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上)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图1为2023年11月23日晴天某时刻一教学楼(24°07'N,117°30'E)走廊照片,图2示意教学楼走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照片拍摄当日该地太阳视运动轨迹是()A. B. C. D.2.该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约为()A.11:00 B.11:50 C.12:10 D.13:003.一周后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观测,可发现与图1比()A.AB变长 B.AC变短 C.角A度数变大 D.AC向南移动【答案】1.B2.C3.A【解析】【1题详解】由图文材料可知,该教学楼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且时间为2023年11月23日,为冬半年期间,所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在正南。A项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在正北,错误;B项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在正南,正确;C项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在正南,错误;D项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在正北,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图1中B处走廊栏杆的影子,可推知阳光从右侧照入,且形成影子夹角75°,再结合图2中教学楼走廊与东西走向夹角15°,将两者相加刚好为90°,说明太阳此时应当位于一天中的正南方向(如下图图例分析),由此可确定,此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再结合该地所在经度117°30'E,求得与北京时间所在经度相差2°30',相差10分钟,即得出北京时间12:10。综上可述,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故选C。【3题详解】此日为11月23日,一周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观测,太阳高度角减小,影子长度变长,即AB变长,A对;AC为走廊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B错;角A度数由于太阳高度变小而变小,C错;由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太阳方位发生变化,AC会向北移动,D错。故选A。【点睛】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这种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海岸推进,冲击力量甚大,可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图1示意世界局部区域,图2为甲、乙两地降水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苏门答腊岛北部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袭击发生的月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5.造成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 B.地形 C.洋流 D.海陆分布6.索马里半岛东侧的丙海域有一季节性渔场,其出现季节与成因是()A.北半球夏季深层海水上涌 B.北半球夏季寒暖流交汇C.北半球冬季深层海水上涌 D.北半球冬季寒暖流交汇【答案】4C5.A6.A【解析】【4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洋的东北方向,拍岸浪多是由于迎岸风吹拂海面所导致的。所以苏门答腊岛北部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的季节应该是西南季风盛行的月份。结合该地的位置可知,其西南季风盛行的季节为夏半年,7月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甲地为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所以全年多雨;乙地位于南半球,夏半年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半年受来自亚欧大陆的西北季风控制,降水少。因此造成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A正确;两地的地形无从判断,B错误;两地的洋流差异不大,C错误;两地均为临海地区,D错误。故选A。【6题详解】索马里半岛东侧位于被印度洋,北半球的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为离岸风,导致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利于渔场的形成;冬半年为东北季风,属于迎岸风,抑制了冷海水上泛,营养物质少,不利于渔场形成。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风向与渔场:由于离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导致近岸海域海平面下降,深层海水会上泛,导致海水扰动,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附近,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饵料丰富,会形成渔场。一般来说,离岸风盛行的地区多会形成或大或小的渔场。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上升或气候剧变,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相对抬升到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的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图1为贵州清水江流域局部地质图。图2示意清水江翁东阶地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沿AB连线的构造地貌是()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8.推测翁东河谷剖面T2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稳定→河流堆积→地壳抬升→河流下切 B.地壳稳定→河流下切→地壳抬升→河流堆积C.地壳下降→河流堆积→地壳稳定→河流下切 D.地壳下降→河流堆积→地壳稳定→河流堆积9.与T2阶地中的砂层比,砾石层形成时期清水江()A.