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大同)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大同)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大同)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大同)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大同)2024届中考历史模拟精编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近年来,美国把大量先进武器部署到亚太地区;在中国与南海诸国争端日渐平息时派军舰到我国南海进行挑衅,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端指责中国。美国的这些行为说明A.霸权主义是和平的主要威胁B.冷战仍未结束C.单极世界正在形成D.国际恐怖主义横行2.《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C.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3.托克维尔指出:“1774年,当路易十六执政时,法国就已经达到空前鼎盛的专制的王朝……在大革命之前,欧洲国家几乎全部都是君主制和农奴制,而法国在14至15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专制社会的君主来改革容易引发危险B.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将加速革命爆发C.专制王权推动了法国政治经济的发展D.经济繁荣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4.德国数学家康托尔说过:“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精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要衡量南北朝时期中国数学发展水平,要找谁的研究成果?()A.祖冲之 B.关汉卿 C.李时珍 D.李白5.“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支持到经济合作,再到全方位发展的历程。”材料中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可以追溯至新中国领导人与非洲一些国家领导人的首次聚会,也即A.日内瓦会议B.上海APEC会议C.万隆会议D.巴黎和会6.下列模范人物中,曾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灾害,改变贫穷面貌,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带病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孔繁森7.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用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用。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延续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D.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8.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事件的国际意义是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C.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推动了祖国大陆获得统一9.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10.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关于这个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是A.封建社会的终结B.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11.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D.《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2.“1775年4月19日,民兵与英军在来克星顿附近发生遭遇战,民兵从墙后、屋角和栅栏后面开枪射击英军,英军措手不及,狼狈逃回波士顿。”这次遭遇战标志下列哪一战争的开始?A.美国独立战争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美国南北战争13.“1936年某学者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醒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学术界把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合二为一,称之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根据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内容是相同的B.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相同的社会背景C.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D.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14.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对统一王朝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朝——开创了对后世行政区划有深远影响的行省制度B.隋朝——都江堰的开凿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唐朝——文成公主和亲西域,体现民族关系的团结友好D.清朝——康熙皇帝设立府巩固了对东南边疆的统治15.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16.一位当代西方学家指出:“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材料反映出西欧共同建立的目的是A.争取美国的援助B.引进科学技术C.发展经济和寻求国家安全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17.据《清史稿》记载,施琅曾谏言:“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1684年,统治者采纳其谏言并设置府。这位统治者是A.康熙皇帝B.雍正皇帝C.乾隆皇帝D.道光皇帝18.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下列名句所关联的人物及事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嬴政与统一国家建立B.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与《史记》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太宗与安史之乱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与抗元斗争19.1945年,雅尔塔会议达成的重大协议有①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②战后德国由同盟国分区占领③战后建立联合国④苏联答应有条件对日作战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0.“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度21.阅读1987—1992年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据表可知年度向大陆出口大陆向出口的顺差19871226.35288.94937.5919882242.22478.691763.5319892896.49586.902309.5919903278.25765.362512.8919914667.151125.853541.3019926397.931118.975168.96A.海峡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B.大陆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C.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D.海运、空运直航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22.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原子弹首次爆炸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A.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C.美苏两极格局局面正式形成 D.“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23.有学者指出,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调适的产物。下列对这一“调适”分析正确的是①这些“调适”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②这些“调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③这些“调适”从本质上讲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的再分配④每次“调适”都包含着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并创新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4.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的政权是A.沙皇政府B.人民委员会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列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转折性质的战役的名称。26.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把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_____.27.___________________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1861年起,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三1932—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1932年1937年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3221机器制造业2121拖拉机2121电力7432石油2121铜5432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材料一中“这种制度”指的是当时俄国盛行的什么制度?依据材料分析这一“社会改革”所起的历史作用?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依据材料四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俄国(苏联)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有着怎样的深刻启迪?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丝绸和香料从原料产地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阿拉伯和罗马帝国的消费者手里,罗马帝国生产的玻璃器皿、葡萄酒等也在丝绸之路上大量流动。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都通过丝绸之路吸引了远方的信教者。﹣﹣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材料三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途中遭匈奴扣留,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长安。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奉命出使乌孙等国,公元前115年回到长安。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最后一次航行,船队正在穿越印度洋回归祖国时,62岁的郑和病逝在他的宝船上。﹣﹣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根据材料二,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张骞、郑和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你更赞赏哪一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连续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和以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等方式,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的初期目标,使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进入到工业化国家行列。——《高中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指出苏联实施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领导人。小历同学认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既显示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的优势,又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依据题干内容:近年来美国把大量先进武器布署到亚太地区,将军舰派到我国南海进行挑衅,并以各种名目公开无端指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是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世界各地依然存在。说明霸权主义是和平的主要威胁。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A【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可知,说明法律能够起到维护统治的作用,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A项符合题意;B项的“唯一依据”表述错误,与“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相矛盾;C项表述错误,法律能调节社会矛盾,但是不能消除社会矛盾;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抓住信息“须用法律来巩固”、“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是解题的关键,说明了法律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与经济利益,它是罗马治国重要手段之一,进而得出答案。3、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改革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历史潮流,而不是改革的领导者,故A不符合题意。依据题干“法国大革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候。”,可以得出其基本观点为,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政治上的变革,否则就容易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故B符合题意。题干的主旨是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不是分析专制王权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题干的主旨是政治改革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关系,不是经济繁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解析】

