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高三语文上学期高考模拟试卷_第1页
月高三语文上学期高考模拟试卷_第2页
月高三语文上学期高考模拟试卷_第3页
月高三语文上学期高考模拟试卷_第4页
月高三语文上学期高考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9月高三第一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上海市上戏附中)(共80分,90分钟)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7分)谈白菜李锐eq\o\ac(○,1)曾见过齐白石一幅斗方:一棵肥硕的白菜配两枚鲜红辣椒;题曰:“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识白菜为菜之王,何也?”白石大师勤奋一生,不失农家本色,深知白菜性格,才写得出这样深切的颂辞。eq\o\ac(○,2)对于这个称赞,天下白菜确也当之无愧。白菜即菘。《本草》曰:“菘性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除不择时地,易于生长之外,比一般蔬菜,白菜还易于高产,又便于保存,“盖易具而可常享也”(苏轼《菜羹赋》)。然而齐白石的称颂,当有另一层深意。eq\o\ac(○,3)人们大体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论什么佳肴美味,不要说天天吃,就是连续多餐几次,也会腻的。如果吃得过分,不是“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见枚乘《七发》,意思是美味酒肉乃烂肠毒药)吗?白菜却百吃不厌,多吃了决不会倒胃口,更不要说“烂肠”了。这是什么缘故呢?eq\o\ac(○,4)仔细想一想,其故大概就在一个“淡”字。同水一样,白菜的性格——味道是淡的,也即是“有自然之味”(《菜羹赋》)。清淡,自然之味,可说是蔬菜的通性;惟有白菜之淡,淡得更纯正,更接近水性之淡。提到淡,总不免想起“淡而无味”的解释,至少是味道很薄。可是,这正是白菜最值得宝贵的性格。古人说,“大味必淡”。这是指“淡”本身没有什么至极或特殊之味,而是一切味的本原。“淡者水之本原也,故曰天一生水,五味之始,以淡为本。”(《管子》“水地篇”注)这种本味,可以同一切味相谋、相济,而不相侵、相扰;它平淡无奇,不自命不凡;它平易近人,不巧言令色;正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水善于辅助万物,而不跟万物相争。eq\o\ac(○,5)至于五味,甜、酸、苦、辣、咸,究竟以何者为上?何者能算“大味”呢?恐怕访遍神州,也得不到一个完满的答案。江浙人做菜喜欢放糖;湖南、四川人要辣(川人是麻辣,尤重花椒);城里人口轻,乡下人口重;苦瓜则只有南方几省熟悉(我在大别山种过苦瓜,皖人不识为何物,北京人早已熟识,是南方人来多了之故);看来只有酸,如泡菜的市场比较广阔,天南地北,男女老少,都爱吃一点,然而决不能多吃,否则就会倒牙。因此很显然,五味之病,就在厚重,即至极、过分;“五味令人口爽(伤)”(《老子》),它的优点也就是它的缺点,反而不如淡薄无味而能持久不厌了。eq\o\ac(○,6)这就是白菜的辩证法:淡薄才会浓厚,无为才会甘美,清淡、自然、平常才会淡而不厌,久而不倦。eq\o\ac(○,7)古人很懂得“淡”的道理:“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老子》)人们都熟悉“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此话来自《礼记》:“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惟其淡如水,水散于五味,无不相调。米酒虽甜,日子一久,就发酸,败坏了。孔子讲这段话的开首,还有这样三句话:“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这就是说,要“听其言,观其行”;不要上当受骗,光听说得好,就以为行为亦如是。天下有道,由于言行一致,德厚为先,自然潜移默化,遐迩复戴,社会风尚无不受其影响。否则,无非虚辞绞绕,好话说尽,坏事做尽,天下无道。历史总是无情的:花言巧语,哗众取宠,弄权玩术,文过饰非,虽能高论感人,愚弄一时,终不能长久的。1.第eq\o\ac(○,1)段中齐白石认为“白菜为菜之王”,根据文中意思,其表层的原因是:□□□□□□□□□□□□□□□□(限16字内)(2分)为齐白石对白菜的称颂“当有另一层深意”,看完全文可以明白,这“另一层深意”说的是(2分)3.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A.按照作者思路,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eq\o\ac(○,6)段应归入第三层次。eq\o\ac(○,2)段引用《本草》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本意是为颂扬白菜。eq\o\ac(○,5)段中说“它的优点也就是它的缺点”,“它”指的是白菜。eq\o\ac(○,4)段运用说明、议论、抒情的方式抒发作者对白菜性格的赞扬。E.本文由实入虚,语言华美,风格豪迈,给人诸多启迪。“谈白菜”,由白菜的“淡”,引申出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4.联系上下文,谈谈本文第eq\o\ac(○,5)段运用的写作技巧及其作用。(3分)5.中国的散文样式繁多,从谋篇立意的角度来看,这篇散文在写法上和我们课文中所学过的传统古典散文相类似。请举例加以分析说明。(所举之例一定要写出篇目和作者)(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3题(21分)想北平老舍①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②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象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象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④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象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以便刺激;在北平,。