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培优精讲精练:3.2 原子结构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上培优精讲精练:3.2 原子结构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上培优精讲精练:3.2 原子结构_第3页
化学人教版九上培优精讲精练:3.2 原子结构_第4页
化学人教版九上培优精讲精练:3.2 原子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2原子结构【知识精要】一、原子构成原子是由下列粒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带正电荷)以及中子(不带电)构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例如:普通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整体是呈电中性的粒子。3.原子内部结构揭秘—散射实验(如下图所示):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实验结论:(1)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所以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2)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3)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碰到体积很小的金原子核被弹了回来。【特别注意】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区分原子的种类,依据的是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因为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二、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根据这个标准,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2.计算式:Ar=某种原子的质量碳【要点注释】1.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2.每个质子和每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即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即原子核)上。3.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kg。4.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氯17181735.5铁26302656通过分析上表,得到以下结论:(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原子的种类不同;三、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是不相同的,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原子核较近的第一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8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

2.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特别注意】1.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2.把原子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如氖、氩等,它们的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3.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少于4个)较多(一般4~7个)8个(氦是2个)得失电子倾向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易得到电子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不稳定不稳定稳定四、离子

1.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如Na+、、等。2.离子的分类:

3.离子的形成: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1)阳离子: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少,原子带上正电荷,变成了阳离子。(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阴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使原子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多,原子带上负电荷,变成了阴离子。(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离子符号及其意义(数字“2”的意义):

【特别注意】1.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元素的都不变。2.离子和原子的比较:粒子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举例联系【特别注意】分子、原子、离子三者的关系:

【题典精讲】【例题1】含有“氚”的核废水直接排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氚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数是()A.1B.2C.3D.6【答案】A【解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A【例题2】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答案】D【解析】A.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A错误;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故B错误;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错误。D.原子的结构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D【例题3】2017年底,“悟空”号卫星上的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导致”死机”,在遥控指令下,计算机重新启动,卫星恢复正常。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A.原子核,质子 B.原子核,中子 C.电子,原子核 D.电子,质子【答案】A【解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因此,选项中带正电的粒子是原子核、质子;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不带电的粒子是中子;由题知,该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所以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原子核、质子;故只有A正确。故选:A。【例题4】816O表示该氧元素的原子有8个质子,(16﹣8)个中子,818O是816O的一种同位素,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现有两个容器,分别充满714N、613C、818A.所含物质的质量和质子数相等 B.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中子 C.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和原子 D.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和中子【答案】C【解析】两容器内含有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的分子数相同,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7个中子;一个碳原子有6个质子,7个中子;一个氧原子有8个质子,10个中子。A、一个一氧化氮分子的相对质量和质子数分别为32、15;一个一氧化碳的相对质量和质子数分别为31、14,所含物质的质量不相等,故错误;B、一个一氧化氮的质子和中子数分别为15、17;一个一氧化碳的质子和中子数分别为14、17,含有不相同数目的质子,故错误;C、一个一氧化氮的中子和原子数分别为17、2;一个一氧化碳的中子和原子数分别为17、2,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和原子,故正确;D、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一个一氧化氮的电子和中子分别为15、17;一个一氧化碳的电子和中子数分别为14、17,含有不相同数目的电子,故错误。故选:C。【例题5】下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③⑤B.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②③C.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⑤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的原子是①【答案】C【解析】A.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③⑤质子数都是17,故A正确;B.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故B正确;C.⑤是离子结构示意图,故C错误;D.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易失电子,故D正确;故选C【例题6】如图为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0核外电子数为8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上有6个电子C.氧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D.氧原子在化学而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答案】D【解析】A.氧原子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6-8=8,核外电子数为8,故A错误;B.氧原子核外第一层电子数为2,故B错误;C.无法看出,故C错误;D.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容易得到2个电子,故D正确【例题7】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答案】C【解析】a表示电子,b表示中子,c表示质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故选C【例题8】已知钠、镁、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24、27、56,则质量相等的钠、镁、铝、铁四种金属,所含原子数量最多的是()钠B.镁C.铝D.铁【答案】A【解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成正比,钠、镁、铝、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3、24、27、56,四种原子的质量关系是钠<镁<铝<铁,故相同质量的四种金属,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钠。故选A【例题9】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答案】A【解析】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氢原子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反氢原子由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故A正确。【例题10】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分子间存在一定间隔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答案】A【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B.图中表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间存在间隔,故B正确;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C正确;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D正确。故选A【例题11】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B.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D.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答案】D【解析】A.若x=17,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离子符号是Cl-,故A正确;B.若x=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原子,故B正确;C.若x=19,质子数=19,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是阳离子,故C正确;D.若x=20,质子数=20,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D【例题12】下列粒子可以通过得到电子变成原子的是()ClB.O2-C.D.【答案】C【解析】A.是氯原子,不需要得失电子;B.氧离子是失去两个电子变成氧原子;C.图中表示镁离子结构示意图,需要得到两个电子变成镁原子,D.表示的氟原子。故选C【例题13】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和b,他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b+m+nB.a=b-m+nC.a=b+m-nD.a=b-m-n【答案】A【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Xm+是其失去m个电子后形成的,Yn-是其原子得到n个电子后形成的,因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a-m=b+n,故选A【例题14】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Z,Am-核外电子数为,Bn+与Am-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Bn+的核电荷数为,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Bn+中的中子数为。【答案】Z+mZ+m+ny-Z-m-n【解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Z,Am-是A原子得到m个电子后形成的,故其核外电子数为Z+m;,Bn+与Am-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Bn+的核外电子数是Z+m,Bn+是B原子失去n个电子形成的,故其核外电子数是Z+m+n,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Bn+中的中子数是y-Z-m-n【考点训练】1.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32He),其原子核内质子数2,中子数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A.1B.2C.3D.4【答案】B【解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B2.从原子中失去或得到电子后,一定会引起()A.相对原子质量变化 B.核电荷数变化C.化学性质变化D.电子层数变化【答案】C【解析】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原子得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化学性质也改变。故选C3.已知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氢原子的核外有1个电子,核内无中子;每个氧原子的核内由8个质子,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1个水分子中共有个质子,个中子,个原子核,个电子。整个水分子电性【答案】108310不显【解析】见答案3.某粒子Mn+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m=2+8B.m=2+8+nC.m=2+8-nD.m=8+n【答案】B【解析】Mn+是M失去n个电子形成的,根据结构示意图可知,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8+n。故选B5.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结构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不显电性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C.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原子的质量D.