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设备使用_第1页
急救设备使用_第2页
急救设备使用_第3页
急救设备使用_第4页
急救设备使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救设备的使用1急救设备使用5/8/2024急救设备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2急救设备使用5/8/20241.1监护仪 概述及分类使用外观及显示常用参数监测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3急救设备使用5/8/20241.2监护仪概述及分类概述:监护仪是用于长时间连续监护病人的各种生理参数,并可与设定的正常值比较,出现异常发出警报的医用电子仪器。分类:按仪器构造功能分类:一体式监护仪、插件式监护仪按仪器接收方式分类:有线监护仪、遥测监护仪按功能分类:通用监护仪、专用监护仪按使用范围分类:床边监护仪、中央监护仪、离院监护仪按监护仪的作用分类:纯监护仪、抢救治疗用监护仪按检测参数分类:单参数监护仪、多参数监护仪4急救设备使用5/8/20241.3监护仪使用监护仪一般用于监护一组固定的参数,包括心电图、血氧饱合度、无创血压、阻抗呼吸、体温,有创血压和呼吸末CO2(FETCO2)为可选参数,其它参数包括心输出量、肺动脉楔压等。5急救设备使用5/8/20241.4监护仪外观与显示电源打印起动/停止NBP起动/停止全部归零关闭报警声音/进入监护电池电源指示灯充电状态指示灯6急救设备使用5/8/2024参数波形更多菜单

日期和时间监护仪默认值名称监护室和床位号患者姓名ECGSPO2NBPRRALRMTP监护仪显示屏7急救设备使用5/8/20241.5常用生理参数的监护1.5.1心电监护⑴电极位置导联的概念:电极板安置在人体表面的任何两点,并分别用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相连,所构成的电路成为导联。监护仪中的心电导联与心电图机中的导联是对应的,它们具有相同极性和波形。

8急救设备使用5/8/2024右臂和左臂电极放在左右锁骨下窝右腿和左腿电极放在肋弓与腋前线交点胸部电极的放置位置根据医生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导线电极放置美国心脏协会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RALALLRLFRLV1NC19急救设备使用5/8/2024右臂和左臂电极放在左右锁骨下窝左腿电极放在左肋弓下缘与左腋前线交点3导线电极放置RALFRLLLA美国心脏协会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10急救设备使用5/8/2024显示ECG菜单,使用旋转鼠标钮来选择ECG参数标签。用旋转鼠标钮进行选择时包括两步:旋转以突出显示,然后按下以进行选择。11急救设备使用5/8/2024ECG参数菜单12急救设备使用5/8/2024

ECG报警界限察看所有

ECG

主菜单

显示Ⅱ导联ECG导管尺寸1X检测起搏起搏程序1

清除V2-V6失效心律失常全面重新识别ST段分析ECG滤波器监护12导联ECG

分析导联分析多导联更多ECGECG参数菜单13急救设备使用5/8/2024PPVC0J+60ms11-0.2mmECG15050♥﹡70

ANTINFLATⅡ-0.2Ⅰ0.0Ⅲ0.0AVL0.0AVF0.0V5-0.1ECG参数窗口(大)PPVC0J+60ms11-0.2mmECG15050♥﹡70ECG参数窗口(小)心率

QRS指示器起搏检测指示器ST分析数据心率报警界限PVC计数ST测量点14急救设备使用5/8/2024注意事项:①监护中发现严重异常时,最好请专业心电图室人员复查、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②心电电缆线使用一定时间后,电极扣金属片内面有可能与金属线芯粘接不良或脱落,以致不能传递心电信号,此时需更换心电电缆线。15急救设备使用5/8/20241.5.2血氧饱合度监护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容量占全部血红蛋白(Hb)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比例。氧在血液中的运输有两种形式,即物理溶解和与血红蛋白结合,前者以氧分压(PaO2)表示,后者以氧合血红蛋白(HbO2)表示。呼吸空气时,正常成人SpO2为95~97%,新生儿为91~94%。

动脉血氧饱合度(SaO2)

