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彷徨(páng)悲愤相辅相成(pǔ) 阳奉阴为B.诬蔑(miè) 捶击 挑拨离间(jiàn) 格物致知C.襁褓(qiǎng) 萦绕 强词夺理(qiáng) 暴风聚雨D.挚爱(zhì) 枯躁 分崩离析(bēn) 多多益善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所做的一切是光明正大的,没有半点亏心的地方。B.街头总有自认为聪明者招摇撞骗,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C.他被突如其来的质疑弄得张口结舌,不知所措。D.课堂上,语文老师强词夺理,讲课深入浅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会主席采纳并征求了大家对学校文学社的意见。B.通过这次演讲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C.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食品的抽样检测力度,防止不合格食品重现百姓餐桌。D.为了全面实现刷脸取款等快捷服务,农业银行还有许多内容需要解决。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所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④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的肖像镌刻其上。⑤闹过一场小脾气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5.给下面的新闻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12月10日上午8时25分,昌赣高铁G5011次模拟载客试运行列车顺利地从南昌西站开往赣州西站,途中只花了1小时50分钟。昌赣高铁,全长4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北起江西南昌,南至赣州,贯穿南昌、宜春、吉安、赣州等4个设区市的26个县(区、市),全线设包括兴国西在内的13个车站。昌赣高铁的开通,标志着赣南不通高铁的历史就此结束。A.昌赣高铁模拟载客试运行 B.昌赣高铁的激情与速度C.昌赣高铁即将开通 D.赣州人民高铁圆梦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每小题2分,共4分)晚泊浔阳望庐山[唐]孟浩然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②,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③近,日暮空闻钟。[注]①挂席:扬帆。②远公传: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③东林精舍: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精舍,僧人居所。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景象,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B.颔联“始见”写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幽怨之情。C.颈联写诗人想起了高僧慧远已作古,诗人因此而感到惆怅和感伤。D.尾联写悠扬的钟声,把诗人惆怅、怀念的感情抒写得更为深远。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暮”二字说明“闻钟”的时刻,“闻钟”又渲染了“日暮”的气氛,加深了深远的意境,同时点题。B.“名山都未逢”一句将诗人对于名山的热烈向往之情充分地抒写出来了。C.前四句中的“都未逢”“始见”等字眼直接流露出诗人的感情。D.诗人用“晚泊浔阳”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钦羡。(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题目。(12分)小石城山记[唐]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②梁木丽③之形;其旁,出堡坞④,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⑤,而列是夷狄⑥,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⑦,是故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⑧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注]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睥睨(pìnì):同“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③梁木丽(lì):房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⑥夷狄:古代称东方少数民族为夷,称北方少数民族为狄。这里泛指远离中州的边远地区。⑦伎:同“技”,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⑧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逾黄茅岭/而下 B.类/智者所施设也C.是故劳/而无用 D.余/未信之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1)垠()(2)环()(3)诚()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2)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11.文末作者为什么说“余未信之”?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1分)(1)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

(2)求之不得,。 (《诗经·关雎》)

(3)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4),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5)村中闻有此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

(6)佁然不动,。 (柳宗元《小石潭记》)

