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_第1页
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_第2页
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_第3页
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_第4页
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總體規劃前期調研交通專題空港經濟區1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43625目錄上層規劃與相關規劃靜態交通系統對外交通系統航空、水運、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公路非機動化交通系統公共交通系統城市軌道交通常規公交系統貨運交通系統機場聲環境影響與周邊地區高度控制72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PART1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3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1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對外交通系統城市對外交通是以城市為基點與外部空間聯繫的交通,如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以及管道運輸等。1.1.1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前期研究報告在花都組團的發展定位、城市定位與城市性質、空間發展戰略以及空間佈局原則等均有提及對廣州交通規劃中建設對外交通系統的重點的部分。在城市定位中,提到要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繼續完善機場、港口和鐵路樞紐,加強與周邊城市的交通銜接,建設南中國交通樞紐和國際航運中心。加快新白雲國際機場建設,形成亞太地區航空樞紐和國際空港;在空間發展戰略中——城市基礎設施水準的提升,要求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準的重點是順暢交通、完善市政綜合交通方面,繼續完善以機場、港口、鐵路龍頭,以公路為基礎的現代化對外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強化廣州作為區域交通樞紐、物流、客流中心的地位。區域基礎設施方面重點是加強珠三角機場、港口的聯繫與協作;對外與廣西、湖南、江西等泛珠地區跨省道路的連接;以及珠三角內部城際軌道、公路等設施建設與管理的協作,實現粵港澳交通一體化。4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1.2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2010-2020)戰略規劃編制的背景、城市發展目標與規劃目標、發展戰略等對花都空港經濟所在片區的對外交通系統進行規劃。城市綜合交通規劃提出高起點、高標準地改造和建設廣州空港、海港、鐵路客運站等交通樞紐,使之成為廣州交通運輸發展的龍頭;建設高快速道路交通系統及快速軌道交通服務系統的“雙快”交通運輸體系,以此作為城市空間拓展、聯繫的重要支持。打造以廣州為中心的2小時全省軌道交通出行圈;構築輻射省內所有地級市的高速公路網路,實現廣州市區至廣東省任一地級市以及泛珠三角任一省會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直達。包括:(1)建設“一環、七射、三聯絡”的城際軌道交通網絡(2)建設“兩環十五射”的高速公路主幹網(3)建設空港、海港、鐵路新客站三大區域交通樞紐航空——在對共建區域交通體系白雲機場:強化交通銜接,改善接駁條件。與佛山對接通道包括4條高快速路、1條高速鐵路、1條城際軌道。城際鐵路——規劃以廣州為中心的“一環、七射、三聯絡”的城際線路(城際軌道交通線在廣州境內長度約326公里)。1.1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對外交通系統5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1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對外交通系統1.1.3廣州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廣州城市總體規劃的城市定位、綜合交通規劃對廣州的交通系統有較詳細的規劃。