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模拟试卷6_第1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模拟试卷6_第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模拟试卷6_第3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模拟试卷6_第4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模拟试卷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模拟试卷6一、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已知全集U=R,A={x|x≤0},B={x|x>一1},则集合(A∩B)=()。A、{x|一1<x≤0}B、{x|—1≤x≤0}C、{x|x≤—1或x≥0}D、{x|x≤一1或x>0}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x|x≤0},B={x|x>一1),∴A∩B={x|—1<x≤0},则(A∩B)={x|x≤—1或x>0},故选D。2、已知圆C与直线x—y=0及x—y—4=0都相切,圆心在直线x+y=0上,则圆C的方程为()。A、(x+1)2+(y—1)2=2B、(x—1)2+(y+1)2=2C、(x一1)2+(y一1)2=2D、(x+1)2+(y+1)2=2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圆心在x+y=0上,排除C、D,再结合图象,或者验证A、B两项中圆心到两直线的距离是否等于半径即可。3、一排9个座位坐了3个三口之家,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A、3×3!B、3×(3!)3C、(3!)4D、9!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此排列可分两步进行,先把三个家庭分别排列,每个家庭有3!种排法,三个家庭共有3!×3!×3!=(3!)3(种)排法;再把三个家庭进行全排列有3!种排法。因此不同的坐法种数为(3!)4,答案为C。4、过椭圆=1(a>b>0)的左焦点F1作x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P,F2为右焦点,若∠F1PF2=60°,则椭圆的离心率为()。A、

