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命题: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先秦儒家的君子理念并非凭空产生,其渊源有自。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官学下移是推进先秦儒家君子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官学、私学紧密相关,私学并没有完全抛弃官学的教育理念、目的和方式,而“君子”是联结二者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官学,是指周朝官方之学,官学受教育的对象主体是贵族子弟,也包含平民百姓。官学主要教授《诗》《书》《礼》《乐》。官学的教授内容与孔子开创的私学之教并非没有关联,孔子曾教诲其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以及传授七十子之徒“礼乐之教”,都说明了私学和官学的共通性。开办官学的目的并非单纯地普及教育,更重要的是“选士”。但官学随着周室的东迁而逐渐没落,春秋时期,官学已经严重失能。至孔子时代,官学失能现象愈演愈烈,孔子曾说“学在四夷”,感叹官学的没落。官学没落,私学便乘势兴起并延续了官学的职能,先秦儒家君子观念正是在这一趋势下,经由孔子的大力推动得以发展。孔子大力提倡私学,主张君子“文”“质”兼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一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华君子文化。不过,应该注意到,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有关“君子”的培养理念,与周代的官学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首先,从培养目的上看,官学追求“德行”“道艺”与孔子提倡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相一致。开办官学本身是“兴贤”之举,是为了选拔出周王朝的行政人员,所以对“德行”和“道艺”有明确要求。重“道艺、孝悌、仁义”在官学失能后并没有彻底消失,儒家将其延续下来并使其成为自身学说的核心。孔门对“德行”的重视毋庸置疑,对“道艺”的重视在孔门七十二子行迹中亦有体现。从“德行”“道艺”来看,孔门培养的文质彬彬的“君子”学生,和官学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既有“德”又有“艺”。后世往往将“君子”视为抽象的道德概念,实则与先秦儒家的理念不甚相符。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官学主张“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和“孔子以《诗》《书》《礼》《乐》教”相一致。孔子对《诗》《礼》的重视,于孔鲤承庭之训可见一斑。《诗》学、《礼》学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仍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在当时的宴会饮酒、朝聘祭祀、诸侯盟会等政治活动中,无不渗透着《诗》《礼》精神,如孟釐子曾嘱咐其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孔子的《诗》教、《礼》教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与周制在当时仍然施行有关。孔子教育理念中“文质彬彬”之君子是集仁、知、勇三达德于一体的贤能之士。再次,从官学的“兴贤”职能来看,官学通过三年一期的“大比”之制,选贤举能,使俊杰之士进入行政系统,为国家治理提供人才保证。官学下移后,士人入仕往往借助师长的荐举,如孔子“使漆雕开仕”、子路“使子羔为费宰”等。这些通过师长举荐的士人,需要得到师长对其“德行”与“道艺”的肯定,否则是无法被荐举的。战国时代儒家对弟子“德行”“道艺”的要求则更加严苛,要求弟子“言必称师”“不悖师说”,否则绝无入仕之可能。(摘编自马爱菊《官学下移与君子“文质彬彬”》)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私学传承了官学的部分教育理念、目的和方式,“君子”理念将官学、私学联结起来。B.官学没落失能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私学的兴起,使先秦儒家的“君子”观念得以发展。C.后人常常认为“君子”是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这与先秦儒家的理念完全不相符。D.孔子注重教授《诗》《书》《礼》《乐》,可能是想培养出“文质彬彬”的君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宗明义,明确“君子”理念联结官学与私学的重要性,再紧扣“君子”行文。B.文章在展开论证时,注重将官学和私学进行关联分析,以凸显二者的紧密联系。C.文章先阐述官学和私学的共通性及私学兴起的背景,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D.