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2024.5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盲盒的热卖到卡游的火爆,都似乎表明年轻消费者热衷于为“情绪”买单,这种购买热情也释放出千亿赛道的市场潜力,带动“拒绝emo”(拒绝情绪消极)、“逢考必过”等商品的热销。这些产品的特性在于引发快乐及其它正面情感。《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21——2022)》显示,18岁至34岁的青年焦虑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龄段。面对工作、学业等带来的紧张和压力,年轻人开始寻找解压方式,甚至花钱为“疗愈”买单。近年来,人们把能满足情绪和情感需要的消费行为,通俗地归为“情绪消费”。在古代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通过购物来表达和满足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需要。时代变迁,商业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情绪消费的演变。随着19世纪大众媒体的兴起,广告开始利用人们的情绪和情感,使用温馨、浪漫等情感手段来推销产品。进入20世纪,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商家开始利用心理学原理来设计产品和制定营销策略。他们发现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于是开始利用积极的情感化语言和图像来吸引消费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也在不断变化,以“悦己”为目的满足情绪需求的消费越来越重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关注商品的功能和价格,还会考虑商品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情绪商品能够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动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去年夏天,“多巴胺”穿搭以高饱和度色彩席卷了各个社交平台,几个月后,美拉德色系又在秋冬大行其道。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爱彩色?高饱和的明媚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活力与生机。萌宠亦成为年轻人缓解压力、寻求陪伴和寄托情感的对象。在祈福消费中,也透露出为情绪买单的现象。下单“好运喷雾”,好比收获一张幸运符,在参加考试等重要事情之前,给自己“喷”一下,就会觉得好运降临,信心和动力更足。随着95后,00后消费力的崛起。意味着与数字世界共生长的一代人正式进扬。他们的个性不趋同.喜欢有创意的内容和有趣的事物.对小众新奇的情绪商品的兴趣自然高于一般人。这些看似小众无厘头的消费,却有着不低的交易额,或带给人幽默,或给予人松弛,或呈现着对不完美的包容。在消费者群体方面,年轻消费者是情绪消费的主力军。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情绪消费体验和情感故事,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让情绪消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时常面临种种压力和焦虑,而情绪商品消费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的出口,他们不再满足于物质的堆砌,“该省省,该花花”。(摘编自雷玄《“情绪消费”的深层动力》)材料二:

当95后和00后消费者成为主力军,他们的消费需求与习惯正在重塑着消费市场。年轻一代的消费观既不像上一代的始终节俭,不会单纯为了省钱而委屈每笔,也不会为了追求所谓的湖流,而让自己陷入雪中羞涩的窘境。《2023青年消费调研》显示,49.3%的受访青年在部分品类上消费变多的主要原因是这件商品或服务能够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41.6%的受访青年表示支出更多是因为自己在今年产生了新的爱好。相比于上一代人更加强调的“勤俭持家”和“细水长流”,年轻一代“取悦自我”的价值观在消费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一些悦己的消费品交易额出现大幅上涨,如零食、香水香氛、鲜花、宠物、盲盒和自我成长课程等。只要通过消费能够让自我身心简悦,那么当代的年轻人并不介意花费时间耐心等待,更不介意拿出真金白银疯狂抢购。消费心态的变化,首先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关。年轻群体出生的年代,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超越父辈,这使得年轻群体的消费观不会被“勤俭持家”与“物资匮乏”等因素所过度限制。其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思消费主义,思考“买买买”背后的真正意义,不盲目跟风,也不被消费主义所裹挟。第三,年轻人热衷通过消费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主张,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和工作,试图寻找一片独属自己内心的空间和宁静,希望在自己的圈子里获得满足感和认可感。(摘编自胡光旗《年轻人为何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轻人热衷于为能引发快乐等正面情感的商品买单,对此类商品的购买热情将使消费市场更广阔。B.消费心理发生变化的当下,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由原来的追求功能转向了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C.正在重塑消费市场的年轻一代,既有属于自己的消费观,也不排斥上一代人“勤俭持家”的理念。D.从消费中获得情绪价值,让自我身心愉悦,是年轻人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和工作的一种方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家利用情绪情感进行广告宣传、产品设计,制定营销的策略,为“情绪消费”提供了商业基础。B.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情绪消费体验和情感故事,说明社交媒体的普及推动了“情绪消费’的流行。C.根据《2023青年消费调研》,可见“取悦自我”的消费需求与习惯已经成为促进青年消费的驱动力。D.一些“悦己”消费品的交易额大幅度上涨,这一现象表明当今社会年轻八已然成为主要消费群体。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情绪消费”商品广告的一项是(3分)A.汇晋醋大成,酿传世经典。

