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押题卷(二)_第1页
2024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押题卷(二)_第2页
2024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押题卷(二)_第3页
2024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押题卷(二)_第4页
2024年重庆中考语文试题押题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重庆中考押题卷(二)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繁华的长安正悄()然展现出她的另一种魅力。身处其中,令人感到振聋发聩,想必杜牧当年生活的长安也是如此盛景吧。这位长安贵公子,出身于“去天五尺”的杜氏家族,这个家族从未出过平yōng()的人,杜牧二十三岁就写下了《阿房宫赋》,讽喻统治者应借鉴历史,可谓是入木三分,这也让他在晚唐一众文人中鹤立鸡群。但是让人窒( )息的朝堂,并未给这位才子留下一席之地,繁华的长安城,对他从不仁cí()。纵使如此,他从未xiè()气,与其在朝堂上诚惶诚恐,不如去地方做个好官,造福百姓,唐朝那么多将军宰相,绝大多数都在时间的缝隙中风化脱落,杜牧却被人们铭( )记至今,想必这就是原因吧。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3分)①悄(_________)然②窒(_________)息③铭(_________)记2.根丘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3分)①平yōng(_________)②仁cí_________) ③xiè(_________)气3.文中画线的四个成语运用不正等的一项是(3分)A.振聋发聩 B.人木三分 C.鹤立鸡群 D.诚惶诚恐4.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行走的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无止尽的探索。B.当前,我国一些地区的中小学积极探索把课堂“搬”进博物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C.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热闹,也是学会了看“门道”。D.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在探寻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热爱。5.自然界的很多事物总是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一些启迪,请参照示例,从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富有哲理的句子。要求:语言优美,句式不限。(4分)示例:蝉鸣一夏的绚烂,背后是几度春秋的蛰伏。备选事物:昙花溪流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著阅读(7分)(1)在班级举办的《西游记》读书交流会中,同学们对猪八戒这个人物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同学们进行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请你结合小说中的具体事件,针对反方辩词进行反驳。(3分)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三借芭蕉扇中,他意志不坚定,借不到扇子就嚷嚷着要散伙。在三打白骨精等事件中他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他又爱占小便宜,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专题探究是深度阅读名著的好方法。请你参照示例,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围绕“英雄主义”这一主题,设计探究思路。(4分)示例:《西游记》专题探究探究专题:话说唐僧师徒探究思路:①梳理唐僧师徒四人的身世经历。②勾勒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并引用一些故事来印证。③选择师徒四人中自己喜欢的一人,分析总结喜欢的原因,准备交流。《红星照耀中国》专题探究探究专题: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综合性学习(7分)“小信成则大信立”,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某中学开展“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访诚信人物】(1)小组同学在整理关于张老师的采访稿时,发现采访稿有残缺,请你根据语境将其补充完整。(4分)同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老师:比如平时对同学许下的诺言一定要履行,考试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将诚信落实在点滴行动中。同学:张老师,您觉得中学生讲诚信有什么积极作用?张老师: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谢谢您!【听诚信讲座】(2)你班准备邀请王教授于本周五下午三点在班级教室开展一场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讲座,身为班长的你准备写一封邀请函,你将怎么写?