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新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可爱的校园总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1

活动三:有序观察

1.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有3个教室

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4.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2只小兔子3间教室4只小松鼠5个字6只小熊

7朵花8棵松树9只小鸟10只蝴蝶

5.小结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6只小熊9只小鸟

7朵花1头大象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课题快乐的家园总课时第2课时

教学内容:快乐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对“1”进行认识,并且从1引申到2、3、4的学习。

2.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1、2、3、4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1.了解1、2、3、4代表什么。

2.了解1、2、3、4代表什么。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2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么数数的吗?(演示课件:结绳计数)

2.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吗?

活动(二)

1.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座美丽的小山村去旅游(板书“1”),你们想去吗?乡村的早晨非常美,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演示课件:美丽的山村)请你们仔细观察,1可以表示什么?(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学生可能说:一条狗、一棵树、一艘船、一间房、一个小孩、一座山、一个太阳、一户人家、一棵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条小路、一条河、一群鸟„„

4.平时,你还在什么时候会说到或用到“1”?

5、谁能总结一下,“1”都可以表示什么?

(1即可以表示个体,又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集合,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活动(三)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用到2、3、4等数字,这些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活动(四)

1.建小足球队:学校的操场多宽敞啊,你们想不想去活动活动?我们就来组建一支小足球队。

2.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数字,(数字朝下)谁愿意参加足球队,请你抽取一张数字纸片,把它贴在胸前。(10个同学贴好数字,按上台顺序站成一排)

3.同学们,台上有几名运动员?他们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

4.如果让他们排成一队,可以怎么排?(学生讨论)

方法一:方法二

1、2、3、4、5、6、7、8、9、10:1、3、5、7、9、2、4、6、8、10

方法三:10、9、8、7、6、5、4、3、2、1

(学生说出其中一种,台上小队员排队)

5.老师扮演记者采访:请问,你是几号运动员?你排在第几个?

6.请同学扮演小记者,向运动员提问。

7.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帮他们排队吗?

(10人一组活动:把自己座位里的数字贴在胸前,然后大家讨论可以怎样排队,站成一队)

8.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是怎么排队的?其它小组可以当小记者提问。

活动(五)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打算向谁学习他的什么优点?

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个体这类个体的集合,

1可以表示

很大的物体很小的物体

教学反思:

3

玩具总课时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生熟识的玩具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2.学会书写数字。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数字。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内数一数,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2.小组汇报。

二、写一写

1.师示范,生书写。

2.生描红,师巡视。

3.同桌互相比较、评比。

三、练一练

1.写数

⑴生独立看图完成,师巡视。

⑵小组内交流,分别说一说每幅图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⑶小组内评比,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

2.看数画线

⑴理解题意。

⑵生独立完成。

⑶同桌交流。

⑷集体订正。

3.数一数、填一填

⑴理解题意。

⑵小组讨论。

⑶小组汇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玩具

12345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课题玩具总课时第4课时

教学内容,玩具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4

教学重点: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数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淘气”说老虎在第一节,“笑笑”说熊猫排第一节,他们谁说的对?小松鼠在第几节?大象呢?

二、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板书设计:

玩具

12345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课题小猫钓鱼总课时第5课时

教学内容,小猫钓鱼

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放录音,听故事。)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教师: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0)

2.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

(板书:0的认识)

教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教师:你还在哪见过0?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图片

6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开始的)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2.出示图片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3.出示图片。

教师:0度可以这样表示。

三、学习写0。

(一)教师: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黑板。

1.教师演示: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教师: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

学生书空

(二)出示图片

1.学生练习书写。

2.出示学生作品。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1.教师: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教师:哪种写法对呢?为什么?

(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

教师: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表示:一个也没有

0刻度

基准

教学反思:

7

第一单元、课题小猫钓鱼总课时第6课时

教学内容: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练习

(一)出示图片:请你从0开始,按顺序把这些数连起来。

教师:你们画出的是什么呢?(小熊举重)

谁还想把你的作品给大家看看?