(7),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济无舟楫,。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6分)家的味道尤今①那时候,我家住金殿路,而我在成保小学读书,每天要走很长的一段路去上学。傍晚放学时,街灯未亮,天幕却像被戳了一个窟窿,浑浑浊浊的暮色悠悠忽忽地掉了出来。我背着书包,像只蜗牛,慢腾腾地走回家去,眼前的那一条路,忽然变得很长,长得无止境。我低着头,拖着宛如上了脚镣的腿,走啊走。突然,我闻到空气里飘来的一股香味。抬眼处,街灯已亮,浓汤飘香。啊,家门近在眼前,我的心情立刻变得亢奋了。②父亲是广东人,广东人特别喜欢喝汤,因为他们相信,煲得久、熬得够的汤水,能润喉、润肺、润心、润肠,因此,煲汤便成了我家的日常作业。一个人在生活中纵使拼得焦头烂额,但是,一回到家,只要能够喝上一碗好汤,所有透支的精力都得到了弥补,五脏六腑也美美地得到了滋补。③曾经,母亲用炭炉煲汤。朱褐色的圆肚瓦锅,稳稳地坐在小小的炭炉上,烧得通红的炭块,像是守护神的眼睛,忠心耿耿地守着那一锅“水的精华”。母亲坐在小凳子上,拿着蒲葵扇,耐心地扇。那炭,愈烧愈红,愈红愈旺,有时烟灰飞出来,便沾了母亲一头一脸。可是,好整洁的母亲,竟然一点儿也不嫌脏。她的心思,全都在那一锅好汤里。汤的香味,是一点一点慢慢地溢出来的。初而朦朦胧胧、缥缥缈缈,好像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笛子声,笛声清越悠扬,但又带着些许隐晦的神秘感。渐渐地,笛子声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类似锣鼓的喧闹声,大鸣大放。那种香味,浓郁稠厚,非常跋扈、嚣张,带有很强的侵略性。④母亲把瓦锅小心翼翼地捧到桌子上,瓦盖一掀,一阵一阵白白的烟雾,便像久别重逢的亲人,热情万分地扑了过来。母亲常常说:“水,原本是没有生命的,煮成汤之后,才有了生命力,也才有了灵魂。”因此,我们是以近乎虔诚的心,一口一口地捧喝手里那一碗汤的。我们相信,汤喝下肚,我们便能像魔术豌豆一般飞快地向上蹿长。⑤母亲熬煮的汤,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⑥绿幽幽像液状森林的,是西洋菜蜜枣猪肺汤;红艳艳像液体宝石的,是莲藕鸡爪花生汤;红白分明像调色板的,是番茄萝卜牛肉汤;百味杂陈又酸又咸又鲜又辣的,是咸菜豆腐鱼头辣椒汤;温柔敦厚暖心暖肺的,是老黄瓜红枣八爪鱼汤;风味独特雅俗共赏的,是榨菜蘑菇汤;悬壶济世普度众生的,是党参枸杞龙眼炖鸡汤;风采迷人腴香诱人的,是冬瓜火腿干贝汤……我们兄弟姐妹就在一锅锅好汤的滋润下,慢慢地长大成人。各自成家之后,我们也欢欢喜喜地为我们亲爱的孩子煲汤。⑦汤的文化,就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了。⑧曾有一个时期,新上市的慢锅成为主妇的新宠。把要煮的东西一股脑儿地丢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煮它一个天翻地覆,完完全全不用守候看火,非常省事。对职场女性来说,慢锅当然是“时代的恩物”,试想想,上班之前,锅子里,肉是肉,菜是菜,泾渭分明;可是,下班回来,掀开锅盖,肉和菜,早已“你侬我侬”地融进汤里了,这不正是“守株待兔,不劳而获”吗?想到不必像母亲那样为了煮一锅好汤而蓬头垢面,我心里充满了感谢,感谢现代科技方便了我的生活。⑨然而,我错了。⑩在慢锅里“自生自灭”的汤和水,并没有“患难与共”地融合在一起,反之,两者像是君子之交,淡淡地保持着距离。当机立断,弃用慢锅。然而,坦白地说,我又没有耐心和那灰烬四飞的炭炉耳鬓厮磨,所以,改用中庸的煤气炉。把汤放进瓦钵里,在煤气炉上“咕嘟咕嘟”地熬上三四个小时,其间不时去看看,搅搅,那一钵汤,充分地感受到煮汤人的诚意,煮好之后,总会“投桃报李”地显示出一个汤该有的样子和味道。我家孩子百喝不厌的是鱼翅瓜熬汤。鱼翅瓜,看起来活脱脱就像是冬瓜的雏形,然而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却又具有鱼翅所没有的清甜,十分可口。我常用老母鸡、干贝、红枣、枸杞、墨鱼干和鱼翅瓜同煮,熬好的汤,那种鲜味啊,会化成千万只馋虫,直往你心里钻!女儿负笈英伦之后,对鱼翅瓜汤魂牵梦萦。有一回,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她竟然拨来长途电话,苦苦央求我给她寄一钵好汤,我漫应着:“好,好,明天就用快邮寄出。”过了几个月后,她又在电子邮件里写道:“妈妈,春天已经来了,我苦苦等了一个季节,怎么您的汤还没有寄到?”我以汤的味道去装饰孩子的成长岁月,孩子长大后,离家万里,汤的浓香,依然是一根细细长长、坚坚韧韧的线,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汤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13.本文围绕线索“汤”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4分)放学路上,浓汤飘香,迎“我”回家→①→②

14.选文第①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15.按要求赏析下列语句。(4分)(1)那种香味,浓郁稠厚,非常跋扈、嚣张,带有很强的侵略性。(修辞角度)(2)我们是以近乎虔诚的心,一口一口地捧喝手里那一碗汤的。(用词角度)16.本文与朱自清《背影》一文,在主题上有什么不同?(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4分)拐弯①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当被人问起他的长寿秘诀时,说:“凡事要想得开,想不开就拐个弯。”②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来没有笔直的。有人说,人在前进的路上就是两件事——前进和拐弯。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爱因斯坦曾说:“人的最高本领是适应客观条件的能力。”达尔文说得更透彻:“适者生存。”他们所说的“适”,就是适应、顺应,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会“拐弯”。不仅在西方人眼中生命需要拐弯,中国古人亦有类似的认识。陆游也曾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由此可见,拐弯在人生的字典里是个关键词,由于每个人对这个词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不同,就出现了愿不愿、会不会、善不善拐弯的多种情形,由此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人生,形成五彩缤纷的世界。我想如果把拐弯用英文大写的字母来表示,可分出若干种类型。③一是把拐弯用字母“V”来表示。不仅形象上非常传神,而且真正表达了拐弯的意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拐弯,而是一种迂回型的拐弯,是形退实进。左边的一半,代表向下;右边的一半,代表向上。从左边的趋势来看,本应向下,但到底部又改为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状态向积极状态的转折。许多人和事都是这样由挫折走向成功的。北大著名教授季羡林,“文革”时被勒令守楼听电话。这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无法忍受的屈辱,可季老却在困境中发现了有利因素,利用三年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这一巨著,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建起了一座丰碑。④二是把拐弯用字母“N”来表示。