其中,指出快建設週邊片區的北部空鐵聯運綜合交通樞紐(白雲機場和廣州北站)、東部(新塘)綜合交通樞紐、南部(萬頃沙)綜合交通樞紐。航空——鞏固白雲機場在全國三大樞紐機場的地位,建設成為功能完善、輻射全球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新建第二航站樓和第三跑道,最終形成5條飛行跑道(4F等級飛行區),2個航站區,輔以公務機基地、海關監管區、聯邦快遞(FedEx)亞太轉運中心、空港物流園區等。完成第二機場階段性選址研究,已著手進行用地控制。水運——強化廣州港區域性樞紐港口和廣東省、泛珠三角對外貿易口岸地位,成為南方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樞紐港、我國沿海集裝箱運輸幹線港。打造四大海港港區,即內港港區、黃埔港區、新沙港區和南沙港區,以及三大內河港區,即番禺港區、五和港區和新塘港區,完善水運相關設施。鐵路——確立全國四大鐵路客運中心地位,成為輻射湖南、廣西、貴州等泛珠三角地區的南方鐵路主樞紐,國家高速鐵路、城際軌道等幹線鐵路中心;加強鐵路運輸在廣州市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引導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公路——構築以廣州為中心的區域高速公路格局,構建泛珠三角高速公路網路中心、公路客貨運輸樞紐。加強機場、港口、鐵路樞紐與高速公路的聯繫,強化高速公路、公路與城市道路的銜接,構築一體化綜合運輸網絡。6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1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對外交通系統1.1.4廣州市“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規劃航空——白雲機場終形成5條飛行跑道(4F等級飛行區),2個航站區,並輔以公務機基地、海關監管區、FedEx亞太轉運中心、空港物流園區等,成為珠三角地區國際性綜合航空樞紐和航空客、貨運中心,同時建設國際、國內航線均衡發展的幹、支線航線體系,形成以白雲機場為核心的“樞紐-幹線-支線”機場網路。國家鐵路——構築以廣州為中心的區域高速公路格局,成為華南地區高速公路網路中心、公路客貨運輸樞紐;加強機場、港口、鐵路樞紐與高速公路的聯繫,強化高速公路、公路與城市道路的銜接,構築一體化綜合運輸網絡。城際鐵路——以廣州為中心,建立“一環、七射、三聯絡“的珠三角城際軌道網路,加快城際軌道建設,推進廣深、廣佛、廣珠等主要發展軸線城際鐵路,促進珠江三角洲、廣佛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打造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1小時交通圈。公路——在區域層面,構建以廣州、佛山主城區為核心,覆蓋珠三角,輻射華南地區的“兩環十六射“環型放射狀的區域高速公路網路,區域高速公路網路的構建將進一步推動廣佛同城化以及珠三角一體化,提升廣佛的區域中心地位。在花都形成由四橫六縱高快速路、五橫五縱區域性交通主幹道組成的方格網狀路網。7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1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對外交通系統1.1.5廣州空港經濟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航空——加快建設國際、國內航線均衡發展的幹、支線航線體系,通過航空網路實現與世界各地的高效連接。在航空貨運方而,積極發展國內及亞洲航線,加強廣州與國內外主要城市的經濟聯繫。在航空客運方面,加強與新加坡、法蘭克福、巴黎、洛杉磯等主要境外客源地的聯繫,支持航空公司完善航線網路佈局,建設中樞航線網路。建成以白雲國際機場為中心的“樞紐+幹線+支線”的中樞航線結構和機場網路。國家鐵路——加快廣惠汕鐵路建設,形成貫穿中新知識城、白雲國際機場、廣州火車北站的東西向快速通道;將廣肇鐵路提升為高速鐵路,並與廣惠汕鐵路銜接;加快建設貴廣客運專線和南廣客運專線,進一步提高空港對我國西南地區的輻射力。城際鐵路——加快建設廣佛環線,加強機場與佛山的聯繫;加快建設穗莞深城際軌道、廣莞惠城際軌道,構建連通機場、東莞、惠州、深圳和香港的快速通道;加快建設廣珠澳城際軌道及其江門支線,加強機場與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區的聯繫;加快建設廣清城際軌道,加強機場與粵北地區的聯繫。