(3分)邀请函邀请函尊敬的王教授:您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邀请人:小渝2024年3月4日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8.根据积累,填写句子。(10分)古典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总是能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体验。读《望岳》“造化钟神秀,(1)_______”,我们感受到巍巍泰山的雄奇秀丽;读《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2)_______”,我们饱览了塞外大漠的壮观景象;读《次北固山下》“(3)_______,风正一帆悬“,我们领略了岸与水平、顺风顺水的阔大之景;读《观沧海》“(4)_______,山岛竦峙,我们惊诧于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读《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5)_______”,我们看到了山村优美的自然风光;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6)_______”,我们窥见了塞外雪后的奇异;读《黄鹤楼》“(7)_______,_______”,我们见到了汉阳原野的明丽景象;读《钱塘湖春行》“(8)_______, _______”,我们看见了早春西湖的热闹景象。(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①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②,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洞悬激注;佳③木异竹,垂阴④相荫⑤。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⑥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⑦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节选自元结⑧《右溪记》)【注】①抵:击拍。②欹嵌盘曲:倾斜、嵌叠、盘曲、回旋。③佳:美好。④垂阴:投下阴影。⑤荫:遮;蔽。⑥都邑:都会城镇。⑦置:设置。⑧元结(719—772):唐代文学家,曾两度出任道州刺史,后因厌倦官场生活而弃官归田。9.请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加点词提示释义欣然起行课文迁移:公方芦日(《咏雪》)①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查阅字典:①只,只是②不过,可是②___________不可名状语法分析法③___________无人赏爱予独爱莲(《爱莲说》)④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徘徊溪上,为之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文虽篇幅短小,却熔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B.甲文中苏轼夜深不寐,欲寻人赏月为乐,几乎不假思索,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一个“遂”字就点出了二人的志趣相投。C.甲文写景尤为传神,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积水的空明澄澈和藻、苓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D.乙文写景皆为四字句,作者在组合语句时,采用一物一态的方式描绘一幅幅图景,句式与景物的动态动势极为吻合,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12.有人说,两文都借“独赏”之景来传情达意,但两人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两文内容,印证这句话的合理性。(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3〜17题。(22分)风向东南郭文艺①亲病到最后,浑身上下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他停止了思维,忘却了时间,凸凹的眼眶乌黑乌黑的,身子下方早已被木板床硌得溃烂不堪。②夜深了,窗外的风吹得几树杨叶哗哗作响。院子西墙角蹲着的老狗一向不乱发声,这时却急躁地狂吠起来,叫得人心里发颤。夜里十二点三十分,父亲重重地从鼻子两孔呼出来一口长气,把脸侧了过去,再也不必为这个世间琐事所操累。祖父、母亲,蹲在堂屋当门,哭得说不出话来……③出殡的时候,不知何故,棺架上的龙头一个劲地偏向东南。那龙头上暴凸的双目多像父亲的眼睛,直直地盯着老宅子看。封土后,三叔领着我们兄弟仨跪在父亲的坟前磕头。抬架子的领班走过来,压着声音对三叔讲,父亲的棺材,格外地沉重,按古语讲,想必他是舍不得这个家,挂念几个孩子,不肯离去。④住在后院里的二爷是个孤寡多年的老人,父亲走后,他显得异常沉默。只有在提及父亲时,才会喋喋不休,他不停地给我讲过去的时光,念及父亲往日的好。⑤从前父亲每次出远门回家,必先远远地跟二爷打声招呼。待走到二爷跟前,左右上下仔细地瞧瞧二爷,再摸摸二爷干柴般的双手,麻秆似的胳膊,嘴里就开始念叨了:“二大爷,最近身体咋样呢?”“瞅这脖子,瘦得跟梨疙瘩似的。”父亲说着说着哽咽了,便心疼得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这个时候,二爷就会强忍着眼眶内打转的眼泪,假装大怒地吼道:“你难受个啥,我还没有死呢!”⑥父亲的意志从来都不曾离开过我的身边半步,即便在他过世后的数年,依旧如此。