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表达方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古典诗歌表达方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古典诗歌表达方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古典诗歌表达方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古典诗歌表达方式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

——表示技巧1/39请切记:表示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思想、精神境界。3、为主题服务。反应作者思想感情。设题方式:1、诗词中利用了那些表示技巧(表现手法)?2、赏析诗词中表示技巧作用。诗词中表示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思想感情服务,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2/39表示技巧1表示方式2表现手法3

构思技巧4修辞方法3/39表示方式:亦可称为表示方法,是作者描述客观事物和表示思想感情需要而利用一个语言表示形式,属于文章整体语言利用形式。

惯用表示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个)。4/39记叙:记叙人物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改变过程。普通用于叙事诗表示,以高中书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5/39描写:用生动形象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详细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6/39议论:对人和事物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意见。比如:秦观《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7/39抒情:表示作者强烈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8/39(一)、鉴赏诗歌描写手法a、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b、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c、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4、点面结合5、白描工笔9/39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1)正面描写: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侧面描写: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一、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冷,衬托雪之大,这是从触觉角度来写。二、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越明亮,反应雪也就越大。三、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雪大,积压在竹上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衬托雪大。

《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借“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反应来衬托秦罗敷惊人美貌。10/39

2、虚实结合: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现实为实,想象为虚;客观为实,虚构为虚;正面直接描写为实,侧面间接描写为虚。

虚实结合指眼前、现实、详细景、事与过去、想象中、虚构景、事相互映衬、交织,表示某种思想感情。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后两句是对未来团聚时幸福想象。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通宵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言不尽重逢后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幸福欢乐。11/39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描写,二者相互映衬,组成一个情趣。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首联、颔联写自然美景: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颈联深入写动景: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渔舟。12/394、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普通”艺术规律在文学描写中详细表现,是个别和普通辩证统一。

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形象状态特征详细描写;所谓“面”,指是对人事景物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详细描写和“面”叙述或概括性描写有机结合。“点”,能够突出重点,表达深度;“面”,能够顾及全局,表达广度。点面结合,能够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应人事景物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13/39

4、白描工笔:

白描本是国画一个技法,纯

用线条勾勒,不加渲染衬托表现手法。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经过选择九种事物,巧妙地排列开来,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人”眼中凄凉景象,经过景象有力地衬托了人物伤感之情。14/3915/3916/39

工笔即细节描写,指用细腻笔触对重点描写对象作精细地刻画和描绘,使读者有清楚、深刻印象,这与白描大致勾画轮廓方法恰恰相反。

如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急忙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写了这么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以为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示了漂泊异乡游子对故乡亲人无尽思念。17/39(二)鉴赏诗歌抒情手法:

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1、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18/3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终两句采取是_______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思想,也反应了当初唐王朝强盛国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取都是_______修辞方法。直抒胸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举国上下尚武好战一往无前、战无不胜借代19/392、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示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衬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离别情意。20/39即景抒情(触景生情、景中生情、因景生情)

—情在景之后,由景引发情。

借景抒情—情在景之先,将已经有情附着在景物上借以抒发。

融情入景(寓情于景)—只写景不抒情,凭借景物、人、事传情达意。情景交融—即情语与景语融为一体,或随景赋情,情随景生;或移情于景,景中见情;或物我情融,主客一体。(包含以上全部景与情关系)

“杨柳岸,晓风残月”再如《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二者触发点不一样21/39钗头凤陆游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借景抒情)

钗头凤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触景生情)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融情于景)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情景交融)

22/39情景与哀乐关系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乐情23/39以乐景写乐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析】即使诗中没有“最爱”二字,那刚才披上春天外衣西湖,生意盎然西湖,在作者字里行间已充满了爱意。“莺争”“燕啄”“绿杨”“白沙”,从动态到色彩,无处不表达诗人对西湖情有独钟。24/39以哀景写哀情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析】此写景诗描写作者夜泊枫桥时情景,描写景物带有凄清萧疏孤寂特点,这正与作者羁旅之愁相融。25/39以乐景衬哀情

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初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叹息。但诗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愈加浓厚。26/39以哀景写乐情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析】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严寒,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能够起到一倍增其哀乐效果。27/39(2)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本身含有特征,来表示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诗人塑造详细诗歌形象来抒发自己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见于咏物诗。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析】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人,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示出对人内在品格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28/391.托物言志经常借助于某物一些特征,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2.托物言志“志”能够指感情、志向、情操、兴趣、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高兴、悲伤等感情。区分29/39(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表现手法,借历史上事件来讽喻当朝。【析】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怀古诗。作者经过赞颂楚霸王项羽英雄气概,训斥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行为;简练而有意味,颇显豪气。绝句李清照生看成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析】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厉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详细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无限感叹。30/39(4)、寓情于事:诗人把自己情感寓于叙事之中。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迫切心情。31/39(5)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一个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能够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到达字少意丰效果。

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起源,其次要了解典故与作者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了解作者借典故表示了什么情意32/39用典有用事和用语两种。

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示作者思想感情,包含对现实生活中一些问题立场和态度、个人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作者借赞扬历史上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主张和恢复中原决心。33/39用语点化前人语句。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标是加深诗词中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1:《孟子》中“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例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繁荣景况,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凄凉情形,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感叹。34/39用典抒情方式: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35/39a、明用典故: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假如能使读者从字面一看便知使用了某个典故就是明用典故。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担。这是古人忧国忧民忧患意识反应。36/39b、暗用典故:古典诗词在使用典故时,有时表面上看,用典处似乎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这就是暗用典故。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末句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来好象是写“出猎”,描写猎人弯弓射狼情况。其实这是暗用了《楚辞•东君》“举长矢兮射天狼”典故。天狼,是星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