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1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2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3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4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显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可以是判断修辞手法的选择题,也可以是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相结合的主观题。在阅读中,可以是鉴赏现代文或者古诗词的主观题。2020新高考模拟山东卷首次设置1道选择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九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和作用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一、比喻:打比方(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2)构成必需条件。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列几种情况,不是比喻。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母亲。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示举例: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3)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比喻的几种特殊形式:本体同喻体并列: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本体同喻体同位: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本体修饰喻体:这里是花的海洋。喻体注释本体:书籍——人类的朋友。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4)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5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二、比拟:变个脸(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4)注意问题。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②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私私的低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微积累]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比拟与比喻的区别①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岸边的垂柳醉汉似的摇晃着。(比喻)岸边的垂柳醉了似的摇晃着。(比拟)7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三、借代:做代表(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①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⑥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注意问题。①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会造成歧义。②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表反面人物,如“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代指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代指反面人物。[微积累]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借代与借喻的区别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9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四、夸张:说大话(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②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③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4)注意问题。①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这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10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五、对偶:比翼齐飞,共结连理(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a.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b.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c.串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②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a.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符合对仗要求。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b.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a.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b.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3)作用。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1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六、排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③单句排比。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④复句排比。例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微积累]1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对偶与排比的区别①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太严格。②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示语,使排比内容互相衔接,给人们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句不重字。③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1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七、反复:千言万语,一个声音(1)概念。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者段落等。(2)种类。①接连反复。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②间隔反复。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拒绝赔款,强占钓鱼岛,他们不惊诧;美帝国主义轰炸大使馆,死伤中国人命,他们不惊诧;印尼治下的混战,屠杀华人,抢劫财产,秘密杀戮,放火烧人,他们也不惊诧;在上访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3)作用。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1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八、设问:自问自答(1)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①一问一答式。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②几问一答式。例如: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了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3)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15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九、反问:无疑而问(1)概念。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①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例如: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②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例如: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3)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设问与反问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然后自己回答;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思想,答在问中。1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拟人、比喻、夸张 B.引用、拟人、反问C.对偶、反问、排比 D.引用、对偶、夸张[规范解题]第一步:通览全文,根据各类修辞的标志性词语,初步断定修辞手法。根据标志点“引号”,断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等是诗句的引用,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标志词“问号”,断定“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一句,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第二步:进一步分析内容,进一步断定修辞手法。“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文中没有使用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当然作为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第三步:确定答案。答案选B。17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不胜其烦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大快朵颐。盛夏,烈日当空,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闪烁但并不耀眼,淡淡的云朵在头顶悠然飘过,如同有一首清纯的乐曲环绕在心头,心情一下子熨帖起来……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历历在目,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不绝如缕。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通感C.对偶、借代、通感 D.对偶、借代、夸张解析:选B