B.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C.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D.打开灯,看见花,房子变成家。4.为什么“年轻消费者是情绪消费的主力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5.当今社会,各种“情绪消费”产品层出不穷,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情绪价值。请结合材料简述下列情绪商品的情绪价值。(6分)(1)2024年春节,短视频平台对福建“游神”祈福活动进行直播。

(2)以薄荷曼波为潮流色的商品。(“薄荷”代表春天的绿色,曼波源自拉丁舞种)

(3)淘宝上的“吾皇的伞”“开水壶头套”“碧绿青蛙勺子”等丑东西商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不能共存的节日刘慈欣1961年4月12日,拜克努尔航天基地。谢尔盖·科罗廖夫站在被烧黑的发射架旁,火箭升空已经快一个小时了,导流槽中仍有热浪涌出,给这里的早春带来盛夏的感觉。他抬头看看蓝天,尾迹已经消散,在那看不到的太空中,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已经绕地球飞行了大半圈。“总设计师同志,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科罗廖夫回过头来,看到一个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人对他伸出手来,那人从裤口袋中掏出一个瓶子,又从另一个口袋摸出一个小金属酒杯。那人拿着瓶子与总设计师碰了一下杯,然后猛灌一口。“在这个伟大的时刻,您能允许我讲个笑话来庆祝吗?”科罗廖夫也喝干了杯子里的酒,伏特加像火箭燃料似的把热乎乎的感觉传遍全身。“您再来点儿。”那人给科罗廖夫的酒杯填满,

“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就叫我……G吧,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事实上,真正的重要节日我一个都没有发现。”“圣诞节不重要吗?”“当然不,尤其对布尔什维克而言。”“那你认为的重大节日是什么呢?”“比如说分裂节。地球上生命细胞的第一次分裂,当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几十亿年前吧。”正要上车的科罗廖夫停下来,扶着车门回头看着G。“再比如登陆节,就是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的那一天;下树节,长臂猿从树上下来的第一天;还有直立节、工具节、取火节等等。”“但这些节日,我们是无法知道具体日期的。”“那可以随便定一个,其实圣诞节就是在公元三百多年时由教会随便定的,圣经上根本没有记载耶稣是什么时候生的。”科罗廖夫要上车,G拉住了他,

“总设计师同志,我想说,今天就是人类一个重大的节日,我把它命名为诞生节。”“人类早就诞生了。”“哦不,地球是一个蓝色的子宫,婴儿只有出了子宫才能称为诞生……哦,总设计师同志,很抱歉我的笑话不可笑。”科罗廖夫再次同G握了一下手:

“很有意思的,谢谢你,同志,我以后会每年都庆祝这一节日的。”“哦不不,”G摇摇头,“今天是否能真正成为诞生节,还要等等看才知道呢。”总设计师的车走后,G大脑中的通讯单元把一条信息发往月球上的中转通讯站,由此发回母星: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有可能成为诞生节,目前评估可能性为52.69%,持续监测中……2050年10月5日,北京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人机工程研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我是人类,我向系统输入思维数据,3.14159。最后一行显示后,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人类第一次实现了人脑与电脑的直接连接。兴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人们开始散去,脑机接口项目首席科学家丁一也从兴奋中平静下来。“各位老师,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

