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第二章-地图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地理-第二章-地图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地理-第二章-地图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地理-第二章-地图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地理-第二章-地图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一地球与地图第二章地图第1页考纲要求年份考查内容分值1.在地图上区分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识记)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判读坡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利用)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识记)4.依据需要选择惯用地图,查找所需要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习惯。(利用)5.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实例。(了解)依据需要选择适当地图1判断河流流向、大坝选址、地形对聚落形成影响3依据等高线计算温差、路线选择2区分方向、等高线地形图应用4命题趋势近五年对本章内容主要考查了地图上方向区分和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应用。对等高线地形图考查仍是重点,也是这一章节难点,尤其是借助等高线地形图来处理一些生活中碰到问题。即使考纲要求和考查比重有降低趋势,但考生仍应重视复习。第2页目录CONTENTS知识梳理考法探究题组训练第3页知识梳理1.百分比尺(1)含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程度。(2)公式:百分比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百分比尺大小:百分比尺本身是一个分数,没有单位。分子不变情况下,分母越大,百分比尺越小;分母越小,百分比尺越大。地图基本要素考点1

第4页(4)表示形式: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第5页(5)百分比尺大小与范围、内容关系图1中国地图

图2北京地图

第6页图幅相同百分比尺大小表示范围大或小表示内容详或略中国地图①______范围大内容③________北京地图②______范围小内容④________小简略大详细第7页2.方向(1)普通地图:可经过“⑤____________________”来区分方向,如图3。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3地平面上八个方向

第8页(2)有指向标地图:依据指向标来区分方向,普通箭头指示⑥________方向,据此再判断其它方向。正北如图4中,经过指向标平移法,判断B在A什么方向。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A点,依据指向标确定出方向,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B点在A点东南方向。图4

第9页(3)有经纬网地图:判断标准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对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方向)。①依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越靠近北极点越偏北,越靠近南极点越偏南(如图5中B、C两点,B偏北,C偏南;A、B两点中,A偏北,B偏南;图6中D、E两点,D偏北,E偏南)。北极点四面皆为正南方向,南极点四面皆为正北方向(如图5、图6中各点皆位于北极点正南方,南极点正北方)。第10页图5

图6

第11页②依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在相比较两点之间劣弧旁沿地球自转方向画箭头,箭头处为东,箭尾处为西(如图5中B、C两点,B偏西,C偏东;图6中E、F两点,E偏西,F偏东)。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分别位于两条正相正确经线上。说哪一点在东、哪一点在西均可,这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向(如图6中D与E两点)。第12页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对方向时,应注意问题1.位于同一经线上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2.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方向时,先看两点所在经线,确定哪点在东,哪点在西;再看两点所在纬线,确定哪点在南,哪点在北,然后结合在一起,即可确定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第13页3.图例图例是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各种符号。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文字或用来说明地理事物数量数字。图7是一些惯用图例。图7惯用图例示意图

第14页1.海拔与相对高度(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乙两地海拔分别是1500米和500米。地形图判读考点2

图8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乙两地相对高度是1000米。第15页2.等高线地形图(1)含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第16页图9

第17页(2)等高线地形图基本特征①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⑦________相同。②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海拔差叫等高距,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⑧________。如上图中等高距为10米。③在普通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普通不相交(等高线地形图上陡崖除外)。④等高线都是闭合,有不闭合是被图幅所截断。海拔相等第18页(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①判断地势高低:依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数值大,地势⑨______;数值小,地势⑩______。②判断坡度:等高线⑪________处表示坡陡;等高线⑫________处表示坡缓。高图10

低密集稀疏第19页③判断山体部位降低低处第20页高处第21页(4)等高线地形图应用①计算气温: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②爬山线路选择:选择等高线稀疏地方,因为等高线稀疏地方,坡度较缓,上、下山更轻易。③躲避自然灾害: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常发生于山谷,若在野外遇见这类灾害,应避开山谷,从山脊处离开。④判断河流流向:河流发育于山谷,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中方向区分方法,即可确定河流流向。第22页⑤水库(大坝)选址:水库大坝应建在等高线密集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域,或洼地、小盆地。⑥农业生产布局:等高线稀疏,地势平缓地域,适宜发展种植业;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地域,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⑦公路、铁路选址:普通选在缓坡,线路与等高线平行,尽可能避开陡崖、陡坡。通往山顶公路往往建成“之”字形。第23页3.分层设色地形图(1)含义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形图上,把不一样高度和深度范围,着上不一样颜色(海洋则着上深浅不一样蓝色),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高低形态和海底起伏情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2)着色标准普通来说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雪线以上部分。第24页图11分层设色地形图