(二)出示图片:怎样数得快?

教师:请你先想想,怎样数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快。(指名演示怎样数.)

二、课堂小结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0呢?

板书设计:

小猫钓鱼

0的用处:尺子

电梯

教学反思:

8

第一单元、课题文具总课时第7课时

教学内容:文具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6~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10各数。

3.初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正确地读、写6~10各数。

2、根据现实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谁来到我们教室了?(出示大象博士的图片)

生:大象博士.

师:对!今天大象博士通过网络来看望我们小朋友,他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很聪明,爱动脑筋、爱提问。他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老师也为你们加油鼓劲!首先,大象博士先请你们拿出文具盒,打开看看自己的文具盒里有哪些学习用品?(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提出数学问题

师:下面请一位小朋友上讲台,从自己的文具盒里大胆地提数学问题,请其他小朋友回答,注意要把问题出示在实物投影上。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加以引导,然后同桌互相提问。)

三、学习6-10各数。

1、出示情境,提出问题。

师:大象博士说:“你真棒!你真棒!”(课件演示)同时他带来了小象的文具盒,他把文具盒里的学习用品都画在了图上(课件出示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各自观察思考)

2、小组交流图意。

3、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4、学生独立地数一数。

5、再连一连。(课件演示正确结果)

6、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7、写一写。

(1)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6~10各数。

(2)写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1~10各数,大象博士想知道你们家的电话号码,能正确,规范地写出来才给他看吗?谁写得好,大象博士就会表扬他。

四、实践应用。

师:刚才大象博士看了小朋友们写的数,太满意了,夸小朋友们真聪明,真能干。(课件演示)但是你们先别得意,大象博士还要继续考考你们,你们还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如果要向大象博士投降的小朋友请举手。——好!我们奋勇往前!

(1)看数画线。(完成书本第1题)

a、弄清图意,让学生说图中画的是什么意思。

b、让学生独立完成。

9

c、学生汇报结果,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2)数一数,画O,再写出数。(完成书本第2题)

(3)填数。(完成书本第3题)

a、从10数到1.(同桌互数)

b、从10写到1.

五、小结。

师:大象博士说今天他甭提有多高兴了(课件演示画面),我们班的小朋友真的是个个聪明、即爱动脑筋又爱提数学问题,他很喜欢和你们一起上数学课。你们呢?那你们跟大象博士说一说,今天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文具

678910

教学反思:

快乐的午餐总第8课时

教学内容:快乐的午餐(比多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能力目标: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3、情感目标: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教学难点:结合动手操作活动,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群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餐厅,准备美餐一顿,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快乐的午餐

二、操作感知,感悟“一一对应”

1、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①盘子够吗?学生说出后,你是怎么知道的?6和6一样多。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老师这里有松鼠和盘子图,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看盘子到底够吗?一只松鼠要发一个盘子,那我们就把一个盘子对着一只松鼠摆,一个对着一个。

②勺子够吗?餐厅里的勺子够吗?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指名学生摆一摆。

③杯子够吗?有了盘子勺子,还要给每只小松鼠准备杯子,餐厅里的杯子够吗?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读一读小动物说的话,然后小组演一演,借助学具摆一摆,最后全班交流

2、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最多、那个最少。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

三、练习反馈,强化思维

1、拍手游戏,前后呼应。

如:师拍3下,你和我一样多。生相应拍手3下。

师拍4下,你比我多。生相应拍手5下。(指名说)

10

师拍4下,你比我少。生相应拍手3下。(指名说)

2、画一画。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读每道题的要求,再按要求画。画完后,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3题。

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下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

比多少

同样多最多最少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课题动物乐园总课时第9课时

教学内容:动物乐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比较多少的方法。认识符号“〉”、“〈”、“=”,

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

的精神。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2、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11

4、设疑激趣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师: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

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认识“=”

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谁会写“=”?板书:4=4读作:4等于4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①独立思考②小组交流③全班交流