这种拐弯和“V”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表示人们按既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时,原路走不通了,必须拐弯,但这个弯不是返回原来的起点,而是拐到一个新的落脚点上,从而在新的领域获得新的发展。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不幸。关键在于你是否学会了拐弯。只要你在心里拐个弯,就会路随心转,超越自我,开创新天地。红极一时的影星克里斯托弗·里夫在一次马术比赛中意外坠落,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他曾一度绝望,想就此了结生命,但在挫折面前,他最终选择了拐弯,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导演的影片还获得了金球奖。他还坚持用牙咬着笔,写出了他人生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后来这部书还成为畅销书。⑤三是把拐弯用字母“W”来表示。这说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弯很多,并不是拐一两次弯就能到达人生终点的,而是要经过多次拐弯的锻炼,经历多次挫折的磨炼,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一些伟人、名人成长的轨迹,就证明了他们正是在不断拐弯中前进,从而获得成功的。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推行“三民主义”,虽多次失败,但矢志不渝,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两院院士王选经历了多次挫折,终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被誉为“当代毕昇”。⑥周老的“拐弯”说,是他百岁养生经验的总结,也是转换思路的小方法,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大智慧!(选自《读者文摘》,有改动)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8.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19.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20.当下,个别中学生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一蹶不振,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请你结合本文的观点,对其进行劝说。(3分)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一)综合性学习(6分)21.班级拟开展以“说教养”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不超过200字的演讲稿。材料一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读书求学,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材料二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 ——傅雷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利哈乔夫材料三周总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李鸿章出使俄国时,在公开场合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颜面尽失。(二)写作(50分)22.请以《那件事着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补全题目,再写作;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1.解析:B本题考查辨析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辅”应读“fǔ”,为—违;C项,“强”应读“qiǎng”,聚—骤;D项,躁—燥,“崩”应读“bēng”。2.解析:D本题考查辨析词语的能力。“强词夺理”指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用在此处不恰当。3.解析:C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将“采纳”与“征求”调换位置;B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D项,搭配不当,应将“内容”改为“问题”。4.解析:B本题考查正确排列句子的能力。语段按照游览的空间顺序,先写沿着马路行走,然后写马路的尽头是青海湖,接着写雨后的青海湖、青海湖旁的诗歌墙,最后表明诗歌墙的象征意义。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①⑤④②。5.解析:A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整体感知新闻内容的基础上,先确定新闻的导语,然后依照“对象+事件”的模式概括即可。6.解析:B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颔联以“始见”二字写出诗人举头见到庐山在眼前突兀而起的惊喜之情。7.解析:C“都未逢”“始见”等字眼含蓄地流露出诗人的感情。8.解析:C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是故劳而无用”译为“所以耗费力气而毫无用处”,因此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是故/劳而无用。9.解析:本题考查解释重点文言词语的能力。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推断词语的意思。【答案】(1)边际,尽头(2)环绕(3)的确,确实10.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一般是直译,辅以意译。“窥”“乃”“已”等字意思要直译,“投以小石”即“以小石投”。【答案】(1)从洞口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的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高亢清远,过了很久才消失。(2分)(2)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2分)1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主题的把握。“余未信之”是对“安慰被贬者和当地没有人才”这两种说法的不信。作者满腹经纶,饱学诗书,可谓人才,但不被统治者重用,横遭贬逐,怀才不遇的郁闷尽显其中,作者的“不信”,实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当权者不重用人才的极大愤慨。