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住宅楼电气系统设计实例_第1页
某小区住宅楼电气系统设计实例_第2页
某小区住宅楼电气系统设计实例_第3页
某小区住宅楼电气系统设计实例_第4页
某小区住宅楼电气系统设计实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设计实例前言本次设计的题目是***住宅32#楼电气系统设计。通过具体的实例工程设计,初步掌握高层建筑强、弱电系统设计的根本方法,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工程为11层的民用普通高层建筑,为二类高层建筑,按三级负荷供电,三类防雷建筑物、二级防火进行电气系统设计。在本设计中,要求完成对***住宅32#楼强、弱电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低压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弱电系统等设计,其中以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设计为主。论文针对民用高层建筑电气的设计和使用需要,在重点表述强、弱电系统设计与计算的同时,侧重于电气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设计中,总体按照民用建筑设计标准来建立设计的整体思路,并完成强、弱电系统的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构成、照度计算以及施工图的绘制,包括系统图和平面图等。本毕业设计论文共分八章。其中第1章是前言;第2章为工程概述;第3章设计依据;第4章为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第5章介绍照明、插座系统设计;第6章为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第7章为为弱电系统的设计;第8章为结1.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具体工程为***住宅32#楼住宅小区工程。此综合社区位于***。本设计为普通民用高层住宅,为二类高层建筑,按三级负荷供电,住宅楼梯间应急照明供电负荷等级为二级,采用集中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防火等级为二级,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雷。本设计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电压为,380/220伏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进户处设重复接地,采用综合接地方式,接地利用建筑物根底作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电源进线采用YJV220.6/1KV铠装电缆直埋引入,埋地深度0.8米。本次电气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照明、插座,防雷与接地系统,及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访客对讲系统。照明设计,主要针对一般照明进行设计。设计的内容主要是选择适宜的灯具使房间能够到达所要求的照度要求,设计中采用单位容量法进行照度计算。插座设计,据其功能选择适宜的插座,然后进行插座的容量计算,并放在其最方便使用的位置上。防雷接地设计,根据防雷等级进行设计,对主要建筑物和电气设备采取防雷和接地措施,以保护国家财产免遭损失和保障人身平安,接地系统采用TN-S方式。有电视系统设计:根据使用户端得到清晰的图像所需电平,采用倒推法,计算出进户端电平,计算之前要先设计好系统采用的分配方式,选择适宜的分配器、分支器,并查表得出其分配器、分支器的各种技术参数。并绘制每栋楼内的无源部件至用户使用端的管路。1.2设计依据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45-95(2005)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16-20083、《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J1096820074、《供配电系统设计标准》GB50052-955、《低压配电设计标准》GB50054-95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57、《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GB50057-94(2004)8、《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GB50200-949、《平安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0348-2004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标准》GB50116-9811、建筑、暖通、给排水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12、国家及地方其他有关行业标准。