公路——加快廣明高速、廣樂高速的建設,形成聯繫空港和珠江三角洲核心圈層的高速公路網通道;推進珠二環高速、珠三環高速及珠三角中部高速的建設,加強空港與海港的交通聯繫;加快建設廣清高速北延線和廣賀高速,加強與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地的聯繫;加快建設大廣高速粵境段,加強與江西省的聯繫;加快建設廣梧高速,加強與廣西省的聯繫。8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2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公共交通系統1.2.1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前期研究報告報告提出了對公共交通系統的目標與要求:在空間發展戰略中——城市基礎設施水準的提升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水準的重點是順暢交通、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在綜合交通方面,繼續完善以機場、港口、鐵路龍頭,以公路為基礎的現代化對外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強化廣州作為區域交通樞紐、物流、客流中心的地位;完善“雙快體系”(快速軌道交通、高快速路交通)、“雙化體系”(公共交通一體化、區域交通一體化)的交通發展戰略,優化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常規公交為支線、其他交通方式為補充的公共交通體系,進一步強化公共交通在城市客運交通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優化我市對外交通與市內交通,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之間的銜接。

9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2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公共交通系統1.2.2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2010-2020)對公交系統佈置有具體要求:在片區層級佈置中長距離大運量快速公交系統、城市快速路聯繫,並與週邊高速公路系統接駁。城市空間優化與提升調整中,應在“雙快+雙緩”交通組合系統的支撐下構建差異化功能佈局城區,在片區層級佈置組織型的功能差異化的跨組團的中短距離交通聯繫。重點借助組團中心之間預留的快速公共交通通道,並依託軌道交通樞紐,構建常規公交線路及慢行等為補充的多模式公交服務體系。城市軌道交通是一種大運量的客運公交系統,應確立軌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主體地位,帶動交通結構的轉型,優化交通資源的配置。2020年軌網規劃目標是“3060”時空和“6540(7070)”客運目標,即:3060時空目標--環城高速內30分鐘可到達市中心,週邊副城區60分鐘可到達市中心;6540(7070)客運目標--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量達到65%(主城區占70%),軌道交通占總公交出行量達到40%(主城區占70%)。軌道交通系統主要包括“兩環六射”,串聯了對外客運交通樞紐、公共中心、居住、休閒遊憩、公共交通樞紐,承擔市域範圍內大運量的客運交通。在片區及組團內部,常規的公交系統予以補充和完善。兩環指11號環線和城際外環線,六射指以主城區為中心,分別向六個副城區放射性走向的廊道。在組團“精細化”交通發展策略中提出公共交通發展目標:公共交通占機動化方式≥60%,地鐵占公共交通≥40%的發展要求。10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2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公共交通系統1.2.3廣州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對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提出實現2020年全市“3060”時空目標,即中心城區範圍30分鐘內可到達市中心,市域範圍60分鐘內可到達市中心。打造以“環+放射+十字快線”為主骨架的軌道線網,2020年規劃建設軌道交通線路19條,線路總長度817公里,站點383座。近期重點建設新型有軌電車海珠環島試驗線。