影响则主要表现在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当地的工业发

展和劳动就业均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2.2.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以及建设区域的环境特征,判别项目在不同阶段(施工期

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确定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可能产生的

主要环境问题,并筛选出主要评价因子见表2.2-2。

表2.2-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一览表

环境要素评价因子预测分析因子

大气环境SO2、NO2、PM10、PM2.5、挥发性有机物扬尘

声环境LAeqLAeq

建筑垃圾、生活垃

环固体废物一般废物、船舶废物、危险废物

水环境——COD、氨氮

pH值、水温、盐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

海水水质溶解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铜、施工期SS

锌、铅、镉、汞、砷、总铬

期海

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Cu、Zn、Pb、Cd、

域海洋沉积物——

Hg、As、Cr

海洋生态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生态损失

海洋生物质量锌、铬、铜、铅、镉、砷、汞——

固体废物一般废物、船舶废物、危险废物船舶垃圾

环境风险施工船舶溢油燃料油

大气环境SO2、NO2、NMHC(VOCs)、PM10、PM2.5NMHC(VOCs)

陆声环境LAeqLAeq

域生活垃圾、危险固

固体废物一般废物、危险废物

环废

境、、

环境风险管线泄漏事故及引发的次生污染NMHCSO2CO

(次生污染)

值、水温、盐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

营pH、氨氮、石油

海水水质溶解氧、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铜、COD

运类、总氮、总磷

期锌、铅、镉、汞、砷、总铬

海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氨氮、石油

海洋沉积物CuZnPbCdCOD

域Hg、As、Cr类

环海洋生态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生态损失

海洋生物质量锌、铬、铜、铅、镉、砷、汞——

固体废物船舶废物船舶垃圾

环境风险船舶溢油石油类

9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3.评价标准

结合项目周边海域的环境功能区划,本次评价采用的评价标准见下表。

表2.3-1评价标准一览表

环境要素项目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及级别

基本因子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环环境空气

非甲烷总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境-

质海水水质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一~四类

量海域环境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一~三类

标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海洋生物质量》,一~三类

准声环境声环境质量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

《江苏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颗粒物

DB324041-2021标准》

大气污染物《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标准DB32/3151-2016标准》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

挥发性有机物

GB37822-2019制标准》

初期雨水和生活污

水排入连云港原油

--

废水排放标商储基地污水处理

准厂进行预处理

排入东港污水处理

物东港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厂污水-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

放施工期噪声GB12523-2011

厂界噪声标标准》

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准营运期厂界噪声GB12348-2008

标准》3类标准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GB5058.17-2019

固体废弃物GB18597-2001(2013《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修改单)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

一般固体废物

(GB18599-2020)埋污染控制标准》

船舶污染物

船舶污染物排放《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排放标准GB3552-2018

2.3.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根据“关于原则同意连云港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的函(苏环委

[2010]2号),将连云港港总体规划中的旗台嘴港区和徐圩港区调整为四类环境

功能区,主要用于港口建设,执行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本工程位于连云港港总

体规划中的徐圩港区,港区范围内水质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中四类标准;其他区域执行二类标准,相对应海洋沉积物执行《海洋沉积物质量》

10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GB18668-2002)第一、三类标准。海洋生物质量执行《海洋生物质量》

(GB18421-2001)中的第一类标准。

本项目所在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

级标准。本项目附近影响区声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类标准。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见表2.3-2。

表2.3-2海水水质标准单位:mg/L(pH除外)

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

人为增加的量

悬浮物人为增加的量≤10人为增加的量≤150

≤100

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夏季不超过

人为造成的海水温升夏季不超过当时当

水温℃当时当地1℃,其它季节不超过

地1℃

2℃

pH7.8~8.56.8~8.8

DO>6543

COD≤2345

无机氮≤0.200.300.400.50

活性磷酸盐≤0.0150.0300.045

汞≤0.000050.00020.0005

镉≤0.0010.0050.010

铅≤0.0010.0050.0100.050

总铬≤0.050.100.200.50

砷≤0.0200.0300.050

铜≤0.0050.0100.050

锌≤0.0200.0500.100.50

硫化物≤0.020.050.100.25

石油类≤0.050.300.50

表2.3-3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评价标准mg/kg

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海底无工业、生活废弃物,海底无明显工业、生活废弃物,

废弃物及其它

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等无明显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等

汞≤0.200.501.00

镉≤0.501.505.00

铅≤60.0130.0250.0

锌≤150.0350.0600.0

铜≤35.0100.0200.0

铬≤80.0150.0270.0

砷≤20.065.093.0

有机碳≤2.03.04.0

硫化物≤300.0500.0600.0

石油类≤500.01000.01500.0

表2.3-4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单位:mg/kg

项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

总汞≤0.050.100.30

11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镉≤0.22.05.0

铅≤0.12.06.0

砷≤1.05.08.0

铜≤102550(牡蛎100)

