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3月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3月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3月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3月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3月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模拟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研究发现,酵母细胞中有些分泌蛋白不能边合成边跨膜转运,而是由结合ATP的分子伴侣Bip蛋白与膜整合蛋白Sec63复合物相互作用后,水解ATP驱动翻译后的转运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B.分泌蛋白边合成边跨膜转运的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上述特殊分泌蛋白合成后的运输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D.单独的Bip蛋白能与ATP结合但不能直接将其水解【答案】A【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详解】A、真核细胞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核糖体,只是游离的核糖体会带着一段肽链进入内质网上继续进行合成和加工,A错误;B、分泌蛋白边合成边跨膜转运的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这一生物膜的结构特性,B正确;C、细胞骨架参与物质运输,上述特殊分泌蛋白合成后的运输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C正确;D、结合题干“而是由结合ATP的分子伴侣Bip蛋白与膜整合蛋白Sec63复合物相互作用后,水解ATP驱动翻译后的转运途径”可知,单独的Bip蛋白能与ATP结合但不能直接将其水解,D正确。故选A。2.GTP(鸟苷三磷酸)的作用与ATP类似,线粒体分裂依赖于细胞质基质中具有GTP酶活性的发动蛋白。线粒体分裂时,在其他蛋白的介导下,发动蛋白有序的排布到线粒体分裂面的外膜上,组装成环线粒体的纤维状结构。该结构缢缩,使线粒体一分为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TP因含有三个特殊化学键而具有较高能量B.线粒体分裂体现了发动蛋白具有催化、运动等功能C.一般情况下,发动蛋白结合到线粒体外膜上等待激活D.环线粒体的纤维状结构由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答案】B【解析】【分析】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远离A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就转化成了ADP。【详解】A、分析题意,GTP(鸟苷三磷酸)

的作用与ATP类似,推测其结构简式应为G-P~P~P,含有两个特殊化学键,A错误;B、结合题意分析可知,发动蛋白具有

GTP酶活性,说明其具有催化作用,且线粒体分裂时发动蛋白有序的排布到线粒体分裂面的外膜上,该过程体现了发动蛋白具有运动功能,B正确;C、结合题干信息“线粒体分裂依赖于细胞质基质中具有

GTP酶活性的发动蛋白”可知,一般情况下,发动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中等待激活,C错误;D、分析题意可知,环线粒体的纤维状结构是由发动蛋白等组成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D错误。故选B。3.矮牵牛花瓣颜色与其液泡pH密切有关,液泡pH≤2时多呈红色、橙色,随着pH升高颜色不断改变,当pH>5时,出现稀有的蓝色调。研究表明,液泡pH值主要由H⁺泵甲、乙和转运蛋白NHX1共同调控,过程如图。原本开红花的矮牵牛某一突变体中NHX1表达量显著增加,导致花瓣呈现独特的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通过甲、乙进入液泡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B.K⁺通过NHX1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C.促进甲、乙蛋白表达,利于花瓣保持鲜艳的红色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主动运输为逆浓度梯度转运,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矮牵牛花瓣颜色与其液泡pH密切有关,液泡pH≤2时多呈红色、橙色,随着pH升高颜色不断改变,当pH>5时,出现稀有的蓝色调。【详解】A、H⁺通过甲、乙进入液泡,使液泡的渗透压升高,液泡吸水,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A正确;B、液泡中H⁺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中,K⁺通过NHX1的跨膜运输需要依赖H⁺浓度梯度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C、促进甲、乙蛋白表达,利于H⁺进入液泡,液泡pH≤2时多呈红色、橙色,C正确;D、H⁺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液泡需要能量,为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B。4.细胞周期可分为G₁、S、G₂、M四个时期,其中S期为DNA合成期,TdR能被S期细胞摄入并掺进DNA中。高浓度TdR可抑制DNA合成,常用于诱导细胞周期同步化,过程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步骤第一步:含高浓度TdR培养基中培养第二步:普通培养基中培养第三步:含高浓度TdR培养基中培养时间至少15h至少7h?A.TdR能阻止RNA聚合酶与DNA结合而阻断复制B.第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C.第二步细胞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能超过15hD.