11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2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公共交通系統1.2.4廣州市“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規劃公交——積極擴展常規公交線網覆蓋範圍,全面覆蓋城區、集鎮和鄉村,加強與對外交通、軌道交通、城鄉客運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加大公交運行路權優先保障力度,逐步形成“合理佈局、銜接方便、通達城鄉、溝通內外”的常規公交網路。軌道系統——為了提高交通出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促進區域融合與協調、推動城市空間優化與提升,應繼續加快軌道交通線路和樞紐站點的建設,構建國際一流、多層次、大眾化的軌道交通系統,形成城市客運的主骨架,引導廣州快速步入軌道交通時代。1.2.5廣州空港經濟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以白雲國際機場為核心,整合區域交通資源,建設多式聯運、高效快捷的交通體系,實現陸路交通與機場無縫對接,打造航空港、高速鐵路、城際軌道、城市軌道、公路客運、城市公交有機融合的世界級空港樞紐。加快地鐵3號線北延線、地鐵9號線、地鐵14號線的建設,形成北部地區以機場為中心的軌道交通快速通道。12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1.3上層規劃規劃與相關規劃——非機動車、靜態交通、貨運交通系統1.3.1非機動車系統(1)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前期研究報告提到了目前的城市建設和管理尚存在一些不足,包括:交通機動化帶來的壓力逐漸增大,非機動化交通通道與設施缺乏(2)廣州市“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規劃落實“中調”戰略,優化與提升中心城區行人、非機動車交通環境及便利條件,調控和引導綠色休閒的短途自行車的合理使用發展,鼓勵更多的短途出行使用環保、健身、休閒的步行及自行車交通接駁方式,特別是在軌道站點周邊附近支路和有條件的次幹道上結合商業發展,建立連續性、人車分流、安全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1.3.2靜態交通系統廣州市“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規劃以實現城市整體交通協調發展為目標,並確保城市整體停車體系的供需平衡。構築以配建停車為主體、路外公共停車為輔助、以路邊停車為必要補充的停車格局,形成規模適宜、佈局合理,並與道路設施及公交設施相協調的停車系統。1.3.3貨運交通系統(1)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前期研究報告花都組團的發展定位為:“擁有強大交通樞紐功能,以自然生態環境優美,現代物流業、汽車工業、與空港聯繫緊密的外向型、高新技術產業等產業為特色的,城鄉協調有序發展,功能相對獨立完善,適合居住、創業的廣州市北部重要城市組團”;充分利用對外交通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現代交通運輸和倉儲業及配套的包裝、加工、配送等產業,建設成為廣州市北部的物流中心;(2)廣州市“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體系建設規劃推進白雲機場擴建工程建設,推進北滑行道系統工程、其他B滑行道、東四站坪、E滑行道西四站坪和白雲機場第三跑道工程等建設工作。充分發揮聯邦快遞亞太轉運中心的帶動效應,加快廣州白雲空港綜合保稅區建設。

13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PART2對外交通系統14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2.1對外交通系統——航空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位於廣州市北部白雲區與花都區交界處,是國際國內複合型門戶樞紐機場,擔負珠江三角洲地區與國內其他地區和國際航線的客、貨運輸大量任務。2004年8月,新白雲國際機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白雲機場一期工程的客流量已經接近旅客吞吐能力。目前,廣州白雲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主樓工程已封頂,計畫2018年2月正式啟用。同時,第三跑道配套設施已基本完成,新增了過夜機位33個,總體達176個;第4、5跑道正開展前期可研,公務機基地(FBO)今年可開工建設。二號航站樓落成後,白雲機場將成為擁有137個近機位、超過1億的年旅客吞吐量的樞紐機場。