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障碍的解析与策略探究_第1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障碍的解析与策略探究_第2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障碍的解析与策略探究_第3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障碍的解析与策略探究_第4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障碍的解析与策略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因为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将数学教学的目标定位于考试成绩的提升,这种错误的认知将应用题教学变得功利化,许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而开启了“刷题”模式,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应用题解答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偏离了应用题教学的本质。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知识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教师重视,教师开始注重对学生数学问题解答能力的培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实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的必经之路,同时还可以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障碍(一)应用题教学方式过于刻板虽然,当前的教育改革大力提倡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观察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应用题教学方法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应用题教学的方式依旧以“问答”“讲授”为主,70%的课堂时间都用在教师的独自讲解上。过于刻板的应用题教学方式,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学生应用题学习质量的提升[1]。(二)应用题教学与生活脱节数学本身就源于生活,知识的学习不是为了记忆在脑海中,而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在生活中,能够利用数学知识与技能服务生活。但是,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应用题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部分应用题提纲中展示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这就导致学生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无法利用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去思考问题,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不仅阻碍了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提升,也会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无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是“高分低能”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应用题教学缺乏方法总结解题方法的讲解一直以来都是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通过对教师的应用题教学方法指导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师的应用题方法指导过于笼统,缺乏对应用题类型的划分[2]。在没有进行分门别类的应用题解题方法的指导下,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答缺乏系统性的分析与总结,而且对解题方法的掌握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在应用题解答中没有掌握简便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列算式推理的方式解答问题;缺乏应用题解题方法的分类总结,导致学生在应用题解答中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不知道在这一类型的应用题解答中采取哪种方法更加快速、有效,从而降低了解题的效率。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障碍的有效解决策略(一)丰富应用题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应用题学习兴趣大量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以及学习质量的提升与其是否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对于以感性认知为主的小学生而言,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许多学生对于应用题的学习缺乏足够的热情,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有着畏难心理,这些学习上的心理问题是阻碍学生应用题学习的内在因素。为了改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需要教师以提升学生应用题学习的兴趣为第一要务,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激活学生对应用题学习的内在驱动力[3]。以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为例,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只是给学生出示题干的内容,便要求学生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模式所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有限。为了优化应用题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问题情境创设融合的方式,让学生觉得应用题的解答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在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参与、思考的一项数学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一张图片,通过对图片内容的观察以及文字的阅读可以发现,在这个笼子中有鸡、兔两种动物,一共有46个头,128只脚,一个人站在笼子前挠着头说:“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啊?”经过直观的观察之后,教师结合情境提出问题:“这家的主人查了好多遍,也没有弄明白到底有多少只鸡和兔,同学们,你们能够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据说,这个问题在当时可是难倒了不少人呢,如果你能解答出来,说明你一定很聪明啊。”于是,同学们会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下,主动地研究起来,并且会自觉地尝试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绞尽脑汁地思考问题,这种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会让学生在学习动机的促使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用题学习中。(二)注重应用题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意识“应用题”,从字面上的意思分析,就可以看出其教学的侧重点在于知识的应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找到应用题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方法。这不仅锻炼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学会在课堂与习题的解答中联系实际,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分数”的应用题教学为例,首先,教师需在应用题的内容设计中渗透生活因素,如老师说道:“今天,我对咱们学校阅览室中的书籍进行了整理,发现其中科技书和连环画的数量情况是这样的:如图1所示。请问,同学们,你们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图1线段比例图在这个问题的设计中,需要学生思考阅览室中的书籍统计主要有科技书和连环画,那么应该将哪一种类型的书看作单位“1”,谁又是谁的几分之几,谁比谁多或少几分之几。在思考之后,鼓励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生活化应用题,自行提出将要讲解的问题。例如,此时有一名学生编出了这样的应用题:“学校阅览室中有10本科技书,科技书是连环画的2/5,那么连环画是多少本呢?”还有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连环画是25本,科技书比连环画少3/5,问科技书和连环画一共多少本?”通过这样的应用题设计,可以将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之中,学会立足于生活的视角思考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课下自己到阅览室中统计两种类型书的本数,之后提出问题,由其他学生解答,从而让数学应用题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三)引导学生剖析句式,重组应用题干内容数学应用题中的语言文字即为数学信息,很多学生在阅读应用题题干中的内容时,不能很好地将其转化为数量关系的表达式,因此,导致解题困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剖析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将应用题中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数量关系的表达形式,从而达到轻松解答问题的目的。如:“新华书店,在2019年共卖出了5000本书,2020年上半年卖了2000本书,下半年卖的数量是上半年的3倍,2021年前10个月卖的书籍数量比上一年要多出3000本,那么,请同学们帮助书店的工作人员计算一下2021年前10个月一共卖出了多少本书?平均每月卖了多少本?”在引领学生分析这道题的数学信息时,首先应要求学生在题干阅读之后提取出关键的信息,进而求出2020上半年和下半年二者之间的数倍关系,得出算式为:下半年卖书本数=上半年卖书本数×3,再继续按照相同的方法,剖析出题干中的对应数量关系式,分析得出:2021年前10个月的卖书本数=2020年上半年卖书本数+上半年卖书本数×3+3000,在梳理数量关系式之后,将其信息呈现并归总应用题的结构,进而代入数字,进行信息的加工与计算,可以使学生逻辑清晰地梳理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又如,教师给出一道题干内容较多的应用题:“A城与B城两地相距860千米,一辆卡车与一辆小轿车同时从A城出发前往B城,小轿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前行驶,卡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前行驶,但是在行驶的途中卡车发生故障,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理后,仍以原来的速度行驶。结果,当小轿车到B城时,卡车还有10千米到达目的地。请问,卡车修车用了多长时间?”这道题中的信息较多,但是数量关系并不复杂,题目中无关信息占据了较大的比重,那么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大量信息中找出数量关系,并对其进行加工、重组,这样就建立起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够快速地解答问题。(四)关注应用题解题方法总结,促进学生解题效率的提升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应用题解答效率及正确率明显提升,因此,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应注重不同类型题的解决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并归纳出更为具体化、系统化的数学解题策略,使其在遇到不同类型问题的时候轻松应对[4]。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中,常见的解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画图法。画图法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运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利用更为直观的方式表示出题干中的数量关系,以帮助学生明确题意,找出应用题解答中的关键信息,这一方法适用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类型的问题。以“倍的认识”为例,在这部分知识的应用题解答中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解答问题。2.列表法。列表法在应用题解答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表格中数量关系的横向、纵向观察,明确量与量的关系,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的规律,让题干中隐藏的数量关系变得一目了然,其主要适用于统计、概率等应用题的解答。如在“可能性”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发现所求问题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3.列方程求解法。列方程求解法主要用于列方程的应用题解答中,其在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更是学生未来初中、高中的数学学习基础,因此,教师应注重列方程求解法的讲解,其主要的解题步骤为弄清题意、找出数量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检验。(五)引导学生自我检验与调整,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当学生掌握应用题解答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练习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回顾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确定点,并加以琢磨,实现在应用题学习中的自我检验与调整,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政府对某一段道路进行改建,原计划花费7.7万元,实际的费用较原计划增加了3.2万,问,实际花费了多少钱?”在这道题的回顾与反思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再次分析基本问题中的句式转化是否正确,在得出结果之后,方能验证答案是否准确。教师引领学生在反思与推敲中进一步地保证了问题解答的合理性与准确率。需要注意的是回顾与反思应用题解答的过程、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