第三步需至少持续22h才能确保所有细胞同步化【答案】C【解析】【分析】抑制S期的DNA复制,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所有最终细胞停留在G1/S交界处,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详解】A、TdR能阻止DNA聚合酶与DNA结合而阻断复制,A错误;B、第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使位于S期的细胞停留在S期,其他时期的细胞停留在G1/S交界处,B错误;C、第一步:含高浓度TdR培养基中培养至少15h(G2+M+G1),第二步:普通培养基中培养(洗脱DNA合成抑制剂)至少7h(S时期),第二步细胞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能超过15h(G2+M+G1),防止有些细胞再次进入S期,无法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C正确;D、第三步:含高浓度TdR培养基中培养,第三步与第一步相同,处理时间也是必须大于15h,D错误。故选C。5.野生种马铃薯为二倍体,栽培种马铃薯为四倍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野生种马铃薯与栽培种马铃薯存在生殖隔离B.将野生种马铃薯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四倍体C.将栽培种马铃薯的花粉离体培养即可获得二倍体纯合子D.用野生种马铃薯培育栽培种马铃薯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基本类型:(1)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增加或减少。【详解】A、野生种马铃薯为二倍体,栽培种马铃薯为四倍体,为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BD、野生种马铃薯为二倍体,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可获得四倍体栽培马铃薯,用野生种马铃薯培育栽培种马铃薯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D正确;C、将栽培种马铃薯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为单倍体马铃薯(由配子发育而来),C错误。故选C。6.研究人员利用EMS对玉米进行诱变处理,获得突变体P,其叶片呈浅绿色。P与两种叶色正常的玉米品系B73、Mol7及浅绿色突变系Zrmcd1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杂交组合F1F2①B73×P绿色2854绿色、885浅绿色②Mol7×P绿色165绿色、53浅绿色③Zrmcd1×P178绿色:181浅绿色A.EMS能诱发基因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发生随机突变B.P叶片颜色变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①②表明P的叶色基因为隐性突变,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D.③表明P与Zrmcd1的叶色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详解】A、研究人员利用EMS对玉米进行诱变处理,获得突变体P,EMS能诱发基因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发生随机突变,A正确;B、P叶片颜色变浅说明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减少,叶绿素的本质不为蛋白质,但是其合成的过程需要酶的参与,P叶片颜色变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B错误;C、杂交组合①②中F2的表型及比例为绿色:浅绿色=3:1,符合分离定律的规律,且F1全是绿色,故浅绿色是隐性性状,即①②表明P的叶色基因为隐性突变,其遗传符合分离定律,C正确;D、P和Zrmcd1均为浅绿色突变体,如果P突变体的突变位点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突变体的位点,相当于是Zmcrd1突变体的纯合子,杂交过程就相当于是测交,后代表现出绿色:浅绿色=1:1,符合表格中③F1数据,说明P与Zrmcd1的叶色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故选B。7.miRNA可通过破坏靶mRNA的稳定性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circRNA富含miRNA结合位点,通过与miRNA作用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iRNA与circR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相同B.miRNA通过抑制翻译过程而阻断靶基因的表达C.circRNA与miRNA结合抑制了靶基因的表达D.circRNA与mi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步骤,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而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详解】A、miRNA与circR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均为核糖核苷酸,A正确;B、miRNA可通过破坏靶mRNA的稳定性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故miRNA通过抑制翻译过程而阻断靶基因的表达,B正确;C、circRNA富含miRNA结合位点,进而解除miRNA对其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C错误;D、circRNA富含miRNA结合位点,两种RNA均含有A、U、C、G四种碱基,circRNA与mi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正确。故选C。8.乙酰胆碱(Ach)是一种常见的兴奋性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胆碱酯酶分解,神经毒气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阿托品可与Ach竞争副交感神经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M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ch经突触前膜释放的过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B.神经毒气中毒会引发肌肉僵直、腺体分泌增加等症状C.服用阿托品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毒气中毒症状D.