——《廣州白雲機場公務機基地今年開工建設》南方都市報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是按照現代化中樞機場的理念建設的現代化航空港,機場一期工程主要包括航站樓的東一、東二、西一、西二四個指廊以及東一、西一兩條跑道。15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為我國三大樞紐機場之一,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目前已開通123條國內外定期航班航線,其中國內航線86條,國際及地區航線50條,每天有超過500班航班起降。年份旅客吞吐量國內排名貨郵吞吐量國內排名200523,558,274/600,603噸/200937,048,7122955,269噸2201454,780,34621,457,000噸3201555,210,00031,540,000噸3白雲國際機場具有珠江三角洲機場群中最好的腹地條件。依託廣佛都市圈,白雲機場向北可輻射清遠、韶關以至江西、湖南,向西可輻射肇慶乃至廣西,向東和向南可與深圳、珠海等機場競爭東莞、惠州、中山、江門等地客流。隨著國際航線的迅速增加,白雲機場有望在鞏固國內運輸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國際航運,成為國際、國內兼顧的,以珠三角和廣東省為基地,輻射泛珠三角的國際中樞機場。廣州機場深圳機場珠海機場貨郵吞吐量(萬噸)旅客吞吐量(萬人)貨郵吞吐量(萬噸)旅客吞吐量(萬人)貨郵吞吐量(萬噸)旅客吞吐量(萬人)2012年16348318529571.21172013年17352469132271.21382014年144547832236272.2407

2.1對外交通系統——航空16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2.2對外交通系統——公路空港經濟區位於廣州繞城高速北段的北部,被多條高速包圍,包括西部的廣清高速、東部的京珠澳高速。而廣清高速向南鏈接內環路和廣州繞城高速;京珠高速向南聯接華南快速路往番禺大道。規劃區單從公路方面來看,區位並不是十分理想,其中機場高速和繞城高速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因為大廣高速(機場高速)和106國道穿越地塊,將明顯承擔規劃區域與其他幹道相連接的交通流。

目前機場第二高速公路、珠三角環線、花莞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已經動工,預期於2018完工,將有效緩解機場高速、北二環高速交通流量已近飽和的壓力。客運站方面,距離空港經濟區較近的客運站有廣州北站客運站、花都客運站、花東客運站,位於空港經濟區內的客運站僅有白雲機場的附屬客運站。九號線開通後,將會增強了花都客運站、北站客運站和規劃區的聯繫,空港經濟區的對外公路客運任務將主要由這三個客運站所承擔。

17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2.2對外交通系統——公路客運站方面,距離空港經濟區較近的客運站有廣州北站客運站、花都客運站、花東客運站,位於空港經濟區內的客運站僅有白雲機場的附屬客運站。新白雲機場客運站市外河源、東莞、江門、金沙洲、龍山、清遠、深圳、順德、司前、臺山、梧州、雲浮、增城、肇慶、中山、珠海、佛山、惠州市內廣州輕紡交易園、芳村客運站、從化候機室、番禺賓館、海珠廣場、廣州北站、威爾登酒店等花都客運站市外安化、北海、博白、常寧、東莞、豐順、佛岡、佛山、高明、高州。廣寧、貴港、桂平、海安、河源、河南許昌、賀州、鶴山、化州、懷集、惠州、揭西、揭陽、開平、藍山、連州、廉江、羅定、梅州、南丹、南海桂城、南寧、寧都、寧遠、祁陽、清遠、三水、汕頭、贛州、深圳、順德、四會、臺山、翁源、五華等18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2.3對外交通系統——水路由於規劃區域內部並沒有港口碼頭,我們主要探討規劃區域和其他港口之間的聯繫。廣州港主要包括內港港區、黃埔港區、新沙港區以及南沙港區。與內港港區-花都港之間的聯繫:白坭水道在花都組團西部通過,花都港是對外二類中等規模港口,屬國家二類口岸,有兩個1000噸級泊位。提供海運方便,年吞吐能力為10萬標準箱和85萬噸散貨,520米口岸線場地5萬平方米,水深4米,可同時停泊八艘千噸級貨輪。可行船600-1000噸,旱期600噸,通往香港10-12小時(108海裏),通往黃浦港4小時(80公里)。並設有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機構。近年來,由於城市的發展,內港港區受到水深和集疏運條件的限制,港口岸線逐漸轉變為城市居民生活岸線,廣州市的港口發展以外圍為主,主要的港口設施分佈在黃埔、新沙和南沙港區。其中南沙港區由於良好的水深條件,是廣州港目前的發展重點。