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摸底质量检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契合和强烈的精神共振。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在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与把握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内在一致性。这种高度契合与共振的内在一致性,源于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普遍原则的高度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类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和共振,其核心体现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民福祉的思想精神。《尚书・泰誓》云:“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由此可见,以人为本的精神,早在上古时代,即已居于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春秋时代,孔子高举“仁”的旗帜,明确提出“爱人”的思想。战国时代,孟子提出:“仁者爱人。”儒家学派顺应时代需求,融会诸家思想,对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进行与时俱进的总结发展,后来其取得中国文化的核心地位,绝非偶然,而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中国思想史上,最全面概括人类社会理想之基本内容的,是“大同”的理想,其理想本质,是现实的目标和未来的憧憬。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内涵和感性表现的文学艺术,必然鲜明生动地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国古人在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中,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创造精神。后世各类文献所载古代神话,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先人的创造精神。“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以形象生动的艺术夸张,展现了一往无前的创造精神。有巢氏、燧人氏、鲧、禹等人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的艰苦努力。其实,无论哪个时代,从事创造的主体都是广大人民。所以,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从来都是以对广大人民的真挚关心和深切同情为感性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精神之重要表现和载体,感性与理性融会、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中国文学,也为这种内在的一致性,提供了充分的范例。坚持广大人民基本福祉,强调财富分配相对均衡,抨击统治阶级以权谋私,展现重重社会矛盾,从来就是中国文学光彩熠熠的优良传统。早在《诗经》中,许多产生于西周末年的政治怨刺诗,就表达了当时贵族阶级中正直的有识之士,出于高度历史责任感,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抨击和批判。这些作品针砭时弊,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怨刺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历代中国文学都坚持以人为本,以深刻批判精神为底色,形成了奔流不息的现实主义传统。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到关汉卿《窦娥冤》中对人民苦难命运的深切同情……以社会理想为引领,以现实批判为职责,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精神,始终闪耀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璀璨光芒。(摘编自郭杰《契合与共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精神》)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这一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改造,在传承传统民本思想中的重民、爱民、富民等积极思想的同时,克服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传统民本思想一般把“民”作为“子民”,是与“君”“官”相对应的一种阶级概念。其中,“君”“官”是统治阶级,“民”是被统治阶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传统民本思想强调“君轻民贵”,但其出发点却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将重民、爱民、富民等作为一种维护统治的手段,而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与之相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彻底摒弃了“子民”的概念,将“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实现了对“民”认知的超越。传统民本思想以君为主体,以民为客体。君是统治者,民是被统治者。