过量服用阿托品可能会引发心跳、胃肠蠕动减慢等副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Ach经突触前膜释放的过程为胞吐,需要细胞提供能量,A正确;B、神经毒气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得乙酰胆碱持续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使得肌肉一直处于兴奋收缩的状态,即僵直的状态,B正确;C、神经毒气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得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较多,而阿托品可与Ach竞争副交感神经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M受体,故服用阿托品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神经毒气中毒症状,C正确;D、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阿托品可与Ach竞争副交感神经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M受体,副交感神经不能发挥降低心率、加快胃肠蠕动的作用,故过量服用阿托品可能会引发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减慢等副作用,D错误。故选D。9.某些特定因素可诱发体内的抗体对胰岛素受体攻击,引发受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该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T细胞无关B.“胰岛素抵抗”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可能高于正常人C.“胰岛素抵抗”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D.可通过口服免疫抑制药物来缓解“胰岛素抵抗”引发的症状【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分辨“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能力,一般不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详解】A、某些特定因素可诱发体内的抗体对胰岛素受体攻击,抗体的产生需要T细胞的参与,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T细胞有关,A错误;B、引发受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该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受体细胞不能正常摄取葡萄糖导致机体血糖仍处于较高水平,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故“胰岛素抵抗”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可能高于正常人,B正确;C、“胰岛素抵抗”者由于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故“胰岛素抵抗”者血糖较高,患有糖尿病而表现出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C正确;D、某些特定因素可诱发体内的抗体对胰岛素受体攻击,属于自身,免疫过强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可通过口服免疫抑制药物来缓解“胰岛素抵抗”引发的症状,D正确。故选A。10.研究发现,TSLP在诱发过敏反应中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酮替芬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有效抑制抗体对肥大细胞的吸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a、c分别是指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B.TSLP作为信息分子能间接促进细胞b增殖C.细胞b的激活需要过敏原和细胞因子的共同刺激D.酮替芬可有效治疗TSLP诱发的过敏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经发生免疫的细胞,在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详解】A、细胞a(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细胞c(能产生抗体)分别是指辅助性T细胞和浆细胞,A错误;B、TSLP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能够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的增殖,B正确;C、由图可知,细胞b(B细胞)的激活需要过敏原和细胞因子的共同刺激,C正确;D、酮替芬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有效抑制抗体对肥大细胞的吸附作用,故酮替芬可有效治疗TSLP诱发的过敏反应,D正确。故选A。11.草原盼鼠为我国草原地区常见鼠害种,科研小组选择某草原相同面积的不同地块对其展开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调查地块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个体中被标记个体数干旱陆地23279水陆交界地16124水域86'2A.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两次捕获时间间隔不宜过长B.草原盼鼠在不同地段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防治该地区草原盼鼠的重点区域应选择干旱陆地地带D.被捕获过的草原盼鼠更难以捕捉,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答案】B【解析】【分析】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一般要求取样时随机取样;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标记重捕法的条件为必须是标记的和未标记的被重捕的概率相等。