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_第1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_第2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_第3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_第4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一、引言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本文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二、玉米病害防治技术1.玉米大斑病(1)症状识别: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边缘不规则的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两面产生灰色霉层。(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2.玉米小斑病(1)症状识别: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或黄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两面产生黑色霉层。(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三、玉米虫害防治技术1.玉米螟(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危害玉米心叶,造成心叶破碎,影响光合作用;玉米抽雄吐丝后,玉米螟幼虫蛀入雌穗危害,影响籽粒灌浆,降低产量和品质。(2)防治方法:在玉米心叶期和抽雄吐丝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2.玉米蚜(1)症状识别:玉米蚜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吸取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发黄、生长受阻,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2)防治方法: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四、综合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2.轮作倒茬:实行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繁殖。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传播。4.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发展。五、玉米病虫害防治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本文对玉米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切实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总结一、引言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本文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二、玉米病害防治技术1.玉米大斑病(1)症状识别: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边缘不规则的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黑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两面产生灰色霉层。(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2.玉米小斑病(1)症状识别:玉米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或黄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两面产生黑色霉层。(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三、玉米虫害防治技术1.玉米螟(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危害玉米心叶,造成心叶破碎,影响光合作用;玉米抽雄吐丝后,玉米螟幼虫蛀入雌穗危害,影响籽粒灌浆,降低产量和品质。(2)防治方法:在玉米心叶期和抽雄吐丝期,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2.玉米蚜(1)症状识别:玉米蚜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吸取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发黄、生长受阻,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2)防治方法: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四、综合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2.轮作倒茬:实行轮作倒茬,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繁殖。3.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传播。4.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发展。五、玉米病虫害防治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环节。本文对玉米病害和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玉米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切实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以上的内容中,玉米螟的防治是重点关注的细节。玉米螟是玉米作物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于玉米螟的防治方法需要进一步的详细补充和说明。玉米螟的防治方法如下: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玉米螟的栖息地;适当增加行距,降低玉米螟的繁殖速度。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进行防治,如赤眼蜂、寄生蜂等,它们可以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和幼虫上,控制玉米螟的数量。3.化学防治:在玉米心叶期和抽雄吐丝期,可以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防治时,要注意喷洒均匀,覆盖玉米植株的上下部位,特别是心叶和雌穗部位。4.综合防治: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玉米螟的危害。例如,在种植抗虫品种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天敌昆虫和化学药剂,可以形成一道多层次的防治网络,从而减少玉米螟对玉米作物的损害。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农民应该定期监测玉米田间的玉米螟虫口密度,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监测可以通过设置诱捕器、定期检查玉米植株的心叶和雌穗等来进行。一旦发现玉米螟的卵、幼虫或成虫,应立即启动防治计划。在化学防治方面,为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应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农药,并严格遵守农药的安全使用规范。农药的使用量不应超过推荐剂量,喷洒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以减少对有益昆虫的影响,并提高药效。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采用性诱剂进行防治。性诱剂可以干扰玉米螟的交配行为,从而降低其繁殖率。性诱剂的使用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放置和维护诱捕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