在现有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答案】B【解析】中子不带电,故选B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呈电中性B.原子是实心球体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答案】B【解析】原子内部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选B7.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在干冰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A.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但是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故A说法错误;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B说法错误;C.同种原子按不同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故C说法正确;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核外电子发生改变,原子核不变,故D说法错误。故选:C。82018年11月12日,我国大型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实现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运行,这为重氢原子(含有1个中子的氢原子)的可控核聚变反应提供了可能,人类或在不久的将来用上这种非常清洁且安全的能。下列关于重氢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 B.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C.重氢原子用肉眼就可以看到 D.重氢原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答案】A【解析】A.重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故A正确;B.重氢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故核外有一个电子,故B错误;C.原子是微观的,肉眼看不到,故C错误;D.原子不带电,故D错误。故选A9.150年前,门捷列夫依据相对原子质量排出元素周期表。现依据原子中质子数排列元素周期表。原子的质子数等于()A.相对原子质量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电荷数 D.中子数【答案】C【解析】A、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等于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错误。B、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错误。C、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正确。D、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等于中子数,故选项错误。故选:C。10.科学理论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传承前人的正确观点,纠正错误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关于原子结构的学说有: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②原子是可分的③原子呈球形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其中经过卢瑟福传承和发展后形成的观点是()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⑤⑥【答案】A【解析】①在球体内充斥正电荷,电子镶嵌其中是错误的,因为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内,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②原子是可分的,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③原子呈球形是正确的;④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正确;⑤原子中有带正电的原子核是正确的;⑥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正确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A。11.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A.101 B.157 C.258 D.359【答案】A【解析】解: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101;故选:A。12.滨海同学在学校化学组组织的“我眼中的原子”演讲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汤姆森发现电子帮助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质子数发生了变化,导致元素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影响其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搭建”成分子【答案】B【解析】A.汤姆森发现电子帮助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故A说法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质子数不发生变化,故B说法错误;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C说法正确;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搭建”成分子,故D说法正确。故选:B。13.我国的“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零的突破。月球背面有着极为优异的“氦﹣3”(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能较好地解决能危机。下列关于氦﹣3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B.常温时该元素化学性质很活泼 C.氦﹣3与氦﹣4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D.其元素符号为Ha【答案】C【解析】A.因为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时核外会有2个电子,故错误;B.当原子核外存在一个电子层且该层电子数是2时是一种稳定结构,氦3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该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稳定,故错误;C.氦﹣3与氦﹣4均属于氦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正确;D.氦元素符号为He,故错误。故选:C。14.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在宇宙中存在的一种天体,2020年4月10日人类发布了首张黑洞照片(如图)。其形成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形成:恒星在灭亡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塌缩,巨大的压力使电子被压入原子核中,并与质子结合为中子。当这一过程完成后,形成一个由中子构成的密实星体﹣﹣中子星。当恒星的质量大到使塌缩过程无法停止时,中子会被“碾碎”,最终会形成一个密度无限大,引力大到光都无法逃逸的天体﹣﹣黑洞。根据以上描述,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B.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转化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 C.中子星由中子组成,密度巨大 D.无论是在中子星还是黑洞中,物质间的变化仍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案】D【解析】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故正确;B.由核裂变和核聚变可知,在一定条件下一种元素的原子可以转化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故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中子星由中子组成,密度巨大,故正确;D.由题干信息可知,无论是在中子星还是黑洞中,物质间的变化不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故选:D。【培优训练】1.下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C.微粒③易形成金属阳离子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答案】B【解析】A、微粒①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正确;B、微粒②和④的质子数分别为9、12,所以属于不同种元素,故B错误;C、微粒③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故C正确;D、微粒④有12个质量,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D正确.故选:B.2.等质量的下列原子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相对原子质量:Fe-56H-1C-12O-16)A.氧原子B.铁原子C.碳原子D.氢原子【答案】D【解析】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成正比,等质量的四种原子,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氢原子。故选D3.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相同B.质量相同C.电子数不同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答案】A【解析】A、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属于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正确;B、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错误;C、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错误;D、16和18表示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错误。故选A。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C【解析】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其最外层电子结构密切相关,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化学性质相似。A.①是气体②是金属,不相似,故A错误;B.②③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B错误;C.化学性质相似,故C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C5.