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策略_第1页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策略_第2页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策略_第3页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策略_第4页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发生了变化,从“知识导向型”逐步过渡到“素养导向型”,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而对话教学不仅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还能够锻炼其口语交际和深度思维能力,对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新课标,以目标为导向、以情境为载体,探寻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策略,为学生搭建多元对话和深度思考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对话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拓展思考深度,达到新课标中的语文课程教学要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需求是教学的关键和教师考虑的重点要素,而如何了解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需求作出反馈和调整,便是学科教学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对话教学是以文本、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沟通为主要形式,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在对话沟通的过程中,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得到全面了解。因此,对话教学是了解学生需求的有效路径之一,促使学生在多维互动和沟通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唤醒学习热情。一、对话教学的基本要素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与一般意义中的对话有根本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基本要素上。首先,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以文本为对象。根据文本的基本内容和具备的主要特征,教师要对文本展开深入剖析和解读,了解文本的结构特点和深层情感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文本的深层元素,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联接现实生活,从而提升学生深度思考和实践感知的能力。其次,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以教师为指导。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新型语文课堂上,教师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特别是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充当着引领者的角色,细致审定对话内容、精心设计对话形式、寻求对话起点,点燃学生的对话热情,以体现对话式教学的真实作用。最后,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中心,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以此为依据设计符合实情的问题和任务,促使学生主动展开对话和互动,在对话中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文统称为“新课标”)提出“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等要求,在新课标语文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又要以情境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手段驱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索活动,让学生在对话教学活动中形成高阶思维,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而基于新课标的语文对话教学,教师既要在目标的指导下寻求对话的起点,也要在情境的加持下点燃学生的对话热情。(一)以目标为导向,寻求对话起点无目标的努力相当于在无边的大海中失去航向,在对话教学中,如果失去目标的引导,那么师生、生生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便不能展开有效沟通和互动。对此,在实施对话教学方案时,教师要结合新课标教育理念以及语文教学的真实情况,设定明确的目标,围绕既定的目标搜集对话素材、创建对话场景,以特定的对话场景为载体,引导学生互动和交流,紧扣文本的核心素养进行思考和辩证,在最短的时间内精准地获取信息,从而达到节省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在设定对话目标时,教师要充分结合教材要素和课程内容,确保目标能够直接反映文本的主要特征,并在目标的引领下设计导向性和趣味性的对话主题。以《慈母情深》的阅读教学为例,结合本篇课文所属单元的单元导语“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以及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设定目标,落实核心素养: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体裁,明确文章在描绘场景和勾勒细节方面的主要方法和成就;通过口头陈述的方式,结合文章具体的场景或细节描写,感悟其深厚的思想情感;在阅读中体悟文章蕴含的舐犊之情,感受母爱的伟大。根据目标,教师进一步设计课堂对话任务:“《慈母情深》中用具体的场景和丰富的细节记录了‘我’与母亲的故事,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场景和细节表达自身的感情呢?结合文章中出现的具体场景和外貌、形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感受文本蕴含的情感。”在该对话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与文本对话,从文本中寻找主要信息,并组合为问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陈述和双向对话,与学生一同探究上述问题。显而易见,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驱动和指导下,教师重新审视和确定了目标的导向价值,并从落实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取并设定目标,据此设计对话内容,这不仅会规避跑题、偏题的情况,也能为学生节省大量时间,从而为其自主阅读提供更多空间。(二)以情境为载体,点燃对话热情基于学生在对话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关键作用,教师应全力点燃学生的对话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话过程。针对这一诉求,教师要以情境为载体,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围绕小学生的真实需求和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内容引进生活化案例、多媒体资源、层次化的问题等,鼓励学生开口,推动学生深入对话和交流。情境的选择与创设既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层次,又要贴合文本的体裁、内容和写作特征等,从而将情境化教学方法的作用最大化,激活学生主动对话和深度交流的热情。