“就像花朵”是比喻,“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是拟人,“如同有一首清纯的乐曲环绕在心头”以听觉写视觉,运用了通感的手法。1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樱花很美,美得有些让人窒息。那密密麻麻的白色和粉红色的花儿,簇簇相拥,朵朵相依,远远望去,如同一片花儿组成的彩色云海,不啻仙境。樱花的花朵,粉嫩、娇小、秀气,小小的朵儿之中,是娇弱的黄色花蕊,让人不由不生出怜惜之情。近代邓溥雅诗云:“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因为有着娇羞美丽和易逝的容颜,所以樱花被人们看成了弱不禁风的女子。其实,樱花有着贞烈的气节和伟岸的风骨。由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所以不少国人就将樱花视为了日本的“土著”。而实际上,日本只是樱花的客居之乡,我国的喜马拉雅地区才是樱花的故乡。有着梅花一样禀赋的樱花,具有较强的耐寒和耐旱之力。“开谢去来抱贞志,竟得恋(樱花别名)名意已扬。”据传,樱花原本只有白色,而无粉红之色,后来的粉红樱花,都是志向未能得以实现的武士,在践行诺言时,以自己胸口的鲜血染红的。所以有人吟道:“遗芳影于尘世,践履生之壮烈。夫花之烈者莫若樱,情之贞者莫若恋。”你看,那一片花海之中,粗粗的褐色枝干挺立其中,俨然一位有着仙风道骨的仙人;那点缀在褐色枝干上的芬芳花儿,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如同一位威严的帝王身上的装饰品,虽然艳丽,但却不仅没有掩饰住帝王独有的高贵,反而衬托出了帝王特有的威仪和阳刚。“厌尔桃夭李艳,而绝蜂绕蝶谒。虽和颜之可即,近观焉而莫亵。”樱花虽然柔弱却不乏刚直,虽然艳丽却不乏朴实。其看似不堪一击的花儿,却外柔内刚,承载着坚贞的灵魂;其粉红的色彩,融合了白色的纯洁和红色的刚毅,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夸张、拟人、对比 B.夸张、比喻、对偶C.比喻、反复、拟人 D.暗喻、夸张、反复19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修辞”小试牛刀20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在豫南大地,在冬日里,我是渴望下一场大雪的。在那雪花漫天飞舞的时刻,独自品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品味“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老杜,品味“凄凄惨惨戚戚”的易安居士……自有一种苍凉悲壮,自有一种沉郁顿挫,自有一种痛彻心扉的酣畅淋漓,自然,才够味。然而,今年的冬天没有下雪,没有雪便让我觉得今年的冬天似乎缺点儿什么,我期待着雪的来临,哪怕只是些许小的雪花,我甚至都想好了,我怎样来迎接这一季的冬的精灵,可是,雪迟迟不下。正当我感觉索然无味的时候,我看到了校园里那几株凌寒开放的梅花,眼前顿时一亮!我知道梅花会在数九寒天开放,我也时时关注着她的萌蘖、结苞。可是,当三九第一天的早晨,当我看到开放的腊梅时,我不禁惊诧了,淡黄色的小花,在零下几度的环境里、在北风中翩翩起舞,这不是一般的舞蹈啊,这分明是一曲生命的赞歌!薄薄的花瓣包裹着密密集集的花蕊,明媚艳丽的、高洁的花朵悬挂枝头,她怎么承受得了这严冬的酷寒,她怎么不让人爱怜!蓦然想起唐代诗人崔道荣的《梅花》诗,“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那苦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独立,凛冽的北风啊,请你放慢脚步,精心地呵护她吧!你忍心再摧残她吗?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排比、引用、拟人 B.拟人、引用、对比C.反复、双关、排比 D.排比、反复、比拟解析:选A

“品味……品味……品味……”“自有……自有……自有……”构成了排比;“淡黄色的小花,在零下几度的环境里、在北风中翩翩起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文中多处引用古诗词名句。2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泰山是神奇的,它的神奇在于变幻多姿的自然风貌和璀璨瑰丽的人文内涵。泰山的白天和夜晚是不一样的。白天的泰山,青葱苍翠,清朗明快;夜晚,沉睡的泰山则向世人展示出他沉静、神秘、温和的一面。夏日雨水充沛,“哗哗哗”的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溅入潭底,如飞龙跌落。黑龙潭周边的山林、山石遍布,溪流在石头空隙中淙淙而过,如鸣佩环。山内空气清凉,万籁俱寂,只有埋伏在草丛中的小虫们在低吟浅唱,把玩着自己的节奏。月光从松针的缝隙中筛落下来,斑驳地撒在干净光滑的石头上。微风拂过,夹杂着松林中特有的自然气息。突然,身下不觉一阵湿凉,茫然起身,这才发现,一汪浅流的泉水悄无声息地漫过我斜躺的山石。当下便想到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句,却原来是这般情境!不入此景,怎得此意?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拟人、夸张、引用 B.拟人、引用、反问C.比喻、排比、反问 D.排比、拟人、引用解析:选B

“只有埋伏在草丛中的小虫们在低吟浅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不入此景,怎得此意”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引用了王维的诗句。2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A.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正朝着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的发展方向阔步挺进。B.“钢铁企业职工的精气神又回来了!”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善,今年钢铁行业价格恢复上涨,吃了多年苦头的钢铁企业终于尝到了甜头。C.曾经,一个电饭煲居然成了“中国制造”的软肋。而今,通过创新补齐质量短板,国货当自强,正努力成为世界精品的代名词。D.从“扫一扫”支付到“刷刷脸”买单,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让外国人羡慕的新业态在大城小镇风起云涌,延展着人们的想象空间。解析:选D