【详解】A、为尽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两次捕获时间间隔不宜过长,尽量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A正确;B、草原盼鼠属于同一物种,草原盼鼠在不同地段分布不同不能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属于种群水平研究的内容,B错误;C、草原盼鼠生活在草原生物群落中,草原生物群落地区的环境为干旱陆地地带,故防治该地区草原盼鼠的重点区域应选择干旱陆地地带,C正确;D、设该区域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记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则N∶M=n∶m,由此可估算出该区域的种群数量N=(M×n)∶m,被捕获过的草原盼鼠更难以捕捉,可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即m偏少,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D正确。故选B。12.塞罕坝曾因乱砍滥伐变成了林木稀疏的荒漠,后经合理引种、多树种搭配混交等治理,得以重现昔日风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塞罕坝修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多树种搭配混交有利于提升塞罕坝的抵抗力稳定性C.依据协调原理引种时,应优先考虑相近环境下的树种D.引种树种的生态位相似度越高越有利于生态恢复【答案】D【解析】【分析】群落演替有两种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这两种演替类型是根据起始条件划分的。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还有: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这两类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的演替,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详解】A、塞罕坝曾因乱砍滥伐变成了林木稀疏的荒漠,保留了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和繁殖体,塞罕坝修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B、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主要与生态系统的组分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人工造林时搭配多种类型的树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程度,有利于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B正确;C、引种时,应考虑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依据协调原理,应优先考虑相近环境下的树种,C正确;D、生态位相似度越高,竞争越激烈,故引种树种的生态位相似度越低越有利于生态恢复,D错误。故选D。13.红河州哈尼梯田是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该地区运行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经济效益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物种互利共生,使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自生能力B.维持哈尼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山顶的森林C.稻-鱼-鸭生态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D.其他山区均可按照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模式进行建设【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详解】A、该生态系统有效的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能体现自生原理,但物种之间并非都是互利共生,如食物链中的鱼和鸭属于捕食关系,A错误;B、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可以获得经济效益,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B正确;C、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D、生态工程的建设应与当地的环境相适应,其他山区不一定能按照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模式进行建设,D错误。故选B。14.米酒旧时称酒酿,其现代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蒸米有利于根霉分解糯米中的有机物,淋冷防止杀死根霉B.加酵母曲后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无菌空气,再进行无氧发酵C.发酵结束后对发酵液进行灭菌可延长米酒的保存期D.若酿制的米酒有酸味,应与长期封闭酿酒容器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制酒要用到酵母菌。【详解】A、将米煮熟可以杀死米中绝大多数杂菌,淋冷防止杀死根霉,有利于后续根霉曲的繁殖,促进其分解糯米中的有机物,A正确;B、加酵母曲后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无菌空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再进行无氧发酵,B正确;C、发酵结束后保存米酒,米酒过程中可能还保留部分杂菌,需要对发酵液进行灭菌可延长米酒的保存期,C正确;D、若酿制的米酒有酸味,可能是酿酒容器漏气有氧气进入,促使醋酸杆菌进行醋酸发酵,D错误。故选D。15.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是指利用射线照射某原生质体,破坏其细胞核;用蕊香红6G处理另一原生质体,使其细胞质失活,然后诱导两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者利用该技术获得了抗三嗪类除草剂(芸苔叶绿体基因控制)的萝卜新品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两种植物的组织细胞获得原生质体B.