统治者居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自上而下地“为民做主”,而民始终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下等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最普遍、最持久、最客观的基本实践,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历史的各个维度之中,体现为自下而上地“由民做主”传统民本思想归根到底是为阶级政治服务,成为统治集团安顿民心、维护既有统治秩序的工具。其核心是“统治”,是为了更有效地统治人民,维护专制皇权。与之相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认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人民的生活,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与自由发展。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是“发展”,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摘编自李广子《从“以人民为中心”看“第二个结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与共振,都坚持以人为本,执着追求人类美好社会理想。B.“大同社会”这一理想,体现着现实的目标和未来的憧憬,最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人类的社会理想。C.“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也实现了对这一思想的超越。D.“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人民的生活,这与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传统民本思想不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学派思想始终处于中国思想文化的核心位置,它能够与时俱进,适应历史发展B.《诗经》中的政治怨刺诗产生于西周末年,表达了当时贵族阶层对现实的强烈批判C.传统民本思想的出发点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因此强调“君轻民贵”没有意义D.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地位的变化。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二段中的引用,旨在对比以人为本精神在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突出儒家的与时俱进。B.材料一开宗明义,在论证过程中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论证充分。C.材料二采用对比论证,在传统民本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层层对比中突出观点。D.材料二从总体来看是总分结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围绕中心观点组织语言展开论述。4.中国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批判精神的契合与共振。请结合材料一,以夏衍的《包身工》为例谈谈你的理解。5.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时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B2.D3.A4.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批判精神的契合与共振表现在: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②《包身工》作为报告文学,记述了当时包身工们悲惨的生活,既有对“芦柴棒”等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有对当时黑暗势力的批判和控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批判精神的契合。5.①材料一侧重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致性,围绕二者的一致性从人本精神、批判精神两方面展开论述。②材料二侧重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性:传统民本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与之相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一切发展为了人民。【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最全面系统地概括了人类的社会理想”说法不正确。原文“在中国思想史上,最全面概括人类社会理想之基本内容的,是‘大同’的理想”,可见应是最全面概括人类社会理想之“基本内容”,且“系统”于文无据。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始终”不对,原文是“其取得中国文化的核心地位,绝非偶然,而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本质要求”,可见儒家文化是后来才取得中国文化核心地位的;B.“政治怨刺诗产生于西周末年”表述不准确,原文是“早在《诗经》中,许多产生于西周末年的政治怨刺诗”;“贵族阶层”扩大范围。原文是“当时贵族阶级中正直的有识之士”。C.“没有意义”过于绝对。强调“君轻民贵”有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君主统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旨在对比以人为本精神在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突出儒家的与时俱进”引用论证的目的解释不准确。