怎么比?{引导学生表述:--比—多(少)}

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谁会写“>”?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这个式子怎么读?3<5(3小于5)。

指导书写:“>”、“<”

练习使用“>”、“<”(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引导发现: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

(2)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3)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3〇4小鹿比小兔-----4〇5

小熊比小猴多4〇3小兔比小鹿-----5〇4

最多最少

(4)填一填:

7〇34〇93〇35〇810〇1

2〉□6〉□6=□□=8□和□<9(这几道题,发数字卡片给小朋友,认为合适的都可以到台上来。)

12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小于<大于>等于=

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比较

过生日总课时第10课时

教学内容:过生日(比大小),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法。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较。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今天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课件出示)

2、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合作研讨,探索新知

1、小红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

2、接着观察主题图,你发现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同?

(1)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

(2)分别往3个杯子中倒上水,3杯水的高度一致。

(3)你现在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

A、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B、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C、教师小结

3、动手操作,比较多少

(1)4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

(2)提问: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

(3)动手试一试。

(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

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

学生观察后,说出谁最大,谁最小。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

小组演示汇报。

13

三、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1、出示教材p19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出示教材p19第4题

(1)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淘气学习什么。

(2)谁喝得多?说一说理由。

3、完成教材p19第5题

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

四、全课总结

通过小红的生日聚会,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

教学反思:

下课啦总课时第11课时

教学内容:下课啦(比高矮、长短),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懂得比较垂直(水平)摆放的物体长度叫高矮(长短),初步感知物

体有高有爱(有长有短)。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探索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高矮、长短的概念

教学难点,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几根长短不同的尺子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出示几组高矮不同的物体的图片,引导:他们一样高吗?为什么?

2、你是怎么知道到的?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刚才的例子,随意标出高矮,有学生判断对错,并说一说为什么?

(1)、你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高矮吗?以你身边熟悉的物体为例,探究出方法来。

(2)、汇报交流

(3)、强调:比两个认的高矮时,一定要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不能踮脚跟。

2、那么,要是需要给学生甲乙丙丁四人比高矮,又该用什么方法呢?请同学们认真讨论,并进行实际论证。

(1)学生汇报后给予肯定,并选择最佳方案。

(2)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估计、猜测,然后回答。

(3)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生分组活动,经历有猜测动手验证的过程,探究比较物体、人之间谁高谁矮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汇报交流。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进行认真的实验操作,总结出比较多个人高矮的方法。

14

我们可以用刚才总结出的比高矮的的方法来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吗?学生猜测并讨论。

拿出学具(两根绳子)比一比,并说一说怎样比他们的长度。

学生活动,比绳长,并总结方法。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

(强调:一定要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并拉直,在比另一端。)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21“练一练”第1、2、3、4题

课堂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下课啦

比高矮长短

课后反思:

跷跷板总课时第12课时

教学内容:跷跷板(比轻重),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

2、能力目标: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小实验,感受重量

1、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

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

2、提问: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3、提问2: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

4、引出“轻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轻重”的知识(板书课题:跷跷板)

二、互动探究

1.说一说:看图说一说谁轻谁重?

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往下沉得说明比较重,往上翘的说明比较轻。

②看第二图:这次小老虎又跟其它的小朋友玩了,这次谁重?

提问:根据这副图,你能用“谁比谁轻”或“谁比谁重”说一句话吗?

提问:你能说一说,在他们三个当中,谁最重,谁最轻?,

请一名同学到台上感受感受两个书包的轻重,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哪个轻、哪个重。

生:狮子比老虎重

生:跷跷板重的一端会下降

生:老虎比豹子重,狮子比老虎重,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

2.掂一掂、比一比

①操作1:把你的数学书拿到一只手上,练习本拿到另一只手上,两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练习

本和数学书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15

②操作2:再拿出铅笔盒和语文书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谁轻、谁重?