气候较干 B.流量较小 C.含沙量较大 D.流速较快【答案】7.B8.A9.D【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1信息,AB连线地区岩层中间为寒武纪,向两侧依次为奥陶纪、泥盆纪,呈现中间老两侧新的格局,属于背斜;由于该地区为山谷,所以属于背斜谷。B正确,A、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河流阶地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是岩层的阶段性抬升;外力作用是下切侵蚀和流水堆积作用。因此T2阶地的形成是由于阶地形成前,该地地壳稳定,流水沉积形成砾石层和砂层。然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最终形成了T2阶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砂层颗粒较小,说明形成砂层时当地的水流速度较慢;砾石层颗粒度大,说明砾石层形成时,当地的水流速度较快,D正确。影响沉积物颗粒的关键因素是河水的流速,与气候、流量关系较小,A、B错误;含沙量的大小影响沉积层的厚度,而不是粒径,C错误。故选D。【点睛】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黄土沟壑区由塬面、塬坡和沟谷组合而成。塬坡是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的部分。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塬坡形成与发育过程及沿A-D连线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塬坡、沟谷发育,主要是由于()A.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C.流水沉积和重力崩塌 D.冰川侵蚀和重力崩塌11.相比沟谷,塬坡()A.侵蚀强度更大 B.土壤肥力较高C.地势起伏更大 D.搬运能力更强12.随着塬坡、沟谷发育,该地()A.沟间地扩大 B.塬面扩大 C.沟谷线延长 D.流域扩大【答案】10.B11.B12.C【解析】【1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黄土沟壑区为黄土高原区,形成沟壑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通过某小流域塬坡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可知,塬坡发育的过程是由于流水侵蚀所造成的塬面缩小的过程,“塬坡是位于沟沿线以上、塬边线以下的部分”,在黄土沟壑区中有一定的坡度部分,同时下部是坡度较大的沟谷部分,因此在塬坡上会有流水侵蚀的过程,同时下部坡度较大也伴随着重力坍塌,B正确;塬坡发育地表变的凹凸不平,与流水侵蚀相关,与流水沉积无关,C错误;黄土塬坡、沟谷发育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风力侵蚀作用影响小,A错误,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黄土高原区没有冰川活动,故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和剖面图可知,此处主要是流水侵蚀地貌,而且从塬面到塬坡,再到沟谷坡度和落差变大,C错误,同时流水速度和侵蚀能力从塬面到塬坡,再到沟谷侵蚀能力越来越强,A错误,沟谷地区流水对土壤侵蚀力度最强,养分流失最多,流水搬运能力也最大,故B正确,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从图可知,沟间地指塬面加塬坡,而随着流水侵蚀和重力坍塌,塬坡、沟谷发育,沟谷和塬坡会逐渐向沟沿线和塬边线侵蚀发育,导致塬面缩小甚至消失,沟谷线延长,沟间地缩小,AB错误,C正确;流域面积由分水岭决定,小流域内的流水侵蚀不能影响分水岭,所以不会改变流域面积,D错误。故选C。【点睛】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由于流水侵蚀形成,导致黄土高于地区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土壤退化严重。巴音河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发源于祁连山脉野牛脊山南麓,最终汇入可鲁克湖,是柴达木盆地第四大内流河。如图为巴音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该流域聚落的分布特点是()①沿交通线分布②沿河流分布③沿山麓分布④沿湖岸分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巴音河中下游出现断流,推测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是()A.春季下渗严重 B.夏季蒸发旺盛 C.秋季降水减少 D.冬季融水减少【答案】13.A14.D【解析】【13题详解】由图可知,该流域聚落多沿铁路和水系分布,①②正确;没有表现出沿山麓分布和沿湖岸分布的特点,③④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14题详解】巴音河地处青藏高寒区,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因此,河流夏季水量最大,不会出现断流现象,B错误;该下渗不是河流水量损失的主要原因,A错误;降水不是该河的主要补给类型,C错误;冬季气温低,高山冰雪不易融化,水量少,会出现断流现象,D正确。故选D。【点睛】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的补给,主要包括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和湖沼水五种类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其他区域的4倍,这一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持续加速气候变暖加快多年冻土的退化,导致北极地区()A.苔原带南界向南移 B.海—气交互作用减弱C.土层的渗透性增强 D.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16.“北极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的河流造成显著影响,河流()A.年内径流峰值推迟 B.冬季径流量增加C.冻结时间明显延长 D.含沙量显著减少【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气候变暖,多年冻土退化,土壤中的水分增多土层的渗透性增强,C正确;气候变暖,苔原带南界向北移,A错;气候变暖,海水蒸发增强,海-气交互作用增强,B错;气候变暖,多年冻土的退化,北极地区植被生长期延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D错。故选C。【16题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北极地区的气温升高幅度更大。