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一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单元一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单元一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单元一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单元一复习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市公开课特等奖市赛课微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董仲舒单元一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史实。考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第1页学习导航一、兴起背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董仲舒新儒学2、汉武帝举贤良策1、从“无为”到“有为”3、董仲舒“天人三策”1、董仲舒思想主张3、评价董仲舒思想2、董仲舒思想特点三、儒学成为正统1、汉武帝尊儒办法2“罢百尊儒”意义第2页2、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一、兴起背景1、汉初需要从“无为”到“有为”①“休养生息”国力日盛3、新儒学主张“大一统”,顺应国家统一形势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②但社会潜伏危机减轻田租;释放奴婢遣散士兵;轻徭薄赋王国问题;土地吞并;匈奴为患察举制: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第3页1、董仲舒思想主张①提议:“大一统”天经地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GO②宣扬“君权神授”

:主张加强君权但又要施仁政:(人君受命于天但必须遵照天道)“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③“三纲五常”忠孝思想:二、董仲舒新儒学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著名史学家刘向把他比之为姜太公和伊尹,认为其功业远远胜过管仲和晏婴

上《天人三策》晚年著《春秋繁露》等书。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第4页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②新儒学带有鲜明神学色彩;③也由现行政治制度反对者成为拥护者;2、董仲舒思想特点3、评价汉代新儒学积极消极①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统一②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③利于儒学为主流传统文化发展④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带有显著时代和阶级不足⑤唯心主义成份多,神学迷信色彩浓第5页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①起用文学儒者参加国家大政②要求国家教科书为“五经”并设置教官为“博士”③兴办太学并命各郡县设学校(郡国学)1、汉武帝尊儒办法2、“罢百尊儒”社会意义①儒家备受推崇,成为正统思想,逐步传统文化主流②成为任官受爵标准,打破贵族世袭提升官员素质,利社会进步③教育为儒家垄断,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④扼杀不一样流派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第6页从“无为”到“有为”原因匈奴未患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吞并猛烈过程:察举;三战匈奴;推恩令;盐铁作用:造就西汉王朝强盛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特点:糅合了__、__一些思想内容(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__和__(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___与___(3)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___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办法(1)起用文学儒者参加国家大政(2)要求儒家经典为教科书

(3)举行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作用:正统思想、主流文化关键要求加强中央集权课堂小结第7页巩固练习:1、董仲舒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吞并之路”2、汉武帝哪些办法,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作用()①举贤良对策②重用文学儒者③举行太学,讲授儒家经典④设置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输儒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AC第8页3.秦始皇“焚书坑儒”目标是:①崇法反儒②预防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年津赣卷)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4.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应汉初统治思想是

A.儒家主张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D.法家主张BC第9页5.儒学到了汉被赋予了新含义()A.人定胜天B.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6.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强化②思想控制加强③大一统形成④儒学之外其它各学派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CD第10页7、董仲舒是经过汉朝哪种选官路径进入官员行列A.凭太学资格

B.“举贤良对策”

C.依郡望而选评

D.科举考试8、董仲舒新儒学理论基础是:A、仁者爱人B、民贵君轻C、天人感应D、性本善9、新儒学体系“新”,指是新儒学吸收融合了诸子百家一些思想,它包含A、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B、道家、墨家C、法家、阴阳五行家D、墨家、法家BCA第11页10、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吸收了A、孟子思想B、荀子思想C、韩非子思想D、孔子思想11、“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宝典,“五经”除《诗经》外还有A、《书》《礼》《易》《春秋》B、《大学》《论语》《中庸》《孟子》C、《礼》《乐》《书》《春秋》D、《书》《礼》《孟子》《春秋繁露》12、汉武帝兴办太学所产生影响是A使汉朝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B使儒学在各郡县得以推广和传输C大大提升了儒学地位D使新儒学思想体系完全形成CAC第12页1(天津卷)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升D高考回首第13页2(09年安徽卷)13、儒家思想经过不停发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一下言论最能表达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C高考回首第14页3(09年海南卷)3、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A高考回首第15页“《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一样,是以上亡以持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阅读请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