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孔子没有直接地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之一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孔子生活于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则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在春秋的时候,周朝的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士,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也就是说,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致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他曾和梁惠王说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间的大厮杀。所以这时已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段话可能反映着当日各国备战的情节,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日国君草菅民命的一种控诉。(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不似孟子凡事紧张,因为孔子有“君子坦荡荡”的风格。B.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C.孔子比孟子有耐性,所以他称赞管仲又攻击管仲,不值阳货为人又回拜阳货。D.孔孟思想的不同,一定与《论语》《孟子》的取材、二人生活的时代、个性有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整体逻辑上是逐层推进的。B.文章从孔孟对“性”和“礼”的不同态度出发,重点分析了形成这种不同的社会原因。C.文章引用齐宣王和梁惠王问政于孟子的例子,有力说明了孟子思想具有“革命性”。D.文章认为孔孟思想如影相随,但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孔孟思想有本质的区别。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保持一种悠闲的态度;而孟子却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孔子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但孟子却认为道德是由内在自我产生的,人人都能做圣贤。C.孔子非常尊重“礼”,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不囿于“礼”,性格急躁,做事缺乏耐心,行事全凭己意。D.春秋时周朝的封建制度没有完全败坏,战事也未波及全民;战国时的动乱则是剧烈的,诸侯国之间准备长期大厮杀。【答案】1.B2.D3.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材料二:记者:读书能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魏玉山:邓小平同志曾经把书籍比喻为“精神食粮”。读书就是汲取精神营养。读书不仅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技能,增长一个人的知识,增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也能起到塑造作用。黄志坚:读书,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群人,进而可以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特别是在当下,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交互和知识汲取效率迅速提高,文化内容爆炸式增长,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互联网特有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和诉诸感官的视听形态,无形中会助推喧嚣、多元、极化和圈层化的氛围。从这个角度讲,现代人读书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一种与书籍这一媒介形态深度相关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让人能沉静下来,更为理性、全面、有语境、有深度地去思考去认识自己与世界。可以说,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的精神世界通常会是更加丰富多彩、更为理性客观的。王蒙:除了读书,我几乎想象不出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能全面改善人的精神世界。就我自己而言,虽然读熟悉的书会很愉悦,但我也读一些自己看着费劲的书。比如文言文经典。在开始读《庄子》时,我起码有300字不认识,那我怎么读《庄子》?怎么写有关《庄子》的书?很简单,翻着《辞源》《辞海》,一边查一边研究。这样就把读书变成了一个自我提高和塑造的过程。记者:读书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有怎样的意义?王蒙:社会文明程度,会通过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如人的礼仪行止,包括说话的方式、讨论问题的方法、对待他人观点的态度等等。一个社会读书多一些,文明程度也会相应高一些。黄志坚: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本好书是照亮心灵的火炬,是引领社会的旗帜,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魏玉山:书籍是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承的最主要载体,读书是传承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书籍也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工具,读书是一个民族文化创新、科技创造的前提,全民阅读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创造奠定了群众基础与知识基础。记者:您认为,怎样的书算得上一本好书?黄志坚:什么是好书?作为读者,当然是必须是好看和有用的图书。在书架上选书时,恐怕是要做到四看:一看内容的吸引力,这是最重要的;二是作者的知名度和专业性;三是出版社的品牌;四看书籍的装帧质量和价格。作为我个人,因为我是从事出版工作的,我认为一本“好书”的标准,应该是“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产品,即内容好、销售好,就是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同时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魏玉山:什么是好书,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如《水浒》《红楼梦》,在清代曾经是禁书,到当代成了经典。再往前追溯,“四书五经”在秦朝时是禁书,经过汉儒的推崇,逐渐成了后世的经典。具体到当下,好书是因人而异的。对学者而言,知识广博、体系精深、论述深入的书是好书。对普通读者而言,内容丰富、语言通俗也是好书。对幼童而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就是好书。但凡一本书,能够为人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提升文化的素养、提供心灵的抚慰、砥砺个人的精神,就是好书。王蒙:我认为一本好书,要语言好、内容深刻,思考问题的角度新颖、高于常人。更为重要的是书的态度,要有大爱的态度、大公的情怀、负责任的心态,要有敬畏心、感恩心、谦卑心、谦让心。正如一个人有品质一样,书籍也有品质,这样的书就会让人爱读并得到一些启发。