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同步分层作业基础篇-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1页
2.1空气同步分层作业基础篇-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2页
2.1空气同步分层作业基础篇-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3页
2.1空气同步分层作业基础篇-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4页
2.1空气同步分层作业基础篇-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篇)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新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1空气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CO2 B.SO2 C.NO2 D.PM2.52.2020年上半年南昌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在中部六省会城市排名第一,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 B.臭氧 C.氮气 D.一氧化碳3.小科在课堂上做“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小科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下列操作会使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少的是()A.选用木炭替代红磷 B.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C.将点燃的红磷缓慢的放入集气瓶中 D.红磷燃烧时忘记关闭止水夹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 B.加碘食盐 C.雪碧 D.生石灰5.“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下列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B.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C.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 D.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纸杯6.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气体,其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SO2 B.NO C.NO2 D.CO27.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要想正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用红磷需少量 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 D.若用硫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石灰水 B.医用酒精 C.液氧 D.乙醇汽油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CO、CO2、NO2等 B.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10.以下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物质是()A.水蒸气 B.氮气 C.二氧化氮 D.稀有气体二.填空题(共2小题)11.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有关,请用相应的序号答题。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氮气⑤水⑥空气⑦五氧化二磷(1)冬天说话时,嘴边产生的白雾;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空气中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3)田径赛事上,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4)“霓虹灯”内通电后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5)题目所给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12.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中白磷取样需稍过量目的是。(2)试管白磷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最终量筒中液面降至约23mL刻度线,原因是。(3)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2(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实验装置)实验方案进行。请你对比分析图1、图2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红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1)图2中,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10mL刻度处推至5mL刻度处,然后松手,活塞仍能返回至10mL刻度处,此操作的目的。(2)图2,若实验前将弹簧打开,再加热使红磷燃烧,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活塞的移动轨迹是(填“先向左后向右”,“先向右后向左”)移动,最终停在mL刻度。

(基础篇)2021-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新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1空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CO2 B.SO2 C.NO2 D.PM2.5【解答】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但现阶段不把二氧化碳作为空气的污染气体,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故选:A。2.2020年上半年南昌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在中部六省会城市排名第一,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 B.臭氧 C.氮气 D.一氧化碳【解答】解: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故选项错误。B、臭氧属于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故选项错误。C、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正确。D、一氧化碳属于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故选项错误。故选:C。3.小科在课堂上做“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小科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下列操作会使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少的是()A.选用木炭替代红磷 B.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C.将点燃的红磷缓慢的放入集气瓶中 D.红磷燃烧时忘记关闭止水夹【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会使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少,故选项正确。B、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是正确的存在,不会使进入的水的体积偏少,故选项错误。C、将点燃的红磷缓慢的放入集气瓶中,会使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排出一部分,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选项错误。D、红磷燃烧时忘记关闭止水夹,实验中会逸出了一部分气体,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选项错误。故选:A。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 B.加碘食盐 C.雪碧 D.生石灰【解答】解:A、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加碘食盐中含有碘酸钾和氯化钠,属于混合物,故B错;C、雪碧中含有碳酸、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生石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5.“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绿色发展,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下列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B.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 C.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 D.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纸杯【解答】解: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不会产生污染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选项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能改善环境状况,选项不符合题意;C、少开私家车,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不符合题意;D、一次性木筷、纸杯的推广使用会增加森林的砍伐量,破坏生态环境,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6.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气体,其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SO2 B.NO C.NO2 D.CO2【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NO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形成光化学烟雾,会造成大气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氮氧化物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形成光化学烟雾,会造成大气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会造成大气污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7.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要想正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用红磷需少量 C.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 D.若用硫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解答】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实验中观察到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A错误;B、要想正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用红磷必须足量,这样才能保证将装置内的氧气完全耗尽,故B错误;C、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C正确;D、用硫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又增加了新的气体,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不一致,故D错误。故选:C。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石灰水 B.医用酒精 C.液氧 D.乙醇汽油【解答】解:A、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A错;B、医用酒精中含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C、液氧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和汽油,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C。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CO、CO2、NO2等 B.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解答】解:A、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不包括CO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氮气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和21%,该选项说法正确;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这一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以公共交通工具为主,能够减少污染环境气体的排放,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0.以下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物质是()A.水蒸气 B.氮气 C.二氧化氮 D.稀有气体【解答】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A、水蒸气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故选项错误。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氮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故选项正确。D、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故选项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2小题)11.下列现象与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有关,请用相应的序号答题。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氮气⑤水⑥空气⑦五氧化二磷(1)冬天说话时,嘴边产生的白雾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④;(2)空气中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②;(3)田径赛事上,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⑦;(4)“霓虹灯”内通电后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③;(5)题目所给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③⑥。【解答】解:(1)冬天说话时,嘴边产生的白雾,是因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总体积的78%。(2)空气中使食物变质的主要气体是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利于微生物和细菌繁殖。(3)田径赛事上,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4)“霓虹灯”内通电后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因为灯内充有稀有气体。(5)题目所给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故答案为:(1)⑤;④;(2)②;(3)⑦;(4)③;(5)③⑥。12.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中白磷取样需稍过量目的是完全消耗装置的氧气。(2)试管白磷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最终量筒中液面降至约23mL刻度线,原因是白磷燃烧时,止水夹没有夹紧。(3)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解答】解:(1)实验中白磷取样需稍过量,目的是完全消耗装置的氧气。(2)大试管内氧气的体积为130mL×=26mL,应有26mL的水倒流进试管,量筒内应还剩24ml水;试管白磷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最终量筒中液面降至约23mL刻度线,说明测定结果偏大,白磷燃烧时,止水夹没有夹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大,有空气逸出,因此进入的水多,使测定结果偏大(合理即可)。(3)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故答案为:(1)完全消耗装置的氧气;(2)白磷燃烧时,止水夹没有夹紧(合理即可);(3)4P+5O22P2O5。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2(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实验装置)实验方案进行。请你对比分析图1、图2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红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1)图2中,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10mL刻度处推至5mL刻度处,然后松手,活塞仍能返回至10mL刻度处,此操作的目的检查装置气密性。(2)图2,若实验前将弹簧打开,再加热使红磷燃烧,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活塞的移动轨迹是先向右后向左(填“先向左后向右”,“先向右后向左”)移动,最终停在0mL刻度。【解答】解:(1)图2中,实验前,打开弹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