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天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3 天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3 天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3 天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3 天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天窗》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及反思

3天窗

【课前解析】

关注想象力:丰富奇妙的想象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全文结构清楚,充满童真童趣,作者抓住孩子爱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绘得活灵活现,表达了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关注情感:课文感情真挚,看似简单,实则含蓄,所包含的思想富有哲理,意义深刻。体现出了一方天窗带给孩子们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同时契合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以想象画面为途径,直抵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包括1个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慰藉、锐利、闪烁"等词语。

2.学习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为什么天窗是雨天和晚上睡觉时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多种语言表达方法的运用,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观察一下教室的窗户,说一说教室的窗户与课本插图的窗户有什么不同?

预设生1:教室的窗户在墙侧,插图中的窗户在屋顶。

预设生2:教室的窗户看不见天空,插图中的窗户看得见天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扇特别的天窗。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走进作品

《天窗》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20世纪30年代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谁能告诉老师,茅盾是谁呢?

预设生:茅盾是现代著名作家,他的原名叫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播放范读,学生感受。

2.默读课文,要求: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什么是天窗?

3.读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标红的两个词语是很容易出错的难点词,谁有信心读对读准?学生举手,点名读。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慰藉”“卜落"。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哪一组能来挑战一下读准所有词语?

开火车读,再齐读。

4.识字方法

“慰藉”的“藉"笔画可真多呀!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你识字记忆吗?

预设生:可以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

“藉”可以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艹"耒”“昔"。其中“艹”是偏旁部首,“耒"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借助农具图片理解),再加上“昔”字就等于“藉"。除了“加一加”,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预设生: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把“书籍”的“籍"的偏旁部首换成“艹”,就变成了“藉"。

慰藉的意思是着意安慰、抚慰,是一种书面语。

5.多音字

谁能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这句话?

学生举手,教师点名读。

教师科普寓意: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这里的卜落是拟声词,在本课为特殊用法。请同学们齐读后面的词语。

学生齐读“占卜”“卜算子"。

教师补充含义:“占卜”是指古时用龟甲、兽骨等预测吉凶的一种活动。

学生齐读“萝卜"教师提示:读的时候注意轻声。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形式学习字词,解决字词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7.学写字。

(1)学生齐读生字,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难写生字并说出写字要点:在刚刚读的生字中,有哪些字是你认为比较难写的呢?在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①强调“慰”字中的“尉"要宽大,心字底窄、扁。“鹰”字的广字头的横与竖撇要稍写长。

②强调“藉"霸”两个字均为上下结构,下边的部分要写紧凑。

(3)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8.词语解释。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

预设生:可以联系偏旁部首,由“瞥"的偏旁部首可以推测出这个词表示看的意思。

还有什么好方法呢?

预设生:还可以找近义词,看到猛厉我会联想到猛烈,以此来理解。

除此之外,当我们遇到难懂的词语时,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有条件时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询。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理解难懂词语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通过一方“天窗”为我们描绘出了孩子们无尽的想象力。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预设生: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1-3自然段,讲了什么是天窗,天窗是怎么来的。第二部分是4-7自然段,讲了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第三部分是第8自然段,表达了作者的感叹。

总结:你的分段非常准确,第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交代了乡下的房子开天窗的位置、形状和原因。第4-7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了孩子们下雨被叫回家和夜晚被喊去休息时,由天窗想象外面世界的精彩,获得心灵安慰。第8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了作者由天窗生发出对孩子们想象力的思考与赞美。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天窗特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一想:天窗开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预设生:天窗开在屋顶上。

天窗是什么形状的?你是从哪里找到的呢?

预设生:是方形的,从文中的第三段可以知道。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交代了天窗的位置和形状。

为什么要开一个天窗呢?请同学们找出开天窗的原因,用横线画出。

预设生:因为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开天窗的原因是木板窗关起来时,屋里像地洞似的又黑又静。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形容屋子里的黑呢?请同学们用虚线把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画出来。

预设生: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屋子比作地洞。

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天窗对孩子们的特殊意义: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4至6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并没有直接写天窗,而是写了哪两个场景?

预设生:写了夏天阵雨时和晚上被逼着上床“休息"时。

总结:作者写了下雨天和睡觉前两个情景,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唯一的慰藉”:这两个自然段的结尾都出现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什么是唯一?“慰藉”又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生:“唯一"就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慰藉”就是安慰。

补充:“慰藉"在本文中是指乡下孩子从天窗中获得的心灵安慰与快乐。为什么这时候,天窗会成为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我们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圈出关键词句。

谁能来分享一下你圈出的关键词句?你是从哪里感受到天窗成为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的呢?

预设生:我圈的关键词句有“顶喜欢”“偏就不许"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从“顶喜欢"可以知道孩子们很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大人们却不允许。孩子们只能被关在像地洞一样的屋子里,很无聊很不开心。

总结:因为大人们不许孩子们在雨中玩耍,屋子里也像地洞一般,所以孩子们的心情是不开心的,是需要慰藉的。

请同学们再自读第6自然段,注意圈出关键词句,可以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说说你认为孩子们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预设生:从“被逼着”和“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可以看出,孩子们是不愿意去休息的,是被逼迫的。此时,他们的情绪是很不满的。

在被逼着上床去休息这句话中,“休息”这个词加上了引号,这个引号是表示什么呢?

