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_第1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_第2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_第3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_第4页
辽宁省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I2024届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江东去,浪沙淘尽。古僰国、僰侯国、戎州、叙州府、宜宾……A的城市文化的发展长卷,与夹镜楼所藏的文化内涵融为一体。古代非遗的酿酒技艺,以及古人宴饮作画的浪漫场景,都以彩绘的方式镌刻于二楼亭阁的横梁之上,怎能不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真正沟通心灵的,当属迎面而来的长江文化镌刻。它以长江生态为主题,分布于夹镜楼第一层,像长江一样B,引来无数文人骚客竞相挥毫泼墨。①我不禁侧耳仔细倾听,C地,似乎传来了江水的浪涛声,纤夫的号子声,诗人的吟咏声……②这是清代宜宾一知县描述的三江口盛景。③流连光阴,昔人已去,但江还是从前的江,今人修建的夹镜楼,依然宏伟;④“双江秋涨”的奇观,依然可见。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文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广大干部和群众一致以为对严重犯罪分子一定要依法严惩,决不能心慈手软。B.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的物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C.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D.广大航天人以苦为荣,从荒凉戈壁到浩瀚海洋,到处留下了他们艰苦创业的足迹。20.“秋雨蛟龙吼,双江涨水来。”这两句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叶子变红,奥秘就在于植物色素在叶片中的含量与相对比例的变化。植物叶片中主要有叶绿素、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三大类色素,其中,对叶子变红“贡献”②最大的当数花青素。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及少数裸子植物器官中的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③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叶绿素的合成被抑制,此时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小于降解速率,(A)。与此同时,在一些种类的植物中,叶片细胞中的花青素含量迅速增加,细胞质积累的可溶性糖也逐步增加,呈酸性。花青素(B),因此叶片逐渐变红。不过,大自然不只在秋天才会赋予叶子红色。在正常养护情况下,一些植物会积累花青素,在其他季节,叶片也会呈现红色。此外,有些植物新长出的嫩叶也是红色的,例如紫薇、接骨木等……④。影响色素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基因数量众多,任何一个关键基因的突变都有可能引起叶色异常。利用这一点,科学家通过遗传转化等技术手段,培育出越来越多的红叶植物种类。近年来,有关彩叶植物叶片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起色,人工调控叶色不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18.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A.① B.② C.③ D.④19.文中画波浪线处有语病,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024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核心考向(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濯河水呀清又清,老街石梆梆硬,濯水生意好得很,廊桥老街人挨人……”在重庆黔江濯水古镇,每天都会听见或高昂铿锵或A的戏唱腔,伴着或轻缓或急重的锣声与现场观众的拍手叫好声从老街尽头传来,那是古镇正在上演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濯水后河戏。濯水后河古戏内容丰富,既有本地民族的文化成分,又B,融入了汉族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成分。“濯水后河戏是湖北汉剧、湖南南戏、江苏昆山腔、川剧与我们本地土家族、苗族文化交融、创新后形成的地方剧种,有150多年的历史了。”据年逾古稀的后河戏传承人土家族老人樊宣洪介绍,阿蓬江是乌江的支流,俗称后河,而濯水镇就坐落在阿蓬江边,所以人们就将这流传下来的剧种称为后河戏。“听蓬江水音,游濯水老街,品土家美食,看后河古戏”是很多游人来濯水古镇的游玩“四部曲”。端着盖碗茶闲坐在戏台下,看一台独具腔调的濯水后河戏,让很多游客感到C。濯水后河戏是一种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的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的独特艺术语言和音乐形式:经历了百余年的传承发展与融合创新,濯水后河戏如今已成为濯水古镇对外交流的重要文化符号,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指出并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20.文中画波浪线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①?信念之信,乃是对不确定东西的确定的信。信念之信,非科学之信。科学之信,是对事实的认知;信念之信,是对价值的认同。信念之信的逻辑与科学之信的逻辑正好相反。科学之信的逻辑是:因为存在,所以我信。信念之信的逻辑是:因为我信,所以存在。一种观念,假如很多人信这种观念,才会造成巨大的客观存在的精神的力量。比如说,大多数人都相信人应该有爱心,于是这个世界便真的有了爱,世界的性质就发生了真实的变化——主观的信念造就了客观的世界。中国古人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也是这个意思:②,但是,我们相信了爱,这个世界就有了心。事实上,信念并不神秘,它就是让我们相信,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对世间万物存善念的好人。所以,有关道德信念,核心问题不是我们要做一个好人,而是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答案是:做好人不是出于人的理性,③。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存在表述烦琐,逻辑不通,词语运用不当的问题,请进行修改,使表达简洁通顺,逻辑严密,用语准确,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A。清明过后,天气越来越暖了,野花开了,草也长高了,B。家家户户提前把风干的粽叶泡好,将糯米也泡好,包粽子的工作就开始了。C。粽子里通常要夹馅的,爱吃甜的就夹上红枣和豆沙,爱吃咸的就夹上一块腌肉。D。①在粽子蒸熟后,要放到凉水中浸着,这样放个两天三天都不会坏。父亲那时爱跟我们讲端午节的来历,讲屈原,讲他投水的那条汨罗江,讲人们包了粽子投到水里是为了喂鱼,鱼吃了粽子,就不会吃屈原了。我那时一根筋,心想你们凭什么认为鱼吃了粽子后就不会去吃人肉?我们一顿不是至少也得吃两道菜吗!②吃点心跟吃粽子是一样的,完全可以拿着它们到门外去吃。门楣上插着拴着红葫芦的柳枝和艾蒿,一红一绿的,看上去分外明丽,站在那儿吃粽子真的是无限风光。我那时对屈原的诗不知所以,但我想他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因为世上的诗人很多,只有他才会给我们带来节日。