用射线照射芸苔原生质体,用蕊香红6G处理萝卜原生质体C.可用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必须经过筛选才可获得杂种细胞的原生质体【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的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的细胞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形成杂种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将杂种细胞培育成多倍体的杂种植株。在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需要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使用化学方法(聚乙二醇)或物理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可根据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鉴定杂种细胞是否再生细胞壁,从而确定原生质体融合是否完成。【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两种植物的组织细胞获得原生质体,A正确;B、结合题干“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是指利用射线照射某原生质体,破坏其细胞核;用蕊香红6G处理另一原生质体,使其细胞质失活”、“芸苔叶绿体基因控制”以及叶绿体位于细胞质中可知,用射线照射芸苔原生质体(保证细胞质中叶绿体的活性),用蕊香红6G处理萝卜原生质体,B正确;C、可用聚乙二醇、电激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灭活的病毒用于诱导动物细胞的融合,C错误;D、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是随机的,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必须经过筛选才可获得杂种细胞的原生质体,D正确。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在弱光及黑暗条件下,衣藻无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可进一步代谢产生弱酸(HA),导致类囊体酸化,过程如图1,类囊体酸化对氧气释放情况的影响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运出类囊体受阻是类囊体酸化的关键原因B.类囊体内pH与细胞内弱酸的总积累量呈正相关C.图2结果说明KOH对最大氧气释放量无影响D.弱光条件下,类囊体酸化促进了衣藻加速释放氧气【答案】AC【解析】【分析】无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只有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类囊体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场所,发生了水的光解,光反应的产物有氧气、ATP和NADPH。【详解】A、由图1可知,弱酸分子可进入类囊体腔,并解离出氢离子,由于氢离子无法直接穿过类囊体膜,且类囊体腔内的缓冲能力有限,导致腔内氢离子不断积累,出现酸化,H⁺运出类囊体受阻是类囊体酸化的关键原因,A正确;B、类囊体腔内的酸化程度与无氧呼吸(场所为细胞质基质)产生弱酸的总积累量呈正相关,pH

与细胞内弱酸的总积累量呈负相关,即无氧呼吸产生弱酸的总积累量多,进而类囊体腔内的酸化程度高,可说明无氧呼吸产生弱酸导致类囊体腔酸化,B错误;CD、衣藻暗处理3小时后一组给予弱光光照,另一组进行相同处理并额外添加氢氧化钾,由图2可知,弱光组释放氧气的时间早于KOH(碱性物质)+弱光组,且更快达到最大氧气释放量,但是最大氧气释放量基本相同,C正确,D错误。故选AC。17.某昆虫的正常刚毛(B)对截刚毛(b)为显性,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纯合时,会使XX的个体发育为不育雄性。某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B.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C.若F1自由交配产生F2,F2雌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2/5D.若F1自由交配产生F2,F2中截刚毛雄性个体所占比例1/24【答案】BC【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果蝇的正常刚毛(B)对截刚毛(b)为显性,这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t纯合时,会使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个体成为不育的雄性个体。截刚毛♀和正常刚毛♂杂交,截刚毛♀:截刚毛♂(tt引起的XX个体成为不育雄性个体):正常刚毛♂=3:1:4,即不考虑tt影响的情况下,雌性全截毛、雄性全正常刚毛,则B和b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B,截毛♀:截毛♂=3:1,说明子代中,T_:tt=3:1,则亲代相关基因型组合为Tt、Tt。综上所述,亲本基因型为TtXbXb、TtXbYB,A错误;B、亲本基因型为TtXbXb、TtXbYB,F1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为ttXbXb(不育)、TTXbYB、TtXbYB、ttXbYB,可育雄性个体的比例为1:2:1;F1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即TTXbXb:TtXbXb=1:2,B正确;CD、F1中雄性个体的精子类型及比例为TXb:tXb:TYB:tYB=1:1:1:1,F1中雌性个体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Xb:tXb=2:1,若自由交配产生F2,其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TXbXb:TtXbXb=2:3,纯合子的比例为2/5,截刚毛雄性个体(ttXbXb)所占比例为1/4×1/3=1/12,C正确,D错误。故选BC。18.