文章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详实而又有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与私学不同,官学并不是为了普及国民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B.孔子主张君子应该“文”“质”兼备,这是对周代官学理念的直接传承。C.官学对“德行”和“道艺”有明确要求,使得孔子特别重视培养弟子的“德行”和“道艺”。D.如果师长肯定了某人“德行”与“道艺”,他就可能被师长举荐而入朝为官。【答案】1.C2.A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C.“这与先秦儒家的理念完全不相符”错误。根据文章第四段“后世往往将‘君子’视为抽象的道德概念,实则与先秦儒家的理念不甚相符”,“不甚相符”意为不完全相符,而不是“完全不相符”。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再紧扣‘君子’行文”错误。根据文章内容,本文主要论证的是官学与私学之间的关联,在论及私学时,兼论了孔子的“君子”理念,因此文章并没有“紧扣‘君子’行文”。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A.“与私学不同,官学并不是为了普及国民教育”错误。根据文章第二段“开办官学的目的并非单纯地普及教育”,可知“开办官学的目的”除了“普及教育”,还有别的,而不是否定“普及教育”。同时,原文没有与私学对比,也就不存在“与私学不同”这一说法。B.“这是对周代官学理念的直接传承”错误。根据文章第三段“特别是有关‘君子’的培养理念,与周代的官学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可知,二者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不能理解为二者之间是“直接传承”关系。C.“使得孔子特别重视培养弟子的‘德行’和‘道艺’”错误。根据文章第四段“重‘道艺、孝悌、仁义’在官学失能后并没有彻底消失,儒家将其延续下来并使其成为自身学说的核心。孔门对‘德行’的重视毋庸置疑,对‘道艺’的重视在孔门七十二子行迹中皆有体现”,可知孔子只是“将其延续下来”,“官学对‘德行’和‘道艺’有明确要求”并不是“孔子特别重视培养弟子的‘德行’和‘道艺’”的原因。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几千年来,人们把从水中捕获的鱼带到人类世界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就是把它当作食物。捕鱼来吃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英文里,“鱼(fish)”和“捕鱼(fish)”是同一个词。然而,“鹿”和“猎鹿”却不是,“野猪”和“猎野猪”也不是同一个词。捕捞野生鱼类是一种古老的技能。在日本冲绳县的一个洞穴里,考古学家发掘出一个距今至少有3万年之久、用贝壳制成的鱼钩。在北京近郊,人们也发现了一具4万年前的人类骨骼化石,对其进行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个原始人吃了很多来自河流湖海的鱼。如今,全球渔业每年捕获的鱼约达1万亿条至3万亿条,这些鱼为世界上大约1/3的人口提供了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对渔民而言,特别是从事小型渔业的渔民,他们的生活仍然与鱼的生命息息相关。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尤其在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不清楚自己吃的食物来自哪里。在英国,近1/5的儿童为炸鱼条是用鸡肉做的。通常,一条鱼死去很久之后,人们才能接触到它。这时,它的头、鳍、器官和骨头已不见了,只剩下用塑封袋整齐包裹着的残余部分,或是用罐头密封起来的残骸。同样,就像牛排不会让联想到哞哞叫、正在咀嚼食物的牛一样,那些白色和粉色的肉片也几乎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野生的活鱼。在辨别鱼类时,这种认知断层则更为明显。我们都知道牛长什么样子,但对许多鱼的外表仍然很陌生。在英国,人们每年吃掉7万吨大西洋鳕鱼,即大约每人吃掉1公斤,但只有1/3的海鲜消费者能认出这种2米长的鱼。它们的身长比人类的手臂要长得多,身体表面有闪闪发光的青铜色斑点,下巴上挂着与山羊相似的白色胡子。只有不到1/5的英国消费者能分辨出长满斑点、身体扁平、两眼突出向上、嘴巴扭在一起的是鳎目鱼,而身形似子弹、通体银色、长有宽大嘴巴的是鳀鱼。以上这些还都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鱼类,就更别指望人们能够认出那些只偶尔出现在菜单上、鲜为人知的鱼类了。比如海鲂,俗称多利鱼,这种鱼背鳍上的棘形如“莫西干头”发型,古铜色的皮肤上布有大理石花纹以及带金边的大斑点;还有一种鲂鱼,全身呈猩红色,身体两侧各有3条手指状的鳍条,用于感知海底的食物。除了我们吃的鱼,还有一些鱼因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而为人所知。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有关于鱼的故事,它们讲述了人们对这些深海居民的固有印象和常常相互矛盾的情感。