(节选自《光明日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黑塞不赞成年轻人在咖啡馆和舞池里消磨时光,认为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真正的生活。B.花气力、下功夫阅读杰作,常常不像阅读时髦读物那样适合口味、带有刺激,却能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C.互联网迅猛发展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而读书能让读者沉静下来,深度思考,更能提高汲取知识的效率。D.魏玉山、黄志坚、王蒙都认为读书不仅能使人增长知识,改善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但黑塞认为尽管读书有害、会危害生活,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仍提倡人们阅读。B.王蒙认为《庄子》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文言文经典,虽然在阅读过程中有些费劲,但却有助于改善人的精神世界。C.读书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全民阅读则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创造奠定扎实的基础。D.“好看”“有用”是读者评价书的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时,这也是出版者在出版图书时所极力追求的目标。6.学校图书馆要购买一批新书,向同学们征询购买建议。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购书建议。【答案】4.B5.A6.①重视内容和品质:内容有吸引力,能提供师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心灵和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语言精美,内容深刻,观点新颖。②重视外在因素:作者和出版社的知名度,图书的质量和价格。③兼顾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不同,学科之间的需求不同,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需求不同。(意思对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当表董益新这是江南一个春雨淅沥的夜晚,小镇狭长的弄堂里两个黑衣人一闪而过,在一处高宅大门前停了下来,黑夜里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小缝,吴掌柜提着风灯,半张麻脸从门缝里露了出来:“你们找……”话未说完,风灯已“啪”地掉到地上,大门随即关了个严实。满脸大胡子的黑衣人举手便要擂门,另一名清瘦的黑衣人赶紧按住他的手,压低声音说:“你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大胡子应了一声,便蹲了下去,不再说话。吴老爷正在书房里看着《朱子家训》,刚沏的明前茶冒着氤氲的香气,书房的正墙上挂着一幅吴老爷自己临摹的大字:难得糊涂。吴老爷见吴掌柜跌跌撞撞闯进来,便皱皱眉头,问:“什么事?”吴掌柜结结巴巴地说道:“又来了,老爷,又来了……”“谁?”“昨天来过的那个大胡子又来了。”吴掌柜说完,赶紧用衣袖揩了揩额上的汗珠。吴老爷“哦”了一声,旋即问道:“来了多少人?”吴掌柜说:“两个人。”吴老爷站起来,在书房踱起步来。昨天也是个阴雨天,酉时未至,天已落黑。当铺刚要打烊,一个穿黑衣的大胡子却像风一样闪了进来。大胡子熊腰虎背,鼓鼓的腰间扎着条腰带,一进当铺,就掏出一块鎏金怀表。吴掌柜一见,顿时眼睛一亮,循例问道:“您贵干?”大胡子伸出拇指和食指,在吴掌柜面前一亮。吴掌柜吃了一惊,赶紧问道:“当多少?”大胡子还是不说话,伸出一只手晃了一晃。吴掌柜说:“这个数目,得老爷作主,先生里间请。”吴老爷看看大胡子,又看看鎏金怀表,转身对吴掌柜点了点头。须臾,吴掌柜端来一个托盘,托盘里码着五叠大洋,一叠十块,正好五十。吴老爷又把鎏金怀表往盘里一放,一起推到大胡子跟前。大胡子正要开口,吴老爷却摆摆手,说:“这钱是我捐的。天黑路远,壮士快走吧。”大胡子呆了片刻,弯下腰去,向吴老爷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雨中。吴老爷想起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俄顷,两个黑衣人跟着吴掌柜鱼贯而入。吴老爷连忙起身让座,问:“两位壮士夜深而来,必有要事,还望直言相告。”清瘦的黑衣人欠欠身,说道:“吴老爷,我们是专程向您道歉来的。”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把它放到吴老爷跟前。吴老爷一看,正是昨天那块鎏金怀表。吴老爷微微一笑,把怀表推还给清瘦的黑衣人。吴老爷指指大胡子,说:“昨天,我已说过,那点银元是老朽自捐的。”清瘦的黑衣人说:“昨天,我是让他来当表,没叫他来募捐。这表是我去国外留学时买的,跟我十多年了,还好使。”清瘦的黑衣人说罢,又把怀表推到吴老爷跟前。吴老爷连忙说道:“壮士误会了。老朽开当铺三十多年,多少长了点见识,这法兰西共和国的名表,少说也值一百多个大洋。你们打鬼子除汉奸,老朽早有耳闻,只恨认捐无门。”清瘦的黑衣人见吴老爷依然不收,便说道:“村有村规,国有国法,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如果您不收,我岂不带头坏了规矩?望您成全。”清瘦的黑衣人说罢,长身而起,又是长长的一揖。吴老爷问:“壮士是……”清瘦的黑衣人欠身答道:“在下姓何,单名一个冲字。”吴老爷一听,赶紧站起来:“原来阁下就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何大队长,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啊。如此说来,这怀表我更不应该收了,你打鬼子用得着。”吴老爷说完,又把怀表推到何大队长跟前。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转眼到了秋天。这天哨兵忽然给何大队长送来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满脸麻子的人送来的。何大队长拆开一看,包里都是部队急需的药品,其间还夹杂着那块鎏金怀表和一封信。信上写道:何大队长台鉴:鬼子占我河山,杀我同胞,毁我村舍,老朽之当铺也被掳掠一空矣!我六尺男儿必手刃之而后快,然老朽老矣,空负报国之心。明日,有一队鬼子要来镇上运粮,镇南塘西桥乃粮队必经之地,望何大队长务必奔袭之。此表暂作定金,日后老朽另当重谢!何大队长看罢来信,在桌上重重地擂了一拳,大声地叫道:“好!”(摘编自《短小说》)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出场人物而是用“黑衣人”代称,两个“黑衣人”在阴雨之夜拜访,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中的鎏金怀表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作为线索贯穿整篇小说,最后怀表被当做抗日的定金支持了抗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C.小说语言很有特点,既有口语又有书面语,吴老爷与何大队长的对话使用了不少书面语,说明何大队长不仅能打鬼子,还接受过良好的教育。D.小说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塑造了吴掌柜的形象,用吴掌柜开门禀报时的“慌”,反衬吴老爷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8.小说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吴老爷还是何大队长?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答案】7.D8.①情节安排上,交代了何大队长专程来道歉送表的缘由,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人物塑造上,塑造的孔武有力、缺少原则的大胡子形象,衬托了何大队长的知书达理、讲究原则的人物形象。③主旨表达上,与后文何大队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讲究原则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军民一心共同抗日的主旨。9.(示例一)是吴老爷。①从篇幅上看,写吴老爷的文字相对较多。