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_第1页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_第2页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_第3页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_第4页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幅形势图里你了解过哪部分历史知识?清楚了北宋的政治,那么地图上的其他政权和北宋的关系是怎样的?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耶律阿保机元昊010203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学习目标1.了解契丹与西夏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契丹政权和西夏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的简单概括;2.掌握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内容和影响;3.认识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各民族融合的过程,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内容构成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①契丹是一个曾经驰骋于中国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一、契丹族与党项族契丹帐宋·苏颂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1.辽的建立(1)契丹的兴起与发展

③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②唐朝末年,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传人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辽史》的记载,“大辽”国号创立于公元947年。太宗会同十年(947年)正月,辽灭后晋,太宗“备法驾入汴”,“二月丁巳朔,建国号大辽,大赦,改元大同”。(2)契丹(辽)政权的建立建立时间:10世纪初民族:契丹族建立者:耶律阿保机都城:上京临潢府(即今内蒙古)契丹人引马图发展农业,创制文字

契丹文字契丹货币(3)契丹(辽)政权的发展银质货币,契丹文字意识是“天朝万顺”措施:宋辽之间的幽云十六州争夺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为此后的宋辽之战埋下隐患辽向南扩充地盘2.西夏的建立

“西朝是西夏的别称,源于地理位置,相对于宋朝和辽朝,西夏位于西部,所以自称西朝”。——徐俊、《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76页。(1)党项族的兴起

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2)西夏的建立建立时间:11世纪前期民族:党项建立者:元昊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仔细观察:西夏官制和文字以及货币有什么特征?西夏货币文字西夏法律(3)西夏的发展措施:方面耶律阿保机改革元昊改革政治经济文化

仿唐宋制度,订本国制度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文字契丹和党项两个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的相似之处有哪些?效果如何?

改革过程中,两个民族均全方面的学习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政权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任用汉人为官发展农业创制文字史实小聚辽、西夏与北宋三个政权是并立得,同时存在先辽再宋后西夏辽太宗南扩疆土——割占幽云十六州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2)宋太宗时,向辽发动数次战争均失败,只好采取防御策略(战)。

(1)宋太祖时,双方互通使节(和)。

(3)宋真宗时,辽攻宋,打到黄河边(战)。1.辽宋战争的起因:争夺燕云十六州2.辽宋和战的经过:3.澶州之战:交战双方:交战地点:关键人物:交战结果:攻方:守方:辽北宋澶州寇准宋真宗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3.澶渊之盟(1)背景:澶渊之战,宰相寇准劝宋真宗亲征,获胜(2)内容:辽宋议和,达成协议,辽撤兵,宋给辽岁币(3)影响:一、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二、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三、北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缴纳银、绢等岁币。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辽宋议和是在宋军打败辽的情况下进行的,这表明北宋统治集团的软弱,阅读下列材料,我们该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呢?材料一:规定宋要给辽岁币,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宋朝的百姓负担。当时宋年收入1亿以上,而宋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材料二: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材料三:(战后几十年内)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白头发)之人,不识干戈。如何看待澶渊之盟?好事

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很不利

宋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岁币加重宋朝的百姓负担。两种看法怎样正确看待?

表现: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战:

表现:西夏多次攻宋,宋被动挨打,节节败退。

影响:双方损失惨重,人民苦不堪言。相关史料:1044年,元昊被迫与宋议和,元昊表面取消帝号,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宋则每年要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2.和:

影响: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辽和北宋,辽和西夏的关系有和有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1)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属于中国历史上不同民族的政权,其生活和控制的区域都是中国疆域的一部分。

(2)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王朝的关系以及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国内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而非中国与外国的关系。因此,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都是属于国内战争,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

(3)战争是短暂的,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4)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本节课看到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民族关系,从中你认为各民族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契丹、党项、汉族各民族既有军事上的战争和对峙,也有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交流,各个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平等友好交往,才能促成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本课小结随堂检验1.(2021牡丹江鸡西4.)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C随堂检验2.(2021菏泽市5.)“通过各种渠道进人南宋的契丹人,其杜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通过族际婚姻,契丹人的姓氏名字发生变迁,甚至服饰、饮食、节日等生活习俗也逐渐失去其民族特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

B.政府引导

C.社会繁荣开放

D.经济重心南移A随堂检验3.(2021青海省3.)对比归纳法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小李同学在学习魏晋南北朝历史和辽宋夏金历史时归纳了这两个历史时期时代的共同特征。以下归纳的主题正确的是(

A.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