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测量部位:指尖、趾尖、耳垂。16急救设备使用5/8/2024影响因素①传感器位置②测量需要有动脉血流搏动当脉动降低到一定极限,就无法进行测量,如休克、体温过低;某些情况静脉血可能产生搏动,会对结果有一定影响。③可改变光吸收特性的因素:强光环境,循环血中存在碳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涂指甲油、烟渍、指甲过长等。④肢体运动干扰SPO2参数窗口﹡﹡﹡脉率70100SPO210590%信号强度指示器脉率值SPO2值报警界限和单位17急救设备使用5/8/2024⑸注意事项①探头应专人专用,每班用75%酒精棉球消毒一次;每4h更换一次部位;防止指(趾)端血循环障碍引起的青紫、红肿现象发生。②尽量测量指端,病情不允许时测趾端。③注意爱护探头:血氧探头指夹属于易损部件,应避免用力挤压,可用胶布固定;以免碰撞、脱落、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④显示的脉率与实际脉率会有一定差距。18急救设备使用5/8/2024⑴测量原理无创血压测量法是通过检测动脉血管壁的运动、搏动的血液或血管容积等参数间接得到血压。监护仪设置有压力换能器、自动冲气泵和微机处理测压仪,采用震荡技术,定时、间断测定血压,并以数据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1.5.3无创血压监护19急救设备使用5/8/2024⑵无创血压监护显示NBP参数窗口15:32成人NBP200s80mmHg舒张值收缩值1117187最后测量时间和袖带尺寸平均值报警界限和单位20急救设备使用5/8/2024⑶影响因素①病人活动。②心律不齐、心率<40次/分或>200次/分时,所测结果应与人工测量相比较,结合临床观察。③重症休克、体温过低。④肥胖病人。21急救设备使用5/8/2024⑷注意事项①袖带根据患者肢体周长、年龄选择恰当的袖带;缠扎在裸露的上臂上;缠扎松紧要适宜;与心脏应在同一水平;袖带应在充气时上臂应自然放置且保持静止、放松;每次测量时间间隔应>2分钟;连续使用3天以上袖带应更换、清洁、消毒;袖带应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②连续监测的患者,必须做到每班放松1-2次。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6-8h更换监测部位一次。防止连续监测同一部位,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的皮肤损伤。22急救设备使用5/8/202423急救设备使用5/8/2024①间歇正压通气(IPPV)——目前机械通气最基本的通气模式,主要适用于各种以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呼吸衰竭病人。②持续正压气道通气(CPAP)——主要作用是呼气末使肺不完全萎陷的病人。③间歇指令通气(IMV)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④指令每分钟通气MMV——是较先进的通气模式,可以在不影响自主呼吸恢复的前提下,使病人逐渐由机械通气的形式过渡到自主呼吸。⑤叹息(SIGH)——它相当于正常人的呵欠,使那些易于陷闭肺底部的肺泡定时膨胀,改善这些部位的气体交换,防止肺不张,对于长期卧床和接受呼吸机治疗的病人,有一定的价值。2.2主要机械通气模式

24急救设备使用5/8/2024上一次呼气压力切换时间切换流量切换定压供气定容供气流量切换压力切换时间切换容量切换呼气阀打开当气道压力低于PEEP时

PEEP阀或呼气阀关闭呼吸机工作流程25急救设备使用5/8/20242.3常用参数:

1.呼吸频率2.潮气量(TV)3.每分钟通气量(MV)4.吸/呼时间比5.通气压力(吸气压力)26急救设备使用5/8/20242.3.1呼吸频率一般应尽可能地将呼吸频率设置在12~15次/min水平。若病人的自主呼吸频率基本正常(16~24次/min)或明显减弱,甚至已经停止,呼吸频率设置在16~20次/min。对有气道阻力增高的阻塞性肺部疾患病人,适合选用慢而深的呼吸频率,呼吸频率设置在12~15次/min水平。对患限制性肺部疾病的病人,易使用稍快而深的呼吸频率,呼吸频率设置在正常较高的水平(18~24次/min)。肺功能正常的病人,不存在呼吸病理生理学改变,呼吸频率设置时可不考虑上述因素,而只需将呼吸频率设置在12~15次/min水平即可。27急救设备使用5/8/20242.3.2潮气量(TV)正常人潮气量(TV)约400~500ml,一般均可将TV按10ml/kg水平设置,以后再进行相应地调整。倘若病人自主呼吸频率过快,为减少呼吸机的对抗,初始时的呼吸频率设置应与病人的自主呼吸频率接近或略低,这样所设置的TV水平就应适当降低。2.3.3每分钟通气量(MV)一般掌握在3.5~4.5L/(㎡·min)水平。没有TV设置时,MV等于TV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2.3.2潮气量(TV)