有一次,我骑着三轮车带着三弟去南顿故城上香,故城二十四座大殿,我和三弟挨个叩拜一遍,身体跑得气喘吁吁。回时,两人顺着国道往家走,一辆重型卡车从我们后面不减速地开了过来。不知由于盲区还是失误,卡车右侧的一个车轮别住了我们的车帮,足足前行了四五秒。路人都为我们哥俩惊了一把汗。好在,我们的三轮车只是被刷蹭了一层漆,我和三弟毫发无伤。三弟说:“没感觉到什么危险。自己坐在车上,突然一阵子很想念从前,脑子陷入回忆里去了。”⑦到家对母亲说起此事,母亲惊恐万状。良久,说道:“别怕了,是你父亲跟在了你们身边,时;时刻刻护着你们俩呢。”母亲说罢此言便抹着泪,转过身下厨房烧火去了。⑧新年刚过,母亲势必是要把老宅子前面的土路铺平,硬化好。为此,她抽空就去捡那些散落的砖头块、泥沙灰,然后一点点地用板车推,推到老宅子门口,再用铁锹一块一块地尽可能拍成小颗粒,均匀地洒下来。她这样一连坚持了几个月,累得腰疼腿疼,路面硬化的面积似乎不太理想。我也曾劝说过母亲,老宅暂时不翻修,铺路的事不妨先缓一缓,等年底兄弟们都回来了,大家再一起忙活不迟。哪知母亲闻听此言,是极力地反对。她不愿意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办事拖拉,也不愿麻烦谁。她宁肯一个人一点一滴地去处理。每天一点点,至少是在积累着,忙碌着。⑨花开的季节,母亲栽的一院子葡萄也结出了紫色的芽苞。她为了把满院子打扮得如同以前,寻些细竹木棍搭起了花架,又从别处移来了葫芦苗、花瓜秧、藿香叶。冲着堂屋门口的空地上,一畦一畦的全是青菜沟垄。⑩头伏已过,人间六月。家乡烧纸的季节。母亲一大早就提着篮子去楼下整理,刀头,供品,冥币,纸炮,各样均匀一致地放入篮中。我骑车带着母亲,一起去往坟地给父亲送纸钱。村后土路的两侧,蒲公英,苘麻,半枝莲,灯心草,地黄,马兰菊,蛇莓……父亲生前耕种的麦田边,花开一片,成了海。⑪母亲说:“近来老是做梦,梦见你爸说路不好走,回家来找不到路,好不容易带着他到了大门口,又嘟囔着他的花都死了……我寻思着,赶明儿给院门口电线杆上挂盏长亮灯,你父亲啥时想回来看看时,不至于再像从前从外地打工回家时,背着麻袋一路摸黑摸到家院……”⑫那一刻起,我便知道,在母亲眼里,父亲的灵魂是长久的,他从未离开,也永远不会离开了。(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13.小语读罢此文,深受感动,想将其分享给小文,请你帮他把推荐语补全。(4分)推荐语:“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作者用细腻的文字记叙了父亲去世下葬后,“我”、弟弟、母亲发生的四件事“我”和弟弟骑车发生意外竟毫发无伤,母亲认为是父亲在保佑“我们”;①_________②_________;“我”和母亲去给父亲烧纸,母亲说梦见父亲回家。事事含情,字字带泪,非常值得一读!14.小语认为文中有几处写得特别好,但他又说不清好在哪里,请你从描写的角度帮他赏析下列句子。(6分)(1)夜深了,窗外的风吹得几树杨叶哗哗作响。院子西墙角蹲着的老狗一向不乱发声,这时却急躁地狂吠起来,叫得人心里发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她抽空就去捡那些散落的砖头块、泥沙灰,然后一点点地用板车推,推到老宅子门口,再用铁锹一块一块地尽可能拍成小颗粒,均匀地洒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小语每次读到写母亲的文字就心生感慨,他提笔旁批了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母亲的人物形象,你认为他会旁批哪几个关键词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小语跟小文都认为文章标题“风向东南”妙极了,请你说说这个标题有何巧妙之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认真阅读并思考第⑤段的内容,根据你的发现,设计一道题目,并自拟答案。(4分)※提示:如题目中涉及到词语,将其直接呈现;如题目中涉及的句子过长,中间部分可用省略号代替;如题目中涉及整段内容则直接写“第⑤段”。题目: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8〜21题。(18分)课间圈养课间圈养是指一些学校在课间十分钟内,不允许学生离开教室,只能在教室内活动。2023年10月28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各平台热搜。原因是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课间圈养”现象,“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引发众人热议。【各方看法】有学生称:“课间时间十分钟,拖堂几分钟,提前上课几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有家长表示:“课间待在教室也是保证孩子安全的一种手段,不然孩子磕了碰了谁来负责?”有老师坦言:“凡是学生受点伤,有的家长就会找学校或者老师麻烦,之前就听说有学生磕掉牙,家长跟学校打官司的」有校领导解释:“学校体量大,学生人数多,操场、活动室等硬件条件毕竟有限,限制课间活动是出于安全考虑的无奈之举。”还有网友评价「课间不让在外面玩儿,太禁锢孩子了吧,天天关在教室里面,那怎么行?”【新闻之声】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明确提出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课间休息十分钟,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学校应当把立规定则的心思更多地用在关爱学生、提升管理水平上,而不是牺牲孩子的课间休息时间,更不能剥夺孩子到操场上跑一跑、跳一跳、喊一喊、笑一笑的权利。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你来我往的社交活动,不是成年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的必需。