引用的目的是论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和共振,其核心体现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民福祉的思想精神”。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材料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和共振,其核心体现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民福祉的思想精神”“作为中国民族精神之重要表现和载体,感性与理性融会、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中国文学,也为这种内在的一致性,提供了充分的范例。坚持广大人民基本福祉,强调财富分配相对均衡,抨击统治阶级以权谋私,展现重重社会矛盾,从来就是中国文学光彩熠熠的优良传统”可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批判精神的契合与共振表现在: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②《包身工》是中国现代作家夏衍于1935年创作的一篇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里包身工的情况。文章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真实地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它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包身工”们每天生活中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叙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中一个典型形象就是“芦柴棒”。文章既有对“芦柴棒”等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压榨中国人民的罪行,对当时黑暗势力的批判和控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批判精神的契合。【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①材料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句子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和共振,其核心体现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人民福祉的思想精神”“作为中国民族精神之重要表现和载体,感性与理性融会、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中国文学,也为这种内在的一致性,提供了充分的范例。坚持广大人民基本福祉,强调财富分配相对均衡,抨击统治阶级以权谋私,展现重重社会矛盾,从来就是中国文学光彩熠熠的优良传统”“在此基础上,历代中国文学都坚持以人为本,以深刻批判精神为底色,形成了奔流不息的现实主义传统”,可见材料一侧重论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致性,围绕二者的一致性从人本精神、批判精神两方面展开论述。②材料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句子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这一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克服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局限性,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是‘发展’,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可见材料二侧重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性:传统民本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与之相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一切发展为了人民。(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队列图王进康父亲退休后比退休前更忙了,每天早出晚归。我总觉得,父亲如果一无所长的话,他的晚年应该能活得更有姿彩些。钓钓鱼,下下棋,养养花,玩玩奇石什么的,应该都是很有姿彩的事。我家阳台上的吊兰已经长到几米长了,他却从来想不到去剪一剪它。①说到底,父亲的忙碌还是因为他的一技之长。父亲退休前一直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一个师级部队干队列教员。我们这座城市,号称“兵城”,大大小小的兵营在城市的身躯里星罗棋布。经我父亲训过队列的一茬茬的兵,许多现在都已经成了这些兵营里的首脑人物了。军长,师长,团长,都有。我父亲排起队列操来,既是个运筹帷幄的指挥官,又是个艺术家。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排练常常是充满灵性的。通常是这样:我的父亲站在高高的阅兵台上,操场上兵们纵横交错,像满天星辰,组成一个庞大的兵阵。兵们依着他的指令来回走动,于是,队伍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文字或各种各样的图案。那种结合着壮观的美,那种简洁而精到的美,也只有父亲有本事排出来。父亲退休之前,他的队列操教学法是他们那个师引以为豪的专利。现在他退休了。他的学问便不再仅仅属于他原来供职的那一个营院了,现在它可以撒落到我们这个城市四面八方的营院了。