而規劃區域和花都港口的主要依靠迎賓大道、三東大道等主幹道以及118省道相連。日後地鐵九號線開通後將會使兩者的聯繫更為緊密。19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2.3對外交通系統——水路而與黃埔港、新沙港、南沙港等外圍碼頭的聯繫主要依靠機場高速、廣州繞城高速、華南快速路、106國道等公路並與其他公路相接進行聯繫。而其中,由於華南快速向北接通京珠澳高速,本身承擔著其主要功能為承擔由粵北及北部省份來的過境交通。內外環本身又承擔著廣州市內大量的交通流。與南沙港、新沙港、黃埔港之間的聯繫:20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2.4對外交通系統——鐵路廣州樞紐客運站主要包括廣州南站、廣州站、廣州東站和廣州北站,初步形成了以廣州南站、廣州站、廣州東站為主,廣州北站為輔的“三主一輔”客運格局。目前,廣州站和廣州東站的旅客發送能力都已接近飽和,廣州南站、廣州北站在未來的廣州樞紐中將承擔更重要的作用。與廣州北站之間的聯繫:目前規劃區域和廣州北站依靠迎賓大道、三東大道、118省道、雲山大道等主幹道,在修的地鐵九號線日後也會與廣州北站相連,以及長期規劃中的“空鐵聯運”北站到機場的9公里城軌,打造以白雲國際機場、廣州火車北站為核心,的世界級綜合性交通樞紐。21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2.4對外交通系統——鐵路《廣州北站要擴容了未來的規模比廣州南站還要大》

北站目前已接入京廣、武廣高鐵,以及正在建設的廣清城軌(預計2017年建成)、地鐵9號線,未來還將引入廣佛城際換線、穗莞深城際線和地鐵8號線。很多人只知道廣州南站,卻不知還有北站。廣州市花都區常務副區長葉志良在參加今日的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時稱,廣州北站將進行擴容提升,集普鐵、高鐵、城軌共18臺37線,打造為面向南中國的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將來規模比南站還大,區位重要性也超南站。另據透露,北站與白雲機場將實現“空鐵聯運”北站到機場間將建9公里城軌,到機場最快只需9分鐘,乘坐城軌還能提前過安檢及辦理登記。北站將擴容線路將達37條今日廣州市人大代表展開集中視察,前往花都瞭解廣州北站的建設進展。花都區常務副區長葉志良在彙報時介紹,廣州北站將進行擴容提升,打造為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將來規模比南站還大。他介紹,北站目前已接入京廣、武廣高鐵,以及正在建設的廣清城軌(預計2017年建成)、地鐵9號線,未來還將引入廣佛城際換線、穗莞深城際線和地鐵8號線。按照今年省的最新規劃,已經明確將廣州北站作為廣河高鐵、廣湛高鐵的始發站,建成後北站將是集普鐵、高鐵、城軌共18臺37線的鐵路交匯站,將成為亞太地區大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廣州南站更多承擔廣東、珠三角的客流疏導,北站在擴容後面向南中國,是動車、高鐵樞紐,規模比南站更大。”葉志良說,目前廣州北站各種交通方式客運總量日均近6萬人次,隨著將來地鐵、城軌、廣佛城際等多條交通線路建成彙集,客流量將數倍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客流出行量日均14萬人次。22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而在與廣州站、廣州東站、廣州南站三個主要鐵路樞紐在公路方面的聯接依舊依靠機場高速、廣州繞城高速、華南快速等多條高速公路。而其中規劃區域廣州站的公路聯繫更為緊密,通過大廣高速(機場高速)可直接相連接。地鐵聯繫:目前在地鐵方面,與廣州東站可通過三號線直接相連,其他兩個火車站需轉乘二號線能與其他火車站相連,線路單一,地鐵的運輸壓力較大。在未來規劃內,與廣州南站的接駁的地鐵將有3條,為2號線大大地分擔壓力。城際鐵路聯繫:在未來的規劃中,珠三角城際鐵路廣佛環線將承擔這一重任。據最新消息,廣佛環線廣州南站至白雲機場段環境影響評價已經進行了第一次公示,預計2019年交付運營,地鐵的交通壓力將進一步減小與廣州南站、廣州東站、廣州站之間的聯繫:2.4對外交通系統——鐵路23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2.4對外交通系統——鐵路白雲機場-廣州北站:地鐵九號線、專用輕軌、廣佛環城際、穗莞深城際24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2.4對外交通系統——鐵路白雲機場-廣州北站:地鐵九號線、專用輕軌、廣佛環城際、穗莞深城際白雲機場-廣州東站:地鐵三號線白雲機場-廣州南站:地鐵三號線-地鐵2/14號線廣州北站-廣州站:廣清城際、京廣鐵路廣州北站-廣州南站:武廣鐵路其他:地鐵8號線北延線、廣花線、花東線地鐵2號線25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PART3公共交通系統26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3.1公共交通系統——軌道交通規劃區域形成以機場為中心的軌道交通快速通道,加強空港經濟區對外交通聯繫,從而提升其經濟影響力。