玩闹更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紧张的课程之余,让孩子轻松自在几个“十分钟”,孩子才能更好地专注于课上的“四十分钟”,更好地为追逐星辰大海做好准备。保证孩子享有课间十分钟,改变课间“圈养”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和家长互相理解,携手合作。相关部门应细化校内安全事故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指导孩子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采取增加防护设施、派设巡查老师等安全措施;家长应充分理解、信任学校和老师,出现问题积极沟通,依法理性维权。【聚焦一线】武汉光谷第十一小学关于课间十分钟的探索学校经过对场地、学生人数等方面的考量后,于2019年在走廊处建起了“欢乐岛”滑梯,“让二楼的同学们享受课间欢腾的权利,也让孩子在校园里充分释放天性,缓解上课疲劳。”王庆说道。除了滑梯之外.学校还设置了多项活动,让学生们在课间十分钟里“撒欢儿”。学校在走廊拐角处放置了读书屋、乒乓球台,学生可以自主阅读、打乒乓球。各班级走廊外还粘贴了跳房子贴画,学生可以在课间“跳一跳”。同时,教室内有飞行棋、围棋、华容道、积木等多种项目供学生选择。除了丰富的活动及游戏,“活泼、有序”的课间十分钟也离不开学校的保障。光谷第十一小学严格执行“零拖堂”制度,从时间上保障课间十分钟。一方面,学校每年通过教师大会、行政会议、教育教学管理会议,向教师强调“零拖堂”制度的重要性,并将该制度列入学校课间十分钟实施方案中。此外,为督促教师遵守“零拖堂”制度,学校课程部有值班教师进行随机巡查,确保教师不拖堂;另一方面,学校鼓励学生干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一旦教师出现拖堂情况,学生干部会提醒老师。除了“零拖堂”制度,学校还在课间时间落实教师执勤制度,在卫生间、操场、走廊、“欢乐岛”等学生的课间“出没”场地都配备了执勤教师。例如在卫生间门口执勤的教师,会督促和提醒孩子注意地上的水渍,若发现有学生玩水,教师会及时制止;在滑梯入口处也有教师执勤,确保学生有序滑滑梯。一旦学生在玩耍过程中发生意外或者受伤,执勤教师会第一时间将学生带到学校的医疗保健室中,由保健医生进行处理。此外,学校在新生大会时,都会向家长介绍学校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情况、学校所做的安全保障措施等。同时,学校也会设置专门的安全课程,还开展“人人说安全”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18.请结吝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课间圈养”现象,引发众人热权;大家都很反对课间将学生限制在教室内活动。B.孩子们需要玩闹,这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C.课间休息十分钟,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孩子应该被保障的权利。D.想要改变“课间圈养”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形成合力。19.根据【各方看法】,概括出现课间圈养现象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小文妈妈最近格外焦虑,她担心课间走出教室活动放松会影响小文后续听课的专注度,也担心小文会在课间活动中受伤。请你结合【新闻之声】,针对她的焦虑,编辑一条劝说短信。(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聚焦一线】中武汉光谷第十一小学保障课间十分钟的相关做法是否符合【新闻之声】中的要求?请说明理由。(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55分)2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55分)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1)有幸遇见长妈妈,鲁迅感激那份无私真挚的关怀;有幸遇见小桃树,贾平凹惊异那份狂风暴雨中的坚韧;有幸遇见诗词曲,我们感叹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灿烂……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让我们倍感幸运,请以“有幸遇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为了带动更多同学阅读经典,学校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文学社准备将《西游记》搬上舞台,剧组正在招募相关人员,你准备参与剧组招募。请你从下表中挑选一个职务,给文学社唐老师写一封自荐信。落款统一署名“小渝”,时间统一写3月10日。职务职务介绍导演挑选演员,分配角色,组织排练,将剧本文字转变为舞台调度。编剧创作剧本,阐释剧本。舞美设计制作布景、道具,安排灯光,处理服装,化妆。 重庆中考押题卷(二)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知识及运用1. (3分)①qiǎo②zhì③míng(声调标错位置不给分)2. (3分)①庸②慈③泄(书写不规范不给分)3. (3分)A4. (3分)B5. (4分)[示例一]昙花:昙花一现的绝美,背后是无数日夜的等待。[示例二]溪流:溪流能汇至大海,不仅是因为激流勇进,还因为懂得避开障碍。[示例三]明月:明月总会由缺变圆,就像人生总是慢慢圆满。(改动备选事物不给分,富有哲理2分,语言优美2分)6. (1)(3分)我方认为,猪八戒武艺高强、机智聪明、吃苦耐劳,对师父忠心耿耿,而且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憨厚的人。