而我的父亲呢,他总是来者不拒,并且乐此不疲。其实我很希望父亲推掉一些邀请,让自己清闲一些。我有许多的理由。但是我从来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找到机会。有一天晚上父亲回来后告诉我,说他在这天排操的时候看到一条巨大的蜈蚣。怎么会出现这么怪的图案呢?这可从来没遇到过。我是不是老了,眼花了。他站在客厅里,低着头,问我他是不是老了。我听到客厅外阳台上的吊兰被风吹出的细小声音。我看着他。他仍然健硕,依旧伟岸,但显然已经风华不再。我想我该乘机劝他安心在家待下来。我对父亲说,阳台上的吊兰都已经垂到楼下人家的阳台上了,也许你该去钓钓鱼、下下棋、养养花、玩玩奇石什么的。父亲却凛然黑了脸,说,那怎么可以?②仿佛我叫他歇下来是在索他的命。我无话了,不知道该怎么去阻拦他。我怎么能劝得了他不去搞他钟爱的队列操呢?你可以劝一个人不要抽烟不要酗酒,因为那都是无关灵魂要旨的坏习惯,但是你怎么可以去劝一个人放弃信念呢。是的,父亲的队列操已经成了他的信念。可是,尽管我明知道自己无法劝他停下来,但我那个劝他停下来的想法仍然日甚一日。我是还有别的理由的。我记得有一次,父亲应邀到我们单位排队列操。当时他也是像往常一样,在排操的起始让兵们随意走动。我也在队列里。我身边是一个刚从地方大学入伍的学生官。据说他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我听到他突然嘀咕不已。他说,这老头到底在玩什么名堂啊?乱七八糟地走来走去,这不是浪费时间吗?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需要用大半天的时间去找灵感呀?有本事的话,在计算机里设计一个程序,什么样的灵感找不到?真是浪费时间。他不知道上面站着的是我父亲。他脸上带有几分不屑之色,悄声跟我说话。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对我父亲提出异议。我很震惊,我父亲被众多军长师长团长级的领军人物推崇备至,然而现在,一个年轻的声音却向他发出了抗议。③可是,我不得不承认,至少,我身边这个年轻的学员关于程序的说法有点道理。我看着父亲高高站在那里,一副鞠躬尽瘁的样子。彼时,我忽然很想把父亲叫下来。父亲当然是不同意丢下他的队列操歇下来的,我说过。那个他看到蜈蚣状队列的日子之后,他一如既往地早出晚归。有一天他说他看到了银河系。他坐在他卧室的床上,看着雪白的墙壁,说:太怪了,他们走着走着,我突然看到底下的兵都变成了星,一颗一颗的。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星一闪一闪。我当时就那么站着,突然觉得身体很轻,连头都沉了。迷迷糊糊地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颗星。我倚在他卧室的门上,说,你劳累过度了吧。人太累了就容易产生幻觉。父亲想了想,说,你说得有道理,应该是幻觉。可是,我怎么老是会产生幻觉呢?我是不是真的老了?老眼昏花的。我看着他健硕依然但风华不再的样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他不要出去搞队列操了我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劝他。父亲这次竟然听了我的劝告,推辞掉一些邀请。有一段时间,不再早出晚归了。然而,他的生活照样没有姿彩。我家的阳台上的吊兰仍然茂盛得过分。他竟然开始写书了。他不到外面去搞队列,却在家里搞起队列理论来了。父亲已经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工作了。父亲以很快的速度写完了他的书。他把手稿托付给了他带过的一个兵。然后他闲下来了。然而他怎么可能闲得住呢?他又想到操场上去了。有一天,他又应邀到一个兵营去排他的队列操了。④父亲像个年轻人一样说他在军营里待了大半辈子,他早已是军营这个身体里流动的一滴血了。血离开了身体不就干掉了吗?然后,当晚父亲跟我讲起这天他的幻觉。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而是一组幻觉。首先是一束火炬,那火炬闪着赤色的光芒向他扑来。接着他看到了流水,清澈透明的流水,许多银色小鱼逆流飞驰。他还看到了长城。这些图案像一个不祥的预兆刺痛了他,他差点儿当场晕倒,幸亏被旁边的人扶住了。你猜得没错。是的,这之后的一天,我的父亲真的在操场上晕倒了。急救车把他送进了急诊室。我赶过去的时候,医生对我说,你父亲脑袋里长了一个大瘤子。我站在急诊室的门外痛哭失声。我泪眼婆娑的,竟然也产生了幻觉:父亲排练过的各种队列图,如同一朵朵鲜红的花,次第开在我眼前。(选自《解放军文艺》2004年第7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第一段,既交代了“父亲”虽已退休却更加忙碌的生活状态,也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B.“我”认为“钓钓鱼,下下棋,养养花,玩玩奇石什么的”的退休生活才是有姿彩的,而“父亲”对这一观点并不认同。C.“父亲这次竟然听了我的劝告”“他竟然开始写书了”两句中的“竟然”都表示出乎意料,但蕴含的情感并不相同。D.“父亲”排操时产生幻觉,看到“巨大的蜈蚣”“银河系”“长城”等,不仅因为“父亲”过于专注,也因为他年老眼花。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既包含着“我”对“早出晚归”“忙碌”的父亲的指责,也有对父亲“一技之长”的钦佩。B.句子②表明“父亲”视排队列操为生命,而“我”也因此打消了劝“父亲”放弃这一工作的想法。C.句子③表明“我”对年轻学员的观点的认同,也暗含“我”对“父亲”队列操训练方法的否定。D.句子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父亲”与军营已经融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8.小说中四次写到“阳台上的吊兰”,其用意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小说围绕“队列操”展开,却为什么以“队列图”为题目?请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D7.D8.①表现父亲退休后仍然忙碌。②衬托谈话环境的幽静。③作为劝父亲歇下来的借口。④表现父亲虽不再早出晚归却仍然忙碌。9.