配电系统2.1设计要求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开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开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2.2低压配电系统线路的选择2.2.1.低压线路接线方式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放射式、树干式、环式及链式四种接线法。1放射式系统:特点配电线故障互不影响,供电可靠性较高,适用于一级负荷配电。配电设备集中,检修比拟方便;缺点是系统灵活性较差,导线消耗量较多。此配电方式经常用在设备容量大、负荷集中或重要的用电设备以及有腐蚀性介质和爆炸危险等场所不宜配电及保护起动设备放在现场者。以免影响其他用户正常用电。接线图见以下图4-12环形系统:环形线路运行时都是开环的放射式线路,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当一回线路故障或检修时,可以将该线路与电源断开,而该处的负荷仍可得到供电。接线方式见以下图4-23树干式系统:特点树干式配电系统总长度小,也就是可以节约有色金属、比拟经济;供电点的回路数量较少,配电设备也相应减少;配电线路安装费用也相应减少。存在缺点是干线发生故障时影响范围大,供电可靠性较差,相比拟导线截面积较大。一般很少采用树干式配电,往往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混合使用。接线图见以下图4-34链式系统:特点与树干式有相似之处,这种供电形式适用与距配电柜较远而彼此相距又较近的不重要的容量较小用电设备,这种方式连接的用电设备宜在五台以下,总功率在10KW以下。接线方式见以下图2-4图2-1低压放射式线路图2-2低压环形线路〔a〕低压母线放射式配电的树干式〔b〕低压“变压器-干线”的树干式图4-3低压树干式线路M1M2M3M〔a〕连接配电箱(b)连接电动机图4-4低压链式线路本工程采用的是树干式低压配电线路2.2.2.负荷等级及电电源1.本工程为二类高层建筑在地下室设置电表间作为整个建筑物的配电中心,各层均有电气竖井和配电小间。电表间、电梯电源、消防电源、公共照明等重要电力设备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荷。2.根据负荷分级要求及供电要求,由小区市政变电站引入三路380V低压电源位于地下层的电表间。其中一路电源供应住户总电箱,令两路电源供应电梯。公共配电总箱,该两路电源应满足二级符合要求。进线电缆采用YJV22型铠装电力电缆,进入建筑物处穿钢管保护,保护管伸出建筑物根底至室外手孔井,电缆在建筑物内主要沿电气井道桥架内敷设。3.各单元由电表间总箱采用BV线,放射式向住户供电;电梯、消防设备,公灯采用两路专用回路末端自动互投方式供电。4.每单元住宅的电源进线引入处做重复接地,并进行等电位联结。2.3设备安装1.居住照明灯具仅设掉线裸灯头,以便业主入住后更换灯具;卫生间、厨房、阳台均配置防潮灯头。2.空调电源插座普通电源插座与照明分设独立回路。3.所有插座回路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4.本工程在电表间、电信间以及电梯机房等处设置备用应急照明,其照度不低于正常工作照度;疏散走到的地面照度不应低于0.5lx;人员密集的场所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1.0lx,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5.应急照明灯具的选型应符合消防局的有关规定,设玻璃或其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并能瞬时点亮照明光源。 6.本工程所有灯具均需加装PE线。2.4电能计量方式选择本设计住宅用电计费,采用一户一表制的分户计量方式。公共用电按电能分配的形式分配至各户的计量表上,为便于查表每户的电能计量采用将户电表统一集中在首层电表箱内,表箱安装便于查表易于操作的地方。每户户内可以安装终端配电箱。为防止电气线路发生故障时零线可能带电,一般情况下每户电表后的入户线的保护电器,应安装单向双极断路器,进入户内的单相交流电源线的相线和零线从断路器的下端分至户内配电箱。从集中电表箱至各户采用放射式配电,为以后实现采用自动检查、计量、收费方式创造条件。在线路敷设方面,应重视管线的一次到位问题,特别是暗敷线路,应考虑开展的需要,留有余量,线径适中选大些。各户电能表选用DD862-4-10型,最大电流为40A,楼梯用电选用DD862-4-5型,最大电流为20A,均符合本设计要求。照明和插座系统设计3.1照明系统的概述3.1.1照明系统的目的与要求照明系统是电气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一般规定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和环境条件,使工作区或空间获得:良好的视觉成效,合理的照度和显色性,适宜的亮度分布,以及舒适的视觉环境。在确定照明方案时,应考虑不同类型建筑对照明的特殊要求,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的关系、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与采用节能高光效灯具等技术经济效益的关系。