B、

C、

D、

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P点坐标为(—c,±。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存在x0>0,使得x0<sinx0B、“lna>lnb”是“10a>10b”的充要条件C、若sinα≠D、若函数f(x)=x3+3ax2+bx+a2在x=一1有极值0,则a=2,b=9或a=1,b=3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设f(x)=x一sinx,当x>0时,f’(x)=1—cosx≥0,则函数此时为增函数,即f(x)≥f(0)=0,即x>sinx成立,故A错误;由lna>lnb得a>b>0。由10a>10b得a>b,故“lna>lnb”是“10a>10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错误;当a=的等价条件为真命题,故C正确;函数的导数f’(x)=3x2+6ax+b,∵在x=一1时有极值0,∴f’(—1)=0,且f(0)=0,即,故D错误。6、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现将输出(x,y)值依次记为:(x1,y1),(x2,y2),…,(xn,yn)…若程序运行中输出的一个数组是(x,一10),则数组中的x=()。A、32B、24C、18D、16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值如下表:输出结果:(x,y)nxy循环前:(x,y)110第1次:(1,0)32—2第2次:(2,—2)54—4第3次:(4,—4)78—6第4次:(8,—6)916—8第5次:(16,—8)1132—10第6次:(32,—10)则程序运行中输出的一个数组是(x,一10),数组中的x=32。7、函数f(x)在[a,b]上可积的必要条件是()。A、连续B、有界C、无间断点D、有原函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函数f(x)在[a,b]上连续,则一定可积;反之函数f(x)在[a,b]上可积,但不一定连续,所以连续是可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而函数f(x)在[a,b]可积,则函数f(x)在[a,b]一定有界。8、从以下选项看,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主要依据是()。A、课程标准B、教科书C、考试大纲D、教辅资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今后发展至关重要,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学成才,无需培养B、培养学生会提问题、勤于思考的习惯C、培养学生用图形描述、刻画和解决问题的习惯D、培养学生及时反思和总结的习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课标(2011年版)》强调“从双基到四基”的转变,四基是指()。A、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B、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D、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过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课标(2011年版)》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二、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1、与直线x+y=0和曲线x2+y2—12x一12y+54=0都相切的半径最小的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x一2)2+(y一2)2=2知识点解析:曲线化为(x—6)2+(y—6)2=18,其圆心到直线x+y一2=0的距离为d=,圆心坐标为(2,2),标准方程为(x一2)2+(y一2)2=2。12、已知双曲线C:=1(a>0,b>0)的一个焦点是抛物线y2=8x的焦点,且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2,那么双曲线C的方程为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x2—=1知识点解析:抛物线y2=8x的焦点是(2,0),所以c=2。双曲线的离心率e==1。13、函数y=log2(x+3)一1(a>0,a≠1)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在直线mx+ny+1=0上,其中mn>0,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8知识点解析:函数y=loga(x+3)一1(a>0,a≠1)的图象恒过定点4(一2,一1),(一2).m+(一1).n+1=0,2m+n=1(mn>0),=8。14、∫xcosxdx=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xsinx+cosx+C知识点解析:∫xcosxdx=xsinx一∫x’sinxdx=xsinx+cosx+C。15、概念间的关系有:同一关系、__________、全异关系、__________。FORMTEXT标准答案:属种关系;交叉关系。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三、解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分。)16、已知函数y=Asin(ωx+Ф)(A>0,ω>0,|Ф|<π)的一段图象(如图)所示,(1)求函数的解析式;(2)求这个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标准答案:(1)由图可知A=3,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7、有3张背面相同的纸牌A,B,C,其正面分别画有三个不同的图形(如图)将这3张纸牌背面朝上洗匀后摸出1张,放回洗匀后再摸1张。(1)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两次摸牌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纸牌可用A,B,C表示);(2)求摸出两张牌面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纸牌的概率:(3)小华和小明玩游戏,规定:若摸出两张牌面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的纸牌,则小华赢;否则,小明赢。请你说明此规定是否公平。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和(0,一1)且对称轴为x=2,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标准答案:设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一2)2+k∴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一2)2+3,即y=—x2+4x一1。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已知AB为⊙O的直径,AC为弦,OD∥BC,交AC于D,BC=4cm。(1)求证:AC⊥OD;(2)求OD的长;(3)若2sinA—1=0,求⊙O的直径。标准答案:(1)∵AB为⊙O的直径,∴AC⊥BC.∵OD∥BC.∴AC⊥OD。(2)∵OD∥BC,O为AB的中点,∴OD为△ABC的中位线。∵BC=4cm,∴OD=2cm。(3)∵2sinA一1=0,∴∠A=30。.在△ABC中,∠ACB=90°,∠A=30°,BC=4am,∴AB=8cm。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已知椭圆C:x2+2y2=4,(1)求椭圆C的离心率;(2)设D为原点,若点A在椭圆C上,点B在直线y=2上,且OA⊥OB,求直线AB与圆x2+y2=2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标准答案:(1)由题意,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所以a2=4,b2=2,从而c2=a2—b2=2,(2)直线AB与圆x2+y2=2相切,证明如下: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x0,y0),(t,2),其中x≠0,此时直线AB与圆x2+y2=2相切;当x0≠t时,直线AB的方程为y一2=(x一t),即(y0—2)x一(x0—t)y+2x0一ty0=0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此时直线AB与圆x2+y2=2相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四、教学设计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1、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或r=。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问题:(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2)两位教师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3)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位教师的教法,并预测这两种教法的教学效果。标准答案:(1)这两位教师都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2)教师A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为学生未知,引导学生操作;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探索,学生索然无味.激不起操作的激情。教师B则充分正视学生的现实,调整教学思路,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已知的思辩.思辩过程中的操作,是学生根据需要自己提出的,这不同于教师发出的指令。(3)教师A将教学过程视为线性的渐进过程,过于强调预设和计划,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完全预设的、精确的,学生按教师的安排有序地一步一步进行,而每一步都是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学生始终是教师教学的对象,这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教师B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以及认知特点,在对话、交流的师生相互作用中展开教与学的过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充分重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能够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五、案例分析(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22、阅读下列教学片段,回答问题。片段1:生:老师,书上例2中,y=x2+1与y=x2—1的图象会相交吗?师: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吗?后面的图象是前面的图象往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怎么可能相交呢?怎么看书的!片段2: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锐角三角函数,什么是锐角三角函数?学生:sinα=。(如图)教师:借助直角三角形,请问锐角三角形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值是什么?教师:对于确定的角,是否只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比值等于其三角函数值?教师:什么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怎样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师:对于sinα=,你能否使表达式变得简单些?问题:(1)片段1中,你认为学生可能在哪一方面不清楚?教师的回答是否妥当?(2)片段2中,请说出案例中教师接连提出问题的意图,并说出这样设计的原因。标准答案:(1)学生可能对两个函数的图象交点与解析式之间的关系缺乏理解;教师的回答不够妥当,对于学生知识上的疑问,教师应耐心地给予解答,帮助学生认识新知,而不能对于学生的疑问给予简单粗暴对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的学习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