神话中的鱼既可能是善良友好的,能给它们的人类同伴带来好运、繁荣、复兴和智慧也可能是暴躁易怒且危险可怕的,就像变幻多端的恶魔,能引发洪水、暴风雨和地震。有时是出于自愿,有时是作为惩罚,神仙们会变成一条鱼,或是双腿变成了鱼尾。在许多国家,原始版本的美人鱼故事通常阴森恐怖,令人不适。那些被驱逐的女人逃到水里,化身为美人鱼,然后诅咒、折磨遗弃她们的人类,并引诱他们去死。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非常渴望改变自己半人半鱼的样子,于是心甘情愿与海妖做交易,割掉舌头,将鱼尾换成一双人类的腿。她觉得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碎玻璃上,却心甘情愿忍受这种痛苦。这些故事大多反映了人们难以理解鱼类的心理障碍,因而更谈不上喜欢甚至同情。鱼类似乎缺少任何我们能够解读并理解的情感,它们的嘴唇没有微笑的弧度,只是一成不变地噘嘴,仿佛永远在发脾气。当你把手放在一条活鱼身上时,可能感觉像在触碰超市冷冻柜里的死鱼一样冰冷,这种冰冷的感觉不像任何活物能够散发出来的(并非所有的鱼都是冷血动物)。我认识一些人,他们之所以不愿在海里游泳,是因为害怕碰到冷冰冰、黏糊糊的鱼。要克服这种恐惧,最好的办法不是任由这些臆想中的鱼游过,对其视而不见,而是把头埋进水里,仔细瞧瞧它们。(摘编自海伦·斯凯尔斯《鱼的好奇心:关于生命、海洋及一切》,王小可、谭然译)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考古学家在日本冲绳县发掘出一个用贝壳制成的鱼钩,在北京发现吃过鱼的人类骨骼化石,都可证明早期人类生活与鱼有关系。B.渔民熟悉鱼类,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与之相关,而多数消费者不清楚自己吃的鱼类的来源,是因为他们所关注的只是食物的味道。C.在英国,大约每人每年会吃掉一公斤大西洋鳕鱼,令人遗憾的是,只有部分海鲜消费者能认出这种身长比人类的手臂长得多的鱼。D.在许多国家,原始版本的美人鱼故事并非人们如今普遍听到的那样,通常是阴森恐怖、令人不适的,有的版本的美人鱼甚至是邪恶的。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捕获鱼的最重要的用途是食用,这一观念历经数千年而未曾动摇,但“猎鹿”“猎野猪”与“捕鱼”的目的完全不同。B.文章第二段引用具体数据说明多数鱼类消费者对鱼的陌生,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缺乏从活鱼到鱼肉的联想能力。C.对于餐桌上最受欢迎的鱼类,很多消费者尚且不能识别,就更别指望他们能够认出偶尔出现在菜单上的海鲂、鲂鱼之类的鱼了。D.海伦·斯凯尔斯认为,人们因为害怕碰到冷冰冰、黏糊糊的鱼而不愿去海里游泳,而且她认为这种恐惧心理是有办法可以克服的。6.关于鱼的故事能反映出人们大都存在难以理解鱼类的心理障碍,你如何理解这种心理障碍?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答案】4.B5.C6.①鱼冰冷、黏糊,又没有生动的表情,让人感到恐惧。②人们认为鱼是暴躁易怒、危险可怕的恶魔,能引发洪水、暴风雨和地震,会给人类带来灾难。③人们应理性克服这种心理障碍。【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是因为他们所关注的只是食物的味道”错误。原文是“通常,一条鱼死去很久之后,人们才能接触到它。这时,它的头、鳍、器官和骨头已不见了,只剩下用塑封袋整齐包裹着的残余部分,或是用罐头密封起来的残骸”,可知“多数消费者不清楚自己吃的鱼类的来源”是因为他们没有见到鱼类变成食物前的模样,也就不清楚自己所吃的鱼类的来源了,因此,说“他们所关注的只是食物的味道”于文无据。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A.“但‘猎鹿’‘猎野猪’与‘捕鱼’的目的完全不同”错误,原文是“捕鱼来吃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英文里,‘鱼(fish)’和‘捕鱼(fish)’是同一个词。然而,‘鹿’和‘猎鹿’却不是,‘野猪’和‘猎野猪’也不是同一个词”,这里是说“捕鱼”是为了“吃”,所以英文里的“鱼”和“捕鱼”是同一个词,但是“鹿”和“猎鹿”、“野猪”和“猎野猪”不是同一个词并不意味着“猎鹿”“猎野猪”不会用来“吃”,只是除去“吃”还有别的用途,所以不能说“目的完全不同”。B.“对鱼的陌生”“原因是他们缺乏从活鱼到鱼肉的联想能力”错误,原文是“对许多鱼的外表仍然很陌生”,只是对很多鱼的外表陌生,且多数消费者感到“陌生”的原因是鱼被加工和包装后,成为“白色和粉色的肉片”,让人无法联想到一条鲜活的鱼,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联想能力。D.“人们因为害怕碰到冷冰冰、黏糊糊的鱼而不愿去海里游泳”错误,原文是“我认识一些人,他们之所以不愿在海里游泳,是因为……”可知,“我认识一些人”不等同于“人们”。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问题,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即可。原文“我认识一些人,他们之所以不愿在海里游泳,是因为害怕碰到冷冰冰、黏糊糊的鱼。要克服这种恐惧”可知,鱼冰冷、黏糊,又没有生动的表情,让人感到恐惧。