3.猜一猜、称一称

出示: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苹果各一个

提问: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究竟谁轻谁重?(出示天枰来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23页“练一练”1---4题

四、小结:同学们,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跷跷板(比轻重)

狮子比老虎重老虎比豹子重

老虎比狮子轻豹子比老虎轻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一共有多少总第13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4~26页“一共有多少”。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加法的意义。

2.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及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铅笔情境)。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咱们数学王国里的一位好朋友跟咱们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大家想知道她是谁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出示图1)同学们快看,大家还记得她吗?

生:记得,是笑笑!

师:恩!同学们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啊?

生:铅笔。

师:非常好!再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样拿铅笔的呀?

生1:笑笑一只手拿了3支铅笔,另一只手拿了2支铅笔。

师:说得真好!(接着出示图2)同学们再看,从这幅图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2:笑笑把她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了一起。

师:说得真棒!接下来请大家数数“当笑笑把两只手上的铅笔合到一起之后,她的手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生:一共有5支铅笔。

师:好!同学们真棒!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铅笔跟着老师也像笑笑这样来表演一下!生:(师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场景,边做边说:一只手里有3根小棒,另一只手里有2根小棒,把两只手里的小棒合到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师:恩!同学们刚刚表现得都很棒!个个精神都很饱满!希望接下来同学们能够表现得更加好!师: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同学猜到了,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的课题就是《一共有多少》【板书课题《一共有多少》】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公园去看一看,去看看那里的小熊猫们都在干些什么。

二、讲授新课。

16

1、观察情境图,描述图意(熊猫情境)

师:同学们请看,熊猫们都在干什么呢?

生3:有3只熊猫在吃竹子,有2只熊猫在玩皮球。

师:恩!说得真棒!

师:老师接下来用圆片代替熊猫,把它们请到咱们的黑板上来好吗?

生:好!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公园里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师:这个问题你们都会解答吗?

生:一共有5只熊猫。

师:很好!咱们同学都很棒!一下就说出来答案。咱们现在就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只熊猫。(将2个圆片移到3个圆片处,即把它们合起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数一数)

师:看来咱们同学刚才都答对了!真棒!

师: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愿意帮帮老师吗?

生:愿意!

师:恩!很好!看来咱们同学都很乐于帮助别人。其实啊!老师是在想,可不可以用咱们的数字去解决咱们刚才的那个问题呢?

生:可以!

师:恩!同学们很棒!首先咱们来看,吃竹子的3只熊猫可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点名回答)生4:用数字3来表示。

师:恩!很棒!那玩皮球的那2只熊猫又应该用哪个数字表示呢?

生5:用数字2来表示。

师:恩!说得真好!接下来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咱们是怎么做得呀?

生:把吃竹子的这3只熊猫和玩皮球的那2只熊猫合起来。

师:诶,大家想想,该怎么合呢?(诶!对了,要用到咱们数学里的一个符号“+”)

师:大家认识这个符号吗?

生:认识,加号(板书)

师:恩!合起来之后一共就有5只熊猫。(板书“=5”)

师: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加法算式,大家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学生齐读两遍“3加2等于5”)师:好了!大家想一想,3+2=5这个加法算式,除了可以表示咱们公园里的熊猫之外,你还能想到什么?(生自由说一说)

师:恩!同学们都很棒!看来咱们同学们刚才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下面老师可要出题考考大家了,请同学们看清楚哦。

2、摆一摆,算一算

师:(出示课本第24页“摆一摆,算一算”题目),让学生们用小棒结合图中的情境摆一摆,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1、2题)请学生翻开书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到这里,咱们今天这节数学课就快要结束了,谁来说一说:“今天这节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

3+2=5

读作:3加2等于5.

课后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但是,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的不同,学生对加法的理解以及计算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快速计算10以内的加法,可是有的学生还没有上过学前班,计算能力会稍差一些。

17

第三

单元、课题还剩下多少总课时第14课时

教学内容:还剩下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2、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

2、教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教师设疑

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如果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2)小组内说一说。(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2、全班讨论。3、教师小结。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3。(二)反馈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18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还剩下多少?