而北极地区的河流补给主要是积雪融水补给,受气温大幅升高影响,北极地区融冰期提前,年内径流峰值出现应提前,A错;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会导致北极地区融冰期提前,使融冰期延长,导致冬季的前后也会出现冰雪的消融,河流径流量增加,B正确;受气温升高影响,北极地区的河流冻结时间明显缩短,C错;“北极放大”效应会加剧北极地区多年冻土融化,从而导致河流含沙量显著增加,D错。故选B。【点睛】北极放大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消融,下垫面水域扩大,海冰的反射作用减弱或消失,使海水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海水对近地面大气的加热作用随之增强,导致近地面升温。更暖的气温使得海冰进一步减少,从而形成了海冰—反射率正反馈,如此反复加速了北极的升温速度。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3月29日—4月4日,塔里木盆地出现降水、降温天气,天气过程伴随局地暴雨(雪)、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最大降水中心位于天山南麓的拜城县铁热克镇,累积降雪量达88.9mm。下图为4月2日2:00沿82°E地形、风向风速剖面。用“”符号在画出锋面的位置,并说明绘制在该处的理由。【答案】(锋面是冷暖气团的交界面)该界面南为西南(偏南)风,较暖,北侧东北(偏北)风,较冷,界面两侧风向转变较大(接近相反);高度接近但不超过500hPa,因为500hPa高度处风向已一致。【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塔里木盆地2021年3月29日—4月4日变化天气过程为背景设置试题,考查锋面的绘制及理由,体现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详解】由于锋面是性质不同的冷暖气团的交界面,读图可知,图中天山南麓的拜城南侧为西南(偏南)风,来自低纬,应属于暖性气团,北侧东北(偏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团,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风向接近相反,在拜城附近辐合相遇,故锋面的位置应在拜城附近;4月初,当地正值春季,冷气流势力应较强,形成冷锋,锋面高度接近图中500hPa,但不超过500hPa,因为500hPa高度处风向已一致,气流性质相同。如下图所示: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雪岭云杉为喜阴树种,是天山森林优势种,但其幼苗不耐晒、霜冻、干旱,在适度湿润、光照下生长较好。近年来,天山北坡中段的雪岭云杉普遍出现了天然更新差、幼苗难成活的现象。某研究团队以天山北坡中段相同海拔上4个不同坡向的雪岭云杉幼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向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估。如图示意不同坡向雪岭云杉林的土壤含水量、郁闭度(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和凋落物厚度。(1)分析郁闭度、凋落物厚度对林区土壤含水量的影响。(2)郁闭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雪岭云杉幼苗的存活,分析其原因。(3)为了提高阴坡和阳坡雪岭云杉的幼苗存活率,分别对阴坡和阳坡提出合理措施。【答案】(1)郁闭度较大,遮阴作用较强,林下地面温度较低,蒸发较弱,土壤含水量较高;凋落物厚度较大,对水分的滞留作用较强,利于下渗,同时也减少土壤水分直接蒸发,土壤含水量较高(2)郁闭度过高,幼苗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较差,同时密集的林区环境还可能导致种内存在高竞争强度,导致幼苗养分不足,抑制其生长;幼苗不耐晒,郁闭度过低,则光照强烈,过强的光照不适合幼苗的存活和生长,光照时间较长,导致土壤水分与肥力不足,不利于幼苗生长。(3)阴坡:采用间伐方式降低林区密度,改善光照条件;清理过厚的凋落物,利于幼苗向下扎根生长;阳坡:人工增施有机肥,补充幼苗所需养分;人工补充土壤水分;采用异地育苗方式。【解析】【分析】本题以雪岭云杉为背景材料,涉及影响土壤的因素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郁闭度是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郁闭度较大,遮阴作用较强,林下地面温度较低,蒸发较弱,土壤含水量较高;枯枝落叶多,凋落物厚度较大,对水分的滞留作用较强,利于下渗,同时也减少土壤水分直接蒸发,土壤含水量较高。【小问2详解】由材料可知,幼苗不耐晒、霜冻、干旱,在适度湿润、光照下生长较好,郁闭度过高,幼苗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较差,同时密集的林区环境还可能导致种内存在高竞争强度,导致幼苗养分不足,抑制其生长;幼苗不耐晒,郁闭度过低,则光照强烈,过强的光照不适合幼苗的存活和生长,光照时间较长,蒸发旺盛,导致土壤水分与肥力不足,不利于幼苗生长。【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阴坡水分含量大,郁闭度高,凋落物厚度大,阴坡应采用间伐方式降低林区密度,改善光照条件;清理过厚的凋落物,利于幼苗向下扎根生长;而阳坡水分低,凋落物厚度小,阳坡应人工增施有机肥,补充幼苗所需养分;人工补充土壤水分;采用异地育苗方式。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白令海海冰为显著的季节性海冰,多为一年冰,每年11月中旬开始自北向南结冰。近10年来,白令海海冰面积正加速减少。阿留申低压是白令海冬季天气、气候变化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白令海海冰覆盖范围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白令海吹偏北风时,海冰向南扩展,覆盖面积扩大,反之则缩小。如图示意1月份海平面局部等压线分布。(1)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北半球冬季阿留申低压的形成过程。(2)研究表明,北半球冬季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偏西时,白令海海冰覆盖范围较常年平均小。从大气水平运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研究表明,冬季白令海海冰覆盖范围加速缩小导致阿留申低压增强。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答案】(1)北半球冬季,因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形成冷高压,切断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北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2)阿留申低压东侧盛行偏南风,西侧盛行偏北风;与常年位置比,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偏西时,白令海盛行偏南风海域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