原文“神话中的鱼……也可能是暴躁易怒且危险可怕的,就像变幻多端的恶魔,能引发洪水、暴风雨和地震”可知,人们认为鱼是暴躁易怒、危险可怕的恶魔,能引发洪水、暴风雨和地震,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由原文“要克服这种恐惧,最好的办法不是任由这些臆想中的鱼游过,对其视而不见,而是把头埋进水里,仔细瞧瞧它们”可知,人们应理性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家书方敬近郊的村庄都驻满了军队。我们学校也来了两排人,他们暂时在这里静候命令。四年了,他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战争到战争,但他们仍艰苦地干着。午后休息时,篱笆旁有三个兵正起劲地争论着。“四川不好,天干没有收成,米贵得要命,你看湖南的米多便宜。”一个说。“四川不好?哪个说没有收成?这两年半收,你不晓得,是奸商囤积,想发国难财,米才贵的。”另一个不服气地反驳着。“四川有些山高水低的好地方呢。”第二个说的倒是句老实话。我站在后面失声笑了。三个回头看见我在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们开始谈着。那个说四川不好的,个小精悍,说话急促,是地道的湖南人。当我问这个部队哪省人最多时,他便骄傲地说:“当然是湖南人!”那个年轻的四川人说:“我看哪个队伍也少不了四川人。”那个默默不语的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老一点,结实本分,没有军人的气息。他盘坐在草地上,卷着烟叶,善良地笑着。于是我故意引他开腔:“你打过仗没有?”他摇摇头,脸红了,好像做了亏心事似的。也许他在想一个军人怎能没打过仗呢。年轻的四川人说他从前在乡下种庄稼,也是四川人。我说我也是四川人。“你?”老点的兵似乎不大相信:“这连还有一个四川人,没有在,一共三个四川人。”他纯粹的土话流露着家乡味,一份乡情便从口音传到了心里。此后偶尔碰见,彼此总笑着打个招呼。站岗时,他背着枪踱来踱去,每逢我经过,他多少带点羞怯。有一次,他同一个弟兄在桥头闲谈,远远看见我,就偷偷指着我说:“他也是个四川人。”元旦晚上,我去打水,碰着那个老点的同乡,打了个招呼,我顺口说:“今天过年。”“乡下人只会过旧历年。”“你有几个年没有在家里过了?”“就一个。说起年,我就想起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你也常接到家里的信吗?”“没有,从来没有接到。”他自己倒发过单挂号①,在湖南,在广西发过。都没有回信,不晓得收到没,他怪惦念的。我安慰他:“收总是会收到的,有回信你也收不到,你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嗯嗯!”他觉得说得对:“家里老二也跟我一样不识字,他也会请人写,我们那有个教书的老先生,他肯帮忙,那回老二走了,他还帮我写过一封信。多好一个人!”“你常写信回去就好了。”“嗯,接不到信,我还是要常写信回去,不要让家里人担心,这回我想寄封航空信回去,不然到了XX,那地方更远,寄信收信都不容易。”他好像在自白,突然一转:“航空的邮费多少?”“四角一,平常航空,挂号要八角。”我回答。“嗯嗯,”他点头,好像理会了,口里算着:“几天可以到?”“快两三天,乡下就难说了。”他点头,好像在想着什么。一个下午,房门外忽然有人的响声,仿佛想敲门又怕敲门,我把门打开,呵,那位老实的同乡严肃地站立着,好像要向长官报告似的。他下垂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几张信纸,他是来让我替他写家信的。我请他坐,但他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我的桌旁,我便说:“把你的意思说说吧。”“没有别的,”他说:“只是一封报平安的家信。”他用心用意地慢慢地细述了一遍,时断时续。我愿做个忠实的记录,想着又问着,写着又念着:“从前寄回的两封挂号信不知收到没有,没有接着回信,挂念得很。儿离家后,到湖南,到广西,现在又到了云南,一年来儿的身体都平安,千万请放心!”他点头,默默地笑着。“母亲在家里不要太劳神操心,大小事情都可让老二管。如家用不够,叫老二多拿点钱回家,也可以找姐夫帮帮忙。儿的饷很少,每月剩下的钱有时还不够买一双草鞋,不能寄钱回家,国难期间,能尽忠就不能尽孝。把敌人打走就好了。”写到这儿,我的笔停住了。他又说:“还有我走了人手不够,是找哪个在做活路?今年庄稼有几成收?”“就是这样,还有什么没有?”我问。他的脸莫名其妙地红了。我也毫不在意地微笑着。他踌躇好一会,才吞吞吐吐说:“还有阿毛的妈要好好孝敬婆婆,料理家务事,抚养三个孩子。”把信写完了,我又从头至尾念了一遍,他感谢地点着头:要得,要得。我问他知道邮政局不,知道怎样寄不,他摇摇头。他说托人去寄,军人不能自由上街,礼拜天也只能在附近。我当即说:“我替你寄好了。”起先他不肯,我说我时常进城,很方便。他才愿意了。“多少钱?”他从袋里摸出来几张角票数着。“不,我替你寄了好了。”我认为我应该替他寄。我不肯接钱,他一定要给。争来争去,最后他把角票放在桌上,就跑了,生怕我去追,回头说了句“哪有又劳神又出钱的道理”,人就不见了。一天清早,我刚起床,他忙慌慌地跑来,急急地说:“我们队伍马上就要开了!”我很惊诧,还没来得及说,集合号就响了,他行了个军礼转身就跑了。我也跟着出去,站在门前,看见他们站好了队,一会儿就走了。一九四二年二月(有删改)【注】①单挂号:邮件的一种,指没有回执的挂号邮件。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写军队来到村庄和学校,以及第二段的“四年了”都暗示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为下文代写家书做了铺垫。