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培训资料_第1页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_第2页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_第3页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_第4页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卫生培训课程1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四、职业健康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内容2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1.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1.1职业病的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解释]职业病有广义职业病和“法定职业病”,上头概念是广义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答:国家卫生部围绕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在这个定义涵盖内容的基础上详细列出了具有法定效力的职业病名称,编制成了《职业病目录》,我们习惯上把被编制的这些职业病叫“法定职业病”3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1.2职业禁忌症的概念

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4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解释]职业禁忌症是指不宜从事某种作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在该状态下接触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①使原有疾病病情加重。②诱发潜在疾病。③影响子代健康。④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或较易发生该种职业病者。不同职业危害因素的职业禁忌症不尽相同,如血液病、妇女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其他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是苯和放射线作业的禁忌症;肺结核、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粉尘作业的禁忌症等。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5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1.3职业损伤的概念“损伤”就是“创伤”,“职业损伤”就是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破坏,及其局部和全身反应疾病的统称。[解释]①外伤。主要由于生产设备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工艺落后,劳动组织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工人缺乏生产和防护知识,或受酒、药物、心理因素等作用影响。外伤的轻重不等,重者可致死或严重残废。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6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②职业病损伤。当受职业危害作用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身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特定的功能和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劳动能力,称为职业病损伤。如:工作场合噪声致听力损伤。

③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称职业性多发病。主要指由于生产环境中存在一些多因素所致的病损,或虽然原为非职业性疾病,接触职业危害而使之加剧或发病率增高。因而研究这一类疾病的发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也是劳动卫生工作的一部分。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7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下列图形就是一个典型的职业损伤图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8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小结]职业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病因明确。B.

病情的轻重和病因之间常有明确的剂量(接触水平)变化关系。C.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出现个别病人的现象。D.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也容易,但不少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发现愈晚,疗效也愈差。E.除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9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职业病图医生观察尘肺的透视X光片三氯乙烯引起的皮炎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10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2.《职业病目录》的内容和“法定职业病”的作用2.1国家卫生部《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文规定职业病种类为10大类115种。其具体内容如下:(1)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3)职业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11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职业病图搬运工三氧化二砷中毒图正己烷中毒图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12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6)职业性皮肤病(7)职业性眼病(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9)职业性肿瘤(10)其他职业病2.2法定“职业病”的作用“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108号),《通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的规定,现将《职业病目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的内容是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13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小结]法定职业病,是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14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1.职业危害因素1.1作业场所的定义

所谓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设问]我们在讨论职业危害因素之前为什么要先谈清楚“什么是作业场所?”[回答]

A.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就是劳动者活动的场所。15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B.国家许多部门规章和标准、规范的制定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27号令)、《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3号)、《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河北省政府令第12号)、《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接触》就是明确针对了“作业场所”;评价公司评价企业时对“评价范围”的划分也是以工程内容为准,这个工程内容就属于劳动者的作业场所。1.2职业危害因素的定义

职业危害因素(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16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矿场粉尘照片(物理危害因素)油墨制造厂化学配料现场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17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1.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它所引起的职业病1.3.1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

射线等。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18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1.3.2化学因素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等,例如:在焊接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锰烟、锰尘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在锅炉生产车间,煤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化学因素。1.3.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19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这是美国发现炭疽杆菌图(2001年10月09日美国军方炭疽免疫计划网站上公布了一张猴子脾脏上的资料照片)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20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2.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原因2.1生产过程:2.1.1物理危害因素:(1)异常气象条高温,如热油泵房、催化剂生产的焙烧,加氢催化剂反应器内的操作,,夏天进行油罐(槽)车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库。(2)噪声如来自机械力(固体或液体表面的震动)气温湍流。比如催化“三机室”、加热炉、高压蒸汽放空、泵、球蘑机、粉碎机、机械传送带、电器设备。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21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3)振动如循环压缩机转动:使用电动工具,如锻锤、电锤电锯、捣固机,研磨作业的砂轮机、铣床;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摩托车、火车等。(4)电磁辐射如工业探伤用的X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仪表,如颗粒计的γ射线。(5)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热处理时的高频电场,电焊、亚弧焊、等离子焊时产生的紫外线,加热金属、玻璃时产生的红外线。2.1.2化学危害因素:(1)生产性毒物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22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备注:生产性粉尘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较长时间悬浮于生产环境空气中。沧州某造船厂除锈车间的粉尘弥漫现场(石英砂除锈)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23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生毛皮生产加工现场的照片2.1.3生物危害因素:备注:附着在动物毛皮上炭疽杆菌和布鲁式杆菌(见前图)。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24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2.2劳动过程:(1)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特别多见于检修期间,有的工作时间长达10-20小时/天,连续10天、半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组织不当,则不利于员工的健康;(2)劳动精神过度紧张,多见于新工人或新装置投产试运行期间或生产不正常时如重油加氢、高压、硫化氢浓度大,硫化氢浓度大,易发生燃烧、爆炸、中毒等,新工人紧张,老工人也十分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安排不当如超负荷加班加点。(4)个别身体器官或系统过度疲劳,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设备。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25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2.3作业环境(1)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如车间设置不当,有毒作业场所和无毒作业场所没有分开、厂房矮小、狭窄、设计时没考虑卫生技术措施:通风、换气或照明。(2)防护设施缺乏、不完善或效果不好如一些包装厂或操作岗位往往缺乏防尘、毒、噪声设备,特别是聚丙烯粉料、硅酸铝催化剂等包装时粉尘飞扬。(3)缺乏安全的防护设备和必要的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如铆工和焊工在同一厂房作业铆工有防噪声耳塞,但焊工没有。焊工有防紫外线面罩而铆工没有。(4)自然环境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常见头部受照而发生中暑。(5)环境污染因素,如氯件碱厂泄露氯气,处于下风侧无毒生产岗位的工人吸如了氯气,化肥厂的氨气泄露等。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26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3.职业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判断方法3.1依据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进行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3.2方法依照《标准》要求和科学方法对作业场所下列方面的危害因素进行测定