预设生:表示孩子们并不想上床休息,他们是不情愿的,被逼迫的。

总结:孩子们还忘不了外面的世界,就被逼着上床休息。孩子们被管束着,心里充满了不满和失落,自然需要慰藉。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找出关键词句的能力。)

5.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假如此刻,你就是那个被管束着的孩子。外面下着雨,而你却被关在地洞似的屋子里……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地洞似的屋里"要缓读,读“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时,要节奏舒缓,仿佛进入想象世界。

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并再引导: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仿佛感受到了失落的情绪。带着这样的感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6自然段,注意“偷偷地"要轻读。

总结: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仿佛也置身于地洞似的屋子,头顶也有一扇小小的天窗。那么,被关在屋里的孩子是怎么借助这小小的天窗来让自己获得“慰藉”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好好研究。

五、课堂演练,巩固知识

1.看拼音,写词语。开火车拼读,再齐读。

2.说一说:成为孩子们心灵慰藉的天窗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谁能来说一说成为孩子们心灵慰藉的天窗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什么形状的?开在哪儿?

预设生1:是方形的,开在屋顶上。

预设生2:透着光亮,晚上可以看见星星和飞过的鸟儿的黑影。

预设生3:下雨时可以看见雨脚卜落卜落跳,还能看见闪电。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乡下老屋的独特设计——天窗,并体会到了孩子们被关在黑屋中的孤独感受。那么,孩子们是如何从天窗中获得慰藉的呢?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互动课堂。(1)请同学们读一读第5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学生朗读汇报,预设生:第5自然段写了“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第7自然段写了“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2.教师引导学生品味透过天窗的见闻与想象。

(1)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透过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象到了什么?

学生自读汇报,预设生:透过天窗,孩子们看见了雨脚和带子似的闪电,听见了雨脚卜落卜落跳。

同学们你们看过雨脚吗?看过闪电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生:看过!闪电的速度非常快!一眨眼就消失了。

书中用了“一瞥"这个词来表现闪电的速度之快。雨脚卜落卜落跳的时候,节奏十分欢快。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了闪电,听到了雨脚卜落卜落跳,那么他们想象到了什么呢?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预设生: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的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②作者用了“扫荡”这个词来形容孩子们想象的画面,形象地写出了风雨的可怖与狂暴。那么,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呢?谁能来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生:因为露天感受风雨雷电时,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雨和闪电。但是透过天窗就无法看到风雨的全貌,只能加入想象。

透过天窗,我们可以想象这雨是如何的倾盆大雨,这风又是如何狂风大作的,这雷是如何的震天响,这电又是如何劈开夜空……所有的画面都由你想象而成。因此,课文中用了哪句话来形容想象?

预设生: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锐利"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生:锐利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形容刀锋又尖又快,一种是形容目光或言辞尖锐。

你觉得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这种表达合适吗?是用“锐利"表达更好,还是用“丰富”表达好?

预设生:我认为“锐利"一词表达更好。因为隔着天窗,孩子们对风雨的感受更加敏锐、丰富,使孩子们展开无尽的想象。

总结:天窗中所见是有限的,但却给看不见的世界带来无限想象的空间。天窗就像放大镜,放大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调动各种感官,使孩子们对风雨的感受更加敏锐、丰富。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解决难懂词汇的同时让学生理解不同词语的运用所展现的不同表达效果。)

③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注意在读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时,要逐渐急促、上扬,语气逐渐强烈。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的能力,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展开自己的想象,从而理解文中孩子们的感受。)

(2)①运用刚刚学习第5自然段的方法,自读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又想象到了什么?

学生自读汇报,预设生:看到了一粒星,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看到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小小的窗口竟能变幻成神奇浪漫的星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生:孩子们的想象真丰富呀!

出示图片帮助学生感受想象的美丽神奇:从天窗中的一粒星,想象到了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从天窗中的一朵云,想象到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这是多么的美丽神奇啊!

②透过天窗,孩子们还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呢?

预设生:看到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这是一个什么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预设生:这是一个排比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教师:当孩子一直看着天窗时,忽然发现的黑影,给孩子带来了惊奇与神秘。

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感受惊奇神秘之感。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学生难以理解之处出示图片,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到想象的神奇魅力。)

3.读读最后一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预设生:这段话起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总结:这一段堪称点睛之笔,总结全文。天窗虽然给孩子们带来可快乐,但乡下孩子快乐的真正根源还在于他们活泼会想,在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说说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预设生:孩子们透过天窗,从雨脚、闪电想象了天窗外的狂风暴雨,从天窗中的一粒星、一朵云,想到了天窗外的无数星云。

被关在屋里的孩子们,不能出去玩耍,没有人说话,此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生:是孤独、无聊的。

此时,拥有一扇天窗,孩子们可以透过天窗展开无尽的遐想,于是,他们的情绪变得……?

预设生1:兴奋。

预设生2:欢快。

预设生3:激动。

总结:此时小小的的天窗,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窗就像是一个小小的世界,它放飞了孩子们的心灵,带给他们无尽的想象与快乐。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