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人民版辛亥革命_第1页
3.2人民版辛亥革命_第2页
3.2人民版辛亥革命_第3页
3.2人民版辛亥革命_第4页
3.2人民版辛亥革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人民版辛亥革命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辛亥革命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山雨欲来风满楼

辛亥革命前,5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的8次主要赔款,就被勒索19亿多银元,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6倍。——人民日报2001年10月9日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根本目的:遏制革命,维护统治客观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甲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戊戌变法等)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的创立:时间:1894年创立人:孙中山地点: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材料四:材料四:主要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同盟会时间:地点:组成:宗旨:性质:1905年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民族: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民权(核心):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解决土地问题,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黄兴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8)革命条件: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9)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惊天动地谱春秋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2、革命爆发:1911年10月10日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1)时间:(2)主力:(3)结果:(4)影响: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二、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的高潮

1、中华民国的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概况:时间:总统:国旗:国都:纪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

南京公历,民国纪年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时间:总统:国旗:国都:纪元: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概况: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

南京公历,民国纪年性质: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二、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的高潮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5、实行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分析以下材料,概括其要点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三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下材料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析以下材料,概括其要点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三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下材料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分析以下材料,概括其要点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三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下材料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分析以下材料,概括其要点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三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下材料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人权平等分析以下材料,概括其要点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材料二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三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下材料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

在总统制下,总统和国会均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国会不得要求总统对其负政治责任,反之,总统也不能解散国会。总统一身兼任国家元首与行政首脑。在内阁制(又称议会制)下,国会由直接选举产生。行政首脑(总理或首相)由国家元首任命,并需有国会中多数的支持。事实上,行政首脑常常是由国会中多数派领袖出任,国家元首仅行使形式上的同意权。总理(或首相)需对国会负责。国会有权否定政府。相反地,总理也有权解散国会重新大选。美国是实行总统制。英国、德国、日本、印度等国采用内阁制。内阁制和总统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二、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的高潮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的三个主要势力集团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1、帝国主义:保持中立,截留关税、坐井上观2、政权初创,力量涣散3、军事失利

满清政府

“土崩瓦解”1、孤儿寡母,政权失控2、新政立宪,汉族官吏

离心3、保路运动,民心大失北洋袁世凯“拥兵自重”1、帝国主义支持2、北洋军是最强3、封建地主、立宪官僚支持和谈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孙中山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自身条件:军权、政治手腕帝国主义支持

立宪派、旧官僚拥护

革命派软弱、无实力对革命派:迫孙山中让位

对清:逼宫退位

孙中山希望袁世凯灭清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过程孙中山辞职袁世凯逼宣统帝退位(清朝灭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合作探究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翻了……结束了…….打击了……建立了……获得了……提高了……深入人心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胜利失败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二、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的高潮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总: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地位、性质: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权、政体变化: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打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经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习俗:改变了生活习俗。国际: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