2+3=55—1=45—3=2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课题可爱的小猫总课时第15课时

教学内容可爱的小猫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19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创造情境

(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

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生日图3)。

二、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

(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

(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

(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

(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

(出示图片:吹泡泡)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三、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一)小朋友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朋友们上楼吃饭。20

(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

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四、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你们一样高兴,因为通过给小明过生日,我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

3—1=21+4=5

2—1=15—1=4

1—1=0

教学反思:

练习一总第16课时

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5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及互逆关系。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5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难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具准备: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你们好好回忆一下,还有哪些地方有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忙?小组讨论之后,把问题汇总一下告诉大家。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关注学生参与程度。

组织交流,汇总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哪些算式的得数是O?哪些算式的得数是1?哪些算式的得数是2?哪些算式的得数是3?哪些算式的得数是4?哪些算式的得数是5?

师:同学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研究的价值,你们的水平好高哇!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们这节练习课要总结的主要内容了,同学们可要积极参与哦。

设计意图:作为一节阶段性练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因此设计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主线,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帮助我们计算5以内加减法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觉得用什么方法我们能准确地进行列式计算呢?

学生可能会说:

•看图画容易列式,看图数一数就能写出正确的得数。

21

•图中的物体如果是两堆,算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计算;图中的物体如果划掉了一些或者用虚线圈起来一些,就是用总数减去划掉的或圈起来的,用减法计算。

•可以摆花片或者画图形帮助我们计算。

•还可以数手指帮助我们计算加减法。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先看懂题意,要求我们算什么,再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的方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请打开教材第32页,看第3题,做一做。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这一阶段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是为今后学习6~10的加减法计算打基础,又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总结意识,为逐步自我提高奠定基础。

2.以得数为准进行归类。

师:老师手里有一些卡片,上面写着我们学过的加减法算式,我们现在就以得数为准,挑出其中得数是0的算式。(把卡片贴在黑板上展示)

学生经过计算能选出来:0+0=01-1=02-2=03-3=04-4=05-5=0

师:得数是1的算式呢?

学生经过计算就能顺利地按要求挑选算式,这样就能把算式以得数为准进行归类。其他问题的教学方法与上面的类似。

3、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练习一

4+1=55—2=3

5—3=2

作业布置:32页第4题。

课后反思:

课题:猜数游戏(共1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的: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棋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看谁最聪明。(板书课题:猜数游戏)

师:看老师手里有多少颗棋子?(让学生数一数)老师拿出了几颗,你们猜猜老师手里现在有几颗棋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学生“还少了一些”或“多了些”引导学生猜数)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习10以内的数时间不长,对数的认识及数数均不是十分熟悉,因此这样安排单手猜数的游戏活动,既可以复习10以内的数,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师:刚才同学们很投入啊,做得很好!现在老师拿了一些棋子放在两只手里,你们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一只手有4颗棋子,另一只手有2颗棋子。

师:现在老师把两只手握在一起了,你说一共有多少颗棋子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

•1、2、3、4、5、6,一共有6颗棋子。

•4之后是5、6,一共有6颗棋子。

22

•4+2=6,可以画图形数出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跟6有关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板书课题:得数是6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猜数游戏活动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下面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猜一猜。

师:现在老师的两只手里一共有6颗棋子,请同学们数一数老师的这只手里有几颗棋子(3颗),那么老师的另一只手握着几颗棋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说:

•先摆6颗棋子,再拿走其中的3颗棋子,就还剩3颗棋子。

•先画6个圆表示这6颗棋子,划掉其中的3个圆表示拿走了3颗,就还剩下3颗。

•可以列式算出来:6—3—3。

(学生的回答只要意思对,教师就要给予鼓励)

2.分一分,填一填。

师:现在老师想把手里的6颗棋子,分别放在两只手里面,你有哪些分法?