锌≤2050100(牡蛎500)

石油烃≤155080

表2.3-5海洋鱼类、甲壳类生物体污染评价标准单位:mg/kg

生物类别铜≤铅≤镉≤锌≤总汞≤石油类≤

鱼类202.00.6400.320

甲壳类1003.02.01500.220

软体动物100105.52500.320

表2.3-6环境空气、声环境质量标准

类别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备注

1小时平均500μg/m3

二氧化硫

24小时平均150μg/m3

(SO2)

年平均60μg/m3

1小时平均200μg/m3

二氧化氮

24小时平均80μ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NO2)

环境年平均40μg/m3(GB3095-2012)二级

空气24小时平均150μg/m3

PM10

年平均70μg/m3

24小时平均75μg/m3

PM2.5

年平均35μg/m3

一次浓度最大

非甲烷总烃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值2.0mg/m

声环昼间65dB(A)《声环境质量标准》

等效连续声级

境夜间55dB(A)(GB3096-2008)3类区标准

2.3.2.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源评价标准见下表。

表2.3-7废水排放标准

污染物种类标准限值标准

COD500mg/L

SS400mg/L

东港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pH6~9

石油类15mg/L

表2.3-8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厂界监控点浓

序污染物浓度限值速率限值

度限值标准

号种类(mg/m3)(kg/h)

(mg/m3)

《江苏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1颗粒物--0.5

准》DB324041-2021

《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

2VOCs--4准》

(DB32/3151-2016)

12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其中:

VOCs《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

3监控点处1h平均浓度排放限值为6

(NMHC)标准》(GB37822-2019)

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排放限值为20

表2.3-9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施工期Leq[dB(A)]昼间65dB,夜间55dB准》

(GB12348-2008)3类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运营期Leq[dB(A)]昼间70dB,夜间55dB准》

(GB12523-2011)

表2.3-10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2018)

污染物种

排放控制要求排放限值

污染物排

污染物项目限值放监控位

收集并排入接收设

船舶机舱置

施,或在船舶航行中

油污水油污水处

排放

石油类(mg/L)15理装置出

水口

污染物排

年月

201211污染物项目限值放监控位

日以前安装

(含更换)生

BOD5(mg/L)50

活污水处理

()

装置的船舶SSmg/L150

收集或船耐热大肠菌群数(个/L)2500

海里以内

3舶航行中污染物项目限值

海域2012年1月1生活污水

达标排放BOD5(mg/L)25

日及以后安处理装置

SS(mg/L)35

装(含更换)出水口

耐热大肠菌群数(个)

生活污水处/L1000

船舶生活()

理装置的船CODcrmg/L125

污水

舶pH值(无量纲)6~8.5

总氮(总余氯)(mg/L)<0.5

海里<与

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最近陆地

()使用设备打碎固形物和消毒后排放

间距离1

()船速不低于节,且生活污水排放速率不超过相应船速下的最大

海里24

≤12允许排放速率

海域

与最近陆

地间距离船速不低于4节,且生活污水排放速率不超过相应船速下的最大允许

>12海里排放速率

海域

在任何海域,塑料废弃物、废弃食用油、生活废弃物、焚烧炉灰渣、废弃渔具和

电子垃圾均收集接收;

食品废弃物:海里以内接收;海里海里粉碎后排放;海里外排放;

船舶垃圾33-12≤25mm12

货物残留物:12海里内接收;12海里外不含危害海洋环境物质可排;

动物尸体:12海里内接收;12海里外可排;

货舱、甲板和外表清洗水不含危害海洋环境物质可排,其他废弃物收集;

13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4.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2.4.1.评价等级

2.4.1.1.大气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选择本项目污染

源正常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及排放参数,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AERSCREEN估

算模型分别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

级。估算模式计算参数见下表,本项目3km内区域非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因

此保守起见,本项目选择农村地形。

表2.4-1估算模式计算参数表

参数取值

城市/农村农村

城市/农村选项

人口数(城市选项时)—

最高环境温度/℃38.0

最低环境温度/℃-11.9

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湿度

考虑地形√是□否

是否考虑地形

地形数据分辨率/m90

考虑岸线熏烟√是□否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岸线距离/m10

岸线方向/°135

表2.4-2拟建项目正常工况下面源排放参数一览表

污染物

面源各顶点

面源海排放有排放速

坐标面源长面源宽年排放

污染源拔高度效高度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