①“队列图”不仅包含了“队列操”,还交代了父亲所排队列的成果,像一幅幅美丽图案,突出了父亲所排队列的艺术性。②“队列图”还包含父亲因积劳成疾而产生的幻觉,突出了父亲的执着和献身精神。③“队列图”贯穿全文,从父亲能排出各种各样队列图案,到父亲“看见一条巨大的蜈蚣”,再到排操“看到银河系”,最后出现“一组幻觉”,暗示病情逐渐加重,行文结构严谨。【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过于专注”“年老眼花”理解不当,文章结尾说“医生对我说,你父亲脑袋里长了一个大瘤子”,这才是真正的原因。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对父亲的指责”理解不当。应该是对父亲的心疼,“我总觉得,父亲如果一无所长的话,他的晚年应该能活得更有姿彩些。钓钓鱼,下下棋,养养花,玩玩奇石什么的,应该都是很有姿彩的事”。B.“打消了劝父亲放弃这一工作的想法”理解不当。后文“可是,尽管我明知道自己无法劝他停下来,但我那个劝他停下来的想法仍然日甚一日”。C.“对父亲的否定”理解不当。“我”承认程序员“关于程序的说法有点道理”,但不等于对父亲否定。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阳台上的吊兰”属于环境、物的描写,其作用应该与人物有关。学生要找出这四处描写,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分析其作用。①第一次在文章开头,第一段先说“父亲退休后比退休前更忙了,每天早出晚归”,然后写“我家阳台上的吊兰已经长到几米长了,他却从来想不到去剪一剪它”,没空剪吊兰,具体表现了父亲退休后仍然忙碌。②第二次是父亲说看到蜈蚣图案后与“我”的谈话,当时“他站在客厅里,低着头,问我他是不是老了”,此处出现了第二次描写吊兰“我听到客厅外阳台上的吊兰被风吹出的细小声音”,连客厅外阳台上风吹吊兰的细小声音都听得见,衬托谈话环境的幽静。③第三次是“我”为了劝说父亲别那么忙碌,“我对父亲说,阳台上的吊兰都已经垂到楼下人家的阳台上了,也许你该去钓钓鱼、下下棋、养养花、玩玩奇石什么的”,暗示父亲应该养养花,钓钓鱼等,过过休闲的退休生活,这里的“吊兰”是作为劝父亲歇下来的借口。④第四次是父亲竟然听了“我”的话“推辞掉一些邀请。有一段时间,不再早出晚归了”,但是父亲的生活依然没有姿彩,因为他开始写书,“我家的阳台上的吊兰仍然茂盛得过分”,说明父亲依然没有时间去侍弄它,表现父亲虽不再早出晚归却仍然忙碌。【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队列图”和“队列操”的关系是,“队列图”包含“队列操”。父亲是队列教员,他“既是个运筹帷幄的指挥官,又是个艺术家”“兵们依着他的指令来回走动,于是,队伍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文字或各种各样的图案。那种结合着壮观的美,那种简洁而精到的美,也只有父亲有本事排出来”,可见“队列图”是父亲排列队列操的成果,能排出美丽的图案,表明父亲所排队列的艺术性,暗含对父亲的赞美和崇敬。②“队列图”的“图”还指父亲后来的幻觉,开始是蜈蚣图案,后来兵都变成了星、自己也变成了星,再后来是火炬、光芒、流水、银色小鱼等。因为父亲退休后不肯休息,别人请他去练队列,他总是有求必应,这些幻觉“图案”是父亲因积劳成疾而产生的幻觉,突出了父亲的执着和献身精神。③“队列图”贯穿全文,开始是父亲练队列,能排出精美图案,到后面父亲因劳累而产生幻觉,先是“看见一条巨大的蜈蚣”,再到排操“看到银河系”,最后出现“一组幻觉”,“首先是一束火炬,那火炬闪着赤色的光芒向他扑来。接着他看到了流水,清澈透明的流水,许多银色小鱼逆流飞驰。他还看到了长城”,“图案”越来越多,暗示病情逐渐加重,行文结构严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逢同数谮申胥于吴王。吴王曰:“今图申胥,将何以?”逢同对曰:“君王兴兵伐齐,申胥必谏曰不可,王无听而伐齐,必大克,乃可图之。”于是吴王欲伐齐。召申胥,对曰:“臣老矣,耳无闻,目无见,不可与谋。”吴王请申胥谋者三,对曰:“臣闻越王勾践罢吴之年,宫有五灶,食不重味;妻操斗,身操概,自量而食,适饥不费,是人不死,必为国害!越王勾践食不杀而厌,衣服纯素,不构不玄,带剑以布,是人不死,必为大故;越王勾践寝不安席,食不求饱,而善贵有道,是人不死,必为邦宝;越王勾践衣弊而不衣新,行庆赏,不刑戮,是人不死,必成其名。越在我犹心腹有疾不发则无伤动作则有死亡。欲释齐,以越为忧。”吴王不听,果兴师伐齐,大克。还,以申胥为不忠,赐剑杀申胥。(节选自《越绝书》)材料二:吴王还自伐齐,乃讯申胥曰:“昔吾先王体德明圣,达于上帝,壁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处以念恶,出则罪吾众,挠乱百度,以妖孽吴国。今天降衷于吴,齐师受服。孤岂敢自多,先王之钟鼓,宴式灵之。敢告于大夫。”申胥释剑而对曰:“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去疴除弊,以不陷于大难。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比谋,曰:‘余令而不违。’夫不违,亡之阶也。夫天之所弃,必骤近其小喜,而远其大忧。王若不得志于齐,而以觉寤王心,而吴国犹世吾先君得之也,必有以取之。今王无以取之,而天禄亟至,是吴命之短也。员不忍称疾辟易,见王之为越擒也。员请先死。”遂自杀。(节选自《国语·吴语》)[注]伍子胥,名员,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因封于申,也称申胥。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越在A我B犹心C腹D有疾E不发则无F伤G动作则有H死亡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适,是正好、恰好之意,与成语“适可而止”“适得其反”中的“适”意思相同。B.庆,是奖赏、赏赐之意,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中的“庆”意思不同。C.比,指一起、一同,与《晏子使楚》中“比肩继踵而在”的“比”意思相同。D.亟,指屡次,与2022新高考Ⅰ卷中“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的“亟”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王夫差与逢同想借伐齐之事陷害申胥,申胥虽一再拒绝参与谋划伐齐,但最终还是陷入了他们的圈套。