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预习模拟卷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预习模拟卷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预习模拟卷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预习模拟卷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预习模拟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姓名学校准考证号科目装订线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预习模拟卷考生注意: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词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赴汤蹈火(热水) B.非然也(对,不错)C.何当金络脑(什么时候) D.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2、下面对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老舍先生,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内容丰富。B.《那个星期天》的结尾借助景物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心情,如描写光线的消逝流露出“我”内心沮丧和失落的情感。C.《表里的生物》一文,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写,线索清晰,层层递进。D.《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运用了插叙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交代起因、时间,直截了当。3、下列各组题目中,拟题方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少年闰土青春中国中年烦恼 B.京剧趣谈秦腔戏说越剧杂谈C.伯牙鼓琴黛玉焚稿板桥画竹 D.月光曲泉水谣秋风吟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读书会上,张欣向大家推荐了一本她喜欢的书籍,无独有偶,这也是我喜欢的。B.大街上空荡荡的,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在这个春天不复存在。C.全市上下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装、路面平整等系列改造,全市面貌焕然一新。D.妈妈用心记住每个家人的生日,在生日那天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真可谓别具匠心。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的春节》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氛围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B.《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C.《阳光的两种用法》写了我的母亲毕大妈充满智慧地使用阳光,表达了我对普通劳动者的赞颂,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赞美。D.《那个星期天》有一段叙述了“我”怎样“挨时光”的情景,文章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感情色彩和其他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A.你简直太会折腾了,这样难的事竟能办成!B.这样见利忘义的人,有谁敢和他做朋友呢?C.就你能干,别人都躲之不及,你倒好,主动往上凑。D.这位大爷好吃懒做,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啃老。7、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微知著(著:明显) B.走马观花(走:牵) C.自愧弗如(弗:强)8、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混乱(hùn)掺和(cān)缥缈(miǎo)鸿鹄(hú)B.尽管(jǐn)唾沫(tuò)坚劲(jìng)龇牙(zī)C.慷慨(kǎi)脱缰(jiāng)窈窕(yáo)憎恶(wù)D.酵母(xiào)野蛮(mán)抽噎(yē)鄙夷(bǐ)9、根据课文内容,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在荒岛二十八年,终于获救返回故园的传奇故事。B.《骑鹅旅行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他们都是乖巧的男孩,经过了一系列的历险,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C.《马诗》《石灰吟》《竹石》这三首古诗,尽管咏叹的事物不同,但都是作者借助事物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D.《匆匆》一文,作者用连串问句直接表达情感,《那个星期天》更多是间接表达情感,但两篇都运用了融情于景的表达方法。10、制作成长纪念册时,小林采用了“栏目式”进行整理分类(如下)。他在第一部分放入的是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下面栏目名称最适合的一项是()①?——②同窗之情——③感念师恩——④成长足迹A.学校印象 B.校园美景 C.操场掠影 D.学校蓝图11、下面最有可能与“囿(yòu)”的意思有关的一项是()A.有 B.围墙 C.嘴巴 D.肉1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偏避间断隔壁见微知著B.鸿鹄俱有耽搁司空见惯C.惊惶灵感熏陶万像更新D.严峻残暴憧憬追根求源1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大街小巷悬灯结彩,鞭炮声此起彼伏。B.爸爸和儿时同桌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他俩哄堂大笑的声音。C.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D.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的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A.绞杀(jiǎo)稠密(chóu)嚣张(xiāo)B.栅栏(zhà)绽开(zhàn)脏水(zāng)C.掺和(chān)耽误(dān)收藏(cáng)D.憎恶(wù)妩媚(fǔ)搅和(huo)15、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同学正奋笔疾书;有的同学正掩卷沉思,而老师则默默地注视着他们。B.“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C.“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D.你打算今天去北京呢?还是明天去呢?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16、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青,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当我们不好好学习时,老师总会语重心长地劝导我们: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大家要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啊!17、诗词如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星空熠熠闪光。从诗词中,我们领略着“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秀丽风光,品味着“_______________,千万和春住”依依惜别的朋友深情,体恤着“君看一叶舟,_________”的民生疾苦。18、《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为了证明“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举出的证据是“日初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文)19、在学习中,语文老师常用杜甫的一句“____________,下笔如有神”,勉励我们要博览群书。是啊!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我们怎么报答得了老师的恩情呢?我不禁感叹道:“谁言寸草心,_________。”20、常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人都爱听夸奖的话,但只有那些善意的批评,才会让我们更强大。三、古诗文积累。(10分)21、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22、因为我们是____________的,所以,我们如果____________,就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23、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24、当同学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鼓励他。25、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新,又日新。四、阅读理解。(20分)26、阅读。端午日(节选)沈从文①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②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③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1.通读全文,完成题目。(1)本文按照________顺序,围绕“________”这个主题,有详有略地叙述了龙舟竞赛和赶鸭子竞赛等场景。(2)“龙舟竞赛”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三个场景,请按叙述顺序进行概括:________→________→赛完领奖赏。2.请把文中直接描写桨手划船的语句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描写了湘西端午民俗,主要有龙舟竞赛和赶鸭子竞赛。B.描写赶鸭子竞赛是为了讽刺军官的身份优越。C.军官放鸭子和百姓赶鸭子充分体现了军民同庆端午。D.文中描写了端午日桨手、鼓手划船竞赛的场面,充分体现了大家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精神。4.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风俗或活动?这样的风俗或活动是为了纪念什么?请简单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请你选择一句描写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诗句书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为人民服务(节选)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解释字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固”的意思是______,“或”的意思是______。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2.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并根据提示梳理信息,补全下图。3.阅读有关张思德的资料,说说张思德同志的死为什么比泰山还重。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警卫。在一次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1944年9月5日,他带ling战士们执行烧炭任务时,窑顶坍塌,他为救战友而不幸牺牲,年仅29岁。______________五、作文(30分)经过以上语文实践活动后,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更多了,对家乡的感情更浓了。请发挥想象,写一写,十几年后,你们学成归来,加入到建设家乡的队伍中,如何让家乡变得更美好。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B2、D3、A4、D5、C6、A7、C8、B9、B10、A11、B12、D13、B14、D15、C二、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16、①.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③.老大徒伤悲④.忠言逆耳利于行17、④.天街小雨润如酥⑤.若到江南赶上春⑥.出没风波里18、①.大如车盖②.及日中则如盘盂19、①.读书破万卷②.报得三春晖20、①.良药苦口利于病②.忠言逆耳利于行三、古诗文积累。(10分)21、不知秋思落谁家22、为人民服务有缺点23、粉骨碎身浑不怕24、①.世上无难事②..只怕有心人25、苟日新四、阅读理解。(20分)26、1.①.时间②.端午日③.河边看划船④.河上赛龙舟2.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3.B4.我家乡的端午节习俗是包粽子吃粽子。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蚕食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投入粽子。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7、1.①.本来②.有的人③.人本来就有一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示例:董存瑞李大钊汪精卫秦桧3.张思德同志是为了救战友而牺牲的,他舍己为人,死得就比泰山还重。五、作文(30分)例文:我为家乡做贡献朝阳冉冉升起,明亮而柔和的阳光洒遍了整个北京城。“2030年5月2日,7时!”手腕上的手表清晰地报时——在这个点钟,人们可能仍正带着倦意吃早饭,我却已准时站在故宫博物院的大门前。紫禁城,这片庄严的宫廷建筑群静静地矗立在这里。十年前,还是一个初中生的我似乎只在梦境里畅游过这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