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内容、情感、主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诗歌鉴赏(内容、情感、主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诗歌鉴赏(内容、情感、主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诗歌鉴赏(内容、情感、主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诗歌鉴赏(内容、情感、主旨)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诗歌鉴赏专题之1/48了解诗歌内容方法有利于解答思绪定向一、巧分类2/481、写景抒情诗2、即事感怀诗3、咏物言志诗4、怀古咏史诗5、边塞征战诗6、惜别送别诗7、思乡怀远诗8、山水田园诗古代诗歌内容分类3/48写景抒情诗东栏梨花[宋.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原因是什么?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示夏天将至,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最终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4/48要注意从四方面入手:

①要概括诗中所写景物及其特点;②要体味诗歌中情景交融意境;

③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情感:爱国、爱情、乡愁、惜春、伤春等;④要分析诗歌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以抒情言志,或用衬托、对比手法,或用白描手法,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诗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练、质朴。

1、写景抒情诗5/48即事感怀诗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心情。2.后两句提供了让读者自己想象余地,请加以说明。期待、失望、无聊、惆怅相互交织情绪

由对客人等候让读者想象客人不来种种原因,或者由作者“闲敲棋子”细节描写想象作者内心期望与失望交织情感。6/482、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感叹,比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

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

①“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思绪;②“怀”,要体味诗人抒是什么“怀”,注意“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7/48

小隐自题(宋)林逋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得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1)诗首联中说“清深趣有余”,请联络全诗谈谈你对诗人“趣”了解。(4分)(1)诗人经过刻画“竹树”“庐”“闲鹤”“懒蜂”一系列意象,(1分)创造出一个闲静淡远境界;(1分)又经过“开卷”“荷锄”等动作描写深入表现了自己对无拘无束渔樵生活热爱,歌咏了诗人归隐志趣。(2分)8/48咏物言志诗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事物特征:孤独;失群;哀伤;无人了解。2.诗人情感:孤雁象征。表达了诗人孤独;失落;人生不得意、无人了解哀伤之情。9/48咏物诗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一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惯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抒发什么情。

3、咏物言志诗10/48怀古咏史诗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繁荣,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遗址,以强烈反差抒写姑苏台今日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荒凉,以今古常新自然景物衬托人事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感受。1.请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特点。关键点: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相同;都利用了对比手法。2.请谈谈这两首诗主要不一样之处。11/484、怀古咏史诗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①要搞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何怀古;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示了什么感情;④要分析写法,尤其要注意分析典故。A、称颂、仰慕英雄B、以古讽今,讽谕现实;C、自比自况,感叹个人遭遇;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情感等D、不要重蹈前人覆辙 E、昔盛今衰黍黎之悲12/4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7分)

楚江怀古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注释:(1)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2)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情感,请作简明分析。(4分)13/48(2)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猿啼”,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他想起屈原《九歌》中“云中君”。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叹丛生了。(2分)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屈原喜爱、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悲伤愁苦之情。(2分)14/48边塞征战诗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明赏析。第1句怨战事频繁,第2句“朝朝”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3句怨气候酷寒,第4句怨环境艰辛,景色单调。15/48

赏析边塞诗要注意:①了解时代背景;②分析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③感受艺术格调: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A、赞颂将士英勇作战,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渴望和保家卫国豪情。B、塞外生活艰辛和连年征战惨烈,控诉战争痛苦;报国无门怨愤和归家无望哀痛。C、思念故乡、亲人或家人思念戍边亲友。D、反应独具格调塞外风光和塞外风土人情。5、边塞征战诗大漠、烽烟、长城、落日、黄沙等景物16/48惜别送别诗送人归东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非凡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了解和评价。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古堡,凋零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场景。但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非凡,正所谓“起调最高”。17/48描写景物、表示离愁别绪,从而表示作者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较多。

惯用意象:南浦、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6、惜别送别诗离愁别绪;表明心志;劝勉勉励抚慰等。18/48思乡怀远诗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难过碧。瞑色入高楼。有些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考究炼字。请简明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作用。

(2)本诗表示了怎样主题?请分析。答案:“空"字表示了苦苦等候而没有结果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愁”味,使主题愈加鲜明。1、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构想家人期望自己归去情景;最终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2、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思念游子;最终两句写思妇构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3、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个相思,两处闲愁”情思。19/48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久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发浓浓思乡怀远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尤其多,它们或写思念故国,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角声、鸦鸣、柳、亭),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7、思乡怀远诗20/48山水田园诗山馆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畲田:焚烧田里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田地。

⑴作者利用融情于景手法表现情怀,"萧条"不但渲染了田园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黯淡、孤寂。(1分)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映衬了诗人内心悲伤。(1分)(1)首联、颔联诗人是怎样表现自己境遇、情怀?试详细分析。

(2)“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诗中作用是什么?“穿云翠”是生动漂亮景色,“得雨肥”意味着丰足。美好景物反衬出诗人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心情,这是乐景写哀情。21/48把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写作对象,加以生动形象描摹刻画,以此来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特征(意象)有: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8、山水田园诗表现关键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22/481、了解作家生平、思想;2、作家生活时代,诗歌写作背景;3、诗词题目、注释及“序”;4、作品复杂情感;5、包括文化常识、典故神话等。古代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解答读解诗歌23/48二、看标题(序、注)阅读下面宋诗,回答下列问题。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经过“源活水清”生活现象,意在说明什么哲理?