B.申胥经过缜密地分析,认为越王勾践是吴国的巨大威胁,不首先解除越国这个隐患,后果会非常严重。C.在承认申胥做出过贡献的同时,吴王认为现在的申胥却很不安分,心生恶念,想领兵造反,会祸乱吴国。D.面对吴王夫差的责问,申胥指出了夫差在治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预言他终将会成为越国的阶下囚。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闻越王勾践罢吴之年,宫有五灶,食不重味。(2)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去疴除弊,以不陷于大难。14.申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所灭。从上文申胥的分析来看,吴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10.BEG11.C12.C13.(1)我听说越王勾践被吴国释放之后,宫里有五座炉灶,(但)吃的(却)很单调。(2)从前我们先王世代都有辅佐的大臣,凭借他们能够除去疾病和弊端,因此才使吴国不陷入大难。14.①越王勾践节俭自律,争取人心,会危害吴国;②吴王夫差抛弃忠直老臣,而听信奸臣;③吴王志得意满,执迷不悟,不知反省。【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越国对我们来说,譬如心腹有疾患,不发作就不会伤害你,一旦发作就会要了你的命。“越在我”介词短语作状语,位于句首应独立断开,故在B后断;“心腹有疾”主谓宾句式完整,其后断开,故在E后断;“不发则无伤”和“动作则有死亡”属于并列的两个动作关系,其间断开,故在G后断。故选B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刚好(恰好)充饥,一点也不浪费。/到了适当的地方就停止。/恰恰得到与预期相反的结果。B.正确。“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庆”是“福泽,恩泽”。句意:对臣民给他们赏赐。/积累善行的家庭必然会得到福祉的馈赠。C.错误。比:一起、异同。/靠近、挨着。句意:与孩童合谋。/人们挤在一起,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D.正确。亟:屡次。/快速、迅速。句意:可是上天屡次赐予福禄。/您借燕国、赵国的军队多而且快。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想领兵造反”错误,原文“出则罪吾众,挠乱百度,以妖孽吴国”意思是出朝就怪罪吴国军队,扰乱各种法度,损害吴国的利益。故选项是对“出则罪吾众”的曲解。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罢”,被释放,遣返;“食”,吃;“重”,重复,形容节俭。(2)“世”,世代;“辅弼”,辅佐;“疴”,疾病。【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臣闻越王勾践罢吴之年,宫有五灶,食不重味;……越王勾践衣弊而不衣新,行庆赏,不刑戮,是人不死,必成其名”可知,越王勾践节俭自律,争取人心,他如果不死,一定会成就美名,危害吴国;由原文“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比谋”可知,吴王夫差抛弃忠直老臣,而听信奸臣;由原文“于是吴王欲伐齐”“吴王不听,果兴师伐齐,大克”“余令而不违”可知,吴王志得意满,不听从忠臣建议,执迷不悟,不知反省。参考译文:材料一:逢同多次在吴王夫差面前诬陷申胥。吴王夫差说:“现在要想除掉伍子胥,该用什么理由呢?”逢同回答说:“大王可以兴师讨伐齐国,伍子胥一定会来劝阻您说‘不行’,大王不要听他的劝阻而坚持讨伐齐国,一定能大胜齐国,然后就可以杀了他。”于是吴王夫差决定讨伐齐国。他召申胥来商议,申胥推脱说:“我已经老了,耳朵听不见了,眼睛看不清了,不能参与谋划国事了。”吴王再三请伍子胥商量讨伐齐国的事,伍子胥回答说:“我听说越王勾践被吴国释放之后,宫里有五座炉灶,(但)吃的(却)很单调;每次做饭,总是王后拿斗,自己拿刮板,定量做饭,刚好充饥,一点也不浪费,这个人如果不死,一定是吴国的祸害。越王勾践吃饭没有荤菜就已经满足,穿的衣服是未经染色的粗布,不穿有颜色的衣服,系宝剑的带子也是用粗布做的,这个人如果不死,一定会给吴国带来大麻烦。越王勾践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白天吃饭也不求吃得太饱,但他善于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个人如果不死,一定会成为刻苦自励、振兴越国的榜样。越王勾践常常穿着旧衣服而不添新衣服,对臣民却是从不吝啬,常常给他们赏赐,不使用刑罚,不随便杀戮,这个人如果不死,一定会成就他的霸名。越国对我们来说,譬如心腹有疾患,不发作就不会伤害你,一旦发作就会要了你的命。希望大王放弃讨伐齐国的计划,而把越国作为大患。”吴王不听,果然出兵讨伐齐国,打了大胜仗。回来后,吴王夫差认为伍子胥对国家不忠诚,给他一把宝剑让他自杀。材料二:吴王夫差伐齐后返回,于是责问伍子胥说:“从前我的先王禀受明圣美德,通达上天旨意,君臣合力如农夫并肩而耕,割除四方蓬蒿杂草,在楚国立下功名,这是大夫您的功劳。如今大夫年老,又不能自我安于恬淡安逸,闲居时产生作恶念头,出朝就怪罪吴国军队,扰乱各种法度,损害吴国的利益。如今上天降下福泽给吴国,让齐国军队受命服罪。我岂敢夸耀自己的功劳,先王的军队,受到神灵的保佑。我大胆地告诉您这件事。”伍子胥放下宝剑回答说:“从前我们先王世代都有辅佐的大臣,凭借他们能够除去疾病和弊端,因此才使吴国不陷入大难。如今君王抛弃老臣,与孩童合谋,说:‘我的命令不会有人违背。’不违背君王的命令,是亡国的阶梯啊。上天要抛弃一个国家,一定会让这个国家多次拥有小喜事,而把大忧患留到后面。君王如果不能战胜齐国,那么君王之心会有所觉悟,吴国尚能世代相传。我们先君获胜,必定有获胜的原因。如今君王并无德政,可是上天屡次赐予福禄,这说明吴国命运很短了。我不忍心称病逃避,看到君王被越国所擒。我请求先死。”于是伍子胥自杀。(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曹公传黄庭坚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毕竟以丕成帝业,岂能于汉作纯臣。