设计要求:1.有利于对人的活动平安、舒适和正确识别周围环境,防止人与环境之间失去协调;2.重视空间的清晰度,消除不必要的阴影,控制光热和紫外线辐射对人和物产生的不利影响;3.创造适宜的亮度分布和照度水平,限制眩光减少烦躁和不安4.处理好光源色温和与显色性的关系、一般显色指数与特殊显色指数的色差关系,防止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和谐感。5.有效利用天然光,合理的选择照明方式和控制照明区域,降低电能消耗指标。照明灯具不宜选用悬挂灯具。照明以白炽灯和荧光灯为主。卫生间的灯具位置应防止安装在便器或浴缸上面及背后。开关如跷板式时宜设于卫生间门外。照明与插座宜分开配线,并且在分支回路上应装有过载、短路保护并应在回路中装设漏电保护和有过、欠电压保护功能的保护装置。3.1.2照明计量单位当前各种量都逐步实现采用国际单位制,简称SI。光学计量根本单位为光强I〔坎德拉cd〕,导出单位有光通Φ〔流明lm〕﹑照度E〔勒克斯lx〕﹑出射度M〔流明/米²lm/m²〕、亮度L〔坎德拉/米²cd/m²〕等。3.2照度方式1.一般照明不考虑特殊部位的需要,为照亮整个场地而设置的照明方式。它可使整个场地都能获得均匀照度,适用于对光照方向无特殊要求或不适合安装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的场所。2.分区一般照明根据需要,提高特定区域照度的一半照明方式。对照度的要求比拟高的工作区域,灯具可以集中均匀布置,提高其照度值,其他区域仍采用一般照明的布置方式。3.局部照明以满足照明范围内某些部位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照明称为局部照明。它仅限于照亮一个有限的工作区,通常采用从最适宜的方向装设台灯、射灯或反射型灯泡。起优点是灵活、方便、节电,能有效地突出重点。4.混合照明有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共同组成的照明称为混合照明。其实质是在一般照明的根底上,在另外需要提供特殊照明的局部,采用局部照明。3.3光源和灯具3.3.1光源种类常用于高层建筑照明的电光源,按发光原理可分为两大类: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白炽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廉价,显色性好,故在一般场所仍被普遍采用。3.3.2灯具选择和布置灯具的作用是固定电光源,把电光源的光能分配到需要的方向,防止光源引起的眩光以及保护电光源不受外力、潮湿及有害气体的影响。灯具的布置就是确定灯在房间内的空间位置。灯具的布置合理与否还影响到照明装置的安装功率和照明设施的消耗,以及照明装置维护检的方便与平安。布置方式一般分为均匀布置和选择布置两种见下表3-1和3-2。表3-1常用灯具类型符号[2]灯具名称符号灯具名称符号普通吊灯P工厂一般灯具G壁灯B荧光灯灯具Y花灯H防暴灯G或专用代号吸顶灯D水晶底罩灯J柱灯Z防水防尘灯F卤钨探照灯L搪瓷伞罩灯S投光灯T五磨砂玻璃罩万能WW表3-2常用灯具安装方式符号[2]安装方式符号安装方式符号自在器线吊式X弯式W固定线吊式X1台上安装式T防水线吊式X2吸顶安装式DR认字线吊式X3墙壁嵌入式BR链吊式L支架安装式J管吊式G柱上安装式Z壁装式B作装式ZH吸顶式D1.客厅:时会客和家人团聚的场所,灯的装饰性和照明要求应有利于创造热烈的气氛,使客有宾至如归之感。1)一般照明,采用多叉花饰吊灯的,应安装在房间的中央。可采用带金属装饰与玻璃装饰件的豪华灯。吊灯的灯头盏数及尺寸与房间的大小有关。2)可在墙上安装壁灯1-2盏作为辅助照明,应与吊灯同类型,使照度均匀,获得比照效果。当看电视或其它需较暗灯光时使用。3)还可以采用吸顶灯,选择的吸顶灯具一定要有上射光,且不可使用全部向下射的直接照明型灯具,以免顶棚过暗。2.卧室:有利于构成宁静、温柔的气氛,使人有一种平安感。1)卧室的主体照明可选用如白色的白炽灯吊灯,安装在中央。2)另在床头距地约1.8m的墙上安装壁灯。3)书房:使人们读书、学、写作、绘画、研究工作的主要空间,书房照明要有利于人们精力充分地学习和工作,光线要柔和明亮,要防止眩光。3.主体照明:要选用带反光罩的柱形荧光灯,安装在书房中央。4.楼梯和走廊照明:用壁灯,安装在楼梯踏步的侧面墙上,利用墙面反射光照亮楼梯水平面和垂直面,效果较好。对于宽度不大的那么宜采用吸顶灯,安装在顶棚上面。5.卫生间:1)卫生间灯具位置应防止安装在便器或浴缸的上面及其背后。开关为跳板式时宜设于卫生间门外,否那么应采用防水型面板或使用绝缘操作的拉线开关。2)高级住宅〔公寓〕中的方厅、通道和卫生间灯,宜采用带有指示灯的跳板式开关。3.4照度计算3.4.1照度标准值起居室100lx卧室75lx厨房75lx餐厅75lx卫生间30lx车库50lx电梯前室50lx楼梯间10lx书房150lx3.4.2照明均匀度为了使整个房间具有同等条件的照度水平,在一般照明情况下,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3.4.3色温和显色性照明光源的颜色特征与室内外表的颜色宜互相协调,以形成相应于房间功能要求的色彩环境。3.4.4眩光限制室内一般照明受眩光的限制,应从光源亮度、光源和灯具的表观面积、背景亮度以及灯具位置等因素综合进行考虑。3.4.4照度计算照度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单位容量法和逐点法等3种。