其中包括三條城市軌道線路。分別為已建成的地鐵3號線北延段,在建的9號線及規劃建設的14號線。其中3號線和9號線都伸入規劃區內,而14號線位於規劃區外東側。3號線北延段3號線承載著重要的南北縱向疏導功能,其中“體育西路——機場南北延段”又稱機場線,主要服務於機場與城市中心區間往來人流的輸送,實現機場與市域內交通的無縫對接。其中位於空港經濟區內的地鐵站,除機場內部的機場南站和暫未開放的機場北站,還有人和站與高增站,高增站未來將作為3號線與在建的9號線換乘站,形成空港經濟區與市域內交通橫向上的聯繫。27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3.1公共交通系統——軌道交通9號線(在建)在建的地鐵9號線未來將實現空港經濟區交通在東西方向上的拓展,完善其東西向快捷交通走廊。地鐵9號線途經廣州北站,隨著廣州北站高速鐵路、城際軌道交通及客運站等配套設施的完善,9號線將強化空港經濟區與廣州北站的直接聯繫,從而進一步提升規劃區的對城市內外的輻射力。其中,規劃區內的高增站為9號線與3號線的換乘站,將東西橫向線路和南北縱向線路聯繫起來,加強區域以機場為中心的交通樞紐作用。14號線(規劃)規劃建設的14號線不經過規劃區內,位於其東側。其主線為嘉禾望崗至街口段,支線為新和至鎮龍段(知識城線)。主要功能為落實城市“北優”發展戰略、支持從化及增城地區發展。14號線與2號線於嘉禾望崗站交匯,而嘉禾望崗站為2號線與3號線北延段的換乘站,因此14號線間接地實現了空港經濟區與從化及增城地區的交通聯繫。28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3.2公共交通系統——機場大巴為了加強白雲國際機場與廣州中心城區及周邊地區的聯繫,方便旅客迅速、便捷進出機場,同時緩解交通瓶頸,白雲機場在區域範圍內建立了便捷的機場大巴服務網絡。至今,廣州白雲機場已先後開通了29條線路,包括東莞萬江、東莞大朗、順德新城、順德大良、佛山禪城、佛山瀾石、中山、江門、深圳、珠海、肇慶、惠州、清遠、南海、龍山等15條區域服務線路。廣州市範圍內開通機場大巴線路14條,溝通了城市主要功能區和交機場快線(大巴)是民航運送旅客的一種重要的客運交通方式,是一種特殊的公共交通方式,其基本功能與線路特徵如下:

(1)通往廣州市各個行政區線路有14條,共設有39個上、下客點,以越秀、天河中心區為主,其他方向也有設置;另外6條往返佛山市;(2)線路的上、下客點一般選擇在大型酒店、各區域中心、交通樞紐、人流較集中區等設置,如廣東國際大酒店、火車站、天河客運站等,因此靠近地鐵站的上下客站點較多;(3)由於服務客流屬於中高端,對旅行速度要求較高,線路走向一般沿高等級道路設置,中途停靠站較少(約2~4個),站間距較大;(4)線路的發班時間為15分~1小時不等,一般都在30分鐘以上。29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3.2公共交通系統——常規公交規劃區內現有公交首末站8個,其中:占道形式的公交首末站(包括港灣式路邊停靠站)有5個,路外停車場形式的3個。花東汽車站主要經營推廣—廣園客運站、推廣—人和客運站兩條線路及通往花都區各村鎮的過站線路,均具有公交站場的特徵。從總體上看,目前規劃區內獨立的公交站場用地缺乏。序號站名類別停靠路線1花東汽車站路外花都71、710、花都16、推廣—人和客運站2白鱔塘路外828、節假日3路3豪利花園路內花都214團結村路內花都115人和墟路內829、842、8436人和安置區路內840、高速專線27人和商業中心站路外701a、707、708、花都708人和站路內724、73830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3.2公共交通系統——常規公交花都空港經濟區的常規公交是公共交通的基礎,提供了居民日常交通的基本需求的服務功能。花都區空港經濟區的常規公交線路初步形成了溝通內外的系統。根據公交站點位置分佈,由於車流量、村莊村口位置等原因,公交站點主要分佈在國道、省道、鄉道和主幹道兩邊。根據線路運行範圍,主要可以分為市、區兩個等級,市級交通承擔了聯繫廣州其他各區與白雲機場的作用,市區線路占全部路線的24%;區級的公交則溝通了花都區內部區域,聯繫花都區內各個街道與鎮,花都線路占全部路線的76%;在空港經濟區內,白雲機場聯繫較不緊密,可直達白雲機場的常規公交線路只有一條,只有少部分機場快線公車在空港經濟區內設有公交站點。空港經濟區的公交站點的佈局在總體上呈現密度分佈不均、南多北少、週邊密中間疏的特點。