②从情节上看,主要情节都是写吴老爷的。③从形象上看,吴老爷的性格最鲜明。④从主旨上看,有关吴老爷的内容既能表现抗日军队爱人民,又能表现人民拥护抗日军队,作用最大。(答出三点即可。)(示例二)是何大队长。①从情节上看,何大队长送表是主要内容,前文内容都是铺垫。②从形象上看,何大队长是抗日军队的代表,是小说歌颂的对象。③从主旨上看,何大队长最能表现抗日军队的爱民作风。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洪彦升字仲达,饶州乐平人。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历郴州判官,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彦升尝辟广西经略府,或称其才,擢提举常平。御史中丞石公弼荐新提举广西学事幸义可御史,及陛辞,适与同日,徽宗两留之,遂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彦升孤立,任言责阅五年,论:“蔡京再居元宰,假绍述之名,一切更张,败坏先朝法度,朋奸误国,公私困弊。既已上印,而偃蹇都城,上凭眷顾之恩。中怀跋扈之志。愿早赐英断,遣之出京。“何执中缘潜邸之旧,德薄位尊,当轴处中,殊不事事,见利忘义,唯货殖是图。愿解其机政,以全晚节。”“吕惠卿与张怀素厚善,序其所注《般若心经》云:‘我遇公为黄石之师。’且张良师黄石之策,为汉祖定天下,惠卿安得辄以为比?”他如邓洵仁、蔡疑、刘拯、李孝称、许光凝、许几、盛辛、李弓惠、任熙明之流,皆条摭其过,一不为回隐。右仆射张商英与给事中刘嗣明争曲直,事下御史。彦升蔽罪商英,商英去。又累疏抨郭天信以谈命进用,交结窜斥;因请禁士大夫毋语命术,毋习释教。先是,诏诸道监司具法令未备,若未便于民者,久而弗上。彦升言:“吏狃于势,随时俯仰,不能上承德音,因缘为奸者众。有因追科而欲害熙宁佞保伍之法,因身丁而故摇崇宁学校之政,省事原情,当有劝沮。宜遣官编汇,辨其邪正,以行赏罚。”皆从之。迁给事中。尝谒告一日,而张商英复官之旨经门下,言者以为顾避封驳,出知滁州。寻加右文殿修撰,进徽猷阁待制,知吉州。久之,知潭州,未行,卒,年六十三。赠太中大夫。(节选自《宋史•洪彦升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B.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C.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D.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宰,文中指宰相。宰相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B.潜邸,又称潜龙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有时借指太子尚未即位。C.释教,即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取其第一个字作为名称,故称佛教为释教。D.保伍,古代为了有充足的军力而将百姓五家编为一伍,又立保相统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洪彦升为人忠厚,拒绝不劳而获。他带着母亲奔赴任职之地,在尽孝的同时又为国尽忠;能够宽待前任县尉,给别人提供方便却不收取好处。B.洪彦升不信邪说,敢于明断是非。当官员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不怕得罪人,明确归责;又多次上疏说明郭天信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朝廷重用。C.洪彦升不畏权贵。数次指责权奸。他在担任御史的时候,从不回避隐瞒权臣的过错,指责吕惠卿德不配位,将邓洵仁、任熙明等人的过错逐条列出。D.洪彦升关心时政,提出治理良方。他深知社会积弊太久,主张对违法乱纪者有所规劝和阻止,建议派遣官吏汇编作奸犯科之事,以便实行赏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当轴处中,殊不事事,见利忘义,唯货殖是图。(2)吏狃于势,随时俯仰,不能上承德音,因缘为奸者众。【答案】10.C11.D12.C13.(1)官居要职,却不做事,看见利益就忘了大义,只把财货当作要谋取的东西。(2)官员们对情势习以为常,顺应时势应付周旋,不能秉承朝廷旨意,趁机做奸诈之事的人很多。(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人日①两首(其二)杜甫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樽前柏叶②休随酒,胜里金花③巧耐寒。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早春重引江湖兴,直道无忧行路难。【注】①人日:旧时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杜甫当时正要离开夔州,赴江陵。②柏叶:古时习俗,将柏叶浸酒,元旦饮用。③胜里金花:指当时妇女头上的花形金饰。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世同庆人日,诗人随习俗和大家谈笑度过初七,开篇“一谈一笑”奠定全诗感情基调。B.“无忧”是这首诗的主旋律,诗人因早春到来尽情欢娱,但其间也流露出人生艰难的感慨。C.颈联运用夸张手法,写诗人剑气冲天,琴声如流水一般动听,以此表现自己的抱负和才能。D.诗中“看”寒”“弹”“难”押韵,朗朗上口,使诗句富有音乐美,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15.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最后两句与李白的《行路难》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答案】14.C15.相同之处: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的执着追求和对前途的乐观精神。不同之处:李诗更强调自己坚信总有一天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杜诗更强调坚持自己的正直理念,走人生正道。(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两句,强调学习对于增加人的智慧和端正人的行为的积极作用。(2)杜甫《登高》中,“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猿声哀怨凄惨,沙渚色彩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赤壁赋》中用蛟龙、思妇听箫声后反应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风急天高猿啸哀(4).渚清沙白鸟飞回(5).舞幽壑之潜蛟(6).泣孤舟之嫠妇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的。当科学理论与技术作用于社会,();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食品安全谣言,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一个谣言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大相径庭相反相成盛气凌人满城风雨B.天壤之别相辅相成来势汹汹甚嚣尘上C.大相径庭相辅相成盛气凌人甚嚣尘上D.天壤之别相反相成来势汹汹满城风雨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D.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被谣言蒙蔽,更不至于助推谣言的再传播。【答案】17.B18.D19.C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吃饭看、走路看、坐车看……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对的依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伤眼睛、伤颈椎之外,长期低头会导致椎间盘向前突出,刺破硬脊髓膜,从而造成脑脊液外渗,也就是脑子“漏水”,最终导致颅内低压。低颅压最常见的表现是站立时头痛,躺下头痛缓解。部分患者可发生颅内出血、脑子下沉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长时间低头除了导致脑子“漏水”,还可能导致颈部肌肉酸痛,甚至双手肌肉萎缩。