为研究IAA和细胞分裂素(CK)对侧芽萌发的影响,实验及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NPA是一种长效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组别实验处理侧芽萌发情况1有顶芽,侧芽不加任何处理不萌发2去顶芽,侧芽不加任何处理萌发3有顶芽,侧芽涂抹CK萌发4去顶芽,顶部施加IAA不萌发5去顶芽,施用NPA后在顶部施加IAA萌发A.CK主要在幼嫩的芽叶中合成,可有效促进叶绿素的合成B.1、2组相互对照能说明顶芽产生的IAA可抑制侧芽的萌发C.3、4组相互对照可说明IAA和CK在促进侧芽萌发作用上相互拮抗D.4、5组相互对照说明IAA通过极性运输影响侧芽萌发【答案】ABC【解析】【分析】1.植物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详解】A、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细胞分裂素能有效促进叶绿素的合成,A错误;B、1组有顶芽,1组侧芽不萌发,2组无顶芽,2组侧芽萌发,1、2组相互对照能说明顶芽可抑制侧芽的萌发,但不能说明是顶芽产生的IAA可抑制侧芽的萌发,B错误;C、3、4组有两个变量,不能说明IAA和CK在促进侧芽萌发作用上相互拮抗,C错误;D、NPA是一种长效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5组使用了NPA,5组侧芽萌发,4、5组相互对照说明IAA通过极性运输影响侧芽萌发,D正确。故选ABC。19.一定时间内,某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积累的有机物能量值为a,呼吸消耗能量值为b,初级、次级、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依次为c、d、e,其中次级消费者由人工饲喂获得的能量值为f,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a+bB.能量沿食物链在生产者、各级消费者间流动C.第二三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d-f)/cD.上述能量值之间的关系为a+b=c+d+e+g【答案】AD【解析】【分析】能量流动是指能量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人工饲喂有机物中的能量,为a+b+f,A错误;B、能量流动的渠道为食物链,故能量沿食物链在生产者、各级消费者间流动,B正确;C、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c,第三营养级的同化的能量为d,其中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d-f,故第二三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d-f)/c,C正确;D、由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上述能量值之间的关系为a+b>c+d+e+g,D错误。故选AD。20.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碱性B.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划线5个区域,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6次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高D.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须先洗涤再彻底灭菌【答案】B【解析】【分析】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称为培养物。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微生物的纯培养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详解】A、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pH调至酸性,A错误;B、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划线5个区域,每次接种之前需要灼烧接种环灭菌,最后划线完成也需要灼烧灭菌,共6次,B正确;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C错误;D、微生物实验完成后需先灭菌后再对相关工具进行洗涤,以免造成环境污染,D错误。故选B。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人工光合系统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模拟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的技术,图为一种将无机半导体与还原CO2的微生物催化剂相结合,利用太阳能高效还原CO2的人工光合系统。图中双极膜是特种离子交换膜,由一张阳膜和一张阴膜复合制成,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将复合层间的H2O解离为H+和OH-。生物阴极引入了特定的功能微生物——嗜氢产甲烷菌,可将CO2转化为CH4进一步利用。(1)从发挥的作用看,光阳极相当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光阳极吸收光子并产生光生电子(e⁻)和“空穴”,“空穴”带_______(填“正”或“负”)电。(2)生物阴极在人工光合系统中对CO2起到了______的作用。自光照开始,整个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3)嗜氢产甲烷菌是专性厌氧菌,由此推测该系统中双极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具体表现为________。(4)该人工光合系统在生态学上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答两点即可)。【答案】(1)①.类囊体(基粒)②.正(2)①.固定、还原②.光能→电能→甲烷中化学能(3)只允许H+、OH-通过,不允许O2通过(4)消耗CO2有利于减弱温室效应;制备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解析】【分析】图可知,光阳极有氧气产生,光阳极相当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基粒),生物阴极可将CO2转化为CH₄,消耗CO2有利于减弱温室效应,且可制备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光阳极有氧气产生,光阳极相当于叶绿体中的类囊体(基粒)。由电子守恒可知,光阳极吸收光子并产生光生电子(e⁻)和“空穴”,“空穴”带正电。【小问2详解】生物阴极可将CO2转化为CH4,生物阴极在人工光合系统中对CO2起到了固定、还原的作用。自光照开始,整个系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光能→电能→甲烷中的化学能。