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_第1页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_第2页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_第3页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_第4页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氮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PAGE1-复习学案:氮及其化合物复习目标掌握N2、NO、NO2的重要性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2、掌握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了解铵盐的性质并掌握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4、掌握硝酸的重要性质,理解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特点知识梳理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存在游离态(单质):_______,1、存在游离态(单质):_______,______态:存在于动植物体、土壤和水体中。 ______态:存在于动植物体、土壤和水体中。自然固氮通过豆科作物的________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_______自然固氮通过豆科作物的________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________2、氮的固定高能固氮______________2、氮的固定高能固氮______________人工固氮

化学固氮: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固氮

化学固氮: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生固氮仿生固氮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两个氮原子间通过_______个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并破坏这种_________,需要_________,因此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的化学性质(1)氮气和氢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氮气和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氮的氧化物及其性质氮的氧化物简介种类物理性质稳定性NO____色气体,____溶于水中等活泼NO2____色气体,____溶于水,有毒较活泼,易发生二聚反应N2O4____色气体较活泼,受热___分解NO、NO2的性质、制法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NO和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O2和N2O4的相互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反应在______下进行,故通常“纯净”的NO2或N2O4并___纯。③NO2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NO2和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硝酸工业用NaOH吸收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______SO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______。(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计算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原理:2NO+O2=2NO2………①3NO2+H2O=2HNO3+NO………②①x3+②x2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x2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②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NO、NO2的制取①实验室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法收集。②实验室制取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法收集。四氨气氨分子的结构写出氨的化学式、电子式和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分子氮的化合价为____,分子中含有________(极性、非极性)键,键角为_____,分子构型为______,氨分子为_________(极性、非极性)分子。氨的物理性质氨是没有颜色、有_____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____体积氨。证明氨极易溶于水的实验是___________。氨的喷泉实验(1)实验操作:(2)实验观察到的现象:(3)为什么能形成喷泉?当挤压滴管的胶头,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氨迅速溶解,使烧瓶内______减小,在______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4)能形成喷泉的其他气体与溶液组合:氨的化学性质(1)氨与水反应氨溶于水时,大部分NH3与H2O结合,形成NH3•H2O。NH3•H2O可以部分电离生成______和______,所以氨水显碱性,它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请写出有关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水的成分:。(2)氨与酸反应课本【实验2】①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结论:挥发性的强酸与氨气在空气中相遇便产生_________的现象,如HCl、HBr、HNO3等遇氨气均有该现象产生,而H2SO4、H3PO4无此现象。(3)氨的还原性工业上利用氨在催化剂(如铂等)存在的情况下跟氧气反应来制取硝酸。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与氯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一般用_____与_____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不用硝铵或碳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NaOH,K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气的收集与验满:用_______收集,并用_________检验氨所是否收集满。制备少量氨气可采用的其他简易方法:12五、铵盐常见的铵盐有:______、______、______。铵盐是____溶于水的____色晶体。(1)铵盐的受热分解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2)铵盐与碱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II.硝酸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铵盐遇碱会产生_________________,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H4+的检验方法:加浓碱液,加热,放出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4++OH-NH3↑+H2O六、硝酸1.硝酸的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色,挥发,有气味的液体,能以溶于水,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质量分数98%的硝酸叫做硝酸,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和等.2.硝酸的化学性质(1)强酸性: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具有酸的通性.(2)不稳定性:硝酸在条件下即可分解,化学方程式为,常见浓硝酸显色,原因是,故浓硝酸应保存在.(3)强氧化性:<1>.与金属反应:a.常温下,浓硝酸可使,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b.一定条件下硝酸能与除铂以外的多数金属反应,通常浓硝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主要是,稀硝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主要是,分别写出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浓硝酸与单质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硝酸与低价态化合物的反应硝酸能氧化很多低价态的化合物,如.所以在酸性条件下NO3--与S2-SO32-I-Fe2+(能否)共存于同一溶液中.(4)与有机物反应:颜色反应:硝酸与而显示色,以此可用于检验的存在.【典型例题】1.(09全国卷Ⅱ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B.1:5C.2:3D.2:5答案:A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还原。2.(09北京卷27)(14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氧化成,而稀硝酸不能氧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反应,能与反应 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试验现象是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答案:(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4)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6)acd【基础训练】1、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NO2B.NOC.O2D.Cl22.下列气体能造成空气中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是()A.COB.SO2C.NO2D.Cl3.(海南卷4)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mol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2molB.1molC.0.5molD.0.25mol4.1.92克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气体672ml(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容器内液面上升,再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的氧气的体积是()A.504mlB.168mlC.336mlD.224mL5.某金属单质能与足量浓硝酸反应,放出NO2气体,若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则该金属元素在反应后生成的硝酸盐中的化合价是()A.+2aB.+aC.+a/2D.+a/46.在某100ml混合溶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4mol/L和0.1mol/L,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1.92克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是()A.0.15B.0.225C.0.35D.0.457.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8.含n克硝酸的溶液,恰好与m克铁完全反应,若有n/4克硝酸被还原,则n:m不可能是()A.1:1B.3:1C.3:2D.9:29.实验室制氨气通常有三种方法:①用固体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装置同课本;②称取7.9g碳酸氢铵固体放入试管内,再加入8g氢氧化钠固体,常温下即能产生氨气,装置如图中甲;③在锥形瓶中注入50mL浓氨水,再加入10g氢氧化钠固体,装置如图中乙,选取三个250mL干燥的烧瓶及瓶塞,用于收集三种制法的氨气。请填空:(1)写出②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明用③法制取氨气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检验氨气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集满氨气的烧瓶做喷泉实验,装置如图中丙(烧杯内盛酚酞溶液),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2C3D4C5C6B7A8A9(1)NH4HCO3+2NaOH=Na2CO3+NH3+2H2O(2)加入氢氧化钠后增大了OH-的浓度,使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4)形成红色喷泉。【高考练兵】1.(09上海卷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B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②幕布的质量增加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①②B.③④C.③④D.②④2.(09上海卷7)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3.(09宁夏卷7)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A.NO2B.N2O2C.N2OD.N2O4.(09上海卷31)烟气中是NO和的混合物(不含)。(1)根据废气排放标准,烟气最高允许含400mg。若中NO质量分数为0.85,则烟气中最高允许含NO________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2)工业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150的水溶液(密度1.16g/mL)作为吸收剂,该碳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保留2位小数)。(3)已知:①②含2000mg的烟气用质量分数为0.150的碳酸钠溶液吸收。若吸收率为80%,吸收后的烟气_______排放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