任何一种计算方法,都只能做到根本准确。1.计算公式1)空间系数〔1〕室空间系数:〔2〕顶棚空间系数:〔3〕地板空间系数:式中:——室长,m;——室宽,m;——室空间高,m;——顶棚空间高,m;——地板空间高,m。〔4〕有效空间反射比式中:——顶棚〔或地板〕平面面积,m2;——顶棚〔或地板〕空间内所有外表的总面积,m2;——顶棚〔或地板〕空间各外表的平均反射比。假设空间由个外表组成,以表示第个外表面积,以表示第个外表的反射比,那么平均反射比由下式求出:2.各类房间照度计算〔考虑到装饰设计,本设计仅供布线〕1).起居室照度计算〔1〕主卧室:房间面积A=14.62m选用荧光灯〔2×36W〕,查表3-4得单位容量W=4.5W/m2根据W=P/A得,房间内的总安装功率P=W×A=4.5×14.62=66W所以在主卧室中央位置设置双管荧光灯一盏,2×36W,P0=2×36=72W〔2〕次卧室:房间面积A=11.2m选用荧光灯〔2×36W〕,查表3-4得单位容量W=5.2W/m2根据W=P/A得,房间内的总安装功率P=W×A=5.2×11.2=58W,所以在次卧室中央设置一盏2×36W双管荧光灯一盏,P0=2×36=72W〔3〕客厅:房间面积A=15.91m选用花灯〔6×60W〕,查表3-5得单位容量W=14.8W/m2根据W=P/A得,房间内的总安装功率P=W×A=14.8×15.91=235W,所以在客厅中央位置设置一盏5×60W花灯,以及一盏60W的圆球吸顶灯做辅助照明,P0=5×60W+60W=360W〔4〕餐厅:房间面积A=14.2选用花灯〔4×60W〕,查表3-5得单位容量W=20.9W/m2根据W=P/A得,房间内的总安装功率P=W×A=11.2×14.2=159W,所以在餐厅中央位置设置一盏4×60W花灯,P0=4×60W=240W〔5〕卫生间:房间面积A=4.02m选用防水防潮灯〔40W〕,查表3-5得单位容量W=11.6W/m2根据W=P/A得,房间内的总安装功率P=W×A=11.6×4.02=47W所以在主卧室卫生间中央设置一盏40W的防水防潮吸顶灯,以及一盏20W镜前防水壁灯,P0=40W+20W=60W〔6〕厨房:房间面积A=6.58m选用防水防潮灯〔60W〕,查表3-5得单位容量W=15.2W/m2根据W=P/A得,房间内的总安装功率P=W×A=15.2×6.58=100W所以在厨房中央设置一盏60W防水防潮灯。阳台:房间面积A=3.32m选用圆球吸顶灯〔60W〕,查表3-5得单位容量W=15.2W/m2根据W=P/A得,房间内的总安装功率P=W×A=15.2×3.32=50W,所以在阳台中央设置一盏60W防水防潮灯。3.5配电箱布置1.箱体在车库内为明装,其他暗装。2.箱体规格与安装要求1〕箱体高度600mm以下,底边距地1.5m。2〕箱体高度600-800mm高,底边距地1.2m。3〕箱体高度800-1000mm高,底边距地1.0m。4〕箱体高度1000-1200mm高,底边距地0.8m。5〕箱体高度1200mm以上的,为落地式安装,下设300mm基座。3.6负荷计算(需要系数法)住宅〔不带阁楼〕户型建筑建筑面积93.82,住宅用电负荷标准选负荷为8kw;住宅〔带阁楼〕户型建筑建筑面积116.64,住宅用电负荷标准选负荷为16kw;商铺户型建筑建筑面积64.97、73.75,商铺用电负荷标准选负荷为8kw;1.用户配电箱AL1用户配电箱AL2用户配电箱AL3风机房配电箱B1APE(F)-1风机房配电箱B1APE(F)-2井道配电箱12AP(T)公共配电箱B1AL水泵调压配电箱12AP(S)1单元配电箱2单元配电箱3单元配电箱11)总负荷计算(1)AP1(2)AP23.7设备选型3.7.1本工程所有设备均采用ABB的产品。根据以上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如下:1.用户配电箱内断路器的选择1〕照明回路断路器选DPN-16A。2〕插座回路断路器选DPN-16A+Vigi30mA/t≤0.1s。3〕厨房插座回路断路器选DPN-16A+Vigi30mA/t≤0.1s。4〕卫生间插座回路断路器选DPN-16A+Vigi30mA/t≤0.1s。5〕空调插座回路断路器选DPN-20。2.风机房配电箱内断路器的选择1〕排烟风机回路断路器选C65N-D40A/3P。2〕排风回路断路器选C65N-D10A/3P。3.井道配电箱内断路器的选择1〕机房照明回路断路器选C65N-C16A/2P。2〕机房插座回路断路器选C65N-C16A/2P+Vigi30mA/t≤0.1s。3〕井道照明回路断路器选C65N-C16A/2P。4〕机房插座回路断路器选C65N-C16A/2P+Vigi30mA/t≤0.1s。5〕电梯控制箱回路断路器选NSE100N/4P/ELA+Vigi1000mA/t≤0.1s。4.公共配电箱内断路器选C65-C16/2P。5.单元配电箱内断路器选NS160-TM/4P。6.总配电箱内断路器选NS400N-200A/4P。3.7.2隔离开关的选择1.井道配电箱隔离开关选FB-80A/3P。2.风机房配电箱隔离开关选FB-40A/3P。3.公共配电箱隔离开关选FB-50A/3P。4.水泵挑眼方配电箱隔离开关选FB-32A/3P。3.7.31.室内导线选BV-3×10.0-PVC32。2.单元配电箱到终端箱导线选BV-4×10.0+1×5.0-PVC32。3.总配电箱到单元配电箱电缆选YJV-4×50+1×25-SC70。4.进线电缆选YJV22-4×120-SC100。3.7.1.用户终端箱选ACM08FNBES。2.配电箱选MLRB4〔梅兰日兰〕。3.换热站配电箱选MLRB4〔梅兰日兰〕。4.单元配电箱选SDB-FB518MS。