为此,医生建议,低头族、IT工作者、驾驶员等人群,________________,防范脑脊液漏的发生;而天生硬脊膜薄弱或者骨刺增生的人群,要尽量避免做瑜伽等对脊柱过度屈伸的运动。【答案】(1)离了仿佛就没了安全感(2)也让人们的健康危机四伏(3)一定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低头21.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意思,不超过15个字。人们发表议论,都希望读者能理解自己的思想,接受自己的观点,因此,根据读者的情况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法,就很有必要。毛泽东所说的党八股的罪状之一就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我们在写议论文时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写作前可仔细思考:我的文章是为哪些读者写的?他们的年龄、知识层次、阅读能力和阅读喜好如何?他们最关心哪些问题?设想讨论哪些问题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怎样表达更容易让读者信服,这样才能使议论达到预期效果。【答案】写议论文要有读者意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作序时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请从《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任选一位人物,结合你阅读《红楼梦》的感悟,给她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要求:符合书信格式,自拟题目(必须),自选角度,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给宝钗的一封信宝钗姐姐:你好,我是生活在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自从有幸在《红楼梦》中见过你,我就对你情有独钟。或许世人都爱黛玉,爱慕她的才情,同情她的遭遇,我却更理解你的苦衷。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你便是以这般仙人之姿,步入我的视线。你是薛家养在闺阁之中的娇娇小姐,亦是众人口中贤良淑德的女子,品格端方,容貌昳丽,且天资聪慧,博学宏览,更是不愧为金陵十二钗之首。生于贵门,你为人宽宏大度,温柔贤淑,大方得体,会为人处世之道,你的言行,你的举止,无不透露着你独有的淡雅和谐,自然之境,与那些传统封建社会下的贵族小姐所显示出的贵族威风大不相同。你发自内心的孝敬长辈,理解兄弟姊妹,体贴下人,你几乎把每一个方面都照顾到了极致,哪怕获得一致称颂,你也不愿摆出一点架子。你的才华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自幼随父亲读书写字,在文学,医学,地理等方面皆有造诣。在惜春描画大观园时,因复杂的地势布局,在大家都束手无策之时,唯有你能一阵见血指出问题关键。而这都源于你博学的知识。在受王夫人之托打理大观园时,你能够管理妥当,计算精细,考虑周详。而在你所作的柳絮词中却又彰显了你心中的“青云之志”,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下,不知你是以何种心情写下诗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你知道你无法独立实现“青云之志”,只有借助外力才可。可你本又是一派雅淡平和的女子,偏心底又藏着这些宏大的理想,唯有通过婚姻觅得一位好夫婿,通过夫婿的金榜题名,仕途高升,立身扬名而妻凭夫贵,实现你的青云之志。其实或许你也有想过,贾宝玉是否真正是你想要的那个人。也许是年少青梅竹马的情分,加之情窦初开时被懵懂感情袭中,以及在封建礼教下顺承父母之心,你终是嫁给了贾宝玉。成婚之际,当你想起你的夫君满心儿女情长,无意十年寒窗,如今心中所爱之人另有其人,你真的不会失望吗?你的青云之志付诸东风,你的温柔缱绻也终错付。倘若有来世,我想对你说,别做个傻姑娘,满心满眼只有一个靠不住的夫君,你的文采,你的德行,你的青云之志,足以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让人高攀不起的姑娘,拥有更好的人生,而是不独留一句“金簪雪里埋”哀怨终了。一个倾慕你的妹妹2021年X月X日试卷解析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孔子没有直接地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之一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的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地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虽不值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孔子生活于春秋时代的末期。孟子则是战国时代的前中段。在春秋的时候,周朝的封建制度,已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以前各小国各自为政,里面主持国政的卿和大夫以及担任下级军官的士,全部世袭,一切都按成规,也就是说,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之原则已不再适用。但是公侯伯子男的互相征伐,仍以道德的名义出之。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未波及全民,不致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示着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孟子有时候被人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人准备伐燕,他说燕可伐。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他曾和梁惠王说过“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孟子开始游说的时候,也正是商鞅受刑,苏秦、张仪提倡合纵连横之季。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间的大厮杀。所以这时已不再是春秋时代竞技式的战争了。孟子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段话可能反映着当日各国备战的情节,也可以说是他对当日国君草菅民命的一种控诉。(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不似孟子凡事紧张,因为孔子有“君子坦荡荡”的风格。B.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即使是圣贤,也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C.孔子比孟子有耐性,所以他称赞管仲又攻击管仲,不值阳货为人又回拜阳货。D.孔孟思想的不同,一定与《论语》《孟子》的取材、二人生活的时代、个性有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整体逻辑上是逐层推进的。B.文章从孔孟对“性”和“礼”的不同态度出发,重点分析了形成这种不同的社会原因。C.文章引用齐宣王和梁惠王问政于孟子的例子,有力说明了孟子思想具有“革命性”。D.文章认为孔孟思想如影相随,但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孔孟思想有本质的区别。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保持一种悠闲的态度;而孟子却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孔子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但孟子却认为道德是由内在自我产生的,人人都能做圣贤。C.孔子非常尊重“礼”,做事讲究礼尚往来,而孟子则不囿于“礼”,性格急躁,做事缺乏耐心,行事全凭己意。D.春秋时周朝的封建制度没有完全败坏,战事也未波及全民;战国时的动乱则是剧烈的,诸侯国之间准备长期大厮杀。【答案】1.B