2.3.3每分钟通气量(MV)28急救设备使用5/8/20242.3.4.吸/呼时间比

2.3.5.通气压力(吸气压力)一般主张<25㎝H2O水平为妥呼吸功能基本正常者,选择1:1.5~2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人,选择1:2~2.5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病人,选择1:1~1.5缺氧为主的病人,只要循环功能状况允许,选择吸气时间适当长一些二氧化碳潴留为主的病人,则可以选择呼气时间稍长

29急救设备使用5/8/20242.4便携式急救呼吸机使用:(一)外观及组成:(二)使用方法:(三)技术参数:(四)注意事项:30急救设备使用5/8/20242.4.1外观及组成:

外观:ALS型便携式急救呼吸机31急救设备使用5/8/2024组成:主机面罩氧气瓶流量控制装置灌氧连接装置连接管手持吸引器储液瓶头部固定带吸氧面罩便携箱32急救设备使用5/8/20242.4.2使用方法:

灌氧→连接→(准备)选择模式(手动或自动)抢救→(使用后)清洗→(补气)准备下次使用。

33急救设备使用5/8/20242.4.3技术参数1.潮气量:0.2—1.12.呼吸频率/分钟:20—123.呼吸比:1:24.每分钟潮气量(升/分钟):4—13.25.自动流量(升/分钟):12—406.手动流量(升/分钟):407.最小供气压力(PSI):508.最大供气压力(PSI):1509.释放阀压力限制(厘米水柱):6010.吸引真空压力:300mmHg±10%11.供氧器:l—25升/分钟12.操作温度(℃):-35至+6013.保存温度(℃):-35至+6014.体积:59cm×27cm×17cm15.重量:4.5kg16.使用时间:标准“D”瓶可使用时间:20次呼吸/分钟,0.2升潮气量103分钟12次呼吸/分钟,1.1升潮气量31分钟34急救设备使用5/8/20242.4.4注意事项:1、不用时,一定要关好气瓶。2、千万不能将油或油腻之类的物品接触到气瓶、流量表、复苏器及其配件上。3、除可以拆下的配件外,其他部件不可在保修期内开封。4、使用完毕后,保证按照规定清洁消毒。5、保证所有配件安装正确,并放在便携箱内。6、使用后,保证空气或氧气瓶与机器连接好,再放入便携箱内。35急救设备使用5/8/20243.1电除颤概念分类在某些严重快速性心律失常时,用外加高能量电流脉冲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造成心脏电活动暂时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起搏点重新主导心脏节律。与R波同步与否:同步电除颤、非同步电除颤36急救设备使用5/8/20243.2电除颤的适应症/禁忌症一、适应症1、心搏骤停/室颤/室扑:2、室速3、室上速4、房扑5、房颤相对禁忌症洋地黄中毒或低血钾未纠正甲亢未控制心衰未纠正心脏明显增大,或风湿活动,或急性心肌炎

37急救设备使用5/8/20243.3体外电除颤的操作步骤仪※(一)非同步电除颤确认室颤开启开关涂导电糊选非同步置电极板充电放电站开!StandClear38急救设备使用5/8/202439急救设备使用5/8/2024电极板放置方式※前除颤:平卧。胸骨右侧第二肋间或右锁骨下胸骨旁——左腋前线第五肋间或左乳头外侧前-后除颤:右侧卧。胸骨左缘第二、三——左肩胛/脊椎之间40急救设备使用5/8/2024复律前准备房颤+心衰,控制心衰(室率70~80/分,前两天停药)。奎尼丁:0.1、0.2×4纠正电解质,前天测血K+。禁食/镇静/吸氧(当日/前1~2h/复律前)。静脉通道,复苏设备。卧硬板床,勿触金属。描记ECG(12导联)。复律选择R波较高导联观察,选择“同步”。安定15~30mg(iv缓),1、2、3……放置电极板。选能量,充电。放电。复律后观察血压/心律(率)/呼吸,至清醒。说明:电除颤前后可给予抗凝。(二)同步电复律41急救设备使用5/8/20243.4注意事项清洁皮肤,胸部干燥;电极板涂导电膏,紧贴,电极板距离>10cm。断开导线设备。电击时不得接触患者(包括病床及与病人相连接之设备)。避免潮湿环境。一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