“风起云涌”使用的是比喻手法。2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苍蝇跟蚊子算是小饭店里的岁寒之友,现在刚深秋,还显不出它们“后凋”的劲儿。B.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肠,灵敏得很,在头发里抓一下就捉到个虱子,然后掐死了。C.他有一个大鼻子,但眉眼并未让鼻子挤去,鼻尖上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D.那记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他最后的一句,自己就当众受到了侮辱。解析:选D

D项,“仿佛听了他最后的一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句中的“仿佛”表示猜测。A项,“苍蝇跟蚊子算是小饭店里的岁寒之友”,这是使用比喻手法,将“苍蝇”“蚊子”比作“岁寒之友”。B项,“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肠”,这是使用比喻手法,将手指比作“香肠”。C项,“鼻尖上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这是使用比喻手法,将长酒刺的“鼻子”比作“未熟的草莓”。2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5.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越是浮躁的时代,越需要沉潜味道,变化气质。在生存压力下不改志趣,于碌碌风尘中勿忘诗心。②在公演完自我介绍环节,某明星突然表示要为粉丝再清唱一遍。结果这一清唱,唱出了一个大型的车祸现场!③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垃圾分类前景可期。④山谷轻轻推开炽热的晚云与水气,适时让蝉声鸟声浮升上来,次第溶化在迷幻的暮色中。山里的黄昏,竟不是想象中那样宁静。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选B本题所给四个句子中,①句“在生存压力下不改志趣,于碌碌风尘中勿忘诗心”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②句“车祸现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③句“门前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④句“推开炽热的晚云与水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25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做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需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B.屋顶花园有孩子们在溜冰,咕滋咕滋挫过来又挫过去,听得我们一粒粒牙齿在牙龈里发酸,仿佛剔一剔便会掉下来。C.我们又叫又笑,互相捶打,又在田埂上坐了很久。满天清明,飞舞的蚊蚋在我们头上罩了一层银亮的雾。D.我知道父亲要等天黑才回来,等田野消停下来,细细密密的虫声水一样从地里渗出来,越漫越厚,越漫越深。解析:选B

A项,将头发比喻为蓬草,将胡子比喻为苔藓。C项,将蚊蚋飞舞的样子比喻为银亮的雾。D项,将虫声比喻为渗出的水。2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7.下列诗句中,与“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C.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D.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解析:选D

A项,拟人。B项,对比。C项,夸张。D项,与例句都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27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8.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C.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解析:选C没有使用“夸张”手法,为比喻手法。28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9.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人生的开始总是在摇篮中,摇篮就是一条船,它首次航行的目标必定是那座神秘的桥,慈祥的外婆就住在桥边。B.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有三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C.雅舍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D.江南小镇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解析:选D

“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不是比喻。29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10.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伏击变为啃硬骨头。B.马云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C.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D.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之后,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解析:选C

A项,将艰巨的伏击任务比作硬骨头。B项,将公司比作机器。C项,将商铺当动物来写,属比拟中的拟物。D项,将健康状况不佳比作亮红灯。30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11.下列诗句都与梅有关,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C.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D.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解析:选D

“吹梅”代指吹《梅花落》曲子,运用的是借代的修辞,其余各项运用了比拟手法。3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12.下列诗句都写到了梅花,其中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

)A.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B.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C.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D.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周邦彦《菩萨蛮·梅雪》)解析:选D

D项,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说上天憎恨梅花滥开(开得茂盛),所以下起大雪封住梅花树枝,实则写出了春寒料峭,衬托出漂泊之人的凄寒苦楚。32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13.下列选项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B.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C.他长得又高又瘦,跟旗杆似的。D.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解析:选C

A项,无修辞。B项,是指两者颜色相似。D项,是对心理状态的形象化描述。3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14.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登高远望,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比喻)B.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借代)C.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拟人)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夸张)解析:选A

“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3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9/202415.下列修辞使用恰当且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