2.D

3.C【考点】社会科学类,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解析】【分析】1.A项,“因为孔子有‘君子坦荡荡’的风格”这个地方,强加了因果关系。C项,曲解文意,孔子“称赞管仲又攻击管仲,不值阳货为人又回拜阳货”,不是他“比孟子有耐性”,而是出于对“礼”的尊重。D项,错在“一定与《论语》《孟子》的取材、二人生活的时代、个性有关”这个地方。选项犯了“或然”与“必然”混淆的错误,原文是“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故选B。

2.D项,错在“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孔孟思想有本质的区别”这个地方。其实,孔孟思想没有本质区别,孟子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故选D。

3.C项,错在“孟子则不囿于‘礼’,性格急躁,做事缺乏耐心,行事全凭己意”这个地方,“全凭己意”表述太绝对。从“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等语句看出,是国君先假装有病,他才“称病”。也就是国君首先不像国君应有的法度、礼仪,他才如此,也就是符合“先礼后兵”的处世原则的。故答案为:1.B;2D;3C;【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材料二:记者:读书能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魏玉山:邓小平同志曾经把书籍比喻为“精神食粮”。读书就是汲取精神营养。读书不仅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技能,增长一个人的知识,增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也能起到塑造作用。黄志坚:读书,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群人,进而可以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特别是在当下,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交互和知识汲取效率迅速提高,文化内容爆炸式增长,但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互联网特有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和诉诸感官的视听形态,无形中会助推喧嚣、多元、极化和圈层化的氛围。从这个角度讲,现代人读书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一种与书籍这一媒介形态深度相关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让人能沉静下来,更为理性、全面、有语境、有深度地去思考去认识自己与世界。可以说,一个爱好读书的人,他的精神世界通常会是更加丰富多彩、更为理性客观的。王蒙:除了读书,我几乎想象不出有一种更好的方式,能全面改善人的精神世界。就我自己而言,虽然读熟悉的书会很愉悦,但我也读一些自己看着费劲的书。比如文言文经典。在开始读《庄子》时,我起码有300字不认识,那我怎么读《庄子》?怎么写有关《庄子》的书?很简单,翻着《辞源》《辞海》,一边查一边研究。这样就把读书变成了一个自我提高和塑造的过程。记者:读书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有怎样的意义?王蒙:社会文明程度,会通过很多方面表现出来,如人的礼仪行止,包括说话的方式、讨论问题的方法、对待他人观点的态度等等。一个社会读书多一些,文明程度也会相应高一些。黄志坚: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一本好书是照亮心灵的火炬,是引领社会的旗帜,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魏玉山:书籍是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承的最主要载体,读书是传承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书籍也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传播的重要工具,读书是一个民族文化创新、科技创造的前提,全民阅读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创造奠定了群众基础与知识基础。记者:您认为,怎样的书算得上一本好书?黄志坚:什么是好书?作为读者,当然是必须是好看和有用的图书。在书架上选书时,恐怕是要做到四看:一看内容的吸引力,这是最重要的;二是作者的知名度和专业性;三是出版社的品牌;四看书籍的装帧质量和价格。作为我个人,因为我是从事出版工作的,我认为一本“好书”的标准,应该是“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产品,即内容好、销售好,就是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同时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魏玉山:什么是好书,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如《水浒》《红楼梦》,在清代曾经是禁书,到当代成了经典。再往前追溯,“四书五经”在秦朝时是禁书,经过汉儒的推崇,逐渐成了后世的经典。具体到当下,好书是因人而异的。对学者而言,知识广博、体系精深、论述深入的书是好书。对普通读者而言,内容丰富、语言通俗也是好书。对幼童而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就是好书。但凡一本书,能够为人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提升文化的素养、提供心灵的抚慰、砥砺个人的精神,就是好书。王蒙:我认为一本好书,要语言好、内容深刻,思考问题的角度新颖、高于常人。更为重要的是书的态度,要有大爱的态度、大公的情怀、负责任的心态,要有敬畏心、感恩心、谦卑心、谦让心。正如一个人有品质一样,书籍也有品质,这样的书就会让人爱读并得到一些启发。(节选自《光明日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黑塞不赞成年轻人在咖啡馆和舞池里消磨时光,认为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真正的生活。B.花气力、下功夫阅读杰作,常常不像阅读时髦读物那样适合口味、带有刺激,却能学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C.互联网迅猛发展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而读书能让读者沉静下来,深度思考,更能提高汲取知识的效率。D.魏玉山、黄志坚、王蒙都认为读书不仅能使人增长知识,改善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但黑塞认为尽管读书有害、会危害生活,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仍提倡人们阅读。B.王蒙认为《庄子》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文言文经典,虽然在阅读过程中有些费劲,但却有助于改善人的精神世界。C.读书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全民阅读则为文化、科技的创新创造奠定扎实的基础。D.“好看”“有用”是读者评价书的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时,这也是出版者在出版图书时所极力追求的目标。6.学校图书馆要购买一批新书,向同学们征询购买建议。请结合材料,提出你的购书建议。【答案】4.B5.A6.①重视内容和品质:内容有吸引力,能提供师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心灵和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语言精美,内容深刻,观点新颖。②重视外在因素:作者和出版社的知名度,图书的质量和价格。③兼顾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不同,学科之间的需求不同,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需求不同。