⑤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⑥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⑦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象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象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六日[注]文中说的“北平”是1928年至1949年间对北京的旧称。6.对本文第①—③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强调北平地方大、事情多,而自己知道的太少,是为了表明本文是写“我的北平”。B.作者用对自己母亲的爱来类比对北平的爱,突出了爱的真挚深厚。C.作者反复说自己“爱北平”“要说而说不出”,是指“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D.第③段中,作者用杜鹃作比喻,是取杜鹃啼声悲切的特点。7.第②段中,作者说“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8.第④—⑦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两个主要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9.分析第④段中“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10.依次填入第④段末尾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瀑布与大潮是必要的有丁冬的清泉就够了B.摇滚与爵士是必要的有柔曼的圆舞曲就够了C.咖啡与酒是必要的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D.辣椒与葱是必要的有嫩嫩的豆腐脑就够了11.第六段中加点的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是(2分)(1)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事物的状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5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3、(1)鹰击长空,,。(2)携来百侣曾游,。(3)蒹葭苍苍,。(4)冯公岂不伟,。(5)结庐在人境,。(6),离离山上苗。(7),飞鸟相与还。(8)采菊东篱下,。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4——17题。(8分)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①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②浅,天寒梦泽③深。羊公碑④尚在,读罢泪沾襟。[注]①孟浩然:唐代诗人,襄阳人。他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以隐士终身,世称“孟襄阳”、“孟山人”。此诗即隐居襄阳时所作。岘(xiàn)山:山名,在今湖北。②鱼梁:襄阳鹿门山附近沔水中的沙州名。③梦泽:云梦泽,古泽名。④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载,晋人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他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颇有政绩,他死后,襄阳百姓在岘山立庙树碑,以示怀念。因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时人称为“堕泪碑”。14、孟浩然与同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诗人,被并称为“王孟”。(1分)15、尾联中有“读罢泪沾襟”一句,以你的理解,诗人此时“泪沾襟”的原因是。(2分)16、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的首联看似与题目无关,实则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登临时的感受,与全诗貌离而神合,颇有“俯视一切”的气概。B、颔联中的“江山胜迹”是指古,“我辈登临”乃言今。从诗意发展的脉络看,当是先有这一联,之后才有首联的感慨。C、诗的前半部分富有激情,后半部分则具哲理性。诗人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开首两句揭题,最后两句扣实。D、这首诗是作者借古抒怀之作,语言平易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前人以“语淡而味终不薄”评价孟诗,此诗确有如此情趣。17、全诗有三联是记叙、议论,唯颈联插入写景,请解说这一联的具体作用。(3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6分)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18、龚自珍是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己亥杂诗》中有“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2分)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遏其生气(2)夭梅病梅20.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梅以曲为美B.以夭梅病梅为业C.辟病梅之馆以贮之D.余船以次俱进2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2分)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②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③而江浙之梅皆病④既泣之三日⑤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A.