南面公交月臺較密集的地方為人和地鐵站周圍地區,是公交站與人和地鐵站的換乘地。國道106以及省道118車流量,人流量大,是空港經濟區內部聯繫、與廣州白雲區等其他地區聯繫的重要通道,這兩條道路設置了線路數大於10的公交站點。31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3.2公共交通系統——常規公交整體上看空港經濟區區域公共交通服務能力不足。公交站點覆蓋率是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經過計算,研究區域內,以300米和500米為半徑計算的線路公交站點覆蓋率為6.93%和13.90%,遠遠低於《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中規定,“公共交通車站服務面積,以300米半徑計算,不得小於城市用地面積的50%;以500米半徑計算,不得小於90%”的規定。公交覆蓋範圍不均,部分地區覆蓋過密,造成公共交通資源浪費,而某些村莊由於道路寬度等原因,周邊公交線路少、密度低,村民出行不便。花都公交線路網面積密度和公交線路網人口密度分別為0.2421千米/平方千米和0.0024千米/萬人,為廣州11個區中排位最低。32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問題1公交覆蓋範圍不均,部分地區覆蓋過密,造成公共交通資源浪費,而地塊內可利用的交通工具僅有公共汽車,某些村莊由於道路寬度等原因,站點全部集中在地塊週邊,公共交通的可達性和完整性都較差,周邊公交線路少、密度低,村民出行不便。國道、省道上公交站點均為路邊站牌形式,由於道路沒有獨立的人行道,行人與候車村民堵在道路兩旁,乘客候車體驗不佳,且易造成道路交通擁堵。主幹道上的公交月臺均為港灣式。在次幹道與支路上的月臺則一般為非港灣式,隨著地塊未來發展,可能造車交通堵塞問題在空港經濟區內,白雲機場聯繫較不緊密,可直達白雲機場的常規公交線路只有一條,只有少部分機場快線公車在空港經濟區內設有公交站點。3.2公共交通系統——常規公交存在問題車輛破舊,亟需更新問題2問題3問題433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PART4靜態交通系統34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4.靜態交通分析社會停車場:整體上地塊內停車場較少,大概有20個左右的社會停車場,大範圍上主要位於地塊的東南部,尤其是機場入口和大港工業區居多。從路網密度上看,停車場配備的分佈大體上比較合理。從各個組停車場照片的停車率來看,目前的西北部停車場數目基本可以滿足當前的需求,西南部地區稍顯不足。而在東北部的部分區域內沒有設置停車場,大多車輛停在路邊。問題:主要集中在已開發地塊周邊,而村內幾乎沒有停車場分佈隨意停車現象嚴重。村道兩側隨意停車臨時停車35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PART5非機動化交通系統36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無人行人車混行獨立人行道村道村道·村內步行道路多為土路,村外道路多為水泥路,道路硬底化情況整體較差,下雨天十分泥濘·道路通達性較低,存在較多盡端路·北部大部分村莊步行路網密度低,道路資源不均衡·幾乎全部村道人車混行,獨立人行道多在機場附近5.1非機動車交通分析——村道37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5.1非機動車交通分析——村道各村村道情況一覽表12地塊2地塊8地塊9地塊5地塊村道實景38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5.2非機動車交通分析——公共空間公共空間·沿河步行景觀帶——東部流溪河沿岸步行景觀帶。綠化和公共設施建設狀況良好,但由於客貨運幹道的阻隔,缺乏人氣。·公園步行節點——機場南部的雲高生態公園和流溪河沿線的鴉湖公園。分別緊鄰機場高速入口處和村道人和新街。是步行交通的重要節點。·村莊公共節點——祠堂、水塘、村口大樹等公共空間是地塊內數量最多、最親民的步行節點,與密佈的村道相結合,形成了深入民間的網路格局。39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调研交通专题课件5/9/20245.3非機動車交通分析——現狀問題問題村道品質良莠不齊,人行道密度分佈不均,通達度有待改進。人車混行,大型貨車搶佔非機動車道。非機動交通節點過於分散和獨立,例如公園、各村內的公共場所等,缺乏具有影響力的核心和溝通整個地塊的步道。40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前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