人们回头,看到一个夹着一根扫帚的中年男人在对他们微笑,这是实验室的勤杂工,之前他们间没有说过什么话。这人放下扫帚,从工作服口袋里拿出一瓶酒,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拿出一摞显然是从门口饮水机上拿来的纸杯,分给大家后挨着倒酒。人们开始喝纸杯里的酒,北京二锅头像把热乎乎的感觉传遍全身,像更新系统的数据传遍网络。“在这个伟大的时刻,能允许我讲个笑话来庆祝吗?”勤杂工说。“笑话?呵呵,你讲。”“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就叫我G吧,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我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那些都不是重要节日。我是想说,今天才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节日。”科学家们互相看看,会意地点头,丁一对G说:“有可能,你把这个节日叫什么呢?”“我还没想好。”G仰脖把瓶里剩下的一点酒喝了,“唉,上次喝酒是和可敬的总设计师同志。”“总设计师?还是……同志?是谁?”“科罗廖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丁一点点头:

“人类第一艘宇宙飞船的总设计师,不过,他活着的时候还没有你吧?”“丁总,人家是外星人。”有人打趣道。“呵呵我忘了,不过,G先生,”丁一抿了一口酒,

“这些伟大的前辈确实值得敬仰,但我们今天的突破有可能使他们所有的努力全无意义。”“哦?”G露出很天真的疑问状。“这个突破之后,脑机连接技术将走上康庄大道。很快,互联网上联接的将不是电脑而是大脑,接下来人的记忆、意识和全部人格都将上载到计算机和网络中,人类有可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在那里人什么都可以做,想什么就有什么,像上帝一样。在那里一个人可以拥有整个星球。外星人先生,你能想象一下人类未来的IT天堂吗?”“未来的虚拟世界确实是天堂,其美妙是任何想象都难以企及的。我只想象一下那时的现实世界。开始,现实中的人会越来越少,虚拟天堂那么好,谁还愿意呆在逼仄的现实中,都争相上载自己。地球渐渐变成人烟稀少的地方;最后,现实中一个人都没有了,世界回到人类出现前的样子,森林和植被覆盖着一切,大群的野生动物在自由地漫游和飞翔……只是在某个大陆的某个角落,有一个深深的地下室,其中运行着一台大电脑,电脑中生活着几百亿虚拟人类。”“哇,好诗意!小李,再弄瓶酒去,哦不用,外星人先生,去和我们一起吃庆功宴去!”丁一搂着G的肩膀说。G摇摇头,把手中的空酒瓶放进垃圾篓,弯腰拾起扫帚,开始打扫经过几天通宵工作凌乱的实验室,他在做的时候用梦呓般的声音轻声说:

“与总设计师同志分别后,我在太空中漫游,又探访过无数的世界,那些行星,蓝的、红的、黄的……各种颜色的子宫,智慧文明在其中孕育,在现实中成长,飞向太空,却在虚拟世界中熄灭,像荷塘中的荧火虫,一闪一闪,最终消失在暗夜里。你们看看星空,一片寂静,知道为什么了吧……哦各位,很抱歉我的笑话不可笑。”在实验楼的大门,G大脑中的通讯单元把一条信息发往月球上的中转通讯站,由此发回母星: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疑似诞生节取消,2050年10月5日确定成为重大节日,暂命名:流产节。(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事中外星人觉得地球上不存在重要的节日,他认为只有代表生命演化和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时刻才是值得纪念的“节日”。

B.故事中外星人将两个节日的命名信息发往月球时,用了“可能”与“暂”,表达了对人类未来既担忧又抱有希望的复杂心理。C.科学家丁一听完外星人所描绘的未来现实世界后,赞美说“好诗意”,说明他与外星人之间存在截然不同的文明发展观。D.故事中“诞生节”与“流产节”分别代表对探索宇宙与追求虚拟世界的纪念,“不能共存”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冲突。7.下列对小说中“外星人G”形象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G是故事的关键人物,他以“观察者”的角色出现,发起两次重要对话,表达对人类历史性时刻的关注与思考。B.G是一个形象模糊的外星人,作者意在通过他的超越人类认知的全新视角,来审视现实并推测人类未来的发展。C.G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角色,作者借G表达了人类对未知充满恐惧和逃避心理,他串起了两个故事,为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D.G的叙述冷静而理性,让我们意识到人类并非宇宙唯一智慧生命,我们的行为和选择可能受到其他文明的关注和评价。8.小说采用重复叙事的方式有哪些妙处?