【答案】因为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就是借景抒情,宣泄心中对现实的不满情绪,(1分)所以不相信这两种说法——安慰被贬者和当地没有人才。(1分)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屡遭贬斥的愤懑不平之情。(1分)【参考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下来,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没看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生成宛若矮墙和房屋正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口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的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高亢清远,过了很久才消失。(沿着)环绕的山路可以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经很久了。到了这儿,更觉得(造物者)确实是存在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的边远地区,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它奇异景色的机会,所以耗费力气而毫无用处。造物者或许不会这样做,那么造物者果真是没有的吗?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蒙受屈辱被贬逐到此地的贤人。”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石。”这两种说法,我都不相信。12.解析:这道题考查背诵、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本题为记忆性默写,即根据上句(下句)写出下句(上句)。默写时,若遇到卡壳的地方,可以把诗文从头至尾默背一遍;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答案】(1)落英缤纷(2)寤寐思服(3)白露未晞(4)阡陌交通(5)咸来问讯(6)俶尔远逝(7)城阙辅三秦(8)端居耻圣明(8分,每空1分,错写漏写均不给分)13.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从全文内容看,文章主要写了母亲煲汤和“我”煲汤两件事。第③—⑥段写“我”在好汤的滋润下,慢慢地长大成人;第⑧—段写“我”为女儿煲汤,令她魂牵梦萦。【答案】①曾经,母亲用炭炉煲汤,育“我”成长(2分)②成家之后,“我”熬鱼翅瓜汤,令女儿思念(2分)14.运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1分)对暮色昏暗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冷凄沉闷的气氛;对“我”的动作的描写,表现了“我”怏怏不乐的心情。记叙“我”傍晚放学回家途中,突闻浓汤飘香,心情由沉闷立刻变得亢奋,突出“我”对汤的喜爱之情。(3分)15.解析:此题考查赏析词句的能力。(1)句,“跋扈、嚣张”多用来形容人,因此可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汤香味之浓。(2)句,可着重分析“虔诚”“捧喝”两词的表达效果。前者指带着尊敬的心,后者表明庄重,表现了“我们”对汤的喜爱,对母亲熬汤的尊敬与感激。【答案】(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跋扈、嚣张”形容浓郁稠厚的汤的香味,赋予汤人的情态,富有情趣,突出汤的香味之浓。(2分)(2)“虔诚”,恭敬而有诚意;“捧喝”,用双手托着喝。两词准确地写出了喝汤人的心境与动作,表现了“我们”对汤的喜爱,对母亲的感激与尊敬。(2分)16.解析:此题考查分析文章主题。文章主题即文章中心,即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背影》以“背影”为线索,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的典型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怀念。(2分)而本文以“汤”为线索,先后记叙了母亲煲汤让子女快乐成长,“我”煲汤令女儿魂牵梦萦,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对家的依恋,对亲情永在、真爱永恒的赞美。(2分)17.人生需要学会“拐弯”。(2分)18.运用了道理论证。(2分)通过引用陆游的诗句,论证了拐弯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3分)19.先由周有光的长寿秘诀引出论题;再举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论证人生需要“拐弯”;再通过三个分论点,论述人生的弯道各不相同,但都需要经历磨炼和努力才能到达终点。(4分)20.示例:哪个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各种困难和挫折。你所经受的这点挫折也许只是别人经历的万分之一。你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学会“拐弯”,学会转换思路,从而克服困难,战胜挫折。(3分)21.解析:本题考查写演讲稿的能力。首先确定演讲稿的写作内容和顺序:什么是教养,教养的作用,如何做到有教养。其次理解每则材料的内容:材料一讲什么是教养、教养的表现和如何做到有教养;材料二是两则名言,着重写如何做到有教养;材料三举正反两例,表明有教养的重要性。最后进行概括即可。【答案】示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什么是教养呢?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有教养的人必具有良好的外在行为和美好的道德品质。周总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与身边的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待人谦虚、礼仪得体,遇困难不气馁,有成绩不骄傲。同学们,让我们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吧!22.略。

亲爱的读者亲爱的读者:春去燕归来,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1、三人行,必有我师。TIME\@"yy.M.d"20.7.31DATE\@"M.d.yyyy"7.31.2020DATE\@"HH:mm"05:33DATE\@"HH:mm:ss"05:33:46DATE\@"MMM-yy"Jul-20DATE\@"HH:mm"05:33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TIME\@"EEEE年O月A日"二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