B.三个士兵有关四川的争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我”和他们闲聊起来,他们三人性格不一,但“我”喜欢那个“老一点”的。C.小说写那个“老一点”的同乡“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我的桌旁”,既写出了他对“我”的敬意,也写出了他对写信一事的认真态度。D.“我”问“就是这样,还有什么没有”,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语意上则体现了“我”代士兵写信时的认真和细致。8.小说中写家书前铺叙的内容与写家书这一主要内容关系十分密切,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9.小说多次描写那个“老一点”的同乡的神态,这些神态表现了那个同乡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答案】7.B8.①小说开篇交代军队进驻学校,特殊时期军人有特殊的感情需求,这让“我”代写家书显得可信。②三个士兵的争论引发了“我”的好奇,“我”与那个“老一点”的士兵是同乡,这让“我”代写家书成为可能。③元旦晚上“我”遇上那个“老一点”的士兵并顺口说了句“今天过年”,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这让“我”代写家书走向必然。9.①“我”问他有没有打过仗,他就好像做了亏心事似的脸红,显示出他作为军人的羞愧。②他找“我”代写家书时严肃端正,显示出他求人帮忙时的真诚。③当“我”问“还有什么没有”时,他脸红并踌躇,显示出他的内向和羞涩。【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但‘我’喜欢那个‘老一点’的”错。文章只是说“那个默默不语的却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并不等于“我”更喜欢他,这里“我”对三个士兵的情感并没有偏向。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结构及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小说在“写家书”这一情节前,主要交代了军队进驻村庄和学校、三个士兵争论以及“我”在元旦晚上遇上那个“老一点”的士兵等内容,作答时要结合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明确这些内容与写家书这一主要情节之间的关系,再加以概括。小说开篇“近郊的村庄都驻满了军队”“我们学校也来了两排人”“四年了,他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战争到战争”等内容,写出了战争年代士兵们背井离乡、辗转全国、离家数年,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士兵们自然会思念家人、惦记家里,产生特殊的感情需求,这让“我”代写家书显得可信;三个士兵关于四川的争论,吸引了“我”这个四川人的注意,在交谈过程中,“我”发现“我”与那个“老一点”的士兵是同乡,“他纯粹的土话流露着家乡味,一份乡情便从口音传到了心里”,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这让“我”代写家书成为可能;元旦晚上,“我”遇上那个“老一点”的同乡并顺口说了句“今天过年”,引起他“说起年,我就想起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怪惦念的”的感叹,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加之“我”与他是同乡,故内向腼腆的他才让“我”代写家书,情节发展走向必然。【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第一处神态描写为“他摇摇头,脸红了,好像做了亏心事似的”,结合下文“也许他在想一个军人怎能没打过仗呢”,可知他是因为没打过仗而脸红,这事关军人的尊严,让他感到羞愧;第二处神态描写为“那位老实的同乡严肃地站立着,好像要向长官报告似的”,结合下文“他下垂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几张信纸,他是来让我替他写家信的”,可分析出他是在找“我”代写家书,写家书这个事情在他心目中是重要的事情,并且严肃端正的态度反映出他求人帮忙时的真诚;第三处神态描写是“我”代写家书时,问他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写的,“他的脸莫名其妙地红了”,根据下文他叮嘱“阿毛的妈要好好孝敬婆婆,料理家务事,抚养三个孩子”可知,他脸红是因为想起了妻子,这体现了他羞涩、内向的一面。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于卿者乎?”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者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朕能擢而用之,何惭古烈?