两都①秋色皆乔木,二祖②恩波在细民。驾驭英雄虽有术,力扶宗社可无人。[注]①两都:西汉都城长安与东汉都城洛阳。②二祖:汉高祖刘邦和汉世祖刘秀。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诗人阅读曹操传记后所写,写作的侧重点放在了对曹操历史功业的赞美上。B.诗人认为曹操虽自己未称帝,但依靠曹丕间接成就帝王之业,不能算汉朝忠臣。C.曹操的《短歌行》与本诗第七句,分别写出他寻求人才的急切和使用人才的得法。D.本诗中诗人从多个角度写出对曹操的认识和评价,可以看出诗人具有辩证思维。16.请谈谈你对“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两句诗的理解,并分析其在全诗中的作用。【答案】15.A16.理解:时间过去那么久了,长安与洛阳的那些树,都已经长成了高大的树木,但是汉高祖刘邦和汉世祖刘秀恩惠却仍泽被普通百姓。作用:①第五句由对曹公的评述转向写景,调整诗歌节奏,避免了诗歌的单调乏味。②将曹操放在两汉的宏阔背景中进行评点,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厚重感。③将“二祖”与曹操进行对比,批评了曹操对人民的重视不够。【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侧重点放在了对曹操历史功业的赞美上”错。“毕竟以丕成帝业,岂能于汉作纯臣”,最终以曹丕成就了霸业,怎能愿意作汉朝一个忠纯笃实之臣。诗人也思考到曹操当时的霸业虽然辉煌,但他是否能够在汉朝成为真正的忠臣的问题。故诗中既有对曹操成就的赞颂,又有对其权力和忠诚的质疑。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两都秋色皆乔木,二祖恩波在细民”,两都的秋景都是高大的乔木,两个皇帝都恩泽于普通百姓。时间过去那么久了,长安与洛阳的那些树,都已经长成了高大的树木,但是汉高祖刘邦和汉世祖刘秀恩惠却仍泽被普通百姓,此时借用“二祖”来暗指曹操德行不及他们。由“毕竟以丕成帝业,岂能于汉作纯臣”是议论曹操功业的评述,接着诗人通过描写两都(指洛阳和许昌)的秋色皆是乔木,第五句由对曹公的评述转向写景,调整诗歌节奏,避免了诗歌的单调乏味。二祖指刘邦、刘秀,为汉代有为的帝王。将曹操放在两汉刘邦和刘秀等伟大帝王的宏阔背景中进行评点,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厚重感。“二祖”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是他们的恩泽百姓还在享用。虽然曹操“南征北伐报功频,刘氏亲为魏国宾”,但是对百姓没有好的作用,批评了曹操对人民的重视不够,透露了黄庭坚对于领导者应有的品质和责任的思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描写“他植者”“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行为会伤害所种之树,导致“木之性日以离”。(2)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________”都借蛟龙的反应衬托音乐的高妙。(3)张老师在讲解《台城》中“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两句诗时,总结说,古人常用草木茂盛抒发盛衰兴亡之感,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③.舞幽壑之潜蛟④.老鱼跳波瘦蛟舞⑤.朱雀桥边野草花⑥.乌衣巷口夕阳斜(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壑、蛟、雀、荠、苑、菱。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一项体育运动,____A____。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参与,使这项运动又超越了竞技范畴。①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统计显示,②2022年中国马拉松规模赛事累计参赛人次就超过了900万人。③普通人爱上马拉松,④起初往往与竞技无关。⑤他们在生活压力的反复“斡旋”中,⑥在一次次挥汗如雨的刻苦训练后,⑦一再刷新业余比赛纪录,⑧这让人看到人的全面发展的无限可能。跑马拉松能够不断磨炼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意志力,因此这项运动赢得了更广泛的精神共鸣。“跑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马拉松比赛,既是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____B____。比如,苏州以赛道串联金鸡湖、大运河等景点,沿途安排昆曲、评弹表演,让各地跑者感受姑苏文化,品味古韵今风。以“体育+”为抓手,连接城与人,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马拉松赛事才能更亲民,成为城市的一张闪亮名片。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马拉松具有竞技性B.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的舞台(或:也是一段感受城市底蕴之旅)19.①改为:“根据中国田径协会统计”或“中国田径协会统计显示”②改:2022年中国马拉松规模赛事累计参赛人次就超过了900万⑤改为:他们在与生活压力的反复“斡旋”中【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依据“使这项运动又超越了竞技范畴”推断前文所说于此相反,故马拉松具有竞技性,故可填写“马拉松具有竞技性”。第二处,结合“既是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可知,此处是说马拉松比赛的意义,且用“也是……”句式;再结合后面“ 感受姑苏文化,品味古韵今风”“连接城与人,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可知,马拉松还是主办城市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故可填写“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的舞台”或“也是一段感受城市底蕴之旅”。