以《草船借箭》的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达成深度阅读目标、点燃他们的阅读热情,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借助影视材料创设多媒体情境,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具体片段,将文本材料转化为动态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感官体验。在多媒体情境中,当学生全面了解“草船借箭”这一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对话任务,让学生围绕对话任务展开深度思考,如“课文的末尾,周瑜用‘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评价诸葛亮,从课内文本和《三国演义》整本书出发,说一说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具体表现,品味其中蕴含的地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生哲理。”在多媒体情境的驱动下,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逐渐达到顶峰,这时教师引入对话任务,学生展开对话的热情自然空前高涨。而后,学生围绕“神机妙算”这一关键词,以小组为单位,将《草船借箭》和《三国演义》整本书中的内容结合起来,在对话和探讨中发掘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内容,分析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原因和取得的具体成果。除了创设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情境之外,为了点燃学生的对话热情、提高其深度思考能力,教师也可以将情境教学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以《猫》一课的教学为例,猫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与猫相处的经历,为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以“你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与猫相处的经历?回顾真实经历,谈一谈你眼中的猫是怎样的?”等启发式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将文本中描述猫的外貌和习性的语言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鼓励其与同学交流,分享真实的生活经验,深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师以情境为载体,将课堂教学与多媒体和生活化情境相关联,借助视听融合的教学形式以及真实的生活故事,引导学生展开回忆和思考,将现实可感的事物与抽象的语言文字融合起来,主动开启对话活动,在交流和分享中增强学习体验。(三)以任务为手段,启发对话意识除了设计目标和创设情境之外,在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中,布置合作化的学习任务也是启发学生对话意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的主要手段。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学习任务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合作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自觉地展开多元对话和交流,共同探索语文知识的内部规律,探索更高效的学习对策,以凸显对话教学的真实价值。在设计合作式的学习任务时,教师务必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驱动学生主动对话和合作交流为目的,让他们在对话和深思的过程中、在思维的多元碰撞中高效率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活动质量。例如,在《桥》一课的阅读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教师采用对话教学模式,设计层层深入的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找出描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等的词汇和语句,结合上下文语境,说一说其产生的表达效果;在小组中讨论为何在文章的最后才点出老支书与小伙子的真实关系,联系文章内容和主题,探索问题的答案;模仿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选择你所熟悉的一个人物,从多个角度描写人物的主要特征,突出其真实特点。以任务驱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和深入探讨,让学生以学习任务为素材,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不仅能够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本质内涵,还能在对话的过程中带动思维的发展。基于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以任务为基本手段,通过设计任务的形式,赋予学生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权,让他们在交流意见和碰撞思维的过程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并从新颖的角度解读教学内容。如此,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会不断发展。(四)以活动为途径,提升对话质量在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中,教师既要合理地规划师生、生生和文本对话的频次,也要致力于提升对话质量,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组织专题化的对话活动,围绕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定不同的对话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对话中生成经验、增强体验。为了拓展学生对话的深度,教师可以将辩论作为对话的基本形式,驱使学生在思辨式对话中强化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为了推动对话教学与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教师在组织专题活动时,要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重难点,以重难点为素材,明确辩论式探究议题,并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展开辩证思考与合情推理。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促使其与主人公产生共鸣,教师可以设计以“鲁滨逊的幸与不幸”为主题的对话活动,引导学生围绕“鲁滨逊是一个幸运的人”和“鲁滨逊是一个不幸的人”展开对话,立足于《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内容,从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考,并搜集和提炼有效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对话的论据。辩论活动开始后,学生自主选择加入相应的阵营,将提前搜集的信息整合起来,陈述本方阵营的观点,另一个阵营对其进行反驳,从而在双向推论和辩驳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辩证地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经过反复推理和辩驳,学生依据“鲁滨逊的幸与不幸”这一论点,融合整本书的内容和主题,逐层深入地展开对话,既能强化对选文的理解,又能进一步建构整本书的思维框架,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教师围绕教学内容,以对话为主要形式设计教学活动,是创新语文课程教学形式的有效途径,通过此种方式,学生不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