征毎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后复固辞,听解侍中,授以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十七年,遂授太子太师。征自陈有疾,太宗谓曰:“太子宗社之本,须有师傅,故选中正,以为辅弼。知公疹病,可卧护之。”征乃就职。(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第三》)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卿罪重A于中钩B我任卿C逾D于管仲E近代F君臣相得G宁有H似我于卿者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阴,指暗中,与《苏武传》“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中的“阴”意思相同。B.数,表示“几”,与《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的“数”词义、用法都不同。C.忌讳,指避忌、顾忌,与成语“无所忌讳”中的“忌讳”意思相同。D.散官,指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是与职事官相对而言的一种官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诛杀隐太子李建成后,责备魏征离间他们兄弟的关系,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魏征却镇定自若,并从容地回答了太宗。B.向来有治国之才又刚正不阿的魏征,庆幸自己遇上了一个赏识自己的君主,也就竭尽全力来为太宗效劳。C.太宗因为提拔、重用魏征,就觉得自己和古代圣贤没有什么差别,又说他器重魏征,主要是因为魏征每次都能直谏,让自己心情愉悦。D.魏征以生病为由想要解职,太宗认为自己不计前嫌并对魏征委以重任,虽然魏征身体不好,但是还不算衰老,魏征只好作罢。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2)后复固辞,听解侍中,授以特进,仍知门下省事。【答案】10.BEG11.B12.C13.(1)魏征过去确实是我的仇敌,但他能尽心尽力于自己事奉的人,有值得赞扬的地方。(2)后来魏征又坚决要求辞职,太宗同意免去他侍中的职务,只挂个特进的散官头衔,仍然主持门下省事务。【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曾有比管仲射中齐桓公的带钩更大的罪过,而我对你的信任却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有像我和你这样的吗?“卿罪”作主语,“于中钩”是“重”的后置状语,从其后B处断开;“逾”“于管仲”在语意上是一个整体,作“我任卿”的谓语,从“于管仲”后E处断开;“近代”修饰“君臣”,中间不可断;“君臣相得”主谓齐全,在“得”后G处断开。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及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看到太宗同隐太子(李建成)暗中争夺帝位。/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B.“表示‘几’”错误。文中的“数”含义为多次、屡次。/几。句意:(太宗)曾多次把他请进卧室。/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C.正确。句意:我又怎么敢去触碰龙鳞、触犯顾忌呢?/没有什么顾虑。D.正确。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主要是因为魏征每次都能直谏,让自己心情愉悦”理解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太宗只是和他交谈的时候(不是“直谏”时),没有不高兴的,且这是作者的观点,原文“征毎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是太宗自己说的是魏征“犯颜切谏”,可见面对魏征的“直谏”,太宗还是会觉得被冒犯,并非每次都会心情愉悦。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往者”,过去,以往;“所仇”,所字结构,仇敌;“所事”,所字结构,自己事奉的人;“嘉”,赞扬。(2)“固”,坚决;“听”,听凭,任凭,这里是同意的意思;“解”,免去;“知”,主持。参考译文:魏征担任太子洗马,看到太宗同隐太子(李建成)暗中争夺帝位,常劝建成早作打算。太宗杀了隐太子(李建成)后,把魏征叫来责问他说:“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当时大家都替魏征担惊受怕。魏征却慷慨自若,从容地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了我的话,肯定不会有今天的杀身之祸。”太宗听了这话肃然起敬,对他分外以礼相待,并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太宗)曾多次把他请进卧室,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魏征向来有治国的才能,性情又刚直不阿,不屈不挠。太宗每次和他交谈,从来没有不高兴的。魏征也庆幸遇到赏识自己的国君,竭尽全力来为太宗效劳。