5.车库总配电箱选SDB-FB512MS。3.8本工程的插座系统设计本工程的具体设计:1.主卧室:壁挂式空调插座1个,安装高度1.8M;五孔插座3个,安装高度0.3M。2.次卧室:壁挂式空调插座1个,安装高度1.8M;五孔插座3个,安装高度0.3M。3.客厅:柜式空调插座1个,安装高度0.3M;五孔插座4个,安装高度0.3M4.餐厅:五孔插座1个,安装高度0.3M。5.主卧室卫生间:带防溅盒插座1个,给热水器用,安装高度2M。6.卫生间:带防溅盒插座2个,给热水器用,安装高度2M,给洗衣机用,高度0.3M。7.书房:壁挂式空调插座1个,安装高度1.8M;五孔插座2个,安装高度0.3M8.厨房:电热插座2个,安装高度1.4M;带防溅盒油烟机用插座1个,安装高度2M。9.阳台:带防溅盒插座1个。防雷接地系统设计4.1建筑物防雷等级确定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认真调查地质、地貌、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做到平安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本建筑位于长春市,其建筑物长52.80m,宽13.00m,高30.80m,当地平均雷暴日为36.6d/a。1.本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确定N=kNgAe式中N----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a;k----校正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取1,在以下情况下取相应值:位于旷野孤立的建筑物取2;金属屋面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漏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处的建筑物,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1.5;N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2.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应按下式确定Ng=0.024Td1.3式中Td----年平均雷暴日,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d/a。3.建筑物等效面积Ae应为其实际面积向外扩大后的面积。建筑物高度小于100米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的等效面积应按下式计算确定式中D----建筑物每边的扩大宽度,m;L、W、H----分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m;在本工程中L=52.80mW=13.00mH=30.80mk=1Td=36.6d/a次/a.本工程属于三类防雷建筑。图4-1建筑物的等值受雷面积4.1.1接地内容与设计方案等电位联结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防雷以及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简单有效的措施,标准GB5O054-95明确提出重视人身平安的思想。由于家庭住宅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电气设计首先要从供电系统上考虑用户的使用平安。TN—S系统最能满足这一要求,但由于目前低压供电系统多采用TN—C系统,作为用电者,多数情况下电源是直接引自市电或引自附近的变电所。不可能再专门引一根PE线,使其成为TN—S系统。因此可在电源人户重复接地时将N线与PE线分开,建筑物内的PE线与N线实行电气绝缘,所有不应带电局部均与PE线做电气联接。这样对住宅来讲,即采用了也完全满足要求的TN—C—S系统,PE线在正常情况下不通过电流,PE线上无电压。只有发生接地故障时才有电压,同时不应带电体通过PE线构成了等电位联结,即使出现故障电压,由于没有电位差,没有电流通过人体,因而保障了人身平安。对于防止直接触电,可采用平安型插座及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的方法,平安型插座作为防止直接触电的主保护,住户配电箱内的漏电保护装置作为后备保护。住宅中涉及人身平安的另一个重点是浴室,人体在浸湿状态下允许通过的电流为50mA,平安接触电压为25V,因此从平安角度出发,住宅浴室(有的浴室放在卫生间内)应做局部等电位联结,在卫生间墙内或地板内暗敷25×4的镀锌扁钢与卫生间内的水管、暖气片、洗脸盆、坐便器、金属地漏、浴盆、扶手、浴巾架、浴帘杆、毛巾架及地面、墙内钢筋网做等电位联结连通。建筑物电气装置在电源进线处,还应实施总等电位联结,并采用联合接地,宜利用建筑物根底做接地装置。为有效保证人身平安住宅内应设两级漏电保护。第一级设在用户配电箱处,在插座回路上装设,目的是保护人身平安,应选用瞬时动作、动作电流30mA的漏电开关第二级设在住宅楼总配电箱处,在总开关上装设,目的是防止接地故障引发的火灾,应选用延时动作、动作电流为300mA~500mA的漏电开关,以便与下一级保护在动作时限和动作电流上取得配台。