(意思对即可)【考点】分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新闻,报告【解析】【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黑塞不赞成年轻人在咖啡馆和舞池里消磨时光,认为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真正的生活”错误,黑塞只是否定“泡咖啡馆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的观点,并非说只有“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才是接近生活的唯一途径。C.“更能提高汲取知识的效率”错,原文是说“互联网飞速发展”使“知识汲取效率迅速提高”。D.“魏玉山、黄志坚、王蒙都认为读书不仅能使人增长知识,改善人的精神世界,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错误,根据文本,只有黄志坚提到读书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中信息,分析把握材料中观点态度能力。A.原文“尽管如此”的“如此”是指“读书太多可能有害”,并不能等同为选项中的黑塞认为的“读书尽管有害、危及生活”。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中信息,针对材料中提到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题目首先设置了一个情境——学校图书馆要购买一批新书,向同学们征询购买建议,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提出自己的购书建议。通读几则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材料二。仔细阅读材料二,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王蒙说“我认为一本好书,要语言好、内容深刻,思考问题的角度新颖、高于常人。更为重要的是书的态度,要有大爱的态度、大公的情怀、负责任的心态,要有敬畏心、感恩心、谦卑心、谦让心。正如一个人有品质一样,书籍也有品质,这样的书就会让人爱读并得到一些启发”可得出要重视内容和品质:内容有吸引力,能提供师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心灵和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语言精美,内容深刻,观点新颖。根据材料二黄志坚的说法:“什么是好书?作为读者,当然是必须是好看和有用的图书。在书架上选书时,恐怕是要做到四看:一看内容的吸引力,这是最重要的;二是作者的知名度和专业性;三是出版社的品牌;四看书籍的装帧质量和价格。作为我个人,因为我是从事出版工作的,我认为一本‘好书’的标准,应该是‘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产品,即内容好、销售好,就是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同时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可得出要求重视外在因素:作者和出版社的知名度,图书的质量和价格。根据材料二魏玉山的观点:“什么是好书,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具体到当下,好书是因人而异的。对学者而言,知识广博、体系精深、论述深入的书是好书。对普通读者而言,内容丰富、语言通俗也是好书。对幼童而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就是好书。但凡一本书,能够为人提供所需要的信息、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提升文化的素养、提供心灵的抚慰、砥砺个人的精神,就是好书”可得出要兼顾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不同,学科之间的需求不同,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需求不同。故答案为:4B;5A

6①重视内容和品质:内容有吸引力,能提供师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对人的心灵和精神产生积极影响;语言精美,内容深刻,观点新颖。②重视外在因素:作者和出版社的知名度,图书的质量和价格。③兼顾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老师和学生的需求不同,学科之间的需求不同,低年级和高年级之间的需求不同。(意思对即可)【点评】4此题考核理解、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考生可以在通读文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到原文找到答案所在位置,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出细微的差别进行选择。

5此题考查理解、推断文本的能力。这类题型一般为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多选择文中易被忽视的词语。这就要求考生通读文本时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是一些副词(有些、一般、可能、将要等)。

6此类题目一般考核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考生可以在通读文本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到原文找到答案所在位置,进行概括,组织答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当表董益新这是江南一个春雨淅沥的夜晚,小镇狭长的弄堂里两个黑衣人一闪而过,在一处高宅大门前停了下来,黑夜里响起轻轻的叩门声。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小缝,吴掌柜提着风灯,半张麻脸从门缝里露了出来:“你们找……”话未说完,风灯已“啪”地掉到地上,大门随即关了个严实。满脸大胡子的黑衣人举手便要擂门,另一名清瘦的黑衣人赶紧按住他的手,压低声音说:“你忘了,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大胡子应了一声,便蹲了下去,不再说话。吴老爷正在书房里看着《朱子家训》,刚沏的明前茶冒着氤氲的香气,书房的正墙上挂着一幅吴老爷自己临摹的大字:难得糊涂。吴老爷见吴掌柜跌跌撞撞闯进来,便皱皱眉头,问:“什么事?”吴掌柜结结巴巴地说道:“又来了,老爷,又来了……”“谁?”“昨天来过的那个大胡子又来了。”吴掌柜说完,赶紧用衣袖揩了揩额上的汗珠。吴老爷“哦”了一声,旋即问道:“来了多少人?”吴掌柜说:“两个人。”吴老爷站起来,在书房踱起步来。昨天也是个阴雨天,酉时未至,天已落黑。当铺刚要打烊,一个穿黑衣的大胡子却像风一样闪了进来。大胡子熊腰虎背,鼓鼓的腰间扎着条腰带,一进当铺,就掏出一块鎏金怀表。吴掌柜一见,顿时眼睛一亮,循例问道:“您贵干?”大胡子伸出拇指和食指,在吴掌柜面前一亮。吴掌柜吃了一惊,赶紧问道:“当多少?”大胡子还是不说话,伸出一只手晃了一晃。吴掌柜说:“这个数目,得老爷作主,先生里间请。”吴老爷看看大胡子,又看看鎏金怀表,转身对吴掌柜点了点头。须臾,吴掌柜端来一个托盘,托盘里码着五叠大洋,一叠十块,正好五十。吴老爷又把鎏金怀表往盘里一放,一起推到大胡子跟前。大胡子正要开口,吴老爷却摆摆手,说:“这钱是我捐的。天黑路远,壮士快走吧。”大胡子呆了片刻,弯下腰去,向吴老爷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雨中。吴老爷想起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俄顷,两个黑衣人跟着吴掌柜鱼贯而入。吴老爷连忙起身让座,问:“两位壮士夜深而来,必有要事,还望直言相告。”清瘦的黑衣人欠欠身,说道:“吴老爷,我们是专程向您道歉来的。”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把它放到吴老爷跟前。吴老爷一看,正是昨天那块鎏金怀表。吴老爷微微一笑,把怀表推还给清瘦的黑衣人。吴老爷指指大胡子,说:“昨天,我已说过,那点银元是老朽自捐的。”