太宗抚慰魏征说:“你所劝谏我的前后共有二百多件事,都很符合我的心意。如果不是你忠诚为国,怎么能像这样?”贞观三年(629年),经过多次升迁,魏征升任至秘书监,参与管理朝政大事。他深谋远虑,对治理国家有很多重大的帮助。太宗曾对他说:“你曾有比管仲射中齐桓公的带钩更大的罪过,而我对你的信任却超过了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近代君臣之间融洽相处,难道有像我和你这样的吗?”贞观六年(632年),太宗驾临九成宫,设宴招待亲近的大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征过去事奉过隐太子(李建成),我见到他们就像见到仇敌一样,想不到今天同在一起参加宴会。”太宗说:“魏征过去确实是我的仇敌,但他能尽心尽力于自己事奉的人,有值得赞扬的地方。我能提拔重用他,和古代圣贤相比也毫无逊色吧?魏征每次都能犯颜直谏,不许我做错事,这是我器重他的原因。”魏征向太宗拜了两拜说:“陛下引导我进谏言,所以我才敢直言不讳。如果陛下不接受我的意见,我又怎么敢去触碰龙鳞、触犯顾忌呢?”太宗听了很是高兴,赐给每人十五万钱。贞观七年(633年),魏征取代王珪担任侍中,加封到郑国公。不多久因病请求辞去所任的官职,只做个闲职散官。太宗说:“我把你从仇敌中提拔起来,委任你中枢机要之职,你见到我有不对的地方,从来没有不加以劝谏的。你虽然有病,但还不算衰老,怎么能使自己便利(此处指辞职)呢?”魏征听了只好作罢。后来魏征又坚决要求辞职,太宗同意免去他待中的职务,只挂个特进的散官头衔,仍然主持门下省事务。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任命魏征做散太子太师。魏征提出自己有病在身,难以胜任。太宗对他说:“太子是宗庙社稷的根本,一定要有师傅(教导),因此要选择公正无私的人;让(他)来辅佐太子。我知道你身体有病,你可以躺在床上来教导太子。”于是魏征接受了太子太师的职务。(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①苏轼缑山②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客槎③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注】①陈令举:宋时朝野名士。②缑山:相传为王子乔成仙处。③客槎:指升天所乘之槎。槎:竹筏。14.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题中“七夕”交代了时间,也给人以美好的想象,“送”则表明写作内容。B.词的上阕明写王子乔不似牛郎织女眷恋人世,实则是劝导陈令举不要因离别伤怀。C.词下阕的前三句用典,写词人想成为仙人并泛舟银河,即使遭遇天风海雨也不怕。D.词以“七夕”之事来抒写送别之情,却一扫七夕的缠绵悱恻,给人飘逸脱俗之感。15.“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看似平淡,实则韵味十足。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4.C15.①“相逢一醉”写短暂相聚的欢乐后,即将面临离别;“风雨散”以风雨飘散作比,写朋友离别后各自离去。

②词人认为,前世有缘才换来今生“相逢一醉”,用“是前缘”来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慰藉;“飘然何处”写离别后人各天涯的无限感慨,含蓄委婉。【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写词人想成为仙人并泛舟银河”错误,“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用典,词人以美好故事比况自己曾和友人一同在清澈的江上泛舟,并不是“想成为仙人并泛舟银河”。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相逢一醉”写短暂相聚的欢乐,“风雨散”写了聚后又面临离别,“飘然何处”写友朋离别后像风雨一样各自离去。作者一反用此词写七夕爱情题材之传统,用来赠别友人,格调上以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相逢一醉是前缘”,有缘才能聚,词人认为,前世有缘才换来今生“相逢一醉”。“前缘”一词表达了作者能与友朋相聚是缘分感慨,并潜在的珍惜这份缘,故而后来的“风雨散”即虽然友朋离去了,也十分慰藉(有缘才能聚)。“飘然何处”中的“飘然”灵动飘逸,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离别后虽各自天涯路而又无限的感慨,含蓄委婉,但却潇洒飘逸,体现出苏轼词一贯的浩怀逸气、超乎尘垢之外的特色。(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只是“______”,所以如果你只是整天思考,还“______”。(2)明代屈大均以“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表达明亡后自己的无尽愁绪,与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小刚给同学写毕业赠言,但不知写什么好。老师建议借用古代诗词名句,如“______,______”就十分应景。【答案】①.善假于物也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③.