【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或删去“显示”;②成分多余,删去后面的“人”;⑤介词残缺,在“生活压力”前加“与”或在“他们在”的后面加“与”。(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说道:“要来时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巧茶果,留他们吃茶。宝玉笑道:“这个须得就酒才好。”薛姨妈便命人去灌了最上等的酒来。宝玉见酒来,抢来欲喝。薛姨妈忙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贴儿。”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若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以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快不要吃那冷的呢。”宝玉听这话有情理,便放下冷的,命人暖来方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20.下列句子中的“了”和“话犹未了”中的“了”,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何时了B.事如春梦了无痕C.了却君王天下事D.才了蚕桑又插田21.请分析“摇摇的走”“抿着嘴笑”“嘻嘻的笑”三处细节描写各自的表达效果。22.在复杂的交际语境中,代词的指代义有时会变得丰富,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请据此对画线句子中的“你”和“他”进行简要分析。【答案】20.B21.摇摇的走:表现黛玉病弱娇美,“摇摇”二字形象地写出她走路的姿态。抿着嘴笑:说明黛玉心中有些醋意,用“笑”掩饰她对宝钗和宝玉单独相处的不满。嘻嘻的笑:明知黛玉奚落自己,又无奈,用“笑”掩饰尴尬。22.①“你”明指雪雁,暗指宝玉;“他”明指紫鹃,暗指宝钗。②黛玉含沙射影(旁敲侧击、一语双关、借题发挥),写出了对宝玉听宝钗的话而将自己的话置若罔闻的不满和吃醋的心理,突出黛玉聪慧机智、口齿伶俐、敏感多疑形象。【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一词多义的能力。“话犹未了”中“了”的意思是完毕,结束。B.“事如春梦了无痕”中“了”意思是完全(不),一点(也没有)。句意:往事就像春天的一场梦,醒来之后连一点痕迹都没有。A.“了”为完毕、结束。句意: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了呢?C.“了”为完毕、结束。句意: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D.“了”为完毕、结束。句意: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摇摇”意思是摆动、摇曳的样子,形容事物摇摇晃晃,即将倒塌或崩溃。“摇摇的走”描写黛玉走路的状态,写出黛玉走路时像弱柳扶风、体态软弱的样子,突出林黛玉的病态美、娇弱美。上文写宝钗劝宝玉不要吃冷酒,宝玉便听话放下冷酒。黛玉看到后便“抿着嘴笑”,这一处神态描写,“笑”是黛玉对宝钗和宝玉相处时一个关心,一个听话的不满的掩饰,也是黛玉对宝钗宝玉两人关系亲密而心中嫉妒的心理状态的表现。“嘻嘻的笑”的神态描写,是宝玉听到黛玉的话后,知道黛玉对雪雁说的话是在含沙射影,是在讥讽自己,可是自己又不能辩解,只得用“嘻嘻的笑”来掩饰心中的窘迫。【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代词意义的能力。从指代内容上,本句话表面上是说给雪雁的,说雪雁听紫鹃的话,不听自己的话。实则是说给宝玉听的,讽刺宝玉听宝钗的话,不听自己的话。因此句中的“你”,表面上是对着雪雁说,指雪雁,实际上指宝玉。“他”表面上是指雪雁听从的人——紫鹃,实则指宝玉听从的人——宝钗。从表达效果上,黛玉本意是不满宝玉听宝钗的话,却对自己的话当耳旁风,本意是不满宝玉宝钗两人关系亲密,而自己却当旁观者,但又不能直接说出,只得用这样间接委婉、旁敲侧击的方式来表达,以达到借题发挥的目的,可以看到黛玉的聪明敏捷,言谈应对灵活,以及作为朦胧中的恋爱小儿女的猜忌多疑的性格。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②天下之事,未尝不败于专而成于共。(司马光)③假如我拥有一切,我就无所用心。(帕斯卡尔)④致知在格物。(《礼记》)⑤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巴金)⑥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葛洪)名言警句是思想智慧的结晶,能给人启迪,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句,在理解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关联,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心存真理,灵活应变巴金赞颂了热爱真理、忠实生活的至上态度,葛洪倡导应对变化不可固守、须灵活应变的做事准则。在我看来,吾辈青年应具备热爱真理的品格,又不可安于现状,应主动地灵活应变,以此方可在理想征途上一步步走下去。真理是事物运行的根本原则,热爱真理,让我们能够找到前行探索的稳固抓手,找到忠于自己的生活状态。灵活应变,主动地寻找新路克服险阻,拒绝墨守成规,自可使我们在探索中取得熠熠生辉的崭新成就。二者相得益彰,吾辈自可以此进取。对真理的热爱驱使着一代代人不懈求索,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以真理灯塔为指引,茫然迷途中人们自可扬帆起航。布鲁诺热爱日心说之真理,葬身于腐朽教会的烈火之中,炼出一颗崇尚真理的赤子之心;爱因斯坦力排众议,坚守相对论的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