本设计电源在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卫生间设等电位端子箱进行局部等电位联结,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应与接地极可靠连接.做总等电位接地。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形式,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施工后实测如不符要求,需补打人工接地极。4.2防雷内容与设计方案防雷内容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就防直击雷而言,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器,然后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目前一般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根底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这是较为实用经济的作法。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同时安装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将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分为三类,对于住宅来说,具体分类如下:一类防雷建筑物:40层及以上或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住宅建筑;二类防雷建筑物:19层及以上或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住宅建筑;三类防雷建筑物:雷电活动比拟弱的地区为25m以上,雷电活动强烈地区高度为15m以上,建筑群边缘地带的高度为20m以上的建筑物。预防雷电的方法有“抗”和“泄”两种,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泄”。防雷系统就是由三局部组成的泄电回路,即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局部组成。其作用是把雷电流泄人大地,防止直接雷击造成机械破坏、电磁力破坏或热效应破坏。对于不同防雷等级的建筑物,在进行防雷设计时,对防雷系统的三局部要求是不同的。对于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必须采取全面的保护措施,以防直击雷和雷电波沿着管线侵入所引起的破坏性后果。对于防止直击雷,可在建筑物顶部安装架空避雷网或避雷针。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4m×6m。独立的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R。为防雷电感应,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排放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m-并应每隔18m~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当建筑物太高或其它原因难以装设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针时,可将避雷针或网格不大于5m×5m或4m×6m的避雷网或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直接装在建筑物上,避雷网应沿屋角、屋脊、屋檐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建筑物应装设均压环,环间垂直距离均应连到环上。均压环可利用电气设备的接地干线环路。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lOm×10m或12m×8m的网格。所有避雷针应采取避雷带相互连接。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仅当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筋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可按安跨度设引下线,但引下线的平均距离不应大于18m,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R。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当利用根底内的钢筋网为接地体时,应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外表积总和应符合下表达式的要求:S≥4.24KcZ(式中: S—钢筋外表积总和,单位m2);Kc—分流系数,单根引下线为1,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66,接闪器成闭合环或网装的多根引下线应为0.44)。