问君能有几多愁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⑤.海内存知己⑥.天涯若比邻(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善”“须臾”“己”“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老孙头眯起左眼,朝前边张望,看见前面没有泥洼子,他才放了心,让车马慢慢地走着,自己跟萧队长闲唠。他说,“康德”八年,他撂下鞭子去开荒,开了五垧地。到老秋,收五十多石苞米,两个苞米楼子盛不下。他想,这下财神爷真到家了。谁知道刚打完场,他害起伤寒病来。一个冬天,花得溜干二净,一颗也不剩。开的荒地,给日本团圈去,他只得又拿起鞭子,干旧业了。他对萧队长说:“队长同志,发财得靠命的呀,五十多石苞米,黄灿灿的,一个冬天哗啦啦地像水似地花个光。你说能不认命吗?往后,我泄劲了。今年元茂闹胡子,家里吃的、穿的、铺的、盖的,都抢个溜光,正下不来炕,揭不开锅盖,就来了八路军三五九旅第三营,稀里哗啦把胡子打垮,打开元茂屯的积谷仓,叫把谷子苞米,通通分给老百姓,咱家也分到一石苞米。队长同志,真是常言说得好:(),老天爷饿不死没眼的家雀。咱如今是吃不大饱,也饿不大着,这不就得了吧?吁吁,看你走到哪去呀?”他吆喝着牲口。在平道上,他把牲口赶得飞也似地跑,牲口听着他的调度,叫左就左,叫右就右,他操纵车子,就像松花江上的船夫操纵小船一样地轻巧。17.下列句子中的“才”与文中加点的“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的,她才不管呢!B.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C.她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六才走。D.他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懂得只有斗争,只有坚定,才有出路。18.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A.车到山前必有路 B.靠人不如靠自己C.办法总比困难多 D.咸吃萝卜淡操心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五十多石黄灿灿的苞米,一个冬天就花个光。”二者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17.D18.A19.①原句使用倒装句,凸显了苞米的珍贵,体现了说话人对苞米的珍惜。②原句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费苞米比作流水,形象地描绘了苞米很快花个精光的情景。③原句使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特点,表现出对花费苞米的痛惜之情。【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加点的“才”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然后怎么样。A.“才”,副词,表示强调确定的语气;B.“才”,副词,“仅仅”;C.“才”,副词,表示事情或状态发生、出现得晚;D.“才”,副词,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由于某种原因、目的,然后怎么样。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俗语的能力。A.“车到山前必有路”,意思是事到临头,总会有解决的办法;B.“靠人不如靠自己”,意思是依靠别人往往靠不住,只有依靠自己才最实在;C.“办法总比困难多”,意思是只要不放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D.“咸吃萝卜淡操心”,意思是某些人闲来无事瞎操心。原文说“揭不开锅盖”时“咱家也分到一石苞米”,在老百姓遇到困难时,八路军帮助大家解决了,据此可知,A项最恰当。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原句“五十多石苞米,黄灿灿的”可知,将状语放置于后,单独成句,使用倒装句,凸显了苞米“黄灿灿的”,说明苞米珍贵,体现了说话人对苞米的珍惜。原句“哗啦啦地像水似地”可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具体到本句,把花费苞米比作流水,形象地描绘了苞米很快花个精光的情景。原句“哗啦啦地像水”,比喻为水,并写出的喻体的特性,即水流动时的声响“哗啦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特点,使用拟声词,表现出对花费苞米之快的痛惜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在我们的饮食中,食盐是少不了的。其他哺乳动物,何况更低级的动物,如昆虫,也对盐感兴趣。如果放三团分别吸有盐水、糖水和水的棉花,蚂蚁更对含盐水的棉花所吸引;土壤中把细菌为食的线虫的神经细胞上也有专门用来“尝”盐味的感受器。这说明动物普遍喜欢盐味。相反,①。地球上95%以上的植物只能在淡水中生长,所有的农作物都怕盐;耐盐植物不到植物总数的2%,而且普遍生长缓慢。动物喜欢盐,喜欢的是盐里的钠离子;植物怕盐,怕的也是盐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