小问3详解】嗜氢产甲烷菌是专性厌氧菌,有氧条件会抑制其增殖,光阳极有氧气产生,由此推测该系统中双极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具体表现为只允许H+、OH-通过,不允许O2通过。【小问4详解】该人工光合系统可将CO2转化为CH4,该人工光合系统在生态学上的重要意义是消耗CO2有利于减弱温室效应;制备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22.果蝇的常规翅和小翅、灰体和黑檀体、正常翅和展翅、红眼和白眼分别为相对性状,其中显性基因分别用A、B、D、E表示。上述性状的基因均不在Y染色体上,其中B、b与D、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且D存在纯合致死效应,表1为正常情况下果蝇的杂交实验。镉可通过诱导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影响果蝇的性状和表型,表2为从卵期即置于镉暴露下的亲代果蝇产生的子代在无镉条件下培养时的相关情况(“+”表示增强)。表1P常规翅灰体红眼×小翅黑檀体白眼F1常规翅灰体红眼F26常规翅灰体红眼♀:3常规翅灰体红眼δ:3小翅灰体白眼♂:2常规翅黑檀体红眼♀:1常规翅黑檀体红眼δ:1小翅黑檀体白眼δ:表2体内镉含量组蛋白甲基化程度翅异常情况(断脉、缺刻、卷曲等)P++++++++++++F1无++++++++F2无++;++++F3无++-++F4无++Fs无无无(1)根据表1杂交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果蝇灰体和黑檀体的显隐性关系;基因B、b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F2灰体果蝇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________。(2)果蝇常规翅和小翅、红眼和白眼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3)减数分裂时,雌果蝇由于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而形成重组配子,其概率较低,且与相邻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的距离呈正相关。若相距非常远,则重组配子与非重组配子概率很接近而难以区分;若相距非常近,则难以产生重组配子。雄果蝇无此现象。现有若干对基因组成相同但基因位置可能不同的灰体展翅个体杂交组合,其中一对果蝇产生的子代中黑檀体正常翅型占1/5.由此可推测B/b与D/d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________(填“非常远”或“较远”或“非常近”)。其他可能产生黑檀体正常翅型的亲本组合体内B/b与D/d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_,该组合产生黑檀体正常翅型的概率是________。(4)据表2推测,镉诱导的组蛋白甲基化________(填“是”或“不是”)可逆的。要排除镉诱导基因发生突变的可能,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探究,思路是____________。【答案】22.①.能②.常③.2/323.①.不遵循②.F1雌性个体相互杂交,F2中雌性全为常规翅红眼,雄性中常规翅:小翅=1:1、红眼:白眼=1:1,翅型、眼色这两对性状的表现均与性别相关联,均为伴性遗传(相关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4.①.较远②.父本中B和D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d位于其同源染色体上;母本中B和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b和D位于其同源染色体上③.2/1525.①.是②.通过PCR技术将镉处理的以及正常果蝇体内相关基因复制后进行基因测序对比(或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镉诱导基因的一条链作为探针,与正常细胞的基因进行杂交观察是否出现杂交带)【解析】【分析】由表1可知,亲本常规翅灰体红眼和小翅黑檀体白眼杂交,子一代表现为常规翅灰体红眼,说明常规翅、灰体、红眼都是显性性状,F1雌性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小问1详解】由表1可知,亲本为灰体和黑檀体杂交,子一代都为灰体,说明灰体是显性性状,能判断果蝇灰体和黑檀体的显隐性关系;如果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子一代灰体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F1雌性个体相互交配,F2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雌性表现都为灰体,雄性既有灰体又有黑檀体,与表中杂交结果不同,所以判断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的基因型为Bb,F2中灰体果蝇的基因型为1/3BB和2/3Bb,所以F2灰体果蝇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为1/3+2/3×1/2=2/3。【小问2详解】由表1可知,亲本常规翅红眼和小翅白眼杂交,子一代都为常规翅红眼,说明常规翅和红眼都是显性性状,F1雌性个体相互杂交,F2中雌性全为常规翅红眼,雄性中常规翅:小翅=1:1、红眼:白眼=1:1,翅型、眼色这两对性状的表现均与性别相关联,均为伴性遗传(相关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小问3详解】现有若干对基因组成相同但基因位置可能不同的灰体展翅个体杂交组合,其中一对果蝇产生的子代中黑檀体正常翅型(bbdd),说明灰体和展翅都是显性性状,基因型为BbDd,B、b与D、d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且D存在纯合致死效应,雄果蝇无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现象,子代中要出现黑檀体正常翅型(bbdd),雄性亲本一定是B和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而雌性亲本能有两种可能:①如果B和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并且B/b与D/d