(4分)

9.编者要在教材里增设科幻小说单元,本文入选其中,课后“学习提示”中,用了两个关键词概括科幻小说的特征:

性、

性。请在横线上补全关键词,并说明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魏文侯封太子击于中山,三年,使不往来。舍人赵仓唐进称曰:“为人子,三年不闻父问,不可谓孝;为人父,三年不问子,不可谓慈。君何不遣人使大国乎?”太子曰:“愿之久矣。未得可使者。”仓唐曰:“臣愿奉使。侯何嗜好?”太子曰:“侯嗜晨凫,好北犬。”于是乃遣仓唐绁北犬,奉晨凫,献于文侯。仓唐至,上谒曰:“孽子击之使者,不敢当大夫之朝,请以燕闲,奉晨凫敬献庖厨,绁北犬敬上涓人。”文侯悦曰:“击爱我,知吾所嗜,知吾所好。”召仓唐而见之,曰:“击无恙乎?”仓唐曰:“唯,唯!”如是者三,乃曰:君出太子而封之国君名之非礼也文侯怵然为之变容,问曰:“子之君无恙乎?”仓唐曰:“臣来时,拜送书于庭。”文侯顾指左右,曰:“子之君长①孰与是?”仓唐曰:“《礼》,拟人必于其伦。诸侯毋偶,无所拟之。”曰:“长大孰与寡人。”仓唐曰:“君赐之外府之裘,则能胜之,赐之斥带②,则不更其造。”文侯曰:“子之君何业?”仓唐曰:“业《诗》。”文侯曰:“于《诗》何好?”仓唐曰:“好《晨风》《黍离》。”文侯自读《晨风》,曰:“子之君以我忘之乐?”仓唐曰:“不敢,时思耳。”文侯复读《黍离》.曰:“子之君怨乎?”仓唐曰:“不敢,时思耳。”文侯于是遣仓唐赐太子衣一袭,敕仓唐以鸡鸣时至。太子迎拜,受赐,发箧,视衣,尽颠倒。太子曰:“趣早驾,君侯召击也。”仓唐曰:“臣来时不受命。”太子曰:“君侯赐击衣,不以为寒也。欲召击,无谁与谋.故敕子以鸡鸣时至,诗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遂西至谒文侯。大喜,乃置酒而称曰:“夫远贤而近所爱,非社稷之长策也。”乃出少子挚,封中山,而复太子击。故曰:“欲知其子,视其友;欲知其君,视其所使。”赵仓唐一使,而文侯为慈父,而击为孝子。

(节选自刘向《说苑·奉使》,有删改)【注】①长:读cháng。②斥带:大丝带,又称为“绅”。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君出[A]太子而封之[B]国[C]君名之[D]非[E]己礼也[F]文侯怵[G]然为之[H]变容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偶,匹敌,相提并论,和《与妻书》中“汝幸而偶我”的“偶”词义不同。B.业,以……为业,与《种树郭橐驼传》中“驼业种树”的“业”词义相同。C.敕,国君诏命,与《林黛玉进贾府》中“敕造宁国府”的“敕”词义相同。D.发,打开,与《庖丁解牛》中“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发”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仓唐认为,魏文侯和太子击父子之间三年未通音信,可谓不慈不孝,违背人伦,因此劝谏太子派人出使大都,并推荐自己。B.赵仓唐出使前特意向太子询问魏文侯的嗜好,到达后上书求见并敬献晨凫、北犬,这是为了投其所好,动之以情,有助于进谏。C.赵仓唐在回答魏文侯问话时,从容得体,引用礼制,既维护了太子击的身份,又劝谏了魏文侯应遵守礼仪、礼义,以理服人。D.作者认为,赵仓唐出使达成了使三人获利的目标:魏文侯有慈父之名,太子击恢复地位且有孝子之称,小儿子挚分封中山国。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文侯顾指左右,曰:“子之君长孰与是?”(4分)

(2)乃置酒而称曰:“夫远贤而近所爱,非社稷之长策也。”

(4分)