生1:可以一只手里面放O颗,另一只手里面放6颗。

生2:可以一只手里面放1颗,另一只手里面放5颗。

生3:可以一只手里面放2颗,另一只手里面放4颗。

生4:可以一只手里面放3颗,另一只手里面也放3颗。

生5:可以一只手里面放4颗,另一只手里面放2颗。

生6:可以一只手里面放5颗,另一只手里面放1颗。

生7:可以一只手里面放6颗,另一只手里面放O颗。

(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要记录下来)

师:打开教材第34页,根据你们的分法能填好这个表格吗?试试看。

学生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

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左边盘子里有2个苹果,右边盘子里有4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

三、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得数是几的加减法?

谁能说一说列举几个算式?

板书设计:

猜数游戏(6的加减法)

612345

54321

课后反思:

23

课题:背土豆(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经历观察和操作等学习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应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难点: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棋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欢吃土豆,你们喜欢吗?小老鼠也很喜欢吃土豆,你瞧!(出示课件:教材第36页情景图)

师:谁能把图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啊!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讲故事。

师: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个土豆,它高兴极了,急忙装在口袋里背上就跑,结果还丢了1个土豆。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数学信息呢。这里面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背土豆)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导入新课,在观察情景图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工作。

二探究新知

1.“背土豆”中的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仔细看看第一幅图,看有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两堆土豆,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2个。

师:那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几个土豆呢?

师:这也是老师想知道的问题?根据我们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想该怎么解决呢?

生:左边有5个,右边有2个,一共有7个,就是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师:说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没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细看第二幅图,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个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还剩多少呢?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学生可能会这样:

•摆出7颗棋子代表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颗棋子,所以7—1—6,还剩6个土豆。

•可以画7个圆表示7个土豆,掉了1个,就去掉其中的1个圆,所以7一I一6,也是还剩6个十百

2.口袋上的洞„„

师:小老鼠的口袋里最初装了7个土豆,外边i个也没有了,就是说外面有0个土豆(边说边板书算式记录);当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个土豆的时候,里面有几个土豆?用算式该怎么记录?

生:里面还剩6个土豆,算式是7—1—6。

师:如果每次都从口袋里掉出1个土豆,你能用算式记录下每一次的结果吗?可以用你手里的棋子摆一摆,再写算式记录下来。

学生边摆棋子边记录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师:如果一直这样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时候,口袋里就1个也没有了。现在把你记录的算式跟大家说说吧!

汇报交流后,填写教材第36页表格。

3.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说一说”插图)

师:看图后你明白了什么?说一说。

24

在小组交流后,汇报。

生1:原来大鱼缸里有5条小金鱼,现在又放进2条,这样鱼缸里面一共有7条小金鱼。

生2:原来有7个鸡蛋,已经有2个鸡蛋孵出了小鸡,现在还剩5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用棋子演示“背土豆”游戏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记录,使学生懂得数学算式是记录活动的简单符号,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计算的能力,更让学生明白了7的组成,进一步体会到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三、总结

师:同学们,能把前面学习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应用到“得数是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计算”中,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是越来越棒了,希望今后能巧妙地加以运用,帮你解决更多的问题!

板书设计:

背土豆(得数7的加减法)

7123456

654321

课后反思:

课题:跳绳(共1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的:

1.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3.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指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花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跟跳绳照片。(课件出示)

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计算“8”的加减法。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图中的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讨论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3+5”还可以表示什么?

25

4、巩固练习。

教材第39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跳绳(8、9的加减法)

8012345678

876543210

90123456789

9876543210

作业设计:

在得数是9的算式后面画“v”,在得数是8的算式后面画“O”。

2+7()5+3()6+3()9—9()2+6()4+5()

课后反思:

课题:可爱的企鹅(共1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2.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看图1:1述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8和9的加减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领略一番南极冰天雪地的奇观,看可爱的小企鹅一摇一摆地向大家走来了。

(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情景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由这些数学信息你想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自己想到的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师:这些可爱的小企鹅非常调皮,你看这是怎么了?(出示课件:教材第41页第二幅图)

师:是啊,冰山后面有几只呢?列式算一算,告诉老师。

2、引导学生画图,列式。

3、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课本42页“练一练”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可爱的企鹅

5+3=83+5=8

8-2=6

26

作业设计:

看图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课后反思:

课题:小鸡吃食(共1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初步掌握“10”的加减法,并能正耐

3.发展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整理出10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小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小动物,今天这些小鸡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景图)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

师:说得非常好,谁能列式解答?