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非常远时,雌性个体交换率最大为1/2,产生BD、Bd、bD、bd四种配子各占1/4,雄性个体能产生BD、bd两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且D存在纯合致死效应,子代出现黑檀体正常翅型(bbdd)的概率为1/6小于1/5,所以B和d不可能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即B和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根据以上分析,设产生交换配子的概率为m,则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mBD、mbd、(1-2m)/2Bd、(1-2m)/2bD,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为1/2BD、1/2bd,则子代出现bbdd的概率为(1/2m)/(1-(1-2m)/2×(1/2)-1/2m)=1/5,m=3/10,②如果B和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并且B/b与D/d

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较远时,雌性个体产生配子时的交换率与第一种情况相同,即雌性个体产生配子为2/10BD、2/10bd、3/10Bd、3/10bD,同理计算出黑檀体正常翅型的概率是((2/10)×(1/2))/(1-1/2(2/10+3/10))=2/15。【小问4详解】由表2数据可知,亲本体内镉含量高时,组蛋白甲基化程度高,当子代体内无镉含量时,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组蛋白甲基化程度逐渐降低,推测镉诱导的组蛋白甲基化是可逆的。若要排除镉诱导基因发生突变的可能,思路是通过PCR技术将镉处理的以及正常果蝇体内相关基因复制后进行基因测序对比(或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镉诱导基因的一条链作为探针,与正常细胞的基因进行杂交,观察是否出现杂交带)。23.人体的血液量和血浆渗透压对于维持内环境稳态十分重要,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会通过主动饮水和抗利尿激素(ADH)调节尿量进行调节。研究发现,血液量减少会引发机体产生血管紧张素来维持正常血压,渴觉的产生除了受血浆渗透压影响外还与血管紧张素有关。(1)ADH是由_______分泌的,其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2)为研究血管紧张素与渴觉的关系,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体重相似饮水量相当的长跑运动员均分为两组,让其进行长跑,直至体重减轻2Kg。随后让第1组运动员摄入2L纯净水,第2组运动员摄入2L0.5%的食盐水,并要求他们将渴觉的变化用1~10进行打分(数值越大渴觉越明显),同时分别定时测定运动员体内血管紧张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组别饮用前饮用15min后饮用3h后渴觉指数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渴觉指数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渴觉指数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1组107.21.42.38.46.22组107.32.62.43.23.1①剧烈运动后会口渴,是因为大量出汗和呼吸导致_______,进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发_______产生渴觉。②据表分析,渴觉与血管紧张素的关系是________;第1组运动员大量饮用纯净水后渴觉消失,但3h后又迅速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答案】23.①.下丘脑②.只有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有ADH的受体24.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②.大脑皮层③.在实验范围内,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越高,渴觉指数越大④.第1组运动员大量饮用纯净水由于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降低,但3h后水分随着代谢排出,血液量减少引发机体产生血管紧张素来维持正常血压,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多导致渴觉产生【解析】【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小问1详解】ADH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激素需要与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由于只有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有ADH的受体,故其只能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小问2详解】①剧烈运动后会口渴,是因为大量出汗和呼吸导致水分丢失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浆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所有感觉的产生部位都是大脑皮层,故也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②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血管紧张素与渴觉的关系,第1组运动员摄入2L

纯净水,第2组运动员摄入2L0.5%的食盐水,且表中数值越大渴觉越明显,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血管紧张素相对含量越高,渴觉指数越大;第1组运动员大量饮用纯净水后渴觉消失,是由于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降低,但3h后又迅速上升的原因可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丢失水分的同时也丢失了大量无机盐离子,3h后水分随着代谢排出,血液量减少引发机体产生血管紧张素来维持正常血压,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多导致渴觉产生。24.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家们对该湿地展开了相关调查。(1)黄河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