14.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赵仓唐、魏文侯、太子提及《诗经》的不同意图。(3分)赵仓唐①魏文侯②太子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次韵幼安留别①唐庚白头重踏软红尘,独立鹓行觉异伦。往事已空锥叙旧,好诗乍见且尝新。细思寂寂门罗雀,犹胜累累冢卧麟。力请宫祠②知意否,渐谋归老锦江滨。【注】①诗人因蔡京指斥其为元祐党人,被贬官,六年后遇赦,返京复官。②请宫祠:请求辞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软红尘”在此处指都城的繁华景象,“鹓行”,以鹤群的飞行有序,比喻上朝的队列。

B.颔联“乍”字写出诗人读到友人诗后的兴奋,但从“且”字可看出诗人读诗而心不在诗。C.颈联运用“寂寂”“累累”两个叠词,使诗句更富于音乐美,也强化了两种人生的比照。D.尾联“知意否”是在问友人幼安“知道我的心意了吗”,

“力”字表明自己心意之坚决。16.诗人返京复官不久,便“渐谋归老”,请结合诗歌分析其原因。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答司马谏议书》中,从“

”两句可看出,王安石作为改革者对变法招来的非议早有预料。(2)杜甫《客至》中,颈联描绘主人待客之简、家境之贫,但对宾主脱略形迹、兴致盎然的场面毫不着墨,纯由尾联“

”暗示出来。(3)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

”一句,及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

”一句都用到同一种鸟的意象,但表达的感情却并不相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①如果有人说你是“八卦之王”,②你可能不会因此受宠若惊,③而会觉得受到侮辱。④因为我们一直都很厌恶搬弄是非的人,⑤也不希望被别人这样看待自己。⑥八卦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感受,⑦是因为它往往与自私相关----损坏他人利益从而提升自己的声誉。⑧尽管有些八卦并不刻薄,⑨但由于人们对它的固有认知导致大家忽略了它的良性作用。心理学家认为,聊八封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个体维护与他人的关系。

A

,因为此时你会发出这样的信号:你相信这个人不会利用这些敏感信息做出对你产生负面影响的事情。与同事分享无害的八卦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鼓舞士气,带来更高的工作满意度。最近的研究表明,八卦的好处可能有化学基础。具体来说,

B

,这种激素与良好的感觉和积极的人类体验密切相关。当我们聊八卦时,体内激增的催产素会让我们有更强的同理心,热衷于与他人交流;同时,秘密共享的奇妙感觉则会激发我们对八卦的热情,让我们沉迷于聊八卦无法自拔。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自从在大西北的那次相见,你的形象,不,你所代表的一种信念,便植入我的脑海,像夜空里的一颗星,时时在闪光。这是一种思想,一种意志,一种思索,一种信息。一有绿色这个媒介,她便会释放出来,叫我心里翻腾不已。我见到你是在招待所里采访时。你敲门进来,坐在沙发上。你已50岁,皮肤黧黑,手背上青筋突起,脸上也已爬上皱纹。我脑际本装着你传闻中的英姿,你动人的歌声,爽朗的笑语。我心里一顿,没有想到你会是这个样子。你对我笑笑,坐在沙发上,等我先问话。窗外绿柳红花。

你开始叙述往事,双眸中又闪出青春的火花。1950年,你随军进疆时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炎热的麦收时节,你在南疆的农场里,在维吾尔族老乡的杏树下看场。在这夏日沙子能烤熟大饼的西北,绿荫比金子还宝贵。你心里萌生起一个念头,一心一意学林业去,要让绿色染满戈壁。毕业后你来到石河子,这一片黄沙之野,正是涂抹绿色的最广阔天地。报到的第一天,这里还没有房子,晚上你就和队友一道睡在工棚厨房里。白天你们一起扛着标杆去测量,去规划。冬天,没膝的深雪将你单薄的裤腿冻成冰棍;在春天里,风沙肆虐,你秀气的脸上长出皱纹;夏天,炎炎的烈日将你嫩白的皮肤晒成黑炭。你这位水乡姑娘,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20.请参考示例,梳理文中加点的“一”的义项,任选三条填于表中。