A.生产过程B.劳动过程C.作业环境27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右侧,这是一个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样稿,参考项:A.找检测单位要找有检测资质的单位B.《报告》上要有检测机构公章和检测人员的集体签名。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28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1.1总的措施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企业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审查竣工验收;用职业卫生的防护设施、工程技术措施和个人卫生防护、保健措施等进行综合治理。依据:《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3号)执行。29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A.搞好职业卫生“三同时”总体原则。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行分级审查、属地监管。各级安监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分级管理范围,认真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工作。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30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B.加强监督管理和监察执法工作。各级安监部门要切实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管责任,强化对企业建设项目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治责任。要对建设项目履行职业卫生“三同时”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凡发现建设单位未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审核同意擅自开工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未按规定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而组织施工的;未按照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等行为的,以及未按照《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23号)向当地安监部门备案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并限期整改。

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31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32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1.1.1组织管理措施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条例、规范、标准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开张职业卫生工作,制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有关职业卫生防护办法和应急救援方案,同时还要开展职业卫生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的检查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33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部门规章配套的法律、法规地方法规标准、规范34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备注:《国家安全监总局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安健〔2011〕132号)规定重点建立健全以下13项主要职业健康管理制度:⑴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⑵职业危害告知制度;⑶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⑷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⑸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⑹劳动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⑺职业危害检测、监测和评价管理制度;⑻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⑼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⑽职业危害事故的处置及报告制度;⑾应急管理制度;⑿职业健康奖惩制度;⒀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35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1.1.2设备技术措施(1)改革工艺。如用低毒或无毒的原料代替高毒原料,用机械遥控操作代替人工操作。(2)隔离密闭。对产生尘、毒等有害因素的设备或作业应采用隔离的原则使污染源不扩散,,有些设备要加强密闭,防止有害物质的跑、冒、低漏。(3)通风排毒。发生尘毒的工业场所,应当设置通风装置。排除尘毒危害。对排除的尘、毒物质必须净化、中和、过滤,防止周围环境污染,有高温辐射的工作场所,要作好隔热、通风、降温,一切通风设施、设备要事先设计、并保持经常的维护和保养。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36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

1.1.3卫生保健措施(1)开展健康监护,为了全面地掌握职工的健康状况,必须建立《职工的职业健康档案》,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体检,早发现职工的健康改变和职业禁忌,对健康受损害的职工要早期治疗,对职业禁忌的职工要调离原工作岗位,予以妥善安排,这是职业卫生和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2)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企业应当实施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评价,了解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程度和防护设备的防护效果,对发现问题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岗位和隐患,制定整改计划,按时完成整改。(3)作好个人防护。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和用品是预防职业病的有效措施。。不同的岗位要为职工配备防毒面具、防毒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围裙等防护皮肤用的防护膏、防热用的防热服,在有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处应当设置冲洗设备(比如洗眼器);在容易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的岗位应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具,医疗器械。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37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2.职业病防治2.1职业病的预防第一级预防:革新工艺消除尘、毒危害。第二级预防:开展健康监护;第三级预防:对已经患有职业病者进行即使的诊断和治疗。

2.2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职业病防治法》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职业病诊断的规定:(1)职业病的诊断应当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2)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3)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3名以上的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业医师集体诊断。2.3法定职业病的确认和社会保障(1)职业病的确认A.确诊职业病是前提。B.审核诊断的职业病看是否为国家法定的职业病。C.审查该职业病与现在的工种是否有关系。(2)职业病职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大家重点看《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伤管理条例》,这里不再详细叙述。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38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

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第23令)中第二十二条“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四、职业健康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39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1.评价的目的(1)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预防、控制、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2)对被评价企业的职业健康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审计评估,对不符合职业健康条件的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3)为政府部门职业健康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技术支持。(4)为企业综合防治职业危害提供依据。2评价的依据常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四、职业健康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40职业卫生培训资料5/9/20243.1准备阶段《职业健康评价报告》分“现状评价”、“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三类区分,准备的材料也不同:A.现状评价(1)职业健康评价技术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