第25页(3)五种基当地形类型陆地表面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地形地形特征等高线特征海拔山地耸立山峰,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等高线较⑯_______,山顶呈闭合曲线,内⑰____外⑱______较高,普通在500米以上高原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缓解高原面上等高线⑲______,边缘等高线较⑳________较高,500米以上密集高低稀疏密集第26页高低第27页4.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它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地形垂直剖面。地形剖面图能够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图12示意地形剖面图绘制方法。图12

第28页绘制方法:①找出等高距,在剖面坐标图上绘出若干平行线。②在地形图上画出直线AB,标出该直线与各条等高线交点。③确定各交点海拔。④将交点垂直投射到剖面坐标图对应海拔平行线上,标出交点。⑤将剖面坐标图上交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即可。第29页选择适用地图考点3

交通图世界政区图地形图第30页大小第31页3.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伴随电子计算机等当代技术伎俩应用,地图信息获取和展现方式日益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选择和使用地图。利用卫星或者飞机,能够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图像,既能够打印在纸上,也能够直接在屏幕上显示(如车载导航仪)。当前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在交通、农业、救灾、天气预报等方面广泛利用。第32页考法探究例1(江西节选)读我国台湾岛某地等高线图,完成1~2题。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应用考法1

第33页1.图中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 ()A.向东 B.向西C.向南 D.向北2.若在该区域修建一水库,大坝位置最好选择在 ()A.①处 B.②处C.③处 D.④处BB第34页解析此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判断和大坝选址。第1题,从等高线地形图中能够判断地势高低,河流从高海拔地域流向低海拔地域;再经过指向标能够判断出河流干流大致流向是向西。第2题,水库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域“口袋形”洼地处,坝址普通选在峡谷处,蓄水量大且工程量小,即大坝选址最好在图中②处。第35页 (江西)年2月7日~23日,第二十二届冬季奥运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第36页1.我国运动员乘飞机从北京(116°E、40°N)前往索契,合理飞行方向是 ()A.向东 B.向西C.向南 D.向北B第37页(江西)读江西省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4题。第38页2.图中代号表示陡崖是 ()A.① B.②C.③ D.④3.王村位于①地 ()A.东北方 B.东南方C.正东方 D.正西方4.从因地制宜出发,图中海拔100米以上区域最适宜发展 ()A.牧业 B.水产养殖C.林果业 D.水稻种植BAC第39页(江西)一地理科学考查队在本省某地域进行考查。读考查地域等高线示意图,完成5~7题。第40页5.图示区域出发地与山顶间温差约为 ()A.2.5℃ B.3.5℃C.6℃ D.6.5℃6.科考队员在考查地域最有可能见到农业景观是 ()A.茶园 B.坎儿井C.咖啡园 D.山地牧场BA第41页7.下山时,气象部门提醒将要出现大雨,可能诱发山洪。出于安全等考虑,合理下山路线应选择 ()A.①线路 B.②线路C.③线路 D.④线路C第42页例2(江西节选)地理探究:本省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原因进行探究。图1(我国各省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和图2(江西省山河分布示意图)是该学习小组探究过程中查阅到部分资料。依据需要选择适当地图考法2

第43页图1图2

第44页读图,完成以下探究。该学习小组在探究影响我国人口分布原因时,需要查阅哪些方面地图资料?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水资源(河流径流量)分布图,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农业(工业、商业)分布图,中国城市分布图。第45页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影响原因和选择适当地图。人口分布受地形、气候、河流、工业、农业及交通等原因影响。故探究人口分布原因时,需要查阅地图有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河流分布图、中国农业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和中国交通图等。第46页 1.(邵阳二模)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