18.请将下面两个句子插到原文横线处合适的位置。(4分)

①这时端午节来了

②粽子一般都包成菱形,若是用五彩线捆粽叶的话,粽子看上去就像花荷包了

19.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2024届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答案】18.A.一脉相承(一脉相传)B.波澜壮阔(大气磅礴)C.隐隐约约(若隐若现)19.D20.B【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处,语境强调古僰国、僰侯国、戎州、叙州府、宜宾……城市文化之间有继承关系,故填写“一脉相承”“一脉相传”,一脉相承:从同一个血统或派别世代承接流传下来。一脉相传: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B处,语境把长江文化镌刻比喻成长江,长江的特点是声势(气势)浩大,强调了长江文化和长江的一样特点是声势(气势)浩大,故此处可填写“波澜壮阔”“大气磅礴”。波澜壮阔:比喻声势浩大或规模宏伟。大气磅礴:形容气势浩大。C处,结合“侧耳仔细倾听”“似乎传来了江水的浪涛声,纤夫的号子声,诗人的吟咏声……”分析,此处是说这些声音听起来模糊不清,不真切,也不明朗,故此处可填写“隐隐约约”“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上去或听起来模糊不清;感觉不明显。若隐若现:好像隐没,又好像出现。形容隐隐约约,不真切,不明朗。【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境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文中加点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均为介词,意为“把”,“以……为”意为“把……作为”。A.“以为”连用,动词,意为“认为”。B.“以”,介词,意为“按照”。C.“以”,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方位的界限。D.“以”,介词,把,“以……为”,把……作为。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表达连贯的能力。“这是清代宜宾一知县描述的三江口盛景”中“这”指的正是“秋雨蛟龙吼,双江涨水来”。故“秋雨蛟龙吼,双江涨水来”句,放在文中②处最恰当,故选B。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8.D19.示例:有关彩叶植物叶片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人工调控叶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或:有关彩叶植物叶片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有了一系列起色,人工调控叶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20.A叶绿素含量会逐渐减少B酸性条件下变成红色【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等”与“……”不能连用,可删掉“……”。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取得”与“起色”不搭配,改为“取得……进展”;“不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不合逻辑,否定失当,把“不再不是”改为“不再是”。【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前面说“光照减少,叶绿素的合成被抑制”,可见秋冬季节叶绿素含量减少,应填:叶绿素含量会逐渐减少。B前面说“呈酸性”,后面说“因此叶片逐渐变红”,可见,叶片变红是花青素因为酸性作用变成了红色,应填: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红色。2024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核心考向(三模)语文试题【答案】18.A.婉转悠扬;B.博采众长;C.回味无穷19.排比。画横线语句由四个结构相同的动宾短语构成,四个短语意义相关,以逗号连接,形成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使句子节奏明快,更富表现力,凸显了后河古戏的吸引力,表达出游客对在濯水古镇游玩的热情和期待。20.濯水后河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音乐形式,它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语境是指戏唱腔“高昂铿锵”相对,特点是柔美感人,应用“婉转悠扬”。婉转悠扬:形容歌声、乐声柔美感人。B.结合“融入了汉族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成分”,语境是指濯水后河古戏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应用“博采众长”。博采众长: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C.语境是指让很多游客感到意味深长,应用“回味无穷”。回味无穷: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听……”“游……”“品……”“看……”是四个结构相同的动宾短语,四个短语意义相关,都是很多游人来濯水古镇的游玩的项目,以逗号连接,形成排比句式。排比的运用,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看后河古戏”凸显了后河古戏的吸引力,听、游、品、看表达出游客对在濯水古镇游玩的热情和期待。【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变短句,先抽出句子主干“濯水后河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音乐形式”,再把修饰语“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的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变成两个短句“它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得出答案:濯水后河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音乐形式,它由多地域多民族的文化融合发展而成,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