二、探究新课

1.10的加减法。

师:这些小鸡跑到盘子那开始吃食了,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又能发现什么?

师:说说你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这么多呢,大家帮着解决一下吧,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10的组成。

学生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10个珠子,然后分成两部分,

看有哪些分法?填在教材第43页的表格里。

3、巩固练习

课本44页的“练一练”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

10012345678910

109876543210

作业设计:

连一连,合成10

②⑦⑤

①⑨

⑥④

⑤⑧③

27

课后反思:

乘车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观察能力。

2、通过模拟上下车的情景,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体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边观察、边说、边算,感知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具准备:电脑,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做游戏:

(1)同学们坐过公共汽车吗?每当汽车一到站,就会有上车、下车的人。那我们来做一个“乘车”游戏,愿意吗?

(2)现在我和同学们合作表演上车的情境。咱们把讲台看作是汽车,老师呢,就是售票员,谁愿意来当司机呢?

(3)现在汽车上有2个人,我们要出发了。嘟嘟嘟,„„桥北站到了,上车的同学请上车,(先上来了3个同学)嘟嘟嘟,„„电力公司站到了,上车的同学请上车,(又上来了2个同学)同学们想一想:你从游戏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出示课题?

二、根据汇报,解决问题: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汇报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根据汇报板书:

(2+1+4=7)或(2+3+2=7)

4、汇报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1+4=7)或(2+3+2=7)

5、(电脑出示图2、图3)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边提问题、边解决。

(板书)=

6、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其它有关数学问题,独立解决。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1、说一说,算一算

(1)观察图,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列出算式算一算。

2、口算。

3、(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思维过程。

4、说一说,填一填。

(1)同桌两人交流。

(2)汇报结果。

四、小结。

28

今天,我们通过“模拟”、“观察”、“讨论”、“计算”,初步理解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并掌握了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课后反思:

课题:练习二(共1课时,第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教材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口算速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综合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10以内的加减法都学完了,想想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了在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画图形,可以摆小棒、摆花片。

•我知道了可以用算式记隶我们分物体的过程。

•对于看图列式有什么窍门吗?

•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师:同学们是既有收获又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很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学习,知道学习才会有进步。今天

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获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和不足,为练习课层次的提升做准备。让学生有点压力,努力学习,慢慢进步。

二、探究新知:

1.看图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第5题)

(1)师:仔细观察第一幅图、第二幅图,看有什么相同之

处?

生1:物体都是两堆的。

生2:有两堆物体的图问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列式;如果知道总数了,问其中一堆的数量,就用减法列式,让总

数减去知道的那一堆的数量就是要问的那一堆的数量。

师:总结得很好。这样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看图列式的窍门了。试试看,能做对吗?

学生写好后,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

(2)师:仔细看看第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图中不是分成堆的物体。

生2:但是图中仍然是告诉我们总数是6人,能看见2人,问号表示问我们船里有几人。就是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算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对啊,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算另一部分是多少,就是从总数里面去掉已知的部分,用减法计算。快试试看。点名学生汇报结果。(重点放在前面对也类问题有疑问的

学生身上)

29

(3)师:看第四幅图,你们谁能给大家讲,像这样的该怎么办呢?

