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红楼梦》第6课时:评析续作结局 设想人物命运教学课件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语文】《红楼梦》第6课时:评析续作结局 设想人物命运教学课件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语文】《红楼梦》第6课时:评析续作结局 设想人物命运教学课件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语文】《红楼梦》第6课时:评析续作结局 设想人物命运教学课件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语文】《红楼梦》第6课时:评析续作结局 设想人物命运教学课件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七单元·《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第6课时:评析续作结局设想人物命运

——设想主要人物的命运或结局一、课堂导入阅读《红楼梦》要面对的,不仅是内容解读问题,还有更为扑朔迷离的人物命运结局问题,因后40回非曹雪芹原著。鲁迅非常重视《红楼梦》后40回的人物命运结局,指出后40回虽则看上去“大故迭起,破败死亡相继,与所谓‘食尽鸟飞独存白地’者颇符”,其实续作者“心志未灰”,所续之文字与原作的精神“绝异”,所以“贾氏终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干净者矣”。鲁迅说:“赫克尔说过:人和人之差,有时比类人猿和原人之差还远。我们将《红楼梦》的续作者和原作者一比较,就会承认这话大概是确实的。”一、课堂导入

你认为后40回续作有没有尊重曹雪芹的原意?设想红楼人物的命运和结局,不意味着可以天马行空,任意想象。明清小说惯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曹雪芹先生在前八十回的布局相当精妙,小说的每一个情节以至细节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作为整体的有机部分而存在的。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红楼梦》,共同探讨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二、赏析前80回相关内容1.贾宝玉第五回梦游太虚幻境时,听到了预示书中主要人物命运和结局的《红楼梦》曲。分组赏析最后一支曲《收尾·飞鸟各投林》,结合《红楼梦》全书分析“有恩的,死里逃生”“欠泪的,泪已尽”“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各预示哪些人物怎样的命运和结局。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堪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二、赏析前80回相关内容

预设:这首曲子是《红楼梦》十二曲的总结,它概括地写出了封建社会末期以贾府为代表的贵族家庭中发生的急剧变化,从中表现出整个封建制度和封建阶级正在加速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收尾·飞鸟各投林》总写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等的不幸结局和贾府最终“树倒猢狲散”的衰败景象。①有恩的,死里逃生:贾巧姐因母亲曾接济过刘姥姥,在贾府败落后被刘姥姥搭救。②欠泪的,泪已尽:林黛玉是绛珠仙子转世,要用一生的泪水偿还转世为贾宝玉的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最终泪尽而亡。③老来富贵也真侥幸:贾府败落后,李纨晚年因儿子科举高中而得富贵。④看破的,遁入空门:贾惜春因看破贾府好景不长而出家为尼。二、赏析前80回相关内容。

2.为了探讨金陵十二钗中贾迎春的命运结局,需要从前八十回中检索相关情节信息,并概括其中的暗示信息。请用表格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研读成果。二、赏析前80回相关内容

揭示贾迎春命运结局信息一栏表章回第3回第5回第73回第79回情节信息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宁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判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贾迎春误嫁中山狼暗示信息沉默寡言,性格温顺所托非人,新婚殒命。心活面软,软弱可欺。身似浮萍,将赴黄泉。三、评析后40回人物结局。1.诸芳荟萃的大观园中,不仅有宝玉这位灵魂人物,还有许多钟灵毓秀的女子。贾宝玉作为贾府第三代最受承认的继承人,他的命运和大观园众女儿乃至整个贾府的命运息息相关。阅读后40回,整理与宝玉密切相关的女子们的命运和结局,说说你的看法。

与宝玉密切相关的女子们的命运和结局一览表人物与宝玉的关系高鹗续写版书中结局合理/不合理理由林黛玉表兄妹/恋人焚诗稿,断痴情,呕血身亡

薛宝钗表姐弟守空闺,抚孤子,兰桂齐芳

探春兄妹悲远嫁,不能回,骨肉生离

妙玉朋友金玉质,遭劫掳,终陷污泥

袭人主仆得良缘,嫁玉菡,有始有终

……

三、评析后40回人物结局

2.后40回中宝玉入家塾、读四书、考科举、中举人,还直接引发了贾府的起复。你认为,宝玉中乡魁、贾府沐皇恩的情节安排是否合理?那一夜五更多天,外头几个家人进来,到二门口报喜。几个小丫头乱跑进来,也不及告诉大丫头了,进了屋子,便说:“太太奶奶们大喜!”王夫人打量宝玉找着了,便喜欢的站起身来说:“在那里找着的?快叫他进来!”那人道:“中了第七名举人。”王夫人道:“宝玉呢?”家人不言语。王夫人仍旧坐下。探春便问:“第七名中的是谁?”家人回说:“是宝二爷。”正说着,外头又嚷道:“兰哥儿中了!”……——第一百十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三、评析后40回人物结局。