清瘦的黑衣人说:“昨天,我是让他来当表,没叫他来募捐。这表是我去国外留学时买的,跟我十多年了,还好使。”清瘦的黑衣人说罢,又把怀表推到吴老爷跟前。吴老爷连忙说道:“壮士误会了。老朽开当铺三十多年,多少长了点见识,这法兰西共和国的名表,少说也值一百多个大洋。你们打鬼子除汉奸,老朽早有耳闻,只恨认捐无门。”清瘦的黑衣人见吴老爷依然不收,便说道:“村有村规,国有国法,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如果您不收,我岂不带头坏了规矩?望您成全。”清瘦的黑衣人说罢,长身而起,又是长长的一揖。吴老爷问:“壮士是……”清瘦的黑衣人欠身答道:“在下姓何,单名一个冲字。”吴老爷一听,赶紧站起来:“原来阁下就是让鬼子闻风丧胆的何大队长,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啊。如此说来,这怀表我更不应该收了,你打鬼子用得着。”吴老爷说完,又把怀表推到何大队长跟前。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转眼到了秋天。这天哨兵忽然给何大队长送来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满脸麻子的人送来的。何大队长拆开一看,包里都是部队急需的药品,其间还夹杂着那块鎏金怀表和一封信。信上写道:何大队长台鉴:鬼子占我河山,杀我同胞,毁我村舍,老朽之当铺也被掳掠一空矣!我六尺男儿必手刃之而后快,然老朽老矣,空负报国之心。明日,有一队鬼子要来镇上运粮,镇南塘西桥乃粮队必经之地,望何大队长务必奔袭之。此表暂作定金,日后老朽另当重谢!何大队长看罢来信,在桌上重重地擂了一拳,大声地叫道:“好!”(摘编自《短小说》)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并没有直接介绍出场人物而是用“黑衣人”代称,两个“黑衣人”在阴雨之夜拜访,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中的鎏金怀表是一个重要的道具,作为线索贯穿整篇小说,最后怀表被当做抗日的定金支持了抗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重要作用。C.小说语言很有特点,既有口语又有书面语,吴老爷与何大队长的对话使用了不少书面语,说明何大队长不仅能打鬼子,还接受过良好的教育。D.小说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塑造了吴掌柜的形象,用吴掌柜开门禀报时的“慌”,反衬吴老爷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8.小说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吴老爷还是何大队长?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答案】7.D8.①情节安排上,交代了何大队长专程来道歉送表的缘由,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人物塑造上,塑造的孔武有力、缺少原则的大胡子形象,衬托了何大队长的知书达理、讲究原则的人物形象。③主旨表达上,与后文何大队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讲究原则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军民一心共同抗日的主旨。9.(示例一)是吴老爷。①从篇幅上看,写吴老爷的文字相对较多。②从情节上看,主要情节都是写吴老爷的。③从形象上看,吴老爷的性格最鲜明。④从主旨上看,有关吴老爷的内容既能表现抗日军队爱人民,又能表现人民拥护抗日军队,作用最大。(答出三点即可。)(示例二)是何大队长。①从情节上看,何大队长送表是主要内容,前文内容都是铺垫。②从形象上看,何大队长是抗日军队的代表,是小说歌颂的对象。③从主旨上看,何大队长最能表现抗日军队的爱民作风。【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小说【解析】【分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D.“反衬吴老爷并不把黑衣人放在心上”错,小说中写道:吴老爷想起昨天的事,喃喃自语道:“守分安命,顺时听天……”忽然,吴老爷停了下来,对吴掌柜说道:“请!”可见吴老爷不是不放在心上。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对插叙作用的鉴赏能力。题目要求学生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有什么作用。分析插叙大胡子当表情节的作用要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方面进行。从情节的安排方面,“大胡子正要开口,吴老爷却摆摆手,说:‘这钱是我捐的。天黑路远,壮士快走吧。’大胡子呆了片刻,弯下腰去,向吴老爷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雨中”“清瘦的黑衣人欠欠身,说道:‘吴老爷,我们是专程向您道歉来的。’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块怀表,把它放到吴老爷跟前”“清瘦的黑衣人说:‘昨天,我是让他来当表……’清瘦的黑衣人说罢,又把怀表推到吴老爷跟前”“清瘦的黑衣人见吴老爷依然不收,便说道:‘国有国法,村有村规,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如果您不收,我岂不带头坏了规矩?望您成全’”“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结合前文穿黑衣的大胡子当表,然后又写清瘦的黑衣人,也就是何大队长专程道歉以及对送表的解释,何大队长送表时对吴老爷的解释对全文故事的缘由起了补充的作用,这样的安排使小说情节的更完整。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分析,“吴掌柜端来一个托盘,托盘里码着五叠大洋,一叠十块,正好五十块。吴老爷又把鎏金怀表往盘里一放,一起推到大胡子跟前。大胡子正要开口,吴老爷却摆摆手,说:‘这钱是我捐的。天黑路远,壮士快走吧。’大胡子呆了片刻,弯下腰去,向吴老爷鞠了一躬,转身消失在夜雨中”“清瘦的黑衣人说:‘昨天,我是让他来当表,没叫他来募捐’”,由此可见,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塑造了大胡子缺少原则的形象。“清瘦的黑衣人见吴老爷依然不收,便说道:‘国有国法,村有村规,部队有部队的规矩,如果您不收,我岂不带头坏了规矩?望您成全’”“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由此可见,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衬托了何大队长有原则、知书达理。从主旨的设置方面分析,“吴老爷一听,赶紧站起来:‘原来阁下就是让日本兵闻风丧胆的何大队长,老朽有眼不识泰山啊。如此说来,这怀表我更不应该收了,你打日本兵用得着。’吴老爷说完,又把怀表推到何大队长跟前”“何大队长见吴老爷决意不收,便站了起来:‘吴老爷美意,在下心领了,失礼之处,还望多多海涵。我们后会有期。’何大队长伸手抓起怀表,往吴老爷手里一塞,转身与大胡子飘然而出,瞬间消失在茫茫黑夜中”“转眼到了秋天。这天哨兵忽然给何大队长送来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满脸麻子的人送来的。何大队长拆开一看,包里都是部队急需的药品,其间还夹杂着那块鎏金怀表和一封信,信上写道:何大队长台鉴:日本兵占我河山,杀我同胞,毁我村舍,老朽之当铺也被掳掠一空矣!我六尺男儿必手刃之而后快,然老朽老矣,空负报国之心。明日,有一队日本兵要来镇上运粮,镇南塘西桥乃粮队必经之地,望何大队长务必奔袭之。此表暂作定金,日后老朽另当重谢”通过穿黑衣的大胡子当表,然后何大队长为了这块表专程来道歉的事情,表现了抗日军队讲原则、不拿群众的东西的品质,插叙大胡子当表的情节,突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结合后文吴老爷给何队长送信及情报,表达了军民一心共同抗日的主旨。

