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_第1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_第2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_第3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_第4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1套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鲜腴(yú)俯瞰(kàn)枯燥(cào)重峦叠嶂(luán)B.迂腐(yǖ)琐屑(xuè)倔强(jue)瞠目结舌(chēng)C.遏制(è)丘壑(hè)拙劣(zhuō)接踵而至(zhŏng)D.蹒跚(shān)溺水(nì)黏土(nián)恹恹欲睡(yàn)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A.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经常不交,在班里显得鹤立鸡群。B.兄弟俩白手起家,诚信经营,历经多年的打拼,才有了今日的成就。C.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折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D.这位艺术家的口技表演惟妙惟肖,细腻逼真,使人如临其境,获得美的享受。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已经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眼花缭乱。C.苏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的真谛。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B.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D.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6、给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分类投放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源头,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至关重要。②究其原因,一是在垃圾处理上先分后混的收集方式让人们的参与热情大大降低,二是缺乏相关知识,三是习惯问题。③垃圾分类是普通民众最能直接参与的环保方式之一。④然而,实践中,尽管经过了多年的试点、宣传和引导,但是居民自觉、长期参与垃圾分类、精准投放的意识还比较弱。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7、古诗文名句默写。(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2)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3)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风休住,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5)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7)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赞颂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乙)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节选自《孟涂文集》,有删改)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2)然后能自强也(___________)(3)学学半(_____________)(4)而或不达于事(___________)2.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B.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C.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D.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4.(1)甲文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乙文阐述的观点“____________”。(2)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文章的论述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0分)1、母亲的心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shān)然泪下!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⑪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⑫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我”想吃螃蟹——___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________2.读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4.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2、风吹白鸽拨琴弦黄舒灿①在伦敦的鸽子广场,我感受到的不只是异乡风情。②这天,云淡风轻,我在熙熙攘攘的广场上慢慢逛,细细看,转眼间,一位老人映入眼帘。③我驻足观察着他:他穿着米黄色风衣,带着一顶黑帽子,鼻梁上,深色镜框下镶着一双深邃的蓝色眼睛。他坐在藤木长椅上,手拿着原木色吉他,独特的气质,合适的穿着,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④他布满皱纹的手,开始缓缓拨动琴弦,悠扬的琴声绵延流出。我的目光停留在他的指尖,他的手法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手指转换让我目不暇接。突然,他双眼微闭,身体有节奏地晃动。这不用琴谱的曲子,却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我心里不由得暗自赞叹。⑤在他正前方的琴袋里,装满了铜币。这些铜币,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如此和谐。一曲终了,我缓缓走上前,俯身弯腰,几枚铜币轻轻落下,声音清脆,这是我对他琴声的致谢。我望着他,笑了笑,本想夸赞他的琴技高超,却觉得此刻无言胜有言,他也回报一个慈祥的笑容。⑥我正准备转身而去时,又一曲响起。开始反复快奏回旋,似流水潺潺,清澈明丽。忽而节奏轻快,伴着拍打琴身,如二重奏般奇妙。一会儿琴风又突转,像悲伤的颂歌,叙述着忧愁。最后高亢激昂,让人赞叹。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浮动的手影,颤动的琴弦,如此契合。⑦这寻常的一幕,原来可以这么美好。我感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与应和。⑧我不打算再去繁华的商店,便走向他对面的环石椅,背靠着花坛,静静地坐看,远远地望着。无关风月,无关忧愁,我也微闭双眼,陶醉在这无限的美好中,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⑨“小姑娘,你也在听他弹吉他吗?”一位东方中年女士问我,“对的”,我微笑回答。“其实你别以为他是卖艺的。我移居到剑桥五年了,常常在广场看到他。后来听人说他年轻时非常有才华,而且现在生活也很富足,但是他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来这里弹吉他,本来只是为了传播快乐,后来竟有人把他当作卖艺的,给他钱。开始时他有些手足无措,但慢慢地,他认为这是别人对他音乐的肯定,心里也获得了坦然和更多的快乐,便欣然接受了。这么多年了,他积攒的铜币全部捐给了红十字会,用来救助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他多么希望没有战争啊。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我可以肯定,他从来没有弹过相同的曲子。”听后,我对老人又多了几分敬佩。长年累月,不弹相同的曲子,这得有多高的造诣?⑩我朝他的方向望去,此时,不知他又在弹奏一首什么曲子。我忽然地发现,在他身旁,有一群白鸽,这些白鸽扇动着翅膀,似一片白色的海洋。那情形,似乎是在为老人伴舞,相互配合得那么默契,好似多年的挚友。⑾我呆若木鸡地驻足在这位老艺术家的面前心潮涌动。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白鸽飞舞,也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人物合一的震撼场面。⑿突然,最后的曲子结束了,清风拂过,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碎成一地的金光斑,所有的白鸽都朝着蓝天的同一方向起飞……⒀我朝他的方向,再次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选自《黄舒灿作品集》,有删改)1.文章以“风吹白鸽拨琴弦”为题有什么好处?2.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选文第⑥段老人的琴风是怎样变化的?4.试分析第12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5.从修辞手法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他好像在变着世间最高超的魔术。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CACDB(1)非宁静无以致远(2)草色入帘青(3)塞下秋来风景异(4)蓬舟吹取三山去(5)断肠人在天涯(6)英雄末路当磨折(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二1.(1)味美(2)勉励(3)“学”同“敩”,教导(4)有时2.A3.(1)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2)喜欢学习却不经常提出问题,这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学习。4.(1)教学相长君子学必好问(2)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三1.(1)母亲翻找螃蟹(2)母亲发现螃蟹(3)母亲放下螃蟹2.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3.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表现了母亲的善良;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4.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