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网(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20m或24mx16m的网格。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根底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利用根底内钢筋作为接地体时,埋设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本建筑物为三类防雷建筑,采用弱电系统设计5.1电视系统设计5.1.1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原那么及要求1.设计原那么和要求1〕干线局部设计干线传输局部是把前端接收的电视信号传输给用户分配系统的一系列传输设备。为了向各地点传输符合要求的信号,传输网络的结构可以是星形、树形或是星-树形,在某些场合也可以采用网形或环形结构。自前端至各建筑物的传输局部为干线传输局部,干线传输电缆采用SYKV-75-9/12或SYV-75-9/12同轴电缆。假设干线距离较长,为了保证末端信号有足够高的电平,需要参加干线放大器以补偿电缆的衰减。电缆对信号的衰减根本上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故有时需要参加均衡器以补偿干线局部的频谱特性,保证干线末端的各频道信号电平根本相同。2〕室外线缆管道设计管道可采用钢管、混凝土预制管或硬质PVC管,孔径应不小于80mm。钢管壁厚应大于4mm,PVC管壁厚应大于4.5mm,钢管应进行防腐处理,埋深应不小于0.8m〔冻土层以下〕。由于建筑物可能下沉,进出建筑物的管道应选用钢管。与热力管道交叉的地方,不宜采用硬质PVC管,车行道以外的地方可以使用硬质PVC管。人〔手〕孔一般在以下情况下设置:(1)电缆聚集和分支点处。(2)拐弯和引入建筑物处。(3)引上、引下的地方。(4)管道超过允许长度的地方。(5)穿越道路的道路两侧。室外延长线上的设备必须安装在地面以上或建筑物内,严禁将设备安装在人工手井或地沟内;另一种方法是安装在地上的设备落地箱内,但应考虑其造价、占地及平安等问题。墙壁电缆、贴墙敷设电缆与有关障碍物交越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要求:交越情况平行间距〔cm〕交叉间距〔cm〕与避雷引下线10050与给水管155与带有绝缘层的低压电力线5030与煤气管3030与热力管〔包封〕3030与热力管〔不包封〕50503〕电缆分配网络设计有线电视前端信号经放大器进入分配网络,前端信号进入一层的分配器,再由分支干线〔SYV-75-7视频线〕引至各楼层的分支器,再通过用户线〔SYV-75-5视频线〕到各个终端的有线电视插座。(1)进线口的设置eq\o\ac(○,1)多层式住宅楼及板式高层住宅楼,可根据线路设计要求按一处以上进线组织暗管系统。eq\o\ac(○,2)楼外应设手孔,由手孔引至住宅建筑内放大箱的管道,孔径应不小于40mm,数量应不少于2条。电缆分配网络的结构eq\o\ac(○,1)分配器-分配器eq\o\ac(○,2)分支器-分支器eq\o\ac(○,3)分配器-分支器eq\o\ac(○,4)分配器-串接单元eq\o\ac(○,5)高层串接形式以上几种网络结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个具体的住宅电缆分配网中,往往是几种结构的组合。分配网络采用分配分支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放射信号,另一方面由于中端是和分配分支独立连接的,终端与终端之间不互相影响,便于维护和以后的收费管理。设计中所选分支分配器均为双向的,整个系统具有双向传输功能。为使系统耐老化,电缆采用物理发泡同轴电缆。4〕分配器、分支器的设计(1)信号主轴线的末端不得使用分配器;(2)分支器的串联不得超过6个;(3)分配器到每户的终端盒应采用单独的暗管设置,不得与其他住户终端盒相串接;(4)一户内多终端口的设置方式可采用户内分配方式。分配器的输出端不能开路,否那么会造成输入端的严重失配,同时还会影响到其他输出端。在系统中当分配器有输出端空余时,必须接75Ω负载电阻5〕用户终端的设计〔1〕应同时具备TV输出口和FM输出口;〔2〕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和防潮防腐性能;〔3〕应符合国标规定的平安要求;〔4〕用户终端电平要求满足〔68±4〕dB;〔5〕每套住宅应最少设计一个终端,高标准住宅可按实际需求对终端数进行设计安排,并应设置在每套住宅的起居室或卧室内。〔6〕用户盒暗敷距地0.3米。6〕同轴电缆选择及穿管管径〔1〕用户分配网中使用的同轴电缆均采用物理发泡电缆;〔2〕分支器输出端连接的分配器的分路电缆距离较长,宜采用-75-9、-75-7的电缆;分支器、分配器和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宜采用-75-7的电缆;〔3〕楼内暗管系统应全部采用钢管;〔4〕只敷设一条-75-9型电缆时,应采用内径≥25mm的钢管;〔5〕敷设其他型号电缆或两条以上电缆时,管孔截面积的利用率应不大于40%;〔6〕外线电缆均采用稳定聚乙烯护套,室内电缆可以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外护套。5.1.21.