②⑤B.①④C.③④D.④⑤22.翻译下列句子(6分)(1).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译:(2).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译:23、本文以梅喻人,它在写作手法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批判揭露了_______________。(2分)六、阅读下文,完成24—27题目。(12分)木假山记苏洵木之生,或蘖而殇①,或拱②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③,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④存乎其间。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⑤,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⑥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注】①孽(niè):树木的嫩芽。②拱(ɡǒnɡ):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③濆(fén):水边高地。④数(shù):指非人力所能及的偶然因素,即命运,气数。⑤踞肆:傲慢放肆。踞,同“倨”。⑥庄栗:庄重谨敬。24.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与其子、并称“三苏”。(2分)25.“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一句中“最幸者”是指,“不幸者”是指。(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2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3分)A.这是一篇写木假山的记,首段由木之“幸”与“不幸”谈起,表现木材生长之难及木假山被发现之不易。B.第二段写“予家有三峰”的木假山,基本上是第一段内容的简单重复,只是个别字句有所改变、更换或节略。C.本文不仅暗喻人才成长与被发现之不易,同时借木假山伟岸傲立之形象暗示人才应当保有自身高尚坚贞的人格。D.文章多用排比句,而又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描绘木假山之状随物赋形、具象生动、寄慨遥深、耐人寻味。27.从第三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木假山“爱之”、感之、敬之的原因是(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答案.第1段中齐白石认为“白菜为菜之王”,根据文中意思,其表层的原因是:(2分)(限16字内)性冬晚凋有松之操,易具而可常享。(不择时地,易于生长、高产、保存。)“当有另一层深意”,看完全文可以明白,这“另一层深意”说得是白菜味淡,蕴含着做人的道理,淡薄才会浓厚,无为才会甘美,清淡、自然、平常才会淡而不厌,久而不倦。(2分)3.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D)(F)A.按照作者思路,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6段应归入第三层次。B.第2段引用《本草》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本意是为颂扬白菜。“它的优点也就是它的缺点”,“它”指的是白菜。D.第4段运用说明、议论、抒情的方式抒发作者对白菜性格的赞扬。E.本文由实入虚,语言华美,风格豪迈,给人诸多启迪。“谈白菜”,由白菜的“淡”,引申出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4.联系上下文,谈谈本文第5段运用的写作技巧及其作用。(3分)对比(反衬)。用“五味”的厚重不能多吃与白菜淡薄无味、能持久不厌对比,反衬白菜的淡薄无味而令人持久不厌。5.中国的散文样式繁多,从谋篇立意的角度来看,这篇散文在写法上和我们课文中所学过的传统古典散文相类似。请举例加以分析说明。(所举之例一定要写出篇目和作者)(4分)托物寓意,如周敦颐《爱莲说》、刘禹锡《陋室铭》(要说清托什么物,寓什么意)二、6.(2分)D7.(2分)(北平)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8.(4分)(1)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2)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3)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或:处处有空儿可自由喘气);(4)紧连园林、菜圃与农村(或;花多菜多果子多)(写出两点即可,后两点合起来答为“接近自然”也给分)9.(3分)表明北平“有个边际”;表现北平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我”对北平的亲切感和依恋情。(意思对即可)(写出两点即可)10.(2分)C11.(3分)(2)真实地表现了北平“接近自然”的特点(3)真切地流露出作者热爱北平的情感12.(5分)点明题意;照应开头“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戛然而止,耐人寻味。三、13、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白露为霜。白首不见招。而无车马喧。郁郁涧底松。山气日夕佳。悠然见南山。四、14、王维(1分)15、古代的政治家羊祜令人追悼;羊公碑至今还屹立在岘山上,令人仰慕;而自己空有匡世济国的愿望,却报国无门,无所作为,死后难免如羊祜所说的那般“湮灭无闻”,不免黯然神伤。(2分)16、C(2分)17、颈联描写登山远眺之所见,无论远近都是一片萧条肃杀,一派天寒水清、冷气阴森的景象,烘托了作者伤感的心境。(3分)五18.清代,不拘一格降人才(2分)19(阻碍)(使动词,使……病)20.C连词,表目的(AB介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