9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能力。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文本说明自己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吴老爷还是何大队长的理由。这篇小说塑造了吴老爷、何大队长等人物形象,对于谁是主要人物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可以认为是“吴老爷”,也可以认为是“何大队长”。但不论谁是主要人物,在阐述理由时,都要谈到人物的作用,可以从情节、人物自身、主旨等方面作答。文章以“鎏金怀表”为线索,围绕“当怀表——送怀表——再送怀表”的情节展开,刻画了吴老爷、何队长等人物形象,表现了军民一心共同抗战的主旨。如果认为吴老爷是主要人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答题:情节上,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吴老爷展开的;人物形象上,吴老爷深明大义,有爱国情怀,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主旨上,通过写吴老爷的内容,表现了人民拥护八路军,八路军爱人民,军民一心共同抗战。另外,写吴老爷的文字量大。如果认为何大队长是主要人物,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作答:情节上,何大队长送还鎏金怀表是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上,何大队长知书达理,讲究原则,是歌颂的对象;主旨上,何大队长是八路军的代表,从他身上可以看出八路军爱护人民的优良作风。故答案为:7D

8①情节安排上,交代了何大队长专程来道歉送表的缘由,使情节更加完整。②人物塑造上,塑造的孔武有力、缺少原则的大胡子形象,衬托了何大队长的知书达理、讲究原则的人物形象。③主旨表达上,与后文何大队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讲究原则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军民一心共同抗日的主旨。

9(示例一)是吴老爷。①从篇幅上看,写吴老爷的文字相对较多。②从情节上看,主要情节都是写吴老爷的。③从形象上看,吴老爷的性格最鲜明。④从主旨上看,有关吴老爷的内容既能表现抗日军队爱人民,又能表现人民拥护抗日军队,作用最大。(答出三点即可。)(示例二)是何大队长。①从情节上看,何大队长送表是主要内容,前文内容都是铺垫。②从形象上看,何大队长是抗日军队的代表,是小说歌颂的对象。③从主旨上看,何大队长最能表现抗日军队的爱民作风。【点评】7该题考查小说内容、手法的把握能力。内容方面要求考生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情节的作用、主题思想,手法方面要求考生掌握人物塑造的方法: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和侧面描写(他人反应、环境烘托等),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也要注意,常见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更要把握运用手法的目的。

8该题考查情节在文中的作用。完成这类题目,同样需要考生把握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主旨、艺术手法等。

9该题考查探究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特别强调对作品的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对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洪彦升字仲达,饶州乐平人。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历郴州判官,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彦升尝辟广西经略府,或称其才,擢提举常平。御史中丞石公弼荐新提举广西学事幸义可御史,及陛辞,适与同日,徽宗两留之,遂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彦升孤立,任言责阅五年,论:“蔡京再居元宰,假绍述之名,一切更张,败坏先朝法度,朋奸误国,公私困弊。既已上印,而偃蹇都城,上凭眷顾之恩。中怀跋扈之志。愿早赐英断,遣之出京。“何执中缘潜邸之旧,德薄位尊,当轴处中,殊不事事,见利忘义,唯货殖是图。愿解其机政,以全晚节。”“吕惠卿与张怀素厚善,序其所注《般若心经》云:‘我遇公为黄石之师。’且张良师黄石之策,为汉祖定天下,惠卿安得辄以为比?”他如邓洵仁、蔡疑、刘拯、李孝称、许光凝、许几、盛辛、李弓惠、任熙明之流,皆条摭其过,一不为回隐。右仆射张商英与给事中刘嗣明争曲直,事下御史。彦升蔽罪商英,商英去。又累疏抨郭天信以谈命进用,交结窜斥;因请禁士大夫毋语命术,毋习释教。先是,诏诸道监司具法令未备,若未便于民者,久而弗上。彦升言:“吏狃于势,随时俯仰,不能上承德音,因缘为奸者众。有因追科而欲害熙宁佞保伍之法,因身丁而故摇崇宁学校之政,省事原情,当有劝沮。宜遣官编汇,辨其邪正,以行赏罚。”皆从之。迁给事中。尝谒告一日,而张商英复官之旨经门下,言者以为顾避封驳,出知滁州。寻加右文殿修撰,进徽猷阁待制,知吉州。久之,知潭州,未行,卒,年六十三。赠太中大夫。(节选自《宋史•洪彦升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B.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C.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D.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宰,文中指宰相。宰相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B.潜邸,又称潜龙邸,指皇帝即位前的住所,有时借指太子尚未即位。C.释教,即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取其第一个字作为名称,故称佛教为释教。D.保伍,古代为了有充足的军力而将百姓五家编为一伍,又立保相统摄。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洪彦升为人忠厚,拒绝不劳而获。他带着母亲奔赴任职之地,在尽孝的同时又为国尽忠;能够宽待前任县尉,给别人提供方便却不收取好处。B.洪彦升不信邪说,敢于明断是非。当官员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不怕得罪人,明确归责;又多次上疏说明郭天信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朝廷重用。C.洪彦升不畏权贵。数次指责权奸。他在担任御史的时候,从不回避隐瞒权臣的过错,指责吕惠卿德不配位,将邓洵仁、任熙明等人的过错逐条列出。D.洪彦升关心时政,提出治理良方。他深知社会积弊太久,主张对违法乱纪者有所规劝和阻止,建议派遣官吏汇编作奸犯科之事,以便实行赏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当轴处中,殊不事事,见利忘义,唯货殖是图。(2)吏狃于势,随时俯仰,不能上承德音,因缘为奸者众。【答案】10.C11.D12.C13.(1)官居要职,却不做事,看见利益就忘了大义,只把财货当作要谋取的东西。(2)官员们对情势习以为常,顺应时势应付周旋,不能秉承朝廷旨意,趁机做奸诈之事的人很多。【考点】翻译,断句,概括分析,文化常识【解析】【分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子意思是:应试得中,调任(他)为常熟县尉。他带着母亲去赴任,到了之后,前任县尉想延长三个月的时间以求举荐,并且将俸禄均分(给洪彦升)。洪彦升住在寺院里,但没有接受(前任县尉)所给的俸禄,约定的期限已到,(前任县尉)才移交官印。“前尉”的意思是“前任县尉”,作“欲申期三月以规荐”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僧舍”是“处”宾语,意思“住在寺院里”,主语是“彦升”,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以规荐”是“申期三月”的目的,中间不能断开。还有“始”为“交”的修饰语,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掌握古代文化常识能力。D.“古代为了有充足的军力”错,保伍只是一种基层户籍编制制度,不是为了储备军力。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指责吕惠卿德不配位”错,依据原文“何执中缘潜邸之旧,德薄位尊”可知,指责的是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