选用原那么1〕有线电视系统的设备应选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鉴定的定型合格产品,未经鉴定的产品,不得在工程中使用,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均采用75Ω端口阻抗。2〕在同一工程中,选用的主要设备部件和材料,其性能,标准,外观应一致。3〕选用的设备和部件应能传输5---1000MHZ频率4〕当系统为双向传输时,所有设备部件均应选择具有双向传输功能的产品。5〕系统中所用部件应具备防止电磁波辐射和电磁波侵入的屏蔽性能。室外信用的部件还应有良好的防潮、防雨和防霉措施。在有盐雾、硫化物等污染区使用的部件,尚应具有抗腐蚀能力。5.1.3.设备的选用1.分支器分支器通常用于较高电平的馈电干线中,它能以较小的插入损耗从干线取出局部信号供应住宅楼或用户,有时也可用二分支干线提供信号电平,通过分支器的电视信号其中一小局部从分支端输出,大局部功率继续沿干线传输。1〕插入损耗是信号从干线输入端到干线输出端之间的传输损耗,即输入信号电平与输出`信号电平之差。2〕分支损耗是信号从干线输入端到分支输出端之间的损耗,即干线输入端电平与分支端输出端电平之差。3〕分支损耗与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是分支损耗大,那么插入损耗小;分支损耗小,那么插入损耗大。4〕分支口与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是分支口越多,插入损耗越大。分支器是将射频电信号功率不等地分配给各路,有主路和支路之分,支路就有各种不同的衰减量,从而构成一个系列。因此对大楼从下至上进行分配时,一般上层的分支衰减量应取小一些,下层的分支衰减量应大一些,这样才能保证上下层用户端的电平根本相同。同时,分支器的主输出口空余时,也必须接75Ω的负载。2.分配器分配器是用来分配高频信号的部件,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将一种信号功率平均分配给几路〔通常分为两路、三路、四路、六路〕;二是可将两路、三路、四路和六路信号混合起来。分配损耗是指分配器输入端的输入电平与输出电平之差。分支器和分配器的根本区别在于,分配器平均分配功率,而分支器是从电缆中取出一小局部功率提供应用户,而大局部功率继续向后面传输。3.串接分支器〔串接单元〕串接分支器将分支器和用户终端合成为统一体,具有分支器和系统输出口的功能,所以叫串接分支器,有的又叫串接单元。4.用户盒用户终端是CATV分配系统与用户电视机相连的部件。面板分为单输出孔和双输出孔〔TV、FM〕,在双输出孔电路中要求TV和FM输出间有一定的隔离度,以防止相互干扰。为了平安而在两处电缆芯线之间接有高压电容器。5.放大器1〕高电平放大器用于天线放大器、用户放大器,增益在40dB以上,信噪比拟差。2〕中电平放大器用在支干线上,增益在25~30dB,信噪比拟好。3〕低电平放大器用在主干线上,增益在18~25dB,信噪比最好。5.1.3.同轴电缆的选择1.电缆类型国外型号常用同轴电缆有:1〕网络用粗缆RG-8或RG-11〔50Ω〕,细缆RG-58/U或RG-58C/U〔50Ω〕。2〕用于CATV和宽带数据网RG-59〔75Ω〕。3〕网络电缆RG-62〔93Ω〕。适用于CATV系统的国产射频同轴电缆有:1〕型号有SYKV、SYV、SYWV〔Y〕、SYWLY〔75Ω〕等系列。2〕截面有75-5、75-7、75-9、75-12。3〕发泡种类有单护发泡、双护发泡。电缆统一型号标注2.连接器连接器包括高频插头、插座和转换器,用于系统中各种设备和部件与同轴电缆之间的连接。连接器一般分为室内和室外防水型。同轴电缆是通过低损耗的连接器F头〔FL型电缆连接头〕连接的,连接器在物理性能与电缆相匹配。两根电缆的端点与FL10电缆头做好以后即可与双通两端的螺丝拧紧。这种连接方式的特点连接处匹配性好,损耗小。3.电缆损耗频率越高,在电缆上传输损耗电平越大,电缆的损耗量在下表中给出:电缆损耗量〔每100m损耗〕单位:Db系统型号发泡耦芯300MHz-124.55.5-96.58-78.510-51013550MHz-126.58-98.510-71013-513204.设备及电缆的安装1〕部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部件及其附件的安装应牢固、平安并便于测试、检修和更换。应防止将部件安装在厨房、厕所、浴室、锅炉房等高温、潮湿或易受损伤的场所。在室内安装系统输出口用户面板,其下沿距离地〔楼〕面的高度应为0.3m或1.5m。前端设备应组装在结构巩固、防尘、散热良好的标准箱、柜或立架中。部件和设备在立架中应便于组装、更换。立架中应留有不少于两个频道部件的空余位置。固定的立柜、立架反面与侧面离墙面净距不应小于0.8m。前端机房和演播控制室宜设置控制台。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m;侧面与墙或其它设备的净距,在主要通道不应小于1.5m,在次要通道不应小于0.8m。电缆〔光缆〕线路路由设计,应使线路短直、平安、稳定、可靠,便于维修、检测,并应使线路避开易受损场所,减少与其它管线等障碍物的交叉跨越。分配放大器、分支、分配器可安装在楼内的墙壁和吊顶上。当需要安装在室外时,应采取防雨措施,距地面不应小于2m。2〕室外线路敷设方式宜符合以下要求:当用户的位置和数量比拟稳定,要求电缆线路平安隐蔽时,可采用直埋电缆敷设方式。当有可供利用的管道时,可采用管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