生1:跟物体分成两堆的一样,用加法算。

生2:三堆物体应该是问一共有多少的,就把这三个数相

加,用连加计算。

师:说得对,所以这道题应该是3+2+5=10。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疑问有选择地详细讲解,分析习题,突出重点。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纠总结,本身就是学生梳理知识使之构建系统化知识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能力有所提高,

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口算练习。

师: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就要平时多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才行。我们看教材第48页第4题,同学们自己算一算,比一比,看谁是冠军。

学生做题比赛,教师观察学生计算方法,适时指导。

结果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练习,相信你们掌握了看图的技巧,知道了图中的问号在一侧,表示问其中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如果问号在大括号的边上就表示算一共有多少,用加

法计算。今后要更加努力哟!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口+口=口

B类

6+2=()-1=()-4=

()+5=()+1=()

(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课后反思:

课题:做个加法表(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做个加法表。(教材第5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

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具学具: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以前是老师给你们讲,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30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师:老师已经把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都整理在了卡片上,我们要想把这些整理好,就要仔细看看,好好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学生可能会说:

•找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数是10的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4。

。。。。。。

师:其实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总结得不够好,应该说我们可以以得数为标准进行分类或者以算式里面的数为标准进行整理,都可以。不过老师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竖着把得数相同的算式摆成一列;横着也按顺序把含有同一个数的算式摆成一排,这样就能整理成一个表格了。大家看(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这个加法表还不完整,老师已经摆了一些加法算式卡片,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整理学习过的知识,为防止学生在整理加法表时,不知如何填写,先引导学生明确整理的依据和标准,并给出部分例子做参考,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积

极主动性。

学生会发现:•第一列两个数相加都是10。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对,想一想第二列往下写哪个算式呢?

学生可能猜测•第二列两个数相加都是9。往下写9+0,8+1„„

师:按课前划分的小组,每个小组在一起仿照这个开始整理,完成这个表格吧!

学生认真看明白后,动手把相应的算式卡片放人表格里,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小组分工是否明确,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2.探索规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可能发现:

•横着看第一排算式都是加0,第二排都是加1,第三排都是加2„„

•竖着看第一列算式得数是10,第二列算式的得数是9,第三列算式的得数是8„„

•从右上到左下斜着看,每个算式的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算式多1,得数比前一个算式多1。

•每一个算式的前一个数减少1,后一个数就增加1,算式的得数相等。

设计意图: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显的规律,也有隐含的规律,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下一节课我们将用同样的方法来整理减法算式,好好想想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10以内加法表

109876543210

10+09+08+07+06+05+04+03+02+01+00+0

9+18+17+16+15+14+13+12+11+10+1

8+27+26+25+24+23+22+21+20+2

7+36+35+34+33+32+31+30+3

6+45+44+43+42+41+40+4

5+54+53+52+51+50+5

4+63+62+61+60+6

31

3+72+71+70+7

2+81+80+8

1+90+9

0+10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我会算。

1+9=8—5=6—5=2+6=

8—4=10一7=7—4=4+6=

(考查知识点:i0以内的加减法;能力要求: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B类

找规律。3+O3+1___3+3___

(考查知识点:10以内的加法表中规律;能力要求:能够观察找出规律并仿照写算式)

课后反思:

课题:做个减法表(共1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的: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减法表的过程。

2、能把10以内的减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减法表中,能发现

减法表的简单规律,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减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具准备:10以内减法算式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运用小组合作完成了对10以内加法表的整理,大家整理得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10以内的减法表,仍然由同学们自己来进行整理,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设计意图:加法表的整理方式与减法表的整理方式有相同之处。由加法表引入,为进行减法表整理作了思维方式上的铺垫。

1.整理减法表。

师:同学们看一看教材第51页笑笑做的减法表,你们发现这些算式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吗?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分工进行整理。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后,分工整理。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整理有困难的小组,必要时作为参与者和同学合作整理。

师:请各组介绍一下你们整理的减法表。

设计意图:交流为学生创设了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和分享他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

2.探索规律。

师:观察我们整理的减法表,你发现了哪些规律?

学生可能回答:

32

•第一排都是10减几,也就是10减l~10各数;第二排都是9减1~9各数;第三行都是8减1~8各数„„•从上往下看,后一个算式的两个数字都比前一个算式的少1,得数相等。

•从右上往左下看,后一个算式的前一个数减少1,后一个数不变,得数减少1。

师:1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都已经进行了整理,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