诗人经过深入细致观察,必定源头活水乃是方塘明净如镜根本原因,据此,作者意在对读书之道作一个总结:只有源源不停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才能够明白事理,才能心明如镜。24/48“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包含很多信息,或揭示内容,如《观书有感》;或展示思绪,如《望月怀远》;或流露情感,如《西宫春怨》;或表露神情,如《寻隐者不遇》:或托物言志,如《咏蝉》;或怀古咏史,如《石头城》等。题目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歌主旨第一条快速通道。25/48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善欺。【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乐趣——“感受到一个美好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情谊”

26/48三、析尾句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表示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你为何会这么认为呢?表现了羁旅游子思乡之情27/48“醉”是诗眼。这一对白发翁媪所“醉”不但是“茅檐”“溪上”“青草”所勾勒山青水秀、明丽幽雅江南乡村环境,还有他们闲适、安祥、愉快晚年生活,更有儿子们勤劳懂事与活泼可爱。一个“醉”令全篇写景与叙事洋溢着友好情调,映现出江南农村淳朴宁静,富有强烈生活气息,表露出白发翁媪对和平温馨村居生活热爱与陶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热爱和向往之情,折射出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憎恶。

四、抓字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8/48五、明意象月亮:对故乡、亲人、朋友思念松菊:高洁品格和情操香草美人:象征理想羌笛:幽怨凄凉,别意与乡情梧桐:凄凉悲伤萧瑟冷寂杨花:随风飘散,想到飘零杜鹃:凄凉、哀伤象征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亭:抒写离情别绪意象雁:游子思乡、鸿雁传书29/48六、知人论世“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生平和诗歌格调,并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其它作品。“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生活时代风貌(注意也要把握同时代作家所含有共性)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落花时节”既是明叙相逢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局面,同时两人也都到了人生暮年。诗人用美景反衬出风烛残年凄凉之情同时,一个“又”字也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就本诗思想内容给出赏析30/481、表示了怎样思想感情;2、反应了怎样社会现实;3、表现了怎样情趣;4、主旨是什么;5、结合意境提问;6、就某句某联发问。古代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解答题目类型

31/48古代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解答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

经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什么样诗+经过什么内容(借用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32/48古代诗歌内容情感主旨题解答解题实践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首诗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参考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美好情怀。33/48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问题

1、一首诗或词作者态度与观点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示技巧等外在形式上,所以,把握诗作者态度观点也要注意从诗整体上去考虑,不能忽略语言、形象、表示技巧等外在形式去架空分析。知人34/48

2、对诗词作品观点和态度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在这方面我们常犯错误是“拔高”,即用今天眼光去评价古人思想、观点、态度。论世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问题35/48

3、注意题目、注释和序。

许多古代诗词前面都有一个不长“序”,有交代了创作年代,有交代了创作缘由,有交代了创作经过,有交代了创作背景,有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了解作品思想内容也是至关主要,因而不能忽略。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问题36/484、要因诗论诗,因人论诗,因事论诗,不能随意套用某首词评价内容,尤其预防想当然搬用一些现成词语,使评价出现似是而非,言不及义想象。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问题37/48

以下诗词中都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详细内容。

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2、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1、闺中怀人之愁;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课堂示例38/48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思友之愁;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5、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

5、昔胜今衰之愁;39/486、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6、思念情人孤独之愁;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7、羁旅之客愁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8、亡国之愁;40/48

9、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9、人生失意之愁;10、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杜甫)

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41/48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就是分析评价作品主题社会意义,作品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分析评价要中肯,要就诗论诗,实事求是,详细分析。42/485、作者在诗中观点,需要我们鉴赏时概括,所以概括是要注意完整性、全方面性,预防犯以偏概全错误。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问题43/48课堂训练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太清,天空。端居,闲居无事。羡鱼,点化古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1、诗前四句描写了洞庭湖湖景,请依据诗意,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洞庭湖风景特点。2、面对辽阔无边洞庭湖,诗人发出了“想渡湖却没有船”感叹,联络下文自己以“端居”为耻表明,“欲济无舟楫”实际上是抒发了怎样感情?由此,“洞庭湖”暗喻了什么?3、诗人把这首诗赠给当初丞相张九龄,其主旨是什么?(不超出15个字)烟波浩淼,气势雄浑以“端居”为耻,表明了自己不甘心吃闲饭,要出来干一番事业,但要找出路却无人接引;洞庭湖暗喻了仕途。希望张丞相引荐其入朝为官。44/48课堂训练

登科后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开头两句采取了_________抒情方式,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考中科举进士后兴奋和得意今昔对比直抒胸臆45/48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