据“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精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及所学知识可知,要衡量南北朝时期中国数学发展水平,要找祖冲之。祖冲之是我国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干可知,这是万隆会议.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选C.【点评】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6、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焦裕禄,山东人,1962年被调到河南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到了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的榜样”、“共和国的脊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7、D【解析】

依据题干关键词“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財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10月应朝鲜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了保家卫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故D符合题意;抗日战争的延续、新中国的成立、土地改革的完成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財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是解题的关键,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的国防费用支出比例大。8、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世界意义是: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故B符合题意,ACD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9、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进士是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所以唐朝时期“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度。A项是继承制度;B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C项三省六部制是古代的中央官制。故选D。10、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文艺复兴使欧洲人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认识到自我价值,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使世界逐步连成了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关于这个时代的表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描述比较符合,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解析】

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结合所学可知,四个选项中,ABC三项都是叙述了一个客观的情况,而D项是对《辛丑条约》导致后果的主观认识,应属于历史结论。故答案为D。12、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中的时间,地点和国家军队:英军。根据课本所学,1775年4月,北美民兵与英军在来克星顿交火,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序幕。选择答案A。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美国的诞生13、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而五四运动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因此两者内容并不相同,故A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相同的社会背景,故B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故C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尤其青年学生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清朝设置府,隶属福建省。府的设置,加强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选项D符合题意;行省制度创立于元朝;隋朝开凿的是大运河;唐朝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西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5、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从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到1984年设立14个沿海经济开放,1985年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开放乌鲁木齐等内地城市,因此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所以A正确。BCD不合史实发展,因此BCD错误,综上故选A。16、C【解析】

依据题干“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在两极格局下,西欧各国为了发展经济并维护自身安全,走向联合自强,故C正确。故选C。17、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康熙皇帝时期,清政府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8、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时,出现的安史之乱,故C符合题意。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故A不符合题意。司马迁写成的《史记》被评价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故排除B项。南宋被元灭掉以后,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故排除D项。故选C。19、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在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协议,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②③④项内容都是雅尔塔会议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20、C【解析】

依据题干“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C项符合题意;世袭制是选拔帝王的制度,从夏朝开始,A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管理地方的制度,是秦朝时期的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行省制度是元朝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1、A【解析】

由表格可知,和大陆的经济交流频繁,这也说明了两岸三地之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所以A符合题意;由表格不能得出大陆为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牺牲,排除B;1987-1992年和大陆的贸易是通过香港进行的,但不能由此说明香港在这中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能说香港对两地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C说法不准确;1987-1992年和大陆的贸易是通过香港进行的,所以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2、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开始。题干时间是1949年,所以A不符合题意。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的说法明显错误,所以B不符合题意;美苏两极格局局面正式形成是1955年,所以C不符合题意。“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是苏联原子弹首次爆炸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导致的结果。故选D。23、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地方政体自秦到清经历了三个阶段:郡政阶段、州政阶段、省政阶段。①这些“调适”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②这些“调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③这些“调适”从本质上讲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的再分配,④每次“调适”都包含着后者对前者的继承并创新。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ACD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4、C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帝国主义战争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反战运动日益高涨。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历2月23日至27日),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并立的局面。综上所述,故选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凡尔登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时德国法国在西线遭遇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从此德军开始衰落,逐渐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得的辉煌成果使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且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战役,苏军从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掌握了苏德战场上的主动权。26、新航路的开辟【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从整个世界来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世界文明的交流开始由分散到整体、由区域到全球的演变。27、公民大会;【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在他主政时期,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因此填写公民大会。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农奴制;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3)苏联工业总产值达到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强国;原因:两年五年计划,重点建设重工业,人民建设热情高涨等。(4)苏联解体。(5)要有改革意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重视改善人民生活,农业工业平衡发展。【解析】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之前阻碍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是农奴制。依据材料一,经过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2)分析材料,依据“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可知是1921年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因为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3)由材料三可以看出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其原因是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4)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面对长期积聚的矛盾,他着手进行改革。他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他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苏共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了。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了。以美苏两级对峙为主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出现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5)纵观俄国(苏联)的发展历史,得出适应国情,适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或改革,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会导致停滞不前甚至后退。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要维护国家统一,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改革要符合国情;要发展经济,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完善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开拓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