猪八戒虽然嘴上说着散伙,但也没真的这么做,唐僧有难时,他用激将法使孙悟空回来救师父;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2)(4分)[示例]探究专题:红军长征精神探究思路:①精读四渡赤水河、强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冲破四道封锁线等内容,梳理红军克服艰难险阻的经过。②分析红军英雄形象,总结长征精神的内涵。③总结探究所得,围绕“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红军长征精神”写一篇心得体会,在交流会上分享。7. (1)(4分)①张老师,您好!请问您认为我们中学生要做到诚信,平时应当怎么做?②中学生讲诚信能够提升自身品德修养,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①空称呼、问候1分,针对中学生的诚信提问1分)(2)(3分)示例:我班拟于本周五下午三点在班级教室开展一场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诚挚邀请您来给同学们做专题讲座。期盼您的到来。谢谢!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8. (10分)(1)阴阳割昏晓(2)长河落日圆(3)潮平两岸阔(4)水何澹澹(5)柳暗花明又一村(6)千树万树梨花开(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9. (4分)①高兴的样子②只是③说出④喜爱10. (4分)⑴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空明澄澈,水中有藻、得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2)(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而惆怅(惋惜)。11. (3分)C12. (4分)苏轼借只有闲人(或像他和张怀民这样的人)可见的承天寺月色(1分),抒发了复杂而微妙的情感,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自我排解的豁达与达观(答出两点给1分);元结借写右溪的景色优美却无人欣赏(1分),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无人赏识)的悲愤之情(1分)。三、现代文阅读13. (4分)①母亲不顾“我”的劝阻坚持将老宅子门前的土路铺平②母亲精心将满院子打扮得如同以前14. (6分)⑴环境描写(1分),渲染了悲凉、沉重的气氛(1分),烘托了“我”紧张、害怕的心情(1分),用老狗的异常狂吠暗示后文父亲的离世(1分)。(手法1分,分析任答两点即得满分)⑵动作描写(1分),用“捡”“推”“拍”“洒”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母亲铺平门前土路的不易与艰辛(1分),流露出母亲对父亲的思念与深爱(1分)。15. (4分)①深爱丈夫:哪怕丈夫已经去世,仍然觉得他的灵魂会回家,并因此铺平家门口的土路,将满院子打扮得如同以前。②坚持不懈:母亲不靠别人帮忙,一个人每天积累一点地去铺平家门口的土路。③勤劳能干:母亲在院子里栽了葡萄,搭起了花架,又从别处移来了葫芦苗、花瓜秧、蕾香叶,还种上一畦一畦的青菜。④疼爱子女:母亲得知“我”与三弟差点发生车祸时,惊恐万分,十分担心。(一点2分,任答其中两点满分)16. (4分)①设置“风为什么向着东南?”的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运用象征的手法,用“风”来象征父亲的灵魂,“东南”是家里老宅子的方向,“风向东南”象征父亲离世时对家人的留恋与不舍,突出文章主题;③暗示文章主旨,只要离世的父亲还活在“我们”的记忆里,他就永远不会离去,流露出家人对父亲深沉的思念。(一点2分,任答其中两点满分)17. (4分)[示例一[题目:第⑤段使用了什么记叙J顺序?有何作用?(1分)答案:插叙(1分)。交代了父亲与二爷的深厚情谊(1分),解释了父亲走后二爷变得异常沉默的原因(1分),塑造了父亲善良、温厚的人物形象(1分),写出了众人对父亲的怀念(1分)。(作用任答两点即可)[示例二]题目: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待走到二爷……'瞅这脖子,瘦得跟梨疙瘩似的。(1分)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Q分),把二爷的双手比作干柴、胳膊比作麻秆、脖子比作梨疙瘩(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二爷的老、瘦(1分),表达出父亲对二爷的关心、心疼(1分)。(作用任答两点即可)[示例三]题目: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待走到二爷……'瞅这脖子,瘦得跟梨疙瘩似的'”。(1分)答案:动作、语言描写(1分),用“走”“摸”等动作和父亲念叨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父亲关心二爷的过程(1分),表达出父亲的心疼、难受(1分),烘托出父亲善良、仁厚的人物形象(1分)。(作用任答两点即可)[示例四]题目: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父亲说着说着……一个字来”。(1分)答案:神态描写Q分),用“哽咽”生动地刻画出父亲看到二爷的老、瘦后Q分)的心疼、难受(1分)。[示例五]题目: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这个时候……'你难受个啥,我还没有死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