点拨: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有理,有前80回内容支持即可。

俞平伯先生认为,后40回的补写草率仓促,因他不是曹雪芹,便没有了活现的贾宝玉、十二钗。顾颉刚先生在谈到后40回为什么把贾宝玉写成中举时说:“他自己是科举中人,所以满怀是科举观念,必使宝玉读书中举。”“他也中了通常小说‘由邪改正’的毒,必使宝玉到后来换成一个人。”胡适和鲁迅也都曾对高鹗续写的宝玉表示不满。三、评析后40回人物结局

3.你认为后四十回中“黛玉之死”场景写得好吗?请与前80回比较阅读,辩证思考。三、评析后40回人物结局点拨:“黛玉之死”被认为是后40回最精彩的段落之一,创造了《红楼梦》写实艺术的新境界:用三回的篇幅描绘黛玉“精神迷乱”“焚稿断情”“临终怨愤”三个惊心动魄的情节片段,分别以心理过程写实、动态过程写实和情境写实的精细笔墨,把悲剧一步步推向高潮。认为黛玉病亡的主要依据有:⑴病。黛玉初进贾府就显示出“怯弱不胜”“有不足之症”,而且“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用药煨大的身体怎么能抵挡住病魔的侵袭?⑵气。黛玉性格敏感,常使“小性儿”,宝玉或者别人无意中的言行也让她暗自垂泪生闷气。生气伤身,也伤肺伤神,受到宝玉与宝钗成亲的打击,黛玉肝肠寸断奄奄一息,终致香消玉殒。⑶泪。木石之盟还泪报恩,《红楼梦》中黛玉越来越瘦,眼泪越来越少,泪尽而亡,迎合了“还泪”之说。所以说,后40回的“黛玉之死”情节设计是很用心的。三、评析后40回人物结局

1.研读前80回与薛宝钗有关的谶语(包括对联、诗词、灯谜、人物对话、戏曲、酒令等),特别是第5回中的判词和唱曲,你认为她在后40回将走向什么样的命运结局?四、设想人物命运

点拨:从前80回看,曹雪芹是让宝钗、宝玉结婚的,但她与宝玉性格不可能合得来,后四十回里,薛宝钗几番劝解,使对仕途经济厌恶至极的宝玉怒而出家,独留宝钗守活寡。“金簪雪里埋”,判词不用由两股金针合起来的“钗”,而用只有一根的“簪”,暗示宝钗最终守活寡的结局。探究人物命运轨迹,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还要联系自身生活实际,体现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下面两种结局,同学们思辨阅读时可参考:四、设想人物命运

⑴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成为了“宝二奶奶”,但贾家遭遇了一个接一个的打击。锦衣军查抄荣国府后,薛宝钗被卖到偏僻之地,蒋玉菡和袭人夫妇发现后将她买下,接回家中;贾宝玉没等与薛宝钗团圆,就在一片白茫茫大雪之中离家出走,空留了薛宝钗孤独寂寞终老。(87版电视剧《红楼梦》)⑵贾母和林黛玉都去世后,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她“借词含讽谏”,一直规劝贾宝玉读圣贤书,并参加科举考试,贾宝玉十分厌烦,离家出走;薛宝钗被冷落在家,接连遭遇了薛蟠和薛姨妈相继离世的打击,自己染病身亡。贾宝玉和薛宝钗并没有实质的夫妻生活,所以没有为贾家留下子嗣。(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四、设想人物命运

2.作为一部长篇小说,《红楼梦》在前80会以这样的方式预示了结局。这种写法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匠心?四、设想人物命运

预设:①隐晦地预示结局,吸引读者去探寻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②全书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先交代主要人物命运和结局,为读者提供阅读线索。③在故事开端就告知读者既定的悲剧结局,凸显了浓重的悲剧色彩。④以一种忏悔、反思的视角来审视全书的人物和事件,其目的除对人物、事件如实、逼真的描写、刻画之外,有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重要目的。⑤通过这种方式将小说串联在一起,井然有序,丝毫不乱。书中的每个事件都有它的来龙去脉,而且相互贯通,一个事件与一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交织成一张巨大密实的网,令《红楼梦》所展示的生活画面,如同生活本身那样错综复杂、丰富多彩。四、设想人物命运。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红楼梦》是真梦,梦醒了,一切繁华也就消散了。任它荣国府如何金碧辉煌,最后也只是落得家破人亡。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荣华富贵都不是长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