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1)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则x的值为________,该粒子符号为________;(2)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x的值为________,该粒子符号为________;(3)若该粒子为原子,则x的值为________,其符号为________;(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答案】(1)12;Mg2+-;(2)8O2-(3)10Ne(4)不一定【解析】(1)婼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最外层失去2个电子,x=12,粒子符号为镁离子Mg2+。(2)若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即为得到2个电子,故x=8,为氧离子O2-(3)若为原子,即x=10,为氖原子Ne。(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也有可能是离子,故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6.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Z,Am-核外电子数为,Bn+与Am-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Bn+的核电荷数为,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y,则Bn+中的中子数为。【答案】Z+mZ+m+nY-Z-m-n【解析】A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为Z,得到m个电子后即为Am-,则Am-的核外电子数为Z+m,根据题意,Bn+的核外电子数也是Z+m,那么它的质子数为Z+m+n,中子数约等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据报道,“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二氧化碳分子,它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16O18O(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1)18O中的质子数是中子数是。(2)相同分子数的C16O2和C16O18O.分别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生成CaCO3的质量前者后者(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1)8;10;(2)小于。【解析】(1)16O和18O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故18O中的质子数是8;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8﹣8=10;(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44,C16O18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46,故C16O2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质量小于C16O18O与足量CaO化合全部转化为CaCO3的质量。8.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可能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B.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C.不同种元素的原子D.不同种元素的离子E.分子和原子F.两种不同的离子【答案】BF【解析】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不同质子数,肯定不是同种元素的粒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相同电子数,说明核外电子结构相同,而质子数不同,说明肯定不是两种不同的原子。故选BF9.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若该粒子为原子,则x与y的关系是若该粒子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x=,y=若该粒子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x=【答案】x=2+8+y20216【解析】(1)若为原子,则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填x=2+8+y;(2)若该粒子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为失去两个电子显正电,则最外层电子失去两个电子,故X是20,y是8;(3)若为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的阴离子,则最外层得到两个电子,故X是1610.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Fe2+>Fe3+B.原子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电子层数不一定变化C.Mg2+的核外电子排布和Ne原子相同,属于第二周期元素D.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答案】B【解析】A.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原子核不变,核电荷数不变。故A错误;B.原子得失电子变为离子电子层数不一定变化,如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故B正确;C.镁属于第三周期元素,故C错误;D.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故D错误。故选B11.树林中含有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一种负氧离子(O2﹣)的一个原子团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自由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O2﹣中共含有的电子数为()A.8B.9C.16D.17【答案】D【解析】每个氧原子含有8个质子,核外有8个电子,所以每个负氧离子含有17个电子。故选D12..如图为原子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〇”、“。”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答案】C【解析】质子数相同的属于同种元素原子。故选C13.对于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下列正确的是()①所含的质子数相等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三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⑥属于同一元素。A.①③⑤B.③④⑥C.③④⑤D.①④⑥【答案】D【解析】铁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失去2个、3个电子变成亚铁离子和铁离子,三种微粒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电子层结构不同,电子质量很小忽略不计,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故选D综合拔尖1.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且x-y=9。该粒子符号可能为()A.K+ B.Cl- C.Cl D.Ar【答案】B【解析】A、钾元素是19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钾离子是钾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钾离子核外电子数是18,y=8,x=19,故x-y=11,不符合题意;B、氯元素是17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故y=8,x=17,x-y=9,符合题意;C、氯元素是17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在氯原子中,x=17,y=7,x-y=10,不符合题意;D、氩元素是18号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故x=18,y=8,x-y=10,不符合题意。故选B。2.X、Y、Z、Q四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b、c、d(均小于18),若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a-b=n-m B.b-d=2n C.c-d=m+n D.a-c=0【答案】B【解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不再相等,就变为离子,原子失去形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它们的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所以离子Xm+、Yn+、Zm-、Qn-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故a-m=b-n=c+m=d+n,整理得:a-b=m-n,a-d=2n,c-d=n-m,a-c=2m,则B项正确。故选B。3.下列微粒中,与F﹣具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A.F B.OH﹣ C.CH4 D.Na+【答案】B【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F﹣中含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A、F中含有9个质子和9个电子,不符合题意;B、OH﹣中含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符合题意;C、CH4中含有10个质子和10个电子,不符合题意;D、Na+中含有11个质子和10个电子,不符合题意。故选B。4.两种不同的微粒M和N,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等,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M和N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离子 B.M和N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C.M和N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M和N的中子数也可能相同【答案】C【解析】A、M和N可能是两种不同的离子,例如和,质子都是9,电子数都是10,A正确;B、M和N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例如和,质子数和电子数都是10,B正确;

C、M和N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因为分子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而离子的质子数一定不等于电子数,故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不可能相等,C不正确;

D、M和N的中子数也可能相同,例如和中子数都是14,D正确。故选C。5.科学家正在设法研究探索“反物质”,所谓的“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反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反粒子”中不存在“反中子”C.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约是一个“反质子”质量的12倍D.“反氧原子”是由8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8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