(3分)“一”的义项卡片【示例】最小正整数:一颗、一种①②③21.好的新闻通讯注重现场感,请从人称角度,分析第二段是如何营造现场感的。

(4分)22.请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形成整句,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改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分)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过去的事不可改变,可人们面对过往却总喜欢说“如果我当初……”。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由原来的追求功能转向了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错。原文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仅关注商品的功能和价格,还会考虑商品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说明“追求功能”和“满足情感需求”都是考虑内容,并非“转向”。)2.D(“当今社会年轻人已然成为主要的消费群体”错。无法推出这一结论。)3.D(A、B、C均强调商品的功能,非情感手段。)4.①年轻人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年龄段,面对紧张和压力,需要为情绪提供情感出口。②年轻人更注重个性,喜欢有创意的内容、有趣的东西,情绪商品能引发其购买兴趣。③年轻人能熟练使用社交媒体分享情绪消费体验,使“情绪消费”成为文化现象。④年轻人不会被物质过度限制,更强调“取悦自我”的消费观念,更愿意为情绪买单。评分标准:共4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相近即可。5.(1)民俗祈福仪式带给人们好运、心想事成的祝愿/直播互动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2)绿色清新,富有生机、活力,让人心情愉悦。(3)商品有趣新奇,带来幽默和松弛,对抗生活的疲惫倦怠。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6.D“诞生节”象征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开始,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流产节”则代表了另一种文明的发展方向,人类开始尝试将意识转移到虚拟世界中,不再完全依赖肉体的存在。这两个节日不能共存,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发展方向:前者探索宇宙、拓展物理空间,后者追求虚拟世界、拓展意识空间。并不是传统与科技的冲突。7.C“表达了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和逃避心理”错。通过G的形象,作品引导我们思考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方向。8.①内容上,使前后两个故事建立联系,使两个节日的对比得到突显。“诞生节”的故事展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勇气,“流产节”的故事则揭示了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②结构上,使前后两个故事的情节产生呼应,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韵味,使结构更完整。③主题上,深化主旨表达,人类与外星人在文明发展观上的分歧在重复中更加明显,引导读者进一步深入思考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方向。评分标准:共4分。①2分,“建立联系”1分,“突出对比”1分。②1分,“呼应”或“循环往复”均可得分。③2分,“分歧深入”1分,“引导思考”1分。答①或③各得2分,答②得1分。9.参考示例:参考一:科技性。诞生节和流产节这两个节日的设立都直接与科技的重大突破相关。这些科技的设定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紧密结合了现实世界的科技发展趋势。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科技对人类社会和文明进程的巨大影响。参考二:预见性。流产节所代表的虚拟世界沉浸和意识传输技术,虽然目前尚未实现,但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这种可能性并非完全不存在。小说通过这一设定,引发了读者对未来社会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的思考,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参考三:幻想性。G的身份是外星人,人物设置是超现实的,2050年的“脑机接口项目”是目前还没完全实现的,对未来世界的描写也是非写实的,属于作者的幻想。参考四:预言性。小说后半部分的故事发生在未来2050年,丁一与G的对话聚焦未来,是对人类未来的两种预言或推测。1961年的故事结束于“可能”,是对后面故事的预言,2050年故事结束于“暂命流产”,是对未知时间的预言。

参考五:人文性。通过独特的科幻设定、人物形象和主题探讨,作品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类未来的深入思考和人文关怀,引导读者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评分标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3分,其中关键词1分,理由2分。可填关键词还可以是“科学性”“探索性”“前瞻性”等近义词。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10.C、D、F(“君出太子而封之国,君名之,非礼也。”文侯怵然为之变容)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11.B(A.①“诸侯毋偶”的“偶”,匹敌,相提并论;②“汝幸而偶我”的“偶”,以⋯⋯为配偶,译为“婚配”“嫁给”。B.①“子之君何业”的“业”,学习,研究,是指向学业方面的;②“驼业种树”的“业”,以⋯⋯为业,从事某种职业。C.两个“敕”,国君诏命。D.①“发箧”的“发”,打开;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发”,出,指磨出来)12.D(错误在于“达成了使三人获利的目标”。“小儿子挚分封中山国”,并非赵仓唐出使的初衷:另外,出京外任,属于贬抑,对小儿子挚来说并非有利)13.(1)文侯又回头